3367.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_第1页
3367.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_第2页
3367.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_第3页
3367.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_第4页
3367.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高考的解题信息【摘要】信息技术学科高考试题是通过定量信息的设置来考核学生是否达到规定能力目标和要求的的综合性测试。试题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在了解、理解、探究、运用等不同能力层次上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考生在高考中是否具备有效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答好试题的决定前因。【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考 解题信息 通过几次的信息技术高考,我们发现高考考核体现学以致用,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注重信息技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突出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高考试题以一定的情境、案例为依托,体现对课本相关知识的检测,有别于课本的直接阐述。因此,考生面对试题,首要的即在于明确和正确解读试题的意图和要求,对

2、从试题中获取充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形成自己对于试题的合理判断和解答。有效获取和解读答题信息的过程,即考生对于试题的材料、案例、情境中信息的提炼和整合的过程。考生需要在复习准备过程中形成完整、牢固的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关联、区别都应当在脑海中形成较全面的知识架构,考试时脑海中的知识点和题目的方向产生碰撞,答题的方向就比较容易明确。在此基础上,提高、辨识和分析试题的有效信息,就成为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获取和解读题目信息的时,应当注重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依据重要性级别筛选出级别较高的有效信息后分析、整合就不难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把握源自考生经验的信息【例1】浙江省2009年3月高考试题通

3、常在电子邮件管理系统中,对“已发送邮件”里的邮件进行“删除”操作后,被删除的邮件将:a移入“草稿” b移入“已删除邮件” c移入“回收站” d被彻底删除本题为选择题,答案唯一,不同于综合题回答时具有一定的“空间度”,一旦对题目中有效信息的把握寸有偏差,就会导致选择错误的结果。作答之前,应了解题目的基础关键信息,其一:操作的应用领域;其二:操作的环境;其三:操作的结果性;由此可以解读出本题实际上是围绕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删除”操作而对结果性做出判定的题目。此类题目极具信息技术学科特色,技术学科不能脱离操作实践“纸上谈兵”,考试形式局限了学生对于实践的真实体现,要求考生应在做此题时要在大脑中进行虚拟

4、的操作并结合过往经验。试题考查考生运用邮件客户端软件(outlook express)管理邮件的操作技能,又要知道在此类系统中的一些处理邮件的常见方法和原理。解答此类试题的信息来源于某些日常经验,命题者将源于教材的知识考查置于考生生活经验中,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这样命题变化的情况自然,考生需重视学科发展要求的实践积累,很容易分析出有效信息,明确试题方向,即可得出正确选项。二、把握源自图示的信息【例2】浙江省2009年9月高考试题19、小李是个篮球迷,他关注中国男篮的每一声比赛,并在赛后利用excel软件对中国男篮的技术数据进行分析,第19题1图是中国男篮某场比赛的技术统计表。请回答

5、下列问题:第19题1图(1)计算“二分投篮命中率”时,先求出e3单元格的值,然后自动填充e14单元格,发现e13和e14单元格中显示“div/0”(如第19题1图所示),其原因为 。对图示中信息的提取和把握是信息技术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由于学科特点,对于操作实践的考核只能以题目配合图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在脑海中进行虚拟操作。在信息技术高考中图示占据了颇大的篇幅,考生对图示中信息如果有误读、漏读的现象,在回答试题时会困难重重甚至无从下手。以上题为例说明,解决此类试题通常要一读,二找,继而是三答。读什么?提取题目中的文字信息“计算、自动填充至e14单元格、显示“div/0”。找什么?首先,考

6、生明确题目所给的图示有几个要素;其次,结合你读到的信息在图示中去找“公式,需要完成自动填充的数据区域,参与公式计算的相关单元格区域”。“读到了、找到了”,也就找到答题方向和答案。(4)如第19题3图所示。小李利用数据区域a2:a3和j2:o3制作了一张姚明的“技术统计”图表;若将姚明的“技术统计”图表改成中锋球员的“技术统计”图表,可能通过第19题4图所示菜单中的 命令来增加王治郅的相应数据: (填数据区域)。针对本小题,比仅仅要在题干中“读”出有效信息,还需要结合图示“第19题-3图”内的数据表和图表配合“找”出有效信息,“找”的过程要考虑到解题信息的对应、数据表与图表的对应关系。实际获取解

7、题信息时,要做到“读”与“找”的一致性,考生若将二者截然分开,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和疏漏,为后续的“答”制造“麻烦”。考生根据已获得的分散信息结合已有知识体系,虚拟实践过程,即可得出解题的中心信息。考题的题干和图示往往都有一个中心,不论题干冗长也不论图示如何复杂,在题干中“读”出中心,在图示中“找”出中心,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三、把握源自情境材料的信息在近几次的信息技术试卷中我们发现阅读已然成为了重要的隐性解题能力,试题往往根据命题者的意图将有效信息隐于材料之中,就要求考生从材料的有效区间里区分查找,所有内容一一仔细研读会浪费时间,忽略了则会造成分析答题的遗漏。一方面材料的提供可能增加考生的阅

8、读量,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考查的目的,则需要考生自己去梳理和思考。一般来说,无论是文字还是表格材料,对解题无用或无关的信息必须删除,因为任何多余的信息都可能对考生解题形成障碍或干扰。【例4】浙江省2009年3月高考试题下表为两款mp4产品的主要参数,则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是产品名称a产品b产品闪存容量8gb8gb传输接口usb2.0usb2.0视频播放格式rm/rmvb/avirm/rmvb/avi/flv音频播放格式mp3/wma/flac/aac/apemp3/wav/wma/ogg /aac/ape/flac音频录制格式wavwav图片类型jpeg/bmp/gifjpeg/bmp/gif显

9、示屏3.0英寸3.0英寸外形尺寸885010(mm)8958.58.2(mm)外接存储卡tf卡(64mb-2gb)不支持系统支持windows 2000/xp/vistawindows 2000/me/xp或以上aa产品和b产品的存储容量一样,它们所支持的图片类型也一样ba产品可用于windows vista环境, b产品不可用于windows vista环境ca产品支持5种音频和3种视频播放格式,b产品支持音频和视频播放格式更多da产品能够外接存储卡,b产品不支持外接存储卡如果要得到这道试题的正确答案,“读”出有效信息、无效信息以及隐含信息是直观重要的。不可无方向的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往往很多

10、时候可以逆向根据选项或问题有针对的分析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挖掘出的信息后,还应分析这些信息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如果有关联那么整合的过程就是解题的突破所在,能够做到这些就很容易得出试题正解。四、把握源自解答要求的信息 对于考生而言,从题目要求中获取解题的必要信息那是必备的解题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维方式。不论哪一学科的考试,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学会审题,审题的过程也就是从题目中读取和把握有效解题信息的过程,因题制宜的挖掘题目的要求,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量的信息。实际情况中,不少考生能够读出题干中切合解题方向的有效信息,而容易忽略了设问的要求信息。因为这类信息在题干中表述简要,通常不影响考生从

11、题干中“读”到的信息与在图示中“找”到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5】2008年10月浙江省高考试题下列vb程序运行时,单击命令按钮command1后,文本框text1中显示的内容是_,文本框text2中显示的内容是_。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dim a(1 to 10) as integer, i as integer, s as integer for i = 1 to 10 a(i) = 2 * i next i text1.text = str(a(10) s = 0 for i = 1 to 5 s = s + a(i) next i text2.te

12、xt = str(s)end sub通过从题干和程序中“读”出的有效信息,考生就基本确定了回答问题的方向和知识范围,信息技术综合试题解答的“开放度”不尽相同,有的试题相对“开放”有的则比较唯一。 “显示的内容是”就属于考生容易忽略的对于回答开放程度界定的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回答要求信息,才能获取有效分数。五、把握源自探究过程的信息以一条探究思路为引导,通过分小题逐步给出信息,引导考生用所学知识一步一步地完成探究,有时前一问题的探究信息就是解决后一问题需要的重要信息。【例6】2008年10月浙江省高考试题李涛制作了一个名为“春天.fla”的flash动画,如第1图(见附图页)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3、1)第2图(见附图页)所示为“溪水”元件的编辑界面。已知在“图层1”第1帧舞台上水波实例的大小、位置属性如第3图所示,第30帧舞台上水波实例的大小、位置属性如第4图所示,并且x轴正向向右、y轴正向向下。在该图层第1到30帧之间制作了一个动作补间动画,动画效果是水波由_向_移动。(2)如第1图(见附图页)所示,在“水波”图层的第1帧已放置“溪水”实例,第60帧已插入一个_(填:帧、关键帧或空白关键帧)。测试影片时,会不会出现水面波动的动画效果? _(附图省略) 此试题需要考生去进行加工而且要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解答,从题目和图示中获取了足够有效信息后正确的分析判断不仅影响到第(1)小题的正确性,还影响到第(2)小题能否回答正确,从第(1)小题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分析得到“溪水”元件的属性为影片剪辑,在该元件中设置了动态效果,把握这个探究的过程信息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