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哲学部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 2、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为第一性 的问题。 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 4、维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5、辩证法主张事物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全面的且承认矛盾。而 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孤立的, 静止的片面的且否认矛盾: 根本区别 是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6、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哲学给具 体科学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 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7、为马克思注意哲学的产生奠定的三大自然科学
2、基础:达尔文生物 进化论、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主 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本质特征是他的实践性,是科学性和革命性 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 系和相互转化的原理。命题的提出人时毛泽东。 11、马克思主的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知的 , 13 、 相对静止是衡量物质运动的尺度 。 14 、 时间 具有 一维 性, 空间 具有 三维 性。 15 、 规律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 。 系。 1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
3、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 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16、发扎你信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否定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 亡,新事物的产生。 17、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即数量,度是质 和量的统一。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 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 式;不同的事物发展具有不同的曲折性;事物的房展波浪式前进,螺 旋式上升。 1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20、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在 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第一位,外因第二位。内因是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1、事物的性质主要地位是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22、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3、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24、认识是区别于动物的特有能力和功能, 认识使人的活动具有目的 性,自觉性和能动性。 25、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其特点是直接性, 形象性,表面性和生动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其特点具有间接性,普遍性、抽象性和 深刻性的特点。 26、认识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目的是实践, 实践觉得理论,理论对实践有指导
5、作用。 27、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 28、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 29、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是能动的革命的 反映论。 30、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唯物 主义就是反映论。 3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 工人阶 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 32、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曾有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3、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具体性的属性。 34、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数、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 会的决定力量,包
6、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35、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 36、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是 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37、上层建筑是表示社会其自身精神关系的哲学范畴。 国家政权是上 层建筑的核心, 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地受经济基础的决定, 间接地收 生产力的制约。 38、剩余产品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 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39、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的 政权问题。中国革命的根本动力是农民。 40、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
7、内部矛盾。人民内部 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 即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 法律部分 1根据法律的产生及其表达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 根据法律内容的性质的不同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3、根据法律适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4、根据法律内容的重要性、效力及制定程序方面的不同而划分为根 本法和普通法。 5、根据法律指定主体及其适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为过内法和国际法。 6、对法起最基础最根本的是:经济 7、对法的性质起最更本的作用是:政治的性质。 8、我过法律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民间习惯法,没有司法判 例。 9
8、、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 括国际法。 ; 他是现行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历史上的法或已失效的 法。;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部门,因此,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 构成的最基本单位。;法律体系不同于立法体系。 1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 (前提)有法必依(关键) 执法必严(条件)违法必究(保障) 11、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条件:维护法律权威;强化民主政治;坚持 依法行政;保障司法公正;搞好法律监督。 1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是:人民群众,是长期发展的战略。 13、立法权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统一行使。 1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9、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15、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地方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上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 效。 16、立法程序: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通过(立法过程中最具决定 性的阶段)、公布。 17、法律的法定公布形式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上全文公布。法律 般是以公布之日起生效。 24、法律责任的功能:惩罚功能、救济功能 、 预防功能 。 25、法律责任的分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 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 26、法律责任规则的原则: 责任法定
10、原则、 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 18、司法的基本要求:真确,合法,及时,公正,合理等内容。 19、司法原则: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原则;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专门机关工作和贯彻群众 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20、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国家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 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 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 21、法律解释的分类:从解释的主体上分类,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 式解释。从外延上分类,可分为扩充解释,限制解释,字面解释,方 法上分类,可分为文法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
11、系统解释。国家 机关不同,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22、法律解释的原则: 合法性解释原则、 合理性原则、 法制统一原则, 历史与现实相统一原则。 23、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犯罪行为、一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法 律规定作为的法律责任。 27、法律责任的免除: 时效免责、 不诉及和协议免责、 自首立功免责、 因履行不能而免责。 28、法律制裁的分类: 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29、国家的性质即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的结构形式有单一制和复 38、意见的特点 : 行文方向的单一性、作用的多样性、效率的灵 活 39、请示的特点 : 请示具有强制回复特征、请示只能事前行文
12、 。 40、报告:呈阅性 、 可一文多事、 可事前事中事后、 不需要直接回复。 合制,我国实行单一制。 30、我过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31、政权组织形式有称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反作用与国体。 32、我国的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颁布令的发布日期,会议通过日期,生效(施行)日期 不一致时,要分别写明。 33、通告的特点:写作内容广泛、遵守性质突出、发布方式独特 34、转发:一般是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 35、批转:下级机关。 36、通报属
13、于普发性下行文其特点是:教育性、时效性。 37、意见的种类:指导性意见、建议性意见、规划性意见、评估性意 见。 性。 41、请示:呈批性、一文一事、事前、必须批复。 42、函的特点:灵活简便、使用频率高、具有法定的效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 髓。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把诚信摆在突出的位置。 4、十二五期间社会心态的目标: 奋发进取、理性平和、 开放包容。 5、八荣八耻:以热
14、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 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 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 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6、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谨自强、 敬业奉献。 8、把效率公平的统一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 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重点是诚实守信,特别 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20 、 职业道德升华的关键:职业道德修养 。 21 、 10、社会公德的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11、职业道德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12、家庭美德的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13、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 早的地方。 14、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 职业道德萌发于社会大分工。 15、职业道德的特征:范围上的有限性;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行业新兴技术应用与市场机遇考核试卷
- 广告创意与移动媒体考核试卷
- 工程试验与测试方法考核试卷
- 印刷业新兴市场开发与战略布局考核试卷
- 建筑用轻质防火隔音材料研究考核试卷
- 港口货运代理合同
-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婴幼儿疫苗接种知识考核试卷
- 绿色能源项目采购合同
- 体育健身会员服务合同及免责声明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方法方式(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 茶文化与茶健康教学课件
- 降水预报思路和方法
- 虚位移原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