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基于GEM帧结构的标识映射硬件验证_博客_第1页
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基于GEM帧结构的标识映射硬件验证_博客_第2页
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基于GEM帧结构的标识映射硬件验证_博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基于GEM帧结构的标识映射硬件验证_博客基于GEM帧结构的标识映射硬件验证开题报告目 录一、选题背景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本文研究框架五、写作提纲六、本文研究进展七、目前已经阅读的文献一、选题背景光纤接入网(Optical Access NetworOAN)依据接入设备是否具有有源性可划分为有源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AON)和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PON)。目前,主要以无源光网络作为主流技术。PON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2、经历 了 APON(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PON)、BPON(Broadband PON)、EPON(Ethemet PON)、GPON(Gigabit-capable PON)技术的演变P。由于光接入网技术带宽高、速度快的特性,深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二、研究目的和意义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于2013年由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该方案要求,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其中城市宽带网络接入能力为50Mbps、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1吉比特每秒(Gbps)的宽带接入网能力在部分发达城市家庭用户可实现。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融合,接入网已经被要

3、求不断升级演进以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光接入网具有带宽大、误码率低、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逐步成为接入网的主要技术方案。光接入网从有源光网络逐步发展到无源光网络,而GPON则是近年来一项热门的接入网技术,渐渐成为国内接入网的主要技术。标识映射机制能消除传统IP地址在语义上的双重身份,进一步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移动性、安全性和可控可管性。将GPON技术与标识映射机制结合,不仅提高了接入的传输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接入网在安全和管理方面的性能,使得未来的接入网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三、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一体化网络体系主要是由北京交通大学牵头并与其他几所高校联合合作的项目,该项目是针对

4、异质异构网络和新网络体系关于一体化、服务与信息安全、服务普适性、网络移动性、网络的可控可管性等问题的研究,并且该项目得到了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该体系以四个标识;和三次映射;为网络基础架构,形成了新的网络体系机理和架构,通过这种架构形式将新网络体系划分为基础设施层以及普适服务层两个领域。在基础设施层中主要以接入标识(Accessing Identifier,AID)和路由标识(Routing Identifier,RID)作为分界标识,将基础传输网络划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在接入网里终端身份信息等内容由接入标识表示,而在核心网中则是由路由标识来代表,这样就能解决传

5、统的IP双重性问题,将身份和位置进行分离从而更好的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进而实现网络的可控可管性。LISP技术是由思科公司提出的关于身份和位置分离的协议技术方案。该技术也是将DP划分为两类:一是终端标识(Endpoint Identifier,EID),该标识用于终端系统里,携带了终端主机的身份信息等内容;二是路由位置标识(RoutingLocator,RLOC),该标识则是用于路由器中,标识着终端主机在核心网里的身份位置信息。LISP采用了險道封装的技术,分别在路由器的出口和入口进行出入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从而实现分离技术。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

6、ip,SOPC)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主要是由Altera公司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提出,该技术的提出是为了弥补原先的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技术在开发时间周期、设计成本等问题上的不足,SOPC技术降低设计成本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从而促进了 SOC技术的发展。常见的片上系统有:可编程逻辑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ARM处理器等,其中FPGA因其价格便宜并且性能强等原因深受开发者喜爱,SOPC技术也因此多以FPGA为基础进行,所以一般提到SO

7、PC技术大多数指的是在FPGA上进行幵发的技术。除了Altera公司之外Xilinx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SOPC系统,不同于Altera公司那样将SOPC集成在一个开发平台上,Xilinx公司则是将该系统划分为两个部分ED和SD硬件、软件平台。不管SOPC的具体实现形式如何,都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片上的可编程逻辑资源充足;2)可编程模拟电路可供选用;3)高速的RAM资源;4)嵌入式内核处理器一个以上;5)丰富的IP Core资源可供选择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章节概要如下: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本文的意义和研究背景,从光接入网技术、身份与位

8、置分离技术和SOPC技术这三个方面,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与此同时也对本文结构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GEM顿结构和顿定界,以及标识映射的原理、详细结构和相应的映射规则,同时介绍SOPC开发平台结构和幵发流程。第三章是本文验证系统的映射部分设计,详细阐述了验证映射系统的映射主体选择、映射方式选择、映射存储问题、以及整体映射系统的功能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案,对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尽的讨论。第四章详细陈述了本文验证系统的硬件环境设计和实现、标识映射模块的实现、GEM帧封装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以及上层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详细讨论了实现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五章对验证系统进行全面的功

9、能测试,先详细介绍测试的环境以及硬件配置及测试工具,接着针对各个细节功能分别进行测试,同时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二)本文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框架可简单表示为:五、写作提纲致谢 5-6摘要 6-7ABSTRACT 7-8序言 9-131 引言 13-19 1.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1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6 1.2.1 光接入网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4 1.2.2 身份与位置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6 1.2.3 S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6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 16-192 GEM帧结构与标识映射技术

10、19-27 2.1 GEM帧结构 19-21 2.1.1 GEM帧结构 19-20 2.1.2 GEM帧头定位和传输方式 20-21 2.2 标识映射技术 21-23 2.2.1 一体化标识网络系统结构 21-22 2.2.2 标识映射的映射关系类型及其原理 22-23 2.3 基于FPGA的SOPC开发 23-25 2.3.1 SOPC开发流程 23-24 2.3.2 SOPC开发技术 24-25 2.4 本章小结 25-273 验证系统映射方案设计 27-41 3.1 验证系统映射模块总体设计方案 27-28 3.2 标识映射方式设计 28-34 3.2.1 映射技术选择 28 3.2.2

11、 映射主体选择 28-31 3.2.3 标识方式分析 31-34 3.3 标识映射的存储设计 34-36 3.4 协议栈数据转发设计和结构模块 36-39 3.4.1 协议栈数据转发设计 36-38 3.4.2 协议栈结构模块设计 38-39 3.5 本章小结 39-414 验证系统的实现 41-73 4.1 验证系统整体框架图 41 4.2 系统硬件环境和开发平台 41-51 4.2.1 NIOS 和开发平台简介 42-44 4.2.2 硬件环境系统构成 44-47 4.2.3 硬件驱动实现 47-51 4.3 LWIP协议模块实现 51-55 4.3.1 LWIP协议栈简介 52-53 4

12、.3.2 LWIP的移植实现 53-55 4.4 数据链路层传输模块的实现 55-64 4.4.1 LWIP现有串行通信类型以及原理 56-57 4.4.2 SLIP协议实现 57-60 4.4.3 GEM成帧模块实现 60-64 4.5 网际层模块实现 64-69 4.6 应用层测试模块实现 69-72 4.6.1 网络配置 69-70 4.6.2 服务器通信模块实现 70-72 4.7 本章小结 72-735 验证系统的验证与测试 73-85 5.1 系统平台和网络拓扑 73-75 5.1.1 网络环境 73-74 5.1.2 相关设备配置以及相应的测试工具简介 74-75 5.2 分块功

13、能测试 75-83 5.2.1 PC与FPGA以太网通信测试 75-79 5.2.2 FPGA间串口通信测试 79-80 5.2.3 映射功能测试 80-82 5.2.4 GEM帧封装测试 82-83 5.3 本章小结 83-856 总结与展望 85-87参考文献 87-91六、本文研究进展(略)七、目前已经阅读的主要文献1张海截.宽带中国战略下的光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电信技术,2013 (1):19-21.2成雨哲.基于PON技术的接入层通信线路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3 C F Lam. Passive Optical Networs: Principles and Practic

14、eM.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007. 19-87.4 Abrams M, Becer P C,Fujimoto Y, et al. FTTP deploym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apan-equipment choices and service provider imperatives . ournal of LightwaveTechnology, 2005,23(1): 236-246.5刘强.接入网规划与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p.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6 Mcgany M, Reisslein M, Maier M

15、. Ether passive optical wor architectures and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algorithms . 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Tutorials,2008,10(3): 46-60.7 IEEE802.3OL/gcfieee802/downIoad/802.3-2001 .pdf, 2013-05-19.8 Hwang I,Liem AT. A hybrid scalable peer-to-peer IP-based multimedia s

16、ervices architecturein ether passive optical wors . 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13,31(2):213-222.9 Hwang I,Lee Y, Lai R, et al. Generic QoS-aware interleaved dynamic bandwidthallocation in scalable EPONs. 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ing, 2012,4(2): 99-107.10 Cale I,Salihovic A,

17、Iveovic M. Gigabit passive optical wor-GPON A. ITI2007. 29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 Cavtat, Croatia: IEEE, 2007. 679-684.11张宏科,苏伟.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电子学报,2007,35(4): 593-598.12董平,秦雅娟,张宏科.支持普适服务的一体化网络研究.电子学报,2007,35(4):599-606.13 Wan M, Liu Y,Tang , et al. Locator/Identifier Separation: Compar

18、ison and Analysis on theMitigation of Worm Propagation. International 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Systems, 2012, 5(5): 868-877.14 Iannone L,Saucez D, Bonaventure O. 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 (LISP)Versioning. Inter Engineering Tas Force (IETF), 2013:1-22.15 Fuller V,Farinacci D. LISP ma

19、p server interface. draft-ietf-lisp-ms-16 (wor in progress),2012.16 Farinacci D, Fuller V,Lewis D,et al. LISP mobile node. Wor in Progress, 2011.17 Atinson R, Bhatti S, Hailes S. Evolving the inter architecture through naming, SelectedAreas in Communications, IEEE ournal on, 2010,28(8): 1319-1325.18

20、 Menth M, Hartmann M, lein D. Global locator, local locator, and identifier split(GLI-split). Future Inter, 2013,5(1): 67-94.19 SwamalathaA, Shanthi A P. Complete hardware evolution based SoPC for evolvablehardware.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4,18:314-322.20徐海涛.基于SOPC的软硬件划分算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21党鑫.GP

21、ON终端TC成帧子层关键技术研究P.南京理工大学,2009.22 ITU-T G. 984.3.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s (GPON): TransmissionConvergence Layer Specification, 2004: 22-33.23刘林,殷燕芬,黄元波.GPON中的GEM帧同步电路的FPGA实现.第一届中国髙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24郑杭波.GPON系统ONUMAC层的研究及FPGA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0.25 Dong P,Zhang H, Luo H, et al. A wor-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 for futureInter. Comp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