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_第3页
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教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琵琶行并序课题:科目:语文班级: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琵琶行是第六单元的文章。教学本单元有一个要求就是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从审美方面说,审美对象的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的。没有情感真空的形式美,也没有不用包装的情感美。诵读是体会作者情感的有效方法,可以使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学生通过新学案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为理解作者情感做准备,通过问题的设置,把握诗人的情感线索和结构线索。二、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美2 利用学习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诗歌的整体美3 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4 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三、学生特征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精妙的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请同学体会文中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欣赏作者化动听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引用故事,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热情。)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诵读教学感受诗人的情感美2 利用学习学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诗歌的整体美3 通过语言品味领悟形象美教学难点:1 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2 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3 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与数学一样, 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一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自古就有诗乐结合的传统,如汉乐府、宋词等。那么诗歌是怎样将无形的音乐化为可感的形象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代诗歌中描聆听并记忆在开始上课之前,引起学生兴趣。写音乐的杰作琵琶行。(二)、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 晚

4、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介绍作者,同学回答。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 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介绍作者知识,让同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学们更好的了解白居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易,走进白居易。懂,传说“白傅作诗,老

5、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相关记录,并且抄重点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在课本上!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 、背景介绍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

6、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四)、教学过程1、重点字词读音铮( zhng)悯然( mng)转徙( x)浔阳( xn)枫叶( f ng)瑟( s)声声思( s)捻( ni n)霓裳( nchng)秋月

7、白( b)衣裳( chng)红绡( xi o)钿头银蓖( di n b )谪居( zh)整顿衣裳( chng)还独倾( hun)间关( ji n)2、疏通小序,积累字词明年(第二年)年长色衰(女性面容)遂命酒(摆上酒宴)使快弹数曲(畅快)感斯人言(被感动)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歌以赠之(作歌)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3、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第二课时聆听教师介绍背景知识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字词的读音。阅读小序,积累字词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

8、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解读小序1、 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完成作业明确: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二段: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第三段: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第四段:同病相怜伤迁谪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2 细节探讨问: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3、 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问: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是

9、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明确: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 了解琵琶女的身世、 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京官谪官恨“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明确:音乐(琵琶声)。(补充: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

10、;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了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诗歌整体解析!学生总结,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分析文中的两个人物形象。分析各个教学重点及文章梳理!4 谁解琵琶声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 风寒月冷, 琵琶女独守

11、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 忽高忽低, 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

12、,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乐章“沉思曲”: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 ( 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 以至于停顿 ) ,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琵琶女

13、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小结人物形象小组学习,讨论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感。分析诗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琵琶女。小组学习,讨论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感。小组学习,讨论琵琶女争!也和诗人无辜遭贬的愤懑不平相合。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

14、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4、谁解青衫泪 提问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明确: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 因而情感相通, “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

15、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5、谁解风物意 提问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

16、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的琵琶声中的情感。分析诗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琵琶女。小组讨论诗人为何落泪分析诗歌中的诗人的情感思考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结合考试中经常出现作用。的意象分析,让学生学会答题思路及方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法!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17、 板书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第三课时本课时学习重点;欣赏音乐描写1、诵读第二节,理解内容: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2、师生共同分析、欣赏: 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明确(例子):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嘈嘈切切错

18、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 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 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 间关(叠韵) 、幽咽(双声) 使音节悦耳动听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总结意象的作用做笔记板书概括文章内容。诵读并分析第二段讲解第二段内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带领学生分析修辞手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法。侧面烘托: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