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角色定位诠释x_第1页
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角色定位诠释x_第2页
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角色定位诠释x_第3页
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角色定位诠释x_第4页
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角色定位诠释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摘要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著者、译者和读者之间呈不平等关 系,译者处于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 根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翻译应该是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 因而译者与著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在翻译中应尊重译者的主体性和不同的译本, 从而促进交往的达 成。 论文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翻译;译者;平等;主体性一、戴着 镣铐的译者综观西方的思想史,可以发现心物分离的二元对立是西方 哲学的主要特点。 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 比如理 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 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渗透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 面,如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 在翻译界,主客二元

2、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样成为主宰。 译者与著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客对立的关系, 译者永远在著者的阴 影下工作。 以传统的信、达、雅忠实通顺等翻译标准为例,就是要求译者成 为隐身人,成为机械的语言工作者,完全以著者为核心,以全面而忠 实地传达著者的语言与风格为目的。 这样的标准集中于对外在规则的探讨与确立, 语言成了一种纯粹 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镜像,译者则成为失去主体的机械的模仿 者。 这种理性传统使得译者片面追求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和精 确性,希望通过设立普遍标准而使翻译规范化。 这样的主客对立的研究范式使得译者处于从属地位, 也使得翻译 走向单纯的技巧探索。 译者与读者间之间同样是不平等的。

3、 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考虑是否按照标准运 用语言、忠实原著外,还要考虑他的接受群体,并依据读者的需要决 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 比如倾向于归化的译者考虑的是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译人语的习 惯,因此会帮助读者理解;而倾向于异化的译者是因为相信读者对外 来文化的接受能力。 总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口味是译者所关心的焦点所在。 这样,著者就成为译者极尽所能尽忠的对象, 读者在译者眼里又 是尽力想要讨好的对象。 戴着镣铐跳舞是多年来翻译界对译者地位的一种认同,有些观点 甚至认为这是对译者的一种赞美。 而实际上,译者这种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是导致翻译舍本逐末、 单纯追求外部标准、忽

4、视翻译的本质与目的的根源。 从根本上说,这是把翻译剥离出来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进行研究 的方法。 事实上翻译不是孤立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对 话;它不是一种主体一客体的行为,而是主体一主体的行为。 他认为哲学的危机不是理性的泛滥而是理性的匮乏,认为现代社 总之,翻译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 是以人为 主体的交往过程。 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联结两个主体的重要媒介, 更应该充分发挥 其主体作用。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性的启示 1交往理性的提出人类的发展过 程可以概括为通过理性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 这种理性传统一直以来把人从世界中剥离出来。 近代的科学实证的理性至上观点

5、更是把主体的人与生活世界分 离开来,人被抽象出来作为一个思维主体, 世界则是这个思维主体的 认识对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 这种理性传统在人文科学领域也泛滥已久, 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 主体问的关系也降格为主客体关系。 当理性深入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 那时的理性不再是一种思想方 式,而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专制。 许多哲人意识到理性带来的暴力, 于是当代西方思潮一度矫枉过 正地攻击理性, 并把推崇非理性、 反理性认为是抗拒工具理性异化的 手段。 哈贝马斯针对理性泛滥、 非理性矫枉过正的问题, 提出了交往理 性。 会的核心问题是工具理性侵入到一切领域, 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交往 关系不应受工具理性的

6、控制,应按照交往理性进行。 劳动生产过程崇尚工具理性无可非议, 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主体, 致力于征服作为客体的物与自然。 然而人与人的主体之间却不应该是主客对立的关系, 应该是通过 对话达成共识,也就是一种交往行为。 交往行为不是条分缕析的认知, 不应该被机械僵化的工具理性所 控制,不应因为拘泥于外在规则的理性解析而使交往无法达成, 因为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为了沟通和理解。 这种交往行为不是要完全摒弃理性传统, 而是希望以人文理性取 代机械的工具理性。 所以,交往理性在肯定理性的前提下,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具 有人文关怀的理性成为人类交往能够达成的基础,而不是成为障碍。 2交往理性与翻译翻译研

7、究在工具理性的侵袭下,一直以来以 制定机械的翻译标准为主要目标, 译者则在工具理性的压制下成为译 匠。 这一观念技术理性波及到人文社科领域之后, 人们在翻译研究中 便制定出一系列的翻译标准、原则、方法和技巧,并将它们奉为金科 玉律,尊为亘古不变的定理和公式, 从而使译者在翻译时的手脚受到 了钳制,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得以自由发挥。 事实上,翻译是一种典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 它的终极目 的是促成一种独特的交往, 这种交往是在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的 人之间进行的。 人类活动的层面可以根据交往性活动的观念来进行划分, 与其他 种类的活动相比,交往性活动是为了达到意见的一致。 这也就是说,交往性

8、活动是为了不同背景、不同意见的人进行交 流,最终达成一致的看法。 由于语言的障碍,这种特殊的交往需要有人来承担桥梁的作用。 译者的作用就是进行语言转换,由此达成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 人的交往。 哈贝马斯在谈到语言的转换时说语言所发挥的是一种转换功能 由于诸如感觉、需求以及情感等心理过程被转移到了语言的主体间性 结构中,因此,内在事件和内在经历就转变成了意向内涵,而认知则 转变成了陈述,需求和感觉则转变成了规范期待。 译者在翻译中就是发挥语言的这种转换功能, 这种语言的转换必 然包含译者的情感、个性等主体内容,因此不可能完全以外在技巧的 标准要求和评价译者。 译者一方面应当遵循翻译的基本规范,方

9、面不能忽视自己的交往 主体的作用。 哈贝马斯的语言观是把言语视为言语行为, 这个行为施行时,包 括两个部分,即施行部分和陈述部分。 译文只是陈述部分,其施行部分则是译者的文化立场、目的性、 审美倾向、个人偏好、译文读者对象的选择定位等等。 翻译的标准问题之所以长期纠缠不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只 把翻译视为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而忽视了施行部分即译者的主体性。 因此,译者作为交往过程的重要参与人,应当取得与著者和读者 一样重要的地位。 哈贝马斯强调,在通过对话达成共识的过程中, 对话参与者的利 益均在考虑之列,双方除了平等地探讨真理之外,一切其他的思想动 机都将受到排除。 翻译从本质上说应该还原

10、为这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打破著者一译 者、读者一译者之间的主客对立的关系。 译者作为交往中特殊的参与者,享受与著者和译者平等的地位, 他的行为可以接受辩论与商榷,但却不应受到任何外在规则的压迫。 因此衡量译者的标准不应凭借以各种技巧为准绳的外在规则,而 在于译者的语言能否传达著者的意见,同时又被译入语的读者理解, 从而达成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达成理解与沟通。 沟通词的基本涵义在于至少两个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 体共同理解了一个语言表达。 译者进行翻译的终极目的是使外语读者与原语著者之间达成沟 通,也就是说,能否达成意见的沟通是译者的根本任务,而非一味强 求译者运用统一的策略、规范的方法。 译者不可

11、能只从语言规范上再现原著, 译者在传达原著思想的同 时必然带有其主体情感。 读者也不可能只从语言技巧方面接受译者, 读者所领会和接受的 必然是带有独特的主体特点的译者。 这种差异永远是翻译的必然存在,与其尽一切努力压制这种差异, 不如以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差异, 使翻译多元化,允许不同 是否成功的标准不应是外在的、 僵化的语言技巧,而应考察译者是否 因此,著者和译者之间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平等和谐的交 译者应把自己放在与原著平等的对话者的位置,与原著进行平等 译本的存在,使读者从更宽泛的角度得以与著者对话。 1 译者与著者的关系。 译者是交往行为主体之一,必须拥有自己的主体地位。 译

12、者应该还原自己主体的身份, 也就是说, 对译者的评判决不能 停留在技的角度,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个性、气质、思想情感等 主观因素应当受到尊重。 然而,肯定译者的主体地位并不是以排斥著者为前提的。 哈贝马斯主张的交往基础是主体间性, 也就是说, 各个主体应该 以平等和谐的方式进行对话, 单纯地强调某个独立的主体都不利于交 往活动的实现。 哈贝马斯则强调这种个体主体的社会性一面, 并把社会理解作为 个体理解的参照与检验,反对把交往主体视作与世隔绝,天马行空, 不受任何限制与制约的主体。 译者既不应被看成机械的外在标准的实践者, 也不拥有随意而为 的绝对自由, 而应当成为主动承担桥梁作用的沟通者,

13、 那么评判译者 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达成了有效的交往。 往关系。 对话。 以这样的立场去翻译, 译者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原著, 它的译 文也能真正地达成不同文化间理解的桥梁。 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 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与彼此认可 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协调; 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种东西达成理解, 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 绝不 哈贝马斯的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理解的含义。 达成理解的最根本的基础是两个主体, 即著者与译者,以同样的 方式去理解同一个语言学表达。 也就是

14、说,著者与译者在对待原文的态度上应该是平等的, 是主体一客体的关系,而是两个主体为实现交往进行的平等对话。 这样,翻译就从形而上的抽象标准中走了出来, 也从西方理性主 义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中走了出来,摆脱了工具理性的机械的暴力,走 向了合作与交往,使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和谐地展开交流。 译者与读者的关系。 译者不但不应成为著者的仆人,也不应成为读者的仆人。 在许多翻译评论中,读者的意见成为评判译者的主要标准, 而译 者在翻译时也要充分考虑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能力,并依照读者的 要求去进行所谓翻译策略的选择。 比如对于包法利夫人中是直接译为她死了,还是译为魂归离 恨天更好。 有人强调译为她死了会

15、使读者简单直接地理解原著, 而魂归离恨 天会使读者误以为是在读中国的传统作品,从而毁掉原著的洋味。 有人则认为魂归离恨天意境优美, 能促进读者的审美趣味, 直接 译为她死了则会令读者味同嚼蜡。 这种因读者的兴趣和接受口味而争论不休的翻译评论, 最终会抹 杀译者的主体性, 抹杀译者的个性思维及情感取向, 从而使译者成为 完全以读者的口味为转移的奴隶。 其实,真正的翻译家都是在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情感、 个性融进 翻译中,使翻译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只要这种个人色彩把握有度, 不但不会破坏翻译的效果, 反而使 译文更生动。 大翻译家傅雷们曾这样说道选择原作好比交朋友有的人始终与 我格格不入,那就不必

16、勉强;有的人与我一见如故,甚至相见恨晚。 也就是说, 翻译绝不仅仅是技巧问题, 而首先是个人的气质禀性 的反映与呈现。 因此,译者虽然承担着必须恪守规范的语言转换的任务, 但是由 于这种转换不是单纯的机械行为,因而有着很强的主体性。 诠释的任务却恰好在于把一种用陌生的或不可理解的表达的东 西翻译成可理解的语言。 翻译这个职业因而总有着某种自由。 翻译中合理适度的自由就是要译者保持自我, 不能成为被读者的 价值取向左右的机器。 三、有效交往的达成译者既不能在著者面前隐去自我, 也不能面 对读者埋藏个性。 译者应该站在与著者和译者平等的位置上,为达成不同文化传统、 不同语言背景之间的人们交往服务。

17、 在达成交往的过程中,译者的身份是一个言说者,他的目的不应 集中于应该运用归化的技巧还是异化的策略, 不应单纯考虑形似还是 神似的翻译方法更适当,而应把目标放在如何达成理解上。 也就是说,译者要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以使对话有效。 当主体间达到了同意或认可时,交往就是有效的, 同时也就表明,包含在话语中的有效性要求得到了兑现或验证。 译者的核心任务是把外来文化中的作品译为本国文字,使文化背 景不同的主体间达到同意或认可。 关于如何达成有效的交往,哈贝马斯提到了一些要求说出某种可 理解的东西;提供给听者某种东西去理解;由此使他自己成为可理解 的;以及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 具体到翻译领域,这应该是对

18、译者的基本要求正确、真实、真诚。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关注的是真实反映原著的思想及文化 内涵,应该使用正确的,可以进行交往、达成理解的语言,并且回归 主体意识,关怀自己的主观世界,不为各种与自身感受相悖的外在规 则所困扰,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及意见,承担起沟通的重要责任。 译者首先要同意或认可原作者的文本,再用适当的语言转换这个 文本,使译入语的读者同意或者认可。 作为翻译的主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承担者, 译者对原作的同意与 认可必然受到其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在当译者认可了某一文本并开始进行语言转换时, 他选择的翻译 策略,即使读者理解他的手段同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是重形似还 是

19、重神似很大程度上是译者个性与价值取向的体现, 而非由机械的外 部标准所决定。 由此可见,译者作为译入语文化的一个成员,其审美取向、意识 形态、价值标准等必然会深深打上独特的烙印, 并影响到他的翻译行 为。 译者的主体性必然地活跃于翻译的全过程,从译者对于原著文本 的选择直到翻译技巧与策略选择都包含着译者强烈的主观色彩。 任何主体都不是孤立的,而翻译则是译者这个特定时期的文化载 体和源语文化的能动的沟通与融合。 当译者摆脱了奴仆地位和翻译机器的尴尬时, 就会发挥其主观能 动作用,积极地介入交往行为。 译者主观性的提升会使译本带有强烈的再创造特点, 这也正说明 了翻译界要做的是提供不同的译本,让不

20、同的译者对原著进行阐释, 从不同的侧重面达到交往目的,而不是用外在的规则要求译者整齐划 这就要求我们对待翻译更为宽容, 对待译者更为宽容,允许译者 的不同诠释,允许多种译本的存在,使交往在开放的、平等的语境中 更加有效,更加合理。 四、结语相对于著者而言,译者的身份是读者,而相对于读者而 言,译者的身份又是作者。 因此译者就承担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 不能单纯从读者的 观点为译者制定标准,也不能机械地从原著的角度评价译者是否忠实。 在翻译中企图设定一些至高无上的终极标准来规范翻译,解决翻 译中的一切问题是不可能的,只能破坏平等对话的基础,最终成为有 效交往的障碍。 扫清这一障碍的关键就是重

21、新确认译者的主体地位, 不再使译者 成为工具理性的奴隶。 因此,若要真正理解翻译,做好翻译,就必须把被机械地规划成 客观世界的翻译拉回人的世界中, 认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不再单纯 地纠结于技巧与规则。 用工具理性所归纳的外在规则约束译者必然会使译者如履薄冰, 让译者戴着镣铐跳舞则必然不会将美好的舞姿呈现出来。 译者只要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使自己的译作被人理解,并因此达 成不同文化问的理解与交往,就应该是成功的译者。 至于具体的翻译技巧与语言选择则是因译者的不同个性和气质 的差异有所不同,并不影响交往的达成。 因此要使翻译走出技术理性的暴力,回归人文领域的宽容与人性, 必须确认译者的主体性,使译者

22、在不同文化交往行为中取得与著者和 读者同样的平等地位。 患者。重症 CAP 的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革兰 需要机械通气 ; 。次要标准 : 呼吸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 需要创伤性 呼吸频 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表 也可起病时较轻,病情逐 CAP患者,部分是HCA P 本 word 为可编辑版本,以下内容若不需要请删除后使用,谢谢您的理解 篇一: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 重症肺炎 【概述】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 死亡率中排第 56 位。重症肺炎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外 ,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 明显受累的表现 ,

23、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亦可发 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 pi tai acquired pn eumo nia, HAP)。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 te 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 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 -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 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 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

24、的临床综合 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 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和初 始的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从ICU综合治疗中获益。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 患者。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本章重点介绍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对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只做简要介绍。 【诊断】首先需明确肺炎的诊断。 CAP 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 广义上的肺间质 ) 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 肺炎。简单地讲 ,是住院 48 小时以内及住院前出现的肺部炎症。 CAP 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 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

25、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发热。 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啰音。WBC 10 99 X 10 / L或重症肺炎通常被认为是需要收入ICU的肺炎。关于重症肺炎尚未有公 认的定义。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公布的 CAP 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下列症征列为重症 肺炎的表现: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minPaO25d、机械通气4d )和存在高危因 素者 , 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规定标准 , 亦视为重症。 美国胸科学会 (ATS) 2001 年对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诊断标准 入院48h内肺部病变扩大 50%;砂尿(每日177卩mol/L( 2mg/dl) 频率30次/min; Pa

26、O2/FiO2 2007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制订了新的 疗指南,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新的修正。主要标准: 机械通气 需要应用升压药物的脓毒性血症休克。 次要标准包括: 率30次/min; 氧合指数(PaO2/FiO2) 20 mg/dL) 白细胞减少症(WBC计数v 4X 109 /L)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v 100 X 10gL) 体温降低(中心体温v 36 C) 低血 压需要液体复苏。符合 1 条主要标准,或至少 3项次要标准可诊断。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F)的定义与SCAP相近。2005年ATS和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制订了成人 HAP

27、VAP HCAP处理指南。指南中界定了 HCAP的病人范围:在90d内因急 性感染曾住院2d;居住在医疗护理机构;最近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者30d内有 感染伤口治疗;住过一家医院或进行过透析治疗。因为HCAP患者往往需要应用针对多重耐 药(MDR)病原菌的抗菌药物治疗,故将其列入HAP和VAP的范畴内。 【临床表现】重症肺炎可急性起病,部分病人除了发热、咳嗽、 咳痰、呼吸困难等呼 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 休克、肾功能不全、 现。少部分病人甚至可没有典型的呼吸系统症状, 容易引起误诊。 步恶化,最终达到重症肺炎的标准。在急诊门诊遇到的主要是重症 3 3% 的 病 人 有

28、 腹 泻 。 不 少 偶 有 横 纹 肌 炎 、 心 肌 50% 的 病 例 有 低 钠 血 症, 此 项 检 查 有 军 团 菌 肺 炎 的 胸 部X 线 表 现 特 征 为 肺 泡 型 、 斑 片 状 、 肺 有时难 以与 ARDS 区另 叽胸 腔积 液相 对较 多。 此外 ,20 %40 % 15% 以上 的病 例需 机械 通气 。 CAP病 例的8% 20%, 老年人 和COPD 病人常 为高危 人群。 胸部 X 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 约 1/4 呈肺叶或肺段实变 PCP仅发生于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但PCP仍是一种重要 PCP常常是诊断AIDS的依据。PCP的临床特征性表现有干 氏阴性

29、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其临床表现简述如下: 肺炎链球菌为重症 CAP最常见的病原体,占 30%70%。呼吸系统防御功能损伤(酒 精中毒、 抽搐和昏迷) 可是咽喉部大量含有肺炎链球菌的分泌物吸入到下呼吸道。病毒感染 和吸烟可造成纤毛运动受损, 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 充血性心衰也为细菌性肺炎的先兆因 素。脾切除或脾功能亢进的病人可发生暴发性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发性骨髓瘤、 低丙种球 蛋白血症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均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典型的肺炎链 球菌肺炎表现为肺实变、寒战,体温大于39.4 C,多汗和胸膜痛疼,多见于原先健康的年轻 人。而老年人中肺炎链球菌的临床表现隐匿, 常缺

30、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典型的肺炎链 球菌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为肺叶、肺段的实变。肺叶、肺段的实变的病人易合并菌血症。肺 炎链球菌合并菌血症的死亡率为30%70%,比无菌血症者高 9 倍。 金葡菌肺炎 为重症CAP的一个重要病原体。 在流行性感冒时期,CAP中金葡菌的发 生率可高达 25%,约 50%的病例有某种基础疾病的存在。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较普遍, 死亡 率为64%。胸部X线检查常见密度增高的实变影。常出现空腔,可见肺气囊,病变变化较快, 常伴发肺脓肿和脓胸。 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为 CAP中较少见的病原菌,但一旦明确 诊断,则应选用万古霉素治疗。 革兰氏阴性菌 CAP重症CAP

31、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约占 20%,病原菌包括肺炎克雷白 杆菌、不动感菌属、变形杆菌和沙雷菌属等。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的CAP约占1%5%,但 其临床过程较为危重。 易发生于酗酒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和衰弱者, 表现为明显的中 毒症状。胸部 X 线的典型表现为右上叶的浓密浸润阴影、边缘清楚,早期可有脓肿的形成。 死亡率高达 40%50%。 非典型病原体 在CAP中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者占 3%40%。大多数研究显示肺炎支原 体在非典型病原体所致 CAP中占首位,在成人中占 2%30%,肺炎衣原体占 6%22%,嗜肺军团菌占2%15%。但是肺炎衣原体感染所致的 CAP,其临床表现相对 较轻,死亡率较低

32、。肺炎衣原体可表现为咽痛、声嘶、头痛等重要的非肺部症状,其 他可有鼻窦炎、 气道反应性疾病及脓胸。 肺炎衣原体可与其他病原菌发生共同感染, 特 别是肺炎链球菌。 老年人肺炎衣原体肺炎的症状较重, 有时可为致死性的。 肺炎衣原体培养、 DNA检测、PCR血清学(微荧光免疫抗体检测)可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存在。军团菌肺 炎占重症CAP病例的12%23%,仅次于肺炎链球菌,多见于男性、年迈、体衰和抽烟者, 原患有心肺疾病、 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者患军团菌肺炎的危险性增加。 军团菌肺炎的潜伏期 为 210 天。病人有短暂的不适、发热、寒战和间断的干咳。肌痛 常很明显,胸痛的发生率 为 33%,呼吸困难为

33、 60%。胃肠道症状表现显著,恶心和腹痛多见, 病人还有肺外症状, 急性的精神神志变化、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黄疸等。 炎、心包炎、肾小球肾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助于军团菌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叶或肺段状分布或弥漫性肺浸润。 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呼吸衰竭,约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 约占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 感染的病史, 起病可急可慢, 急性发病者有发热、 咳 嗽、咳痰。 COPD 病人起病较为缓慢,表现为原有的咳嗽症状加重。婴幼儿肺炎多较急重, 临床上有高热、 惊厥、呼吸急促和紫绀, 有时发生呼吸衰竭。 听诊可闻及散在的或局限的干、 湿性罗音, 但大片实变体征者少见。 影,很少有

34、肺脓肿或脓胸形成。 6卡氏孢子虫肺炎( PCP) 的肺炎, 特另是 HIV 感染的病人。 10 在气管插管后立即采 合格的痰标本分离不出 革兰氏染色阴性和培养 咳、发热和在几周内逐渐进展的呼吸困难。病人肺部症状出现的平均时间为4周,PCP相对 进展缓慢可区别于普通细菌性肺炎。 PCP的试验室检查异常包括:淋巴细胞减少, CD4淋巴 细胞减少,低氧血症,胸部 X 线片显示双侧间质浸润,有高度特征的 “毛玻璃”样表现。但 30%的胸片可无明显异常。 PCP为唯一有假阴性胸片表现的肺炎 。 【辅助检查】 1.病原学: 诊断方法 包括血培养、痰革兰氏染色和培养、血清学检查、胸水培养、支气管吸出 物培养、或肺炎链球菌和军团菌抗原的快速诊断技术。此外,可以考虑侵入性检查,包括经 皮肺穿刺活检、经过防污染毛刷(PSB经过支气管镜检查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血培养 一般在发热初期采集,如已用抗菌药物治疗,则在下次用药前采集。采样 以无菌法静脉穿刺,防止污染。成人每次1020ml,婴儿和儿童0.55ml。血液置于无菌培 养瓶中送检。 24 小时内采血标本 3次,并在不同部位采集可提高血培养的阳性率。 在大规模的非选择性的因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