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名词解释 1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膜是以液 态的脂质分子层为基架,期间镶嵌着许多不同结 构和功能的蛋白质。 2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是指细胞在未 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3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在静息电位的基 础上,细胞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后,其膜电位发 生的迅速的可逆性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4内皮:endothelium:衬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 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5间皮:mesothelium: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 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 6闰盘:intercalated
2、 disc:相邻心肌纤维连接 处,肌膜特化成阶梯状结构,称闰盘。 7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与其它结构共同组成的 结构。 8运动终板:motor end plate:位于脊髓灰质前角 或脑干的运动神经元发出长轴突,接近肌纤维时 失去髓鞘,其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葡萄 状终末与一条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此连接 区域呈卵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 9受体: receptor:是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 一些特殊生物分子,这些分子能识别并特异性结 合化学信号分子,引起特定的反应,从而改变细 胞的生理功能。 10神经递质:n eurotransmitter:是指在化学性 突触传递过程中,由神经末梢释
3、放,作用于支配 神经元或效应细胞膜上的受体。 11条件反射:是指在后天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反射 行为。 12非条件反射:狗吃食物出现唾液分泌的反射, 这种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需任何培训的生理 反应,称为非条件反射。 13屈肌反射:flexor reflex:当肢体皮肤受到伤 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烫等),肢体的屈肌强 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 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此种反应称为屈肌反 射。 14第一信号系统:巴普洛夫把光、声、嗅等具体 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能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 大脑皮质机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 15第二信号系统:巴普洛夫把语言文字等抽象的 信号称为第二信
4、号,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 皮质机能系统,称为第二信号系统。 16白质:white matter: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 纤维聚集的部位,由于轴突表面具有髓鞘而使颜 色呈现苍白色,故称为白质。 17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其 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时色泽灰暗,称为 灰质。 18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 运动性语言中 枢受损后,病人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其语言运动器官活动正常,但自己不会讲话,产 生运动性失语症。 19失读症:alexia: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 表现出对文字的视觉感知正常, 但不能理解文字 符号的意义。 20突触:SVnaps
5、e:两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 胞之间用于传递神经冲动的特殊结构,称为突 触。 21体液:body fluid:体内的液体总称,约占体重 的60% 22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 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称血细胞比容。 23血沉:红细胞比重较大,会因重力而下沉,通 常以红细胞在1小时内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 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24体循环:S ystemic circulation:指心脏与全 身所有器官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大循环。 25 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指心脏与肺 之间的血液循环,又称小循环。 26微循环:microcir
6、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 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7直捷通路:thoroughfare channel:是指血流 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直接到达微 静脉。 28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又称呼吸膜, 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屏障 结构。 29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血红蛋白Hb 的氧含量占其氧容量的百分数称为血氧饱和度。 30 氧离曲线:oxygen dissociation cueve:反应 Hb的氧饱和度与Pd2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之为氧 离曲线。 31 肺牵张反射:pulmonary stretch reflex
7、: 由肺 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和兴奋的反射,称为 肺牵张反射。 32 生理无效腔:Physiologicaldead space:肺泡 无效腔与解剖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33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面棱柱 体,长约2mm宽1mm人体肝约有50100 万个肝小叶。 34消化:digestion:食物在消化管内的分解过程 称消化 35吸收:absorption:是指食物的消化产物、水和 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 淋巴的过程。 36容受性舒张:r eceptive relaxation:当咀嚼 与吞咽食物时,由于食团队咽和食管等处感受器 的刺激,反射地引起胃贲门舒张
8、,使食团进入胃 中,同时由于迷走神经的兴奋,弓I起胃底、胃体 部肌肉发生一定程度的舒张,胃容积扩大,即容 受性舒张。 37能量代谢:energy metabolism:物质代谢过程 中伴随着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这个 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38基础代谢:b asal metabolism:是指机体在基 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39肾单位:nephron: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 单位,它由一个肾小体和一个与其连接的上皮性 肾小管构成。 40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超滤 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41 球-管平衡:glomerulotubular balanee:近端 小管对溶质和水的
9、重吸收随肾小球率过滤的变 化而变化,即当肾小球滤过增大时,近端小管对 溶质和水的重吸收率也增大;反之,肾小球率过 滤减少时,近端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也减 少,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42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 有传递信息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43神经内分泌: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配 合,密切关联,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 44协同作用:多种激素共同参与某一生理活动调 节时,所产生的效应可等于或大于各种激素单独 作用时的总和,这种现象称为协同作用。 45拮抗作用:两种不同的激素调节同一生理活动 时产生相互对抗的效应,这种现象称为拮抗作 用。 四问答题 1简述静息
10、电位及其产生的机制。 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 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是 由细胞膜对特异离子的相对通透性不同和离子 的跨膜浓度梯度决定的。细胞膜内外存在各种不 同浓度的大分子和离子,在静息状态下,膜对离 子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离子外流,总的效应是 膜的外侧聚集较多的正离子,膜的内侧聚集较多 的负离子,从而造成膜两侧的电位差。 2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答:动作电位的产生先是由于出现迅速增加的 Na+电导,Na+在很强的电化学驱动力作用下形成 Na+内向电流,使细胞膜迅速去极化,构成锋电 位的升支;随后,Na电导减小,形成锋电位的 降支,K+电导的增大
11、使K+外向电流增强,加速了 膜的复极,参与锋电位降支的形成。 3简述突触的结构与功能。 答: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 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称突触。突触由突触前成 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部分构成。突触前 后成分彼此相对的包膜,分别称为突触前膜和突 触后膜,两者之间有突触间隙。突触前成分内含 有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中有特异性的神经递质和 调质的受体及离子通道。突触是信息传递的媒 介,一个神经元可以通过突触把信息传递给许多 其他神经元或效应细胞,一个神经元也可以通过 突触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 4简述关节的结构。 答:关节的结构有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基本结 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
12、节腔。关节面为相邻 两骨的接触面,多为一凹一凸,凸面称为关节头, 凹面称为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 骨;关节囊是包围整个关节的膜性囊,附着于关 节面周缘的骨面上,与骨膜融合续连;关节腔由 关节软骨与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关 节的辅助结构有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韧带是 连结相邻两骨的扁平带状或索条状结构;关节盘 是介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唇是附 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5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 答:人体全身骨骼可分为颅骨、躯干部和四肢骨。 颅骨连结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躯干骨包括 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胸椎、 腰椎、骶椎和尾椎,它们通过连结构
13、成脊柱。胸 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结构成胸廓。四肢骨包 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可分为上 (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上下肢带骨分别 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全身骨的结构特点 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 适应,如脑颅发达,面颅退缩,上肢骨形体较小 而数目增多,下肢骨形体坚实粗壮而数目减少, 脊柱呈“ S形,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 曲,脊柱自上而下直至骶骨底,椎体逐渐加大, 但耳状面一下,椎体又迅速缩小。 6脊髓白质内有哪些上行和下行纤维传导束。 答:脊髓白质内的上行纤维传导束包括:薄束和 楔束,脊髓小脑后束和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 束。 脊髓白质内的下行纤维
14、传导束包括:皮质脊 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 7试述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路径。 答:初级神经元位于背根的脊神经节内,为感觉 神经元,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的感觉纤维,分布 于躯干、四肢的皮肤感受器,中枢突经后根外侧 部入脊髓,上升1 3个节段后,在脊髓灰质后 角固有核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的纤维在白 质前联合交叉至对侧,而后,痛觉和温度觉在脊 髓侧索上行,触觉和压觉在脊髓前索上行,二者 共同组成脊髓丘脑束上行至丘脑于腹后外侧核 更换神经元。腹后外侧核的第三级神经元的纤维 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上行经内囊后肢, 投射到大 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 8试讨论条件反射的
15、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和生物 学意义。 答:形成条件: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 础上的,必须有大脑皮质的参与才能实现。 形成机制:条件反射的建立可能是由于非条 件刺激的中枢兴奋灶和条件刺激的中枢兴奋灶 之间形成了暂时的神经联系。如:在动物进食时, 味觉感受器的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至延髓,引起 唾液中枢兴奋,产生并发放神经冲动,经传出神 经传至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同时在反射弧的 传入途径上发出侧支上行,经丘脑中转后到达大 脑皮质非条件刺激的兴奋灶。条件反射建立时, 中性刺激经上行传到通路达大脑皮质条件刺激 兴奋灶。在条件反射形成时,由于条件刺激和非 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非条件刺激的皮质兴奋 灶
16、和条件刺激的兴奋灶之间接通了中枢神经联 系。 生物学意义:条件反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 义,它使有机体对外界环境进行分析,做出完善 的反应,增加了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9以乙酰胆碱为例说明神经递质的形成,释放和 失活过程。 答:乙酰胆碱合成的原料为胆碱和乙酰辅酶 A,催 化合成的酶为胆碱乙酰化酶。在胆碱乙酰化酶的 催化下,乙酰胆碱首先在包浆内合成,而后由突 触小泡摄取并储存起来。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内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突触小 泡中。在兴奋传递过程中,递质被释放到突触间 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实现神经元 之间传递信息的作用。神经递质主要以胞吐形式 由突触前膜释放。C6在递质释放过程中
17、起着重要 作用。 乙酰胆碱发挥生理作用后,大部分是在胆碱酯酶 的作用下被水解成胆碱和乙酸,有极少部分是在 突触前膜的载体系统作用下被重新摄入突触前 神经元。 10简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答:下丘脑是大脑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 枢,能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 节着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活动等重要 的生理动能。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包括 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对腺垂 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对情绪反应的影响和对生物 节律的控制。 11小脑的功能有哪些?新小脑损伤后有哪些主 要症状? 答:小脑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对于维持 姿势、调节肌紧张和调节随意运
18、动均有重要的作 用。 新小脑能协调机体的随意运动,保证完成各种精 巧运动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在切除小脑外侧的 犬或猴,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运动缺陷,小脑外侧 部受损的患者也无特殊临床表现。 12内脏痛是怎样引起的?有何特征? 答:内脏痛的产生是由于某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痛 觉感受器引起的,内脏器官分布着不同的痛觉感 受器,当内脏受到伤害刺激或发生疾病时,产生 一些致痛物质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内脏痛。 内脏痛具有以下特征:缓慢、持续、定位不准、 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对切割、烧灼等使皮肤 致痛的刺激不敏感,而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 和炎症等刺激敏感;往往引起牵涉痛;存在 体腔壁痛。 13何谓锥体系和锥体外
19、系?它们各有何生理作 用? 答:在大脑皮质内,参与调节躯体运动的神经元, 称为皮质运动神经元,其胞体位于中央前回和中 央旁小叶前部的皮质,它们的轴突组成锥体束, 锥体系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 锥体外系是指由大脑皮质发出除锥体系以外的、 参与躯体运动调控的下行传导束。 锥体系的皮质脊髓束能改变支配拮抗肌的运动 神经元之间的对抗平衡,使机体的运动具有适合 的强度,保持运动的协调性。皮质核束支配眼外 肌、咀嚼肌、面上部表情肌、胸锁乳突肌、斜方 肌和咽喉肌等。锥体外系的主要机能是调节肌张 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习惯 性动作等。 14 简述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答:视杆细胞的感光
20、物质是视紫红质,视紫红质 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荃, 视黄荃分 子构象的改变导致视蛋白分子构象发生改变,视 蛋白分子构象的改变可经过复杂的信号传递系 统的活动,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视紫 红素的光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在光照时视紫红素 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荃,在暗处又可重新合 成,该反应取决于光照的强弱。 15眼视近物时是如何调节的?近视远视和散光 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 正? 答:眼视近物时的调节:晶状体调节:眼折光力 的调节主要是靠晶状体形状的改变; 瞳孔的调 节:在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 以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 面像差和色相差;
21、双眼会聚:当双眼注视一个 由远移近的物体时,两眼视轴向鼻中线发生会 聚,避免产生复视。 眼折光异常及矫正:近视:平行光线聚焦在视 网膜前面,远处物体成像模糊。近视大多由于眼 球的前后径过长,也可由眼的折光能力过强造 成。矫正近视眼最常见的方法是在眼前增加一个 合适的凹透镜,使人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射,使 聚焦后移而成像在视网膜上。 远视: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近处物体 成像模糊,远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致主 焦点的位置在视网膜后,而形成模糊的像。矫正: 配带合适的凸透镜。 散视:角膜表面经线和纬线的曲度不一致造成 的,也可由于晶状体曲度异常引起。矫正:配带 合适的柱面镜,使角膜的曲率异常
22、得到矫正。 16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 答: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凝血 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阶段包括内源性途径和外 源性途径,内源性途径是从因子刘到因子 Xa的 一个连锁的因子激活过程,外源性途径是从因子 m到因子Xa的一个连锁激活过程;在第一阶段 中形成的因子Xa与PF3、Va和CoT 同形成凝血 酶原复合物,它激活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最终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单体,最后形成多聚体,使血液凝固。 原理:(1)凝血过程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 过程,一旦开始,各个因子便一个激活另一个, 形成一个连锁反应链,
23、已经触发,迅速进行,直 至血液凝固;(2)因子X的激活可通过内源性途 径和外源性途径两种途径,一般来说,外源性途 径凝血较快,内源性途径较慢,一般是两种途径 相互配合;(3)凝血酶有多方面作用:催化纤 维蛋白原的分解;加速因子刘复合物与凝血酶 原复合物的形成并增加其作用;激活因子毗生 成毗a,其中为主要作用。 17试述输血的意义及输血原则。 答:意义:输血不仅可补充血量、恢复正常血压, 还能反射性地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加强 心血管的活动和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在临床上 是重要的抢救措施和治疗方法之一。 原则:在准备输血时,首先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 血者的ABC血型相合,对于育龄期妇女和需要
24、反 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 Rh 血型相合。为了保证输血者的安全有效性,防止 出现红细胞凝集反应,输血时首选同型输血,在 无法得到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考虑异型输 血,要注意少量输、缓慢输。 18心室射血和充盈过程中,室内压是怎样变化 的?心脏瓣膜的启闭情况如何? 答:心室射血过程分为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 期,整个过程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在快速 射血期心室继续收缩,室内压大于动脉压,且室 内压继续升高,于该期末达到峰值,在减慢射血 期室内压从峰值逐渐下降,并稍低于动脉压。心 室充盈过程也分为快速充盈期和减慢充盈期,整 个时期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在快速充盈期 心室继续舒张
25、,室内压大于心房压,在减慢充盈 期室内压稍低于心房压。 19试述心室肌细胞生物电产生机制。 答: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5个时期:0期 (去极化期)、1期(快速复极化初期)、2期(平台 期)、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4期(静息期)。各 期的形成机制如下:0期:在外来刺激作用下, 引起Na通道开放,N6顺电化学梯度由膜外快速 进入膜内,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90mV迅速 上升到+30mV左右,历时短暂(1-2ms)。1期: 此时Na通道失活,K+通道暂时开放使K+外流和短 暂Cl+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下降到 0mV左右, 历时约10ms2期: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 C击 缓慢持续内流和少量K外流造
26、成的,是整个动作 电位持续时间长的原因,膜内电位基本上停滞于 0mV左右,历时100-150ms3期:慢CeT通道逐 渐失活,内流逐渐减少和 K+外流逐渐增加造成, 膜内电位由0mV左右较快地下降到-90mV历时 100-150mSo4期:此期Na-K+泵和CsT泵活动, 使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 20脾的主要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何? 答:脾的实质称脾髓,可分为白髓、红髓和边缘 区三部分,脾内无淋巴窦而有许多血窦。白髓内 有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红髓由脾索和脾窦 构成;边缘区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 重要通道,是脾内首先接触抗原引起免疫应答的 重要部位。 生理功能:滤血;免疫
27、;造血;储血。 21试述气体交换的原理及其影响气体交换的因 素o? 答:气体分子不论在气体状态或溶解在体液中, 都在不断地运动,具有扩散性。一种气体总是由 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 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气体的 浓度与压力有关,浓度高,压力也大;浓度低, 压力也小。因此也可以说,气体是由压力高的地 方向压力低的地方扩散的。气体在肺泡和在组织 内的交换,都是通过这种扩散作用实现的。空气 由氧、二氧化碳、氮等组成。各种气体都有一定 的压力,空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即是大气 压,其中每种气体的压力,即是该气体的分压。 由于气体总是由压力高的地方向压力低的地方 扩散的,
28、因此,某种气体分子也总是从分压高的 部位扩散到分压低的部位。由于肺泡气、血液和 组织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分压不同,因此,在血 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时,就可以进行 气体交换。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包括:气体的扩散速率、呼 吸膜的厚度和面积、通气/血流比值。 22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是如何运输 的? ? 答:人体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酵解产生 的二氧化碳,扩散和主动运输到组织毛细动脉血 管中,同时毛细动脉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分离,氧 扩散到组织细胞中,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 二氧化碳血红蛋白,通过毛细静脉,汇聚成小静 脉,经过上、下肢静脉回流至右心房,通过右心 室到肺动脉,经肺泡中的毛细动
29、脉血管,二氧化 碳与血红蛋白分离,扩散到肺泡,经人体的呼吸 作用,排出体外。同时,空气中的氧气,经人体 的呼吸作用进入肺泡,通过扩散作用与主动运输 作用进入肺泡中的毛细动脉与血红蛋白结合成 氧合血红蛋白,经肺毛细静脉血管,左右肺静脉 回流至左心房,通过左心室泵入主动脉,被身体 组织细胞利用。 23Q、CQ H是怎样对呼吸进行调节的? 答丁CO对呼吸的调节:当吸入含1-6%的CO混合 气体时,肺泡中的PCO2#升高,动脉血中的PCO2 也随之升高,导致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当吸入的CO含量超过7%寸, 增加,致使肺泡、动脉血中的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受到抑制。 H对呼吸的调节:动脉血中的 肺
30、通气量不能相应 PCO2上升并潴留, H浓度增加,呼吸 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反之呼吸受抑制。是通 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 的。 低O对呼吸的调节:吸入空气中Po2降低时,肺 泡和动脉血中的FO2随之降低,导致呼吸加深加 快,肺通气量增加。血中低O对呼吸的调节通过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 24消化系统的基本组成。 答:人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分为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 肠、回肠和空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 肠和肛门)。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唾液腺、胰和 肝)和小消化腺(唇腺、舌腺、食管腺、胃腺、肠 腺等)。 25简述人体各主要物质的吸收
31、部位。 答:口腔和食管只吸收某些脂溶性药物,如硝酸 甘油;胃除了吸收少量水分,还吸收一些高度脂 溶性物质,如酒精等;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的,回肠能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 Bi2;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盐类。 26简述消化道主要物质吸收的机制。 P312 答:物质通过肠上皮细胞的腔面膜和底膜的机 制,大致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包 括滤过、渗透、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主动运输 是指物质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逆 浓度梯度的转运。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主动转 运取决于细胞外Na+的存在。 27人体产热和散热的方式有哪些?P326 答:机
32、体的热能主要来自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 体内贮存的糖、脂肪代谢是主要产热来源。机体 产热的方式可分为:骨骼肌活动产热和非战栗产 热。机体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肝脏是 安静时的重要产热器官,而在运动或劳动时,骨 骼肌则成为产热的主要器官。 28简述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P337 答: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及其生理意义如下: 肾动脉血管粗,血流量大,肾血液供应丰富。 有利于提高肾小体的有效滤过率和排除废物。 肾内血液经过两次小动脉和两套毛细血管网。 这 这 有利于对水分的重吸收和尿液浓缩。当肾动脉 压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肾血流量能保持相 对稳定。 29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因素有哪些? P338 答: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 过系数。有效滤过压是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对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2025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初三生物试题含解析
- FIDIC电力工程施工合同版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备买卖及所有权转移合同
- 餐厅档口租赁合同模板
- 手机SIM卡购销合同
- 停车库钢结构施工合同协议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煤焦油杂酚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知识培训
- 2020-2025年中国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规模养殖场十项管理制度
- 2025中考英语热点话题阅读《哪吒2魔童闹海》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疟疾2025培训课件
-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版)解读课件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研(第3版)郑永廷配套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名校真题、典型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