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_第1页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_第2页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_第3页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_第4页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实施评估报告林口县自然资源局二一九年九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评估背景2第一节 县域概述2第二节 规划编制情况3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4第二章 评估目的、原则及依据6第一节 评估目的6第二节 评估原则7第三节 评估依据8第三章 规划实施情况定量评价10第一节 评价数据、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10第二节 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14第三节 标准化数据及定量评价结论15第四章 规划实施情况定性分析22第一节 规划主要指标实现度评估22第二节 规划布局和分区评估25第三节 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估29第四节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执行情况30

2、第五节 规划实施效益分析31第五章 规划评估结论及建议34第一节 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34第二节 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展望36第三节 规划实施评估结论39第四节 规划实施及修改建议39附 表42前 言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于2012年2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审批,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以下简称规划)于2017年10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自规划实施以来,林口县政府严格执行规划;规划的实施对保护耕地、土地宏观管理、协调各业用地和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障规划的顺

3、利实施,保证规划确定的供地方向与林口县发展方向的契合,为林口县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参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关于规划评估的相关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导意见的指导下,林口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展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通过开展此次规划评估工作,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评估,分析规划实施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就进一步促进规划后续有效实施提出合理建议和措施。规划评估范围为林口县县属范围内全部土地,包括林口镇、古城镇、龙爪镇、柳树镇、朱家镇、三道通镇、刁翎镇、莲花镇、奎山镇、建堂镇、青山镇十一个镇,土地总面

4、积为3419.56平方公里。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对象为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评估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第一章 评估背景第一节 县域概述1、自然与社会情况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牡丹江市管辖,地处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交接处,介于东经1291713046,北纬44384558之间。东毗鸡西、鸡东,西连方正、海林,南交牡丹江、穆棱,北接依兰、勃利。县城所在地林口镇位于县域中心,距省城哈尔滨市495公里,距牡丹江市110公里。林口县是黑龙江省资源富县,矿产资源大县之一。201国道从县城内通过,交通位置较优越。全县县属总面积为3419.5

5、6平方公里,辖林口镇、古城镇、龙爪镇、柳树镇、朱家镇、三道通镇、刁翎镇、莲花镇、奎山镇、建堂镇、青山镇十一镇,全县总人口33.65万人,其中城镇10.92万人、农村22.73万人。2、经济发展情况2018年,黑河市生产总值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实现505.1亿元,同比增长7%。窗体顶端窗体顶端2018年,林口县生产总值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891462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311万元,同比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310189万元,同比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328962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28.3:34.8:36.9;人均地区生产

6、总值26332,同比增长-15.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295元,同比增长6.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53元,比上年增长8.2%。窗体底端3、土地利用现状2018年林口县县属土地总面积341956公顷,其中农用地31032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90.75 %;建设用地127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4%;其他土地1885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1%。第2节 规划编制情况一、 规划编制审批情况规划于2015年进行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因此本次规划评估以2014年为基期年,基础数据和图件均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2014年统一时点的数据和图件。规划的范围包

7、括林口县行政辖区内的县属土地,土地总面积3419.56平方公里,包括十一镇林口镇、古城镇、龙爪镇、柳树镇、朱家镇、三道通镇、刁翎镇、莲花镇、奎山镇、建堂镇、青山镇。二、 规划基础数据来源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同时为做好规划修编与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相衔接,基础数据和图件均采用二次调查2014年统一时点的数据和图件,并按照土地规划分类的要求对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基础数据转换,确定了林口县规划调整完善的基础数据。规划编制过程以2014年为基础,结合市级规划下达的指标要求,确定规划期间的主要目标。三、 规划下达指标情况规划确定的主要用地目标:到2020年,确保全县县属耕地保有

8、量稳定在137900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得低于113300公顷。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不低于995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不突破1705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不突破995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3046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3133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299平方米/人,做好建设用地内部挖潜,提高集约用地水平。规划确定县属允许建设区面积10046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248公顷,限制建设区面积321395公顷,禁止建设区面积10267公顷。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20999公顷,一般农地区62147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9478公顷,独立工矿区568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15

9、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284公顷,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9983公顷,林业用地区120423公顷,牧业用地区10252公顷。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情况1、农用地变化情况2018年林口县县属农用地面积310324公顷,2014年林口县县属农用地面积310625公顷,2014到2018年,农用地共减少了301公顷,其中耕地减少了242公顷;园地减少1公顷;林地减少了68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增加了10公顷。2、建设用地变化情况2014到2018年建设用地由12441公顷增加到12782公顷,增加了34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由9526公顷增加到9560公顷,增加了34公顷;交通水利及其它建设用地面

10、积增加了307公顷。 3、其他土地变化情况2014年其他土地面积为18891公顷,到2018年其他土地面积为18850公顷,减少了41公顷,其中自然保留地面积减少32公顷,水域减少了9公顷。4、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执行情况2018年林口县县属允许建设区面积100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4%,有条件建设区面积248公顷,限制建设区面积321395公顷,禁止建设区面积10267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34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加33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308公顷,所建项目完全符合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制分区的要求。 5、用途分区执行情况2018年县属基本农田保护

11、区120999公顷,一般农地区62147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9478公顷,独立工矿区568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15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284公顷,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9983公顷,林业用地区120423公顷,牧业用地区10252公顷。第二章 评估目的、原则及依据目前,林口县规划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为把静态的规划编制与动态的实施管理相结合,全面掌握林口县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保持规划的现势性与合理性,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林口县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开展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第一节 评估目的通过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制度,全面掌握不同阶段规划实施情

12、况,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完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科学性,维护规划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控制和引导作用,促进林口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的说,本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工作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检查规划的实施情况规划实施评估主要是围绕规划展开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重点就规划目标及实行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规划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生态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二、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开展规划实施评估,一方面就规划目标和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规划实施的实际进程是否达到要求做出判断,分析促进

13、或阻碍实施进程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检查规划编制及实施主体职能履行情况,检查规划任务的落实情况,分析其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规划实施的相关措施,结合调整规划的方案,切实落实规划的目标和措施,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三、合理分析规划的现势性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由于受增量指标、总规模指标限制和不可预见性因素等影响,很难保证规划预想同实际发展状况一致。规划实施期间,随着林口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具体用地情况不可能与规划编制时的预想完全一致。例如: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建设用地的指标未能满足城镇发展扩展的需求;重点建设项目的落实,如果落实在规划初期的位置将严重影响项目工程的利用率,也严重影响

14、了资源的优化利用。只有通过规划实施评估,才能指出哪些规划目标和内容应随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哪些政策和措施需要加强完善,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进行修改,保证规划的现势性。第二节 评估原则一、客观真实原则评估应采用一发公布和审批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等数据,保证评估过程和结论的客观性,如实反映规划实施情况。二、综合评估原则规划评估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用地变化情况、用地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情况、规划措施执行情况等进行评估,综合分析规划实施效果。三、统筹兼顾原则评估过程中应调查并充分听取发展改革、城建、环保、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评估中涉及的

15、问题,在分析、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提出解决办法。第三节 评估依据一、 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5、黑龙江省土地管理条例。二、 相关部门规章(更新时间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2、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4、关于印发的通知(黑国土资函2015381号)5、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

16、1号);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指导意见;7、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72号)三、 行业标准及相关规程、规划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5、牡丹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6、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7、林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林口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14-2018年);四、 其他资料1、2018年土地利用

17、现状变更调查数据;2、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3、城市、交通、水利等相关规划。第三章 规划实施情况定量评价第一节 评价数据、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1、评价数据在规划实施情况的定量评估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采用林口县201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规划实施期间为2014年末至2018年末,定量评价中的2020年各项控制指标及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数据均来源于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调整),规划的阶段目标采用依法批准实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进行测算,采用的人口、社会经济数据均来源于林口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指标体系的确定此次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选取的定量

18、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导意见确定的,分为评价目标与评价指标两个层次,由4个评价目标、15个评价指标构成,从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规划修改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价。表3-1 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目标评价指标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目标实现程度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目标实现程度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土地利用率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

19、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规划修改情况规划修改情况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方法由于各评价指标反映不同的评价内容,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量纲,相互之间不能直接比较,因此需要通过标准化将其转化为可比量纲,规划评估的各项评估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见下表。表3-2 定量评价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评价目标评价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100;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100。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100;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100。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当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当阶段目标现状规模2020年规划

20、目标是,按60100线性评分,计算公式为:60+(100-60);当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按(060)线性评分,计算公式为:60。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目标实现程度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100;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用地结构与布局情况土地利用率当规划基期规模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当评估时点规模规划基期规模,计算公式为100;当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100。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允许建设区使用情况100。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用地(符合禁止建设区管制规则的环境治理等保护性建设除外)未占用禁止建

21、设区,指标分值为100,否则为0。表3-2 定量评价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 续上表评价目标评价指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用地节约集约程度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当评估时点人均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当评估时点人均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当评估时点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取值为100;当评估时点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规划实施情况规划修改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年均规划修改0次,得分100;每增加一次扣20分,扣完100分为止。规划修改涉

22、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3、目标分值计算方法指标分值按照公式(2)计算: (2)式中: i目标的分值; i目标j指标的分值; i目标j指标相对i目标的权重值;n 指标个数。4、综合分值计算综合分值按照公式(3)计算: (3)式中: 规划评估综合分值; i目标分值; i目标的权重值;n 目标个数。第二节 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此次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中定量评价指标权重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导意见给定的权重,具体指标对应关系及权重如表3-3:表3-3 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表评价目标目标权重评价指标指标权重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0.35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0.20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0.

23、20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0.20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0.20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0.20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0.25土地利用率0.20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0.25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0.35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0.20节约集约用地情况0.30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0.35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0.15地均二三产业产值0.20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0.30规划修改情况0.10规划修改情况0.40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0.60第三节 标准化数据及定量评价结论一、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在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第一项评价目标为用地规模

24、指标执行情况,包括五项评价指标,依次为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以及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 1、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规划确定的2020年县属耕地保有量指标为137900公顷,评估时点耕地面积为178629公顷,评估时点阶段目标耕地面积为151557公顷,评估时点耕地面积大于规划2020年面积,根据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耕地保有量目标分值=,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计算出林口县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分值为100。2、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规划2020年县属基本农

25、田保护目标为113300公顷,评估时点林口县县属基本农田面积为113300公顷,评估时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于规划指标,根据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分值计算方法(评估时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目标,分值为100),得出2018年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为100。 3、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规划2020年县属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10046公顷,据此可得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评估时点阶段目标为9873公顷。在评估时点,林口县县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9560公顷,根据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的第一种情况(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

26、模实现程度指标分值为100。 4、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 规划确定的2020年县属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控制规模为995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控制规模阶段目标为663公顷,规划实施期间2009-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规模为544公顷。根据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当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100),新增建设用地占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分值为100。 5、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规划确定的2020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995公顷,通过计算得出规划实施期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阶段目标为663公顷,林口县规划实施期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533公顷,根据补充耕地

27、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可得出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分值为53.57。二、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定量评价 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四个指标。 1、土地利用率 2014年林口县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23066公顷,评估时点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23106公顷,到2020年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31951公顷,2018农用地与建设用地总规模阶段目标为328989公顷,再根据土地利用率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当规划基期规模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确定土地利用率指标分值为100

28、。 2、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评估时点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9560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620公顷。2014年林口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9526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500公顷,规划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0046公顷,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3133公顷,根据阶段目标计算公式可得出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的阶段目标分别为9873公顷和2922公顷。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评估时点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为27.41%,2014年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为26.24%,阶段目标年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为29.60%,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为

29、31.19%,再根据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当规划基期规模评估时点规模阶段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最终确定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比例指标分值为100。 3、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 规划实施期间实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面积34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实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为34公顷,根据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指标分值计算方法(),确定该指标分值为100。 4、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 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用地未涉及占用禁止建设区,根据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符合禁止建设区管制规则的环境治理等保护性建设除外)未占用禁止建设区,指标分值

30、为100),因此该指标分值为100。三、节约集约用地情况定量评价 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评价目标分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和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四个指标。通过对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和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四个指标的计算,可以反映出规划实施期间,林口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同时也为今后林口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1、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 评估时点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40/人,2014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

31、211/人,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99/人,根据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当评估时点人均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可以得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为100。 2、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 评估时点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是305,2014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294/人,2020年规划目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为313,根据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分值计算方法(当评估时点人均规模2020年规划目标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可以得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指标分值为100。 3、地均二三

32、产业产值2018年林口县第二、三产业产值和为63.92亿元。预计2020年第二三产业产值和为65.74亿元,根据地均二三产业产值指标分值计算方法(当评估时点2020年规划目标时,计算公式为:),算出地均二三产业产值得分为97.23。 4、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通过查找林口县国民经济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出规划实施期间城镇人口增长幅度为-5.74%,预计到2020年城镇人口增长幅度达到-10.38%;规划实施期间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幅度为4.80%,到2020年规划城镇工矿用地增长幅度达到25.32%,根据城镇与用地增长系数指标分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大于100时,指标分值取值为100),算出城镇与用

33、地增长系数指标分值为100。 四、规划修改情况定量评价规划修改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规划修改情况和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两项,林口县在规划评估时点前进行过1次规模边界的规划修改,修改面积为23.2463公顷。1、 规划修改情况规划实施期间年均新修改1次,扣20分,因此规划修改情况指标分值均为80。2、 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规划实施期间规划调整修改的面积为23.2463公顷,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605公顷,根据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指标分值计算方法(1- ,算出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指标分值为96.20。五、结论根据对4个评价目标的15个评价指标,从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

34、、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情况、规划修改情况四方面进行评价,得出指标分值,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指导意见给定的各评价指标权重,最后依据目标值、综合分值计算方法评估出林口县规划实施定量评价的总分值为95.56,见表3-4:表3-4 林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量评价分值表综合分值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分值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分值95.56用地规模指标执行情况90.71 耕地保有量目标实现程度100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现程度100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100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程度100补充耕地目标实现程度53.57用地结构和布局情况100.00 土地利用率100城乡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

35、比例100使用允许建设区情况100禁止建设区保护情况100节约集约用地情况99.45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100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目标实现程度100地均二三产业产值97.23城镇化与用地增长系数100规划修改情况89.72 规划修改情况80规划修改涉及建设用地面积情况96.20 第四章 规划实施情况定性分析第一节 规划主要指标实现度评估规划指标的实现评估主要在梳理年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和新增建设用地等情况基础上,分析全县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对评估时点对应的规划阶段目标、规划远期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的过程。 一、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及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实现程度评估规划实施至20

36、18年,林口县县属耕地面积178629公顷,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指标为137900公顷,现状耕地面积比2020年耕地面积多40729公顷,高于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规划实施两年来的结果表明,2018年实际耕地保护面积超出规划下达耕地保有量目标,从这一数据来看,林口县较好地完成了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耕地保护工作效果明显,成绩显著。2018年县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3300公顷,与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持平,完成规划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随着林口县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认识的逐渐增强,林口县自规划实施以来进行了土地整理工作。规划期内下达的县属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指标为995公顷,土地整治补充

37、耕地阶段目标为663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林口县县属共补充耕地533公顷,完成了阶段目标的80.39%,完成了补充耕地任务的53.57%。 二、建设用地使用情况评估 1、建设用地规模情况分析2018年林口县县属建设用地总规模12782公顷,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046公顷,阶段目标为12844公顷。2018年林口县县属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9560公顷,规划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0046公顷,阶段目标为9873公顷。2018年林口县县属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2620公顷,规划到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为3133公顷,阶段目标为2922公顷。从以上各项指标的实施情况看,林

38、口县发展速度较快,建设用地仍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从布局上看,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不集中,特别是城镇工矿用地,不利于重大项目的集中供地,造成了有项目,但无法落地的局面。随着牡佳客专铁路林口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林口县始终把“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为推进全面振兴的稳定之基,民生质量持续改善,建设用地需求量必然大量增加,用地矛盾会日益突出,规划同县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需进行适当调整。 2、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期间林口县县属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347公顷,规划期内林口县新增建设用地总指标为1705公顷,阶段目标为1137公顷。规划期内林口县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规划目标和阶段目标范围之内

39、。按现阶段的发展速度,指标虽能满足用地的需要,但随着各项目的陆续实施,许多地区出现了项目有指标但无落实地块的现象。为保证林口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亟需对建设用地进行重新布局。3、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 规划期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为995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235公顷。规划实施期间林口县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用耕地,但从总体来看,建设用地的增速不及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建设用地增速快,以及建设项目位置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4、人均城镇工矿目标实现度评估规划实施至2018年,林口县县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2782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9560公顷,城镇工矿

40、用地12620公顷,截止到2018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为347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235公顷。2018年,林口县人均城镇工矿为240平方米,与2020年299平方米相比,在规划控制指标范围内,说明林口县的城镇用地节约集约化程度有一定程度提高。近年来林口县运用政策调控手段,通过逐步实施居民点整理,适当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逐步引导农村居民向中心城镇集中,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强建设用地的地均投资强度,提高土地的准入门槛,促进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提高现有城镇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各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发展。 三、生态用地保护情况 2018年林口县县属具

41、有生态功能的土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自然保留地)面积为32571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25%;2018年林口县县属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面积为3253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5.15%。规划实施期间,生态用地基本稳定,生态用地保护情况良好。第二节 规划布局和分区评估 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方向符合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方向,土地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农用地面积略有减少,建设用地增长规模得到合理控制,其他土地面积得到了适度开发利用。 林口县县属评估时点农用地面积310324公顷,比2014年减少了301公顷;建设用地12782公顷,比2014年

42、增加341公顷,其他土地18850公顷,比2014年减少了41公顷。土地利用结构从2014年的90.84: 3.64: 5.52变化为评估时点的90.75:3.74:5.51。 农用地中,耕地减少242公顷,耕地减少的原因为设施农用地占用、退耕还林、灾毁以及建设占用,林地减少68公顷,园地减少1公顷,其它农用地增加10公顷。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加34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增加12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了8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共增加308公顷。其他土地中,水域减少9公顷,自然保留地减少32公顷。表4-1 林口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地 类2014年县属2018年县属2

43、018年-2014年面积占总面积比例(%)面积占总面积比例(%)面积农用地农用地合计31062590.8431032490.75-301耕地17887152.3117862952.24-242园地2250.072240.07-1林地12772537.3512765737.32-68牧草地00.0000.000其他农用地38041.1138141.1210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合计124413.64127823.74341城乡建设用地95262.7995602.8034城镇工矿用地25000.7326200.77120农村居民点用地70272.0569402.03-87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9140

44、.8532220.94308其他土地其他土地合计188915.52188505.51-41水域69022.0268932.02-9自然保留地119893.51119573.49-32总面积341956100.00341956100.000通过计算可得各项主要规划控制指标的阶段目标分别为:耕地151557公顷、基本农田113300公顷、园地400公顷、林地129042公顷、牧草地9238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12844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9873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922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2971公顷。通过评估时点各控制指标面积与阶段目标相比较可以看出,规划实施期间耕地达到阶段

45、目标,建设用地规模未超过阶段目标,园地、林地等指标未达到阶段目标。规划实施期间,林口县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长规模,但用地布局的不合理使项目用地得不到解决,而园地、林地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未实施并且在资金上存在一定困难,故出现这几项预期性指标未完成的情况。 二、规划分区执行情况分析 1、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执行情况规划确定林口县县属允许建设区面积100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4%,有条件建设区面积248公顷,限制建设区面积321395公顷,禁止建设区面积10267公顷。规划实施期间,全县新增建设用地341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加33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308公顷,所建项目完全符合规划

46、,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制分区的要求。 2、用途分区执行情况规划确定县属基本农田保护区120999公顷,一般农地区62147公顷,城镇村建设用地区9478公顷,独立工矿区568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15公顷,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284公顷,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9983公顷,林业用地区120423公顷,牧业用地区10252公顷。 规划实施期间,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执行情况最好,全部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均按照规划用途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城乡建设用地能够按用途分别落入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及独立工矿区中,一般农地区和林业用地区由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占用,所以执行情况不够理想。整体来看,全县土地用途分区

47、执行情况较好,基本都能够按照规划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三、规划布局执行情况分析 在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本轮规划分别对生态用地、耕地和基本农田、基础设施以及城镇工矿等用地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指标进行调整和安排,对各类用地数量、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调配。规划实施以来,各类用地均按照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调控方向和主导功能使用和变化。 规划实施期间,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耕地减少的原因为设施农用地占用、退耕还林、灾毁以及建设占用,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也做到了耕地占补平衡,且补充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基本农田未发生建设占用情况,质量、布局均未发生改变。规划实施期间

48、,新增建设用地能够按照规划进行用地布局,但通过全县规划布局发现新增用地布局较为分散,不利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规划实施期间,全县生态用地布局变化不大,主要为部分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结构调整,但调整之后仍然具有生态功能,对生态用地整体布局的影响也不大,生态用地中水域有所减少,生态用地保护情况良好。第三节 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评估 林口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04个,项目类型包括交通项目、水利项目、能源电力项目、旅游项目和环保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五类,其中交通项目50个,水利项目23个,能源电力项目51个,旅游项目20个,环保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377个,预计总面积286公顷。规划

49、实施的期间,林口县共实施建设项目6个,其中水利项目1个,黑龙江省林口县五虎林河(朱家段)治理工程(用地面积11.41公顷);能源电力项目2个,为林口胜利风电场工程(用地面积0.17公顷)、林口县小莲花水电站项目(用地面积183.84公顷);保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3个,为林口县刁翎镇污水处理工程(用地面积0.54公顷)、林口县古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用地面积0.6公顷)、林口县振兴采石场项目(用地面积3.52公顷)。 规划安排林口县交通、能源电力、水利、采矿、旅游、环保及其他重点建设项目504项,而规划实施期间实施建设的重点建设项目仅为6项,实施比例为1.19%。由于规划期限较长,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建设

50、项目因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项目可行性论证等诸多因素,导致一些项目名称和选址等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第四节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执行情况在规划实施期间,严格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林口县县属耕地保有量目标137900公顷。同时坚持贯彻生态保护和建设优先战略,城市建设规模依照规划取得了科学有序拓展。此外,规划实施期间,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结构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规划编制为保证规划能够严格、顺利实施,从“完善和贯彻落实规划实施管理相关政策”、“将规划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做好规划实施管理基础

51、工作”五个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的重点措施。 通过完善和落实规划管理政策,使规划在土地利用调控上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规划的严肃性有了保障,加强了规划作为土地利用调控和用地计划管理的依据的管理作用。强化规划管理和年度计划调控;确定当年土地利用目标和用地结构调整指标,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各部门和行业编制的专项用地规划时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通过把规划纳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调控,并作为全县土地利用调控和用地计划管理的依据。 通过发挥规划实施中的经济杠杆作用完善了土地供应市场调节机制,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市场化得到加强,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程度得到提高。 通过做好规划实施

52、管理基础工作,提高规划管理的技术手段,建立了土地规划数据库,完善土地利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调查和土地统计制度,为规划实施和监督提供有力依据和保障。 规划实施以来,通过执行规划保障措施,各级管理部门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年度土地供应,按照规划确定的各项用地指标、用地布局安排用地,严格执行国家各类用地定额标准和供地政策,对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建设总量起到了积极地作用。第五节 规划实施效益分析 对林口县的规划实施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 经济效益由于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强了土地利用宏观管理,强化了土地用途管制,严格保护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增加有效

53、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耕地规模经营,规划期间林口县耕地保护178629公顷,基本农田面积113300公顷,补充耕地553公顷,粮食产量58万吨,同比增长14.65%。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同时使得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居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地的合理、集约利用,实现“耕地占卜平衡、土地节约集约、农民安居乐业有保障,城乡统筹发展有希望”,发挥了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效益 规划实施期间明确了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及空间布局,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的有效保障,确保了全县粮食产能的不断提高,为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对农业的持续发展打

54、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各项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问题比较突出,出现了人地矛盾紧张局面。通过规划管理和实施,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并在节约耕地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不但使人地矛盾有所缓解,耕地资源得到了保护,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土地条件。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使耕地保护动态平衡,有效地保障了基本农田保护区总量、质量,为农业高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打下基础。保护耕地就是保护人们的生命线,增加耕地,使农民收入增加,维护社会稳定。规划实施期间,各项用地规模均符合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得到了保障,土地产出水平逐步提高,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了优化。 三、生态效益1、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通过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在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的同时,可以改善林口县区域生态环境,是农田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