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思想史论文_第1页
法律思想史论文_第2页
法律思想史论文_第3页
法律思想史论文_第4页
法律思想史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思想史论文浅析董仲舒的理论体系法学院 12 级三班胡思扬学号 28序言董仲舒约在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 179 年)生于赵地广川,专精春秋,也通晓先 秦以降的各派学说。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时,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 董仲舒以举贤良对策对之,大受赞赏,得蒙汉武帝亲自召见。董仲舒以此机会呈上了其 著名的“天人三策”,并在当年就当上了江都易王国相,持续十年。至元朔四年(公元前 125 年),董仲舒转任胶西王刘瑞国相,在四年后辞职回乡著书,后于汉武太初元年(公元 前 104 年)病逝。 董仲舒是公羊学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 董通过自身的论述和著作系统地 构建起了一套以儒学为核

2、心, 其中又以春秋公羊学为主轴的, 将法家法治思想与儒家礼治思 想接合, 同时兼容诸子百家学说的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 其主要的理论材料是由孔子所编订 的春秋。 得益于汉武帝的肯定和大力推崇, 董仲舒的学说在汉代及之后各朝的意识形态 各方面都起到了巨大影响, 并首次正式确立了儒家在华夏思想史中的统治地位。当然, 独尊儒术也标示着百家争鸣的盛况的正式终结。当时, 六经就成为了从政做官、开科取士的 前提, 孔子的地位也在官方和民间双方的不断推动下一步步提高,由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的不得志的大思想家最终成为了万世师表, “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是先秦时期诸子中的大家, 其本身的学术和德操, 以及其著作

3、的深刻影响都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忽视, 但要是没有董仲舒 和汉武帝的特殊影响, 恐不足以及此。 现如今的孔子及儒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也都免不 开这一层关系。在听过老师课上对董仲舒的介绍后, 我对董仲舒理论本身的 “不合理” 与其巨大影响之 间的冲突有了兴趣并在之后粗略的一点学习中, 有了些自己的想法。 本文我打算在试着介绍 清董仲舒的体系 -在这一步,我大致地将其理论体系分成了天人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对应的王 道论,之后,在结尾部分,我会再试着稍微探究下其理论的合理性的依仗。一,天人相应在董仲舒的理论中, “天” 是君主进行统治的合法性的根本源泉。 此处的天不同于道家 学说中与世无碍的概念化对象,

4、 也不完全类似孔孟学说中超然而非人格化的类似于历史精神 的规律的承载体,更不是纯物质的概念。在春秋繁露中(之后本文中所有对董仲舒的引 用中未特别标明者,均引自春秋繁露),董仲舒提到:“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复包 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 所最尊也。”,“天地者,万物之本也,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昭明。历年众多, 永久无疆。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召也。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暗,君臣父子夫 妇之道取之,此大礼之终也。”。可以看出,董仲舒理念中的天不但是万物的物质本源,也 具有人格性和神性。人的身体来源和依托于“天”,而“天”的运作

5、和“意志”也在精神方 面具有最高的合法性。董仲舒接着又将具有神性和人格化特征的天的特点进一步发展充实, 以与儒家传统中的 价值规范(以及诸子百家的部分理念)相接合,在这一过程中,其天的概念在复杂化的同时 也变得更容易为传统所接受了 : 董在春秋繁露中提到 :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 ; 分为阴阳 判为四时 ; 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五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 相胜也。”万事万物的变化 - 也即天的运作,存在着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明确规律就儒家强调的价值规范而言,董更是说到: “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 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

6、极之仁也。阳者 天之德也 ; 阴者天之刑也。”,“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明阳阴、人出、实虚之处, 所以观天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道也。天志仁,其道也义。”,“木 主生 ; 火主长 ; 土主养 ; 金主收 ; 水主藏。是故,父之所生,其子养之 ; 父之所养,其子成之。 诸父所为,其子皆奉承而续行之,不敢不如父意故日,夫孝者,天之经也。”,“地出 云为雨,起气为风。风雨者,地之所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于天。命若从天气者,故 日天风天雨也,莫日地风地雨也。勤劳在地,名一归于天,非至有义,其孰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

7、所命者,不 与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依之, 天以阳面生养万物, 是为好生之德, 以阴面主严酷肃杀, 是有刑罚之气,而阳气常行于春夏 秋三季,阴气主要在冬季,可见天意好德不好刑, “天志仁”;天的五行生克以四季轮回而 体现,四季交替适宜地顺应着万物的生杀,可见“天志仁,其道也义”;而五行生克放入人 际关系的范围,正对应于父子承继,子承父恩的关系,可见天道与孝道相宜, “夫孝者,天 之经也。”;之后,地勤恳抚育万物,出风出雨而不敢以为功,功名“必上之于天”。可见 地之于天正是大忠。天道运行之中,处处有着伦理。董仲舒以天应人之后, 自然要再从人的角度

8、重新规范道德礼义, 以上接于天, 完成其整 个的理论图景, 并使其理论产生出于实际管理方面有利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价值。 在具体到人 的方面, 董提到, “人者受命乎天也”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因此人性也由天道决定。 天的阴阳二性反映到人身上,使得人“身亦两有贪仁之性”,依这二性的分布,又有三分: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纯有仁性为圣人, 纯有贪性为宵小,中人则真正身具两性。天道落实到人伦和社会层面后,我们就看到了董仲舒的著名而影响深远的“三纲五常” 之论:三纲之说,早有韩非子提出: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 则天下乱,此天下

9、之常道也。”。而到了董仲舒处,三纲则获得了与董提出的儒家理论完整 而系统的总体图景相适应的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从而- 以该体系的一重要部分的身份 -明确 并稳固了其作为封建伦理中的重要原则的地位。董提到: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天 地者,万物本,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熠明,历年众多,永永无疆。天出至明,众 知类也,其伏无不熠也。地出至晦,星日为明不敢言。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取之,此大礼之终 也。”也即,人伦关系的诸般规矩秩序,实与天道相应;在将此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中,董建 立起了他的“三纲”观念:“阴阳理,人之法也。”,“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 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 ;父为阳

10、,子为阳 ; 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 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 阳,地兼功于天。”,“丈夫虽贱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阴之中亦相为阴,阳之中又相 为阳。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在阴阳二性的“分配”过程里,董遵 循着“万物负阴而抱阳”,阳为正面,为积极面,主要面的观念,认为君臣中的君,父子中 的父,夫妻中的夫相对具有阳面的诸特征。董之后再提到 :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 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 于天亦可”“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天之立王

11、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是故春秋君不名恶,臣不名善 ; 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臣之义,比于地。”。依天道运 作的要义, 伦理之中也分出了明确地主辅交互关系, 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天道运作的五行规律落实到人伦时, 就形成了董仲舒伦理体系的另一个维度, 即仁,义, 礼,智,信。董仲舒提到:东方者木,农之本,司农尚仁,进经术之士,道之以帝王之路,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南方者火,本朝,司马尚智,进贤圣之士,上知天文,其形兆未 见,其萌芽未生,昭然洞见存亡之机”,“中央者土,君官也,司营尚信,卑身贱体,夙兴 夜寐,称述往古,以厉主意” ,“西方者金, 大理司徒也, 司徒

12、尚义,臣死君而众人死父。 ”, “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司寇尚礼,君臣有位,长幼有序”。这五常并提,在董仲舒之前 并没有先例。 更值得肯定的是, 不同于三纲中的主辅交互关系的不平衡, 五常的要求有普遍 的适用性, 对任何人都存在理论上的规范作用。 君主的五常虽不同于臣子, 但同样是顺应天 道五行的体现。顺应五常不单是在其位谋其事,而有着依自身就顺应天道的内在价值。2,董仲舒的王道观仲舒以天人相应的世界观作为铺垫,进一步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天人感应的大一统的王道论。 董仲舒为论证王权神圣作出了多种尝试, 如从王字的写法推出王是 “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 而参通之” , 又从王字的读音中推出:“王者民之

13、所往,君名不失其群者也。故能使万民往 之,而得天下之群者,天敌于天下。”。这些观点,在汉武帝对董仲舒的支持下,的确能起 到意识形态方面的宣传作用。然而, 更令我们关心是,通过之前的工作,王权在董仲舒的理 论体系中已经有了可以具备神圣性的准备条件, 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 董提出:“受命之君, 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德伴天地者称皇帝,天 佑而子之,号称天子。”。人者,本就是“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超然万物之上,而 最为天下贵也”,君王以其德行纯仁,是万民之首,而为天道拣选,受天道亲近,得以与天 建立“视天如父”的孝道关系。再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

14、命于天子。人之得天得众 者,莫如受命之天子。”,“君人者,国之本也。夫为国,其化莫大于崇本,崇本则君化若 神,不崇本则君无以兼人。无以兼人,虽峻刑重诛,而民不从,是所谓驱国而弃之者也,患 孰甚焉 ?”天子,因其为天人纽带,在社会中具有最崇高的地位和主导性,以及根本的重要 性。失去或背离天子不吝于背弃了天道,而天道是一切之道,这类情况下社会必不得安宁。在确立王权的神圣地位后, 董仲舒进一步论述到: “天之常道, 相反之物也, 不得两起, 故谓之一。一而不二者, 天之行也” ,“反天之道, 无成者。 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 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关于一为天之行,早在天人三

15、策中,董仲舒 就从春秋中寻找了根据:“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 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 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 莫敢不一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道谊也。 ” 按董对君主与天道相应的观点, 天子以其对万民千邦所具有的绝对权力, 其权力的无限延伸 性,及其德性的纯仁, 不可能同时有复数个的存在, 不然则会有同为天道拣选的纯仁圣人而 相对立攻歼的荒谬情况, 董论证的权威也会大受影响。 因此, 并不是成为君主就理所当然的 享

16、有天命所归的待遇,君主必须端正态度,团结好朝廷百官,依之再稳定掌握好普通群众, 时刻确立自身的权威和唯一的神圣性。所谓“天命之无常,唯德是命”,君主要通过努力来 真正做好德伴天地,使天佑之的天子。董的王道观中, 君主受天意规制不单是一句空言, 而是有着具有一定明确性的判定标准: “天地之物, 有不常之变者, 谓之异, 小者谓之灾,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 天之谴也 ; 异者, 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 乃畏之以威。 凡灾异之本, 尽生于国家之失, 乃始萌芽, 而天出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 乃见怪异以惊骇之。 惊骇之尚不知畏恐, 其殃咎乃 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害人也。”,所以“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 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乘,志僻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要想天降祥瑞 符命天下归心,只有积累善行 ;如果残贼百姓就会使人民离散,诸侯背叛,招致灾异。3,结语通过之前的描述内容, 我认为显而易见的是, 董的理论在其内部是自洽的, 也能较完整 的涵盖到社会生活和君权统治的各个方面; 在作用上, 其在紧密结合传统文化与社会思潮的 基础上, 为君权统治的合法性作出了论证, 同时也对之作出了一定的规范和限制。 我们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