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镇化发展质的量的策略与路径_第1页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的量的策略与路径_第2页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的量的策略与路径_第3页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的量的策略与路径_第4页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的量的策略与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策略与路径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策略与路径内容简介:摘 要: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特别是 201X 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标志着城镇化发 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长期的要素驱动,实行粗放型外延 式发展,城镇化发展质量并不高。要提升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 要: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特别是 201X 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标志着城镇化发 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长期的要素驱动,实行粗放型外延 式发展,城镇化发展质量并不高。 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2、 实现集约、 绿色、智能、低碳发展,应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从“要素驱动”向“创 新驱动”转变,以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关键词:城镇化发展质量 ; 要素驱动;科技创新; 低碳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这种快速推 进的城镇化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土地、 劳动力等要素的贡献, 得益于高 消耗、高投入、 快速扩张的数量型增长模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 后,受要素资源约束的影响,传统的、过度依赖要素驱动的城镇化发 展模式难以为继, 迫切需要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以科技创新推动城 镇化发展,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土地、人力投入实现城镇化

3、集约、智 能、绿色、低碳发展。一、传统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与症结1. “重土地城镇化,轻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发展迅速“重城镇发展速度,轻城镇品位提升”: 城镇发展呈现非均衡性增长3. “重要素驱动,轻创新驱动”:城镇发展创新能力不足 受要素驱动路径依赖和传统城镇化评价 标准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以要素驱动为主,缺乏创新动力,主要 表现在:一是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不支持技术创新。在以要素驱动城镇化 发展的传统城镇化发展轨迹中, 受理性“经济人”约束和利益最大化 的驱使,大量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涌入房地产行业, 而房地产 行业从资源投入到产品本身属于低技术行业, 从而显示出传统城镇化

4、发展模式对技术创新信号引导上的浅层次和低档次。 二是传统城镇化 发展模式不支持管理创新。 在以要素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城镇化发展 中,政府干预主导着城镇化发展全过程。 由于政府在城镇化发展中过 于注重速度和指标, 缺乏对治理的重视, 使得管理创新落后于城镇发 展,导致“大城市病”和大批农民“被上楼”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是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不支持制度创新。 我国的城镇化是“自上而 下”的城镇化, 即行政命令推动下的城镇化, 城镇化建设常被作为地 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政府往往重视能提高政绩或形 象的大项目、大工程建设,而对制度创新不敏感。4. “重投入增长,轻效率提高”:城镇发

5、展效率偏低二、科技创新是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策略 当前,新科技 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尤其是在促进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 科技创新的作 用已经从单一的工具性支撑逐步转化为全方位、 多元化支撑, 全面增 强了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力、 引领力和承载力, 推动着城镇化从“要素 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 式发展转变。 可以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 策略之一。1. 以科技创新提高城镇化支撑能力 实践证明,依靠廉价的“土 地红利”等要素驱动的传统城镇化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良好的产业 支撑才

6、是城镇化发展的稳固之基, 只有产业的集中、集聚、转型发展, 才能容纳更多的转移人口、 资金和就业等, 城镇化发展才能摆脱“空 心化”,而科技创新正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科技创新能够推 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革命和重大技 术创新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是未来城市综合实力 的决定性力量。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协同创新、构建新型产学研 合作体系等,产业在扩张过程中不断融入新技术、衍生新产业,科技 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 ; 同时由 于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依赖知识、技术的投入, 能源、资源消耗较少,更有利于推进

7、新型工业化,实现未来城镇化与 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大量新型服务业。 产业结 构向高度化演进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正是科技创新的深刻影响, 大量的新技术融入了制造业价值链条, 改变了传统的制造业生产组织 方式,设计、研发、销售等服务环节的价值增值逐渐超过生产环节的 价值增值,物流、金融、信息服务、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从工业 部门脱离出来,为城镇化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口、就业、资金等创造了 条件。 科技创新有助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在我国未来 较长时期发展中仍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和较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技术改 造、节能减排、 技术创新等创新活动,能更有效地推动传统产业走高 端、

8、高效、低能耗的高级化发展方向,通过融入高新技术,推动传统 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提高产业的经济绩效,吸引更多资源、能源向实 体经济聚集, 摆脱城镇化对“房地产”业的过分依赖, 夯实未来城镇 化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以科技创新增强城镇化引领能力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瑟姆曾提 出“S”理论,即城镇化进程大致经历起步(城镇化率低于30%、加速(城镇化率在30%-70%、成熟(城镇化率高于70%三个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已从起步阶段进入到加速阶段后期(201X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3.7% ),正在向更高级阶段演进, 科技创新在引领城镇化突破人口 快速增长、 资源环境束缚等突出矛盾

9、, 实现更高层次发展方面的作用 日益突出。 科技创新能够引领城市空间优化。 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 产业集群化发展,大量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大学科技园、孵化器、高新 区等创新型产业集聚地, 能够进一步缓解土地的稀缺性, 避免资源要 素向城市过度集中 ; 同时,科技创新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可以改变 区域比较优势,迫使传统产业通过扩散、对接等方式,产生空间梯度 转移,进而有效改善城镇布局,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结构。 科 技创新能够引领城市智能化发展。 智能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重 要方向,其本质是以科技创新引导的生活、 生产以及管理方式的一场 变革,是创新驱动型经济在特定空间上的具体体现。科技的发展,

10、尤 其是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城镇规划、管理和建设 的调控手段全面升级,网络化、数字化特征日益明显,整个运行体系 构成一个智能系统, 使城镇运行的经济绩效和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城镇化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科技创新能够引领城市生态化发展。 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行、 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 极大地带动了生态城市 的发展进程,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资源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 优势,而科技创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正是大量新技术、新 成果在循环经济、绿色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 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二次资源利用水平, 形成了社会、 经济和自然 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

11、,推动城镇化逐步走上绿色、低碳、可持续 发展道路。3. 以科技创新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 城镇化承载能力指城镇资源 禀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城镇人口及经济社会活动的 承载能力, 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社会承载能力。 城镇化承载 能力决定着城镇化的发展能力, 从长远看, 科技进步的知识优势和创 新资源的多寡才是提升城镇化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 正是大量创新技 术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 才使得城镇承载能力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相匹配、与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相协调, 城镇化发展才能摆脱传统城镇 化无法绕过的现实问题。 科技创新能够提升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人口无限膨胀、 废弃物污染加剧、 大气

12、环境质量恶劣等“城市病”问 题对城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同时也对相关领域的 科技创新产生了强烈的引致需求。 一方面, 通过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 的应用,能够对城镇资源和能源配置进行调控和优化, 从而进一步强 化对节能减排的监管,助力城镇形成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打 造宜居宜业的生存环境 ; 另一方面,通过节水、节电、节能、节地等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可以减少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等资源、 能源消耗 和污染物排放,进而推动城镇化从片面追求数量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 转变,走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科技创新 能够提升城镇社会承载能力。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尤其

13、是农 村转移人口在城市如何实现从简单的“去农化”到“现代人”的全 方位转变, 是考验城镇社会承载力的重要内容, 也和科技创新密切相 关。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整合分析交通、 物流、教育、医疗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部门的数据, 发现规律, 从而优化布局, 促进公用服务资源共享, 提高城市硬件设施的运行效 率; 可以全面推动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和防灾减灾技术“升级”,提高 城市对突发事件、 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反应能力, 进一步提升软环境实 力; 可以通过信息的处理,有效服务于政府决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和公用服务水平,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取得更多实效。三、科技创新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

14、路径选择 在我国城镇化从 “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新阶段, 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提 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应切实加强对城镇化中科技创 新工作的系统部署,增强顶层设计、技术标准、平台载体、体制机制 以及试点示范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实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 均衡发展。1. 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要切实提升我国城镇化发展质量, 就必须做好科技创新提升城镇化发 展质量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工作。 要对科技创新在提升城镇化发展 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有充分的认识, 并从战略层面上进行针对性的研

15、究, 适时出台有关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明确城镇化科技 发展的目标、 任务和措施, 强化科技创新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撑 和引领作用。 此外,还要注意加强规划之间的统筹与衔接。各地区 在立足发展实际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时, 要注意包含有关科技创新的 内容,要对科技创新提出具体的要求, 还要注意促进规划之间的衔接 与整合,进一步强化城镇化科技发展规划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并发挥其支撑引领作用。构建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技术标准和强制规范 当前,科技创新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不能满足 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在城镇化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16、 因此,一方面要依据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 尽快研究制定城镇化建 设中的技术标准体系,并统一建筑的节能、节水、环保标准、新技术 推广标准等,在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中要强化科技创新类的 技术指标,以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质量水平。 另一方面,在科 学制定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 还要着力提高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权威 性,加快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 将绿色和强制性节能标准逐步 向中小城市和农村推广和延伸, 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监督体系, 加强对 强制性技术标准的检查和指导, 对不能达到标准的设计和施工企业要 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对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应用,为城镇化建设 中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发挥提供

17、更为细化的依据。3. 完善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支撑载体和平台 科 技园区和创新平台作为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载体, 对于产业聚 集、人口聚集、 产业新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的状 况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为此,要对应城镇化建设 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一批科技型、创新型,知识密集型以及具有较 强产业带动能力的科技园区和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作用, 着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 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 业支撑。 与此同时, 还要注意发挥科技园区和创新平台对产业升级 的辐射带动作用

18、, 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充分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 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支持企业和高校、 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技 术创新联盟, 共同承担地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联合实施以企业为主 体的重大创新产业化项目, 引导和鼓励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 物工程、节能环保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传统产业, 在不断提高企 业科技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 加快实现城镇产业的转型升 级。4. 建立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 完善的体 制机制是发挥科技创新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制度保障。 当前,体制 机制建设的相对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建设作用 的发挥。 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

19、 一方面要强化市场对科技创新活动 的引导作用。在摸清城镇化建设中科技创新方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针对未来城镇化发展中的科技需求做好分析和预测, 围绕城镇化建设 中对科技创新的实际需求,对智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绿色普 惠技术等与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和技术开展重点攻关和 推广应用,突破城镇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难点。 另一方面,要建立 健全科技创新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组织体系。 尽快成立科技创新提 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协调与联络的工作 制度,特别是要加强投资、建设部门与科技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尽快建立起高效协调的城市治理机制以及部门之间上下联动、 横向融 合

20、的组织机制,为科技支撑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成熟的工作组织体系, 切实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源分散、行政分割、管理分治的格局和 “孤岛现象”。5. 做好科技创新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试点示范 近年来,各地 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依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陆续进行 了一些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 提高城镇化质 量和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 这些试点示范工程的规模及效应尚存在较大局限性, 并未随之产生足 够的影响力。在今后的工作中, 应进一步加大城镇化科技试点示范的 力度,为城镇化建设中科技创新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经验和样本。 要根据各地区发

21、展实际, 分别选择不同地区、 不同类型的具有一定代 表性的城镇进行城镇化科技试点, 总结先进做法及经验, 进而在全国 范围内逐步展开。 要注意发挥已经进行建设的各类园区的示范带动作 用,可以结合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型城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可 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的建设,突出特点、各有侧重的进行试点示范,重 点推动新能源及循环经济应用示范、 智能交通网络示范、 信息网络及 大数据服务平台应用示范、 建筑节能应用示范以及绿色低碳、 生态宜 居科技示范等。要加强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新能源等先进绿色技术 在城镇化重点项目和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扩大其示范和带动效应, 同时从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着手, 切实提

22、高广大居民的科学理念和科 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王兰英, 杨帆.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中国的未来城镇化建设 . 中国人口资源与 环境, 201X,(9). 张来武 . 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三农” . 中国软科 学, 201X,(1). 倪鹏飞.关于中国城镇化的若干思考.经济纵横,201X,(9) . 胡杰,李庆等 .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 . 城市发展研究, 201X,( 1) . 卢伟. 推动城市群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区域经济评论, 201X,( 4) .内容简介:摘 要:制度化是制度形成、制度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

23、无论从制 度成型化、制度认同和执行情况,还是从管理结果来看,我国当前土 地管理尚未达到高度制度化的程度。 地方政府在现有制度结构下针对 土地管理正式制度采取的各种高度同形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 要: 制度化是制度形成、制度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无论从制 度成型化、制度认同和执行情况,还是从管理结果来看,我国当前土 地管理尚未达到高度制度化的程度。 地方政府在现有制度结构下针对土地管理正式制度采取的各种高度同形化的非正式规则(制度) ,是 影响土地管理制度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地方政府非正式运作的根源 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尚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外部利润的变化, 没有建 立各相关方合理的利益实

24、现和调节机制。 因此,若要提升国家的治理 能力,必须深入研究影响治理过程和效果的组织性非正式制度及其根 源,并完善体制机制,作出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合理的制度安排。关键词:土地管理; 制度化;制度失衡; 组织的非正式制度 制度化是制度 形成、制度(价值)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而制度化的衡量, 可以从制度成型化(或惯例化、成文化、法定化) 、制度的认同和执 行情况(价值认同和遵循) 、对反制度行为的处罚情况等三个方面展 开。将依据制度化及其衡量标准, 对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化和绩效进行 评价,并对“组织的非正式制度” 带来的土地管理非制度化和低效问题进行分析, 以期为了解转型 期国家治理制度化状

25、况、 原因及国家制度建设的任务, 提出有效的改 进路径。一、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化和绩效状况评价(一)制度化过程评价1. 制度成型化 虽然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为我国土地利用与 管理提供了基本的秩序, 但是,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是制度不够完善,突出表现在土地权利与义务的双重缺失与失衡。 农村集体土地没有完整的财产权利, 也没有完整的财产义务, 政府垄 断建设用地供应,造成土地利用上的囚徒困境博弈(政府违规圈地、 农民违法用地、各地疏于保护耕地等) 。二是一些制度的层级低,很多制度都是以政策文件形式表现出 来,而不是更加成熟稳定的法律法规。三是制度变动频繁,太多受到 宏观经济环境的

26、影响。 因此,虽然目前土地管理各项正式制度已逐步 建立,但并没有达到成熟完备的程度。制度认同与执行情况 由于利益关系造成的动机结构不同,不同 层级政府对土地管理正式制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对有利于自身的制 度,下级政府通常会充分利用,积极执行 ; 对于利益影响不明显的制 度,下级政府会视情况选择执行 ; 对自身利益不利的制度,地方政府 则可能采取规避、 变通甚至扭曲的态度。 由于上级对下级有人事任免 权,也就是 Huang Yasheng 所说的政治 收稿日期: 201X-09-04 曹景钧,男,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香港 999077)。 孙莹,女,中山大学讲师(中

27、山 528400 ), 香港大学博士(香港 999077 )。 (组织)控制的权力 ,使得下级一般不会公然对抗上级的管理,但是,潜在的不认同 乃至扭曲制度则是普遍的。通俗地讲,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或者“公开一套,背后一套”。在这不认同乃至扭曲制度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逐渐形成一系列利用和扭曲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规则。 制度的 不认同、扭曲情况可以从土地违法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反映出来。 近 年来,全国每年发现的土地违法案件都在十万件以上 。居高不下的土地纠纷和土地维权案件, 也集中反映了土地政策 执行和具体管理行为不被认可的状况。3. 对反制度行为的处罚 与大量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相对应的是违 法

28、违规的成本低。 绝大多数违法违规行为未被严肃处理, 也反映了土 地管理制度化程度较低的状况。 在土地违法行为处罚中, 由于数量大, 出现法不责众的现象, 监管部门往往进行选择性惩罚, 具体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一是惩罚的比例低, 只有一少部分反制度行为会受到处罚 ; 二是处 罚的程度轻, 很多反制度行为一般不会受到太严厉的处罚, 多数只是 收回土地或者罚款了事 ;三是地方政府对一些土地违法行为采取保护 态度,只有在中央或上级部门高度重视的情况下, 才会象征性地处理 几个典型。 上述土地管理中执法不严的情况, 导致用地者抱着法不责 众的心理,与土地管理者展开博弈,直接影响了正式制度的执行。(二)

29、制度绩效评价 不可否认, 现有土地管理制度对促进经济发 展、保障国家土地利用秩序功不可没,但是,土地管理主要目标未能 如期实现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我们可以具体从耕地保护、 房地产调 控、土地出让市场化状况、 违法建筑管制等土地管理主要目标的实现 情况进行分析。1. 耕地保护总目标实现情况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实现情况自201X年中国楼市升温至今,商品房价格总体上一直处于上涨之中。201X年4月起,中央政府出台 了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但房价仍然在高位徘徊 ,效果有限。3. 土地市场化供应政策执行情况 自 1995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城 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有

30、条件的必须采取拍卖、 招标方式开始, 土地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但土地招 拍挂的范围和比例,长期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 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 高校周边安全 隐患突出。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 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 众聚集的地方, 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 高校 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 也有社会治理不到 位的因素。为此,需要整合各

31、方面力量, 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 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高校周边 安全隐患 创新 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 校园为中心, 受到高校辐射带动, 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 会环境的总和。 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 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 发展又产生影响。 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 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 养; 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就当前高 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办学规模的扩大、 在校生人数 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

32、最直接的一个表征。 高校办学规模 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 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 的地方,因此, 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 人群的到来。 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 使得高校周边 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高校的聚集功能 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 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 聚集在高校周围的人员 十分复杂,有当地居民,也有外来人员 ; 有经商的、打工的,也有社 会闲散人员,还有一些流窜人员、复杂人群的聚集,使得校园周边环 境十分复杂。这些人员中,由于目的不同,或是为了经济

33、利益的争夺, 或是为了土地权属的争议, 或是为了个人权益的争纷, 不可避免地产 生矛盾, 矛盾激化引发的冲突, 对高校和高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 隐患。在校园周边,林立的各种网吧、酒吧、歌舞厅、小旅馆、出租 房等存在着无证经营的情况, 经营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由些细小矛盾引 起的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 ; 还有一些经营者为降低成本,没有按 要求安装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 特别是消防设施, 这给在这些 场所消费的学生人身和财产上的安全带来了隐患。 更有甚者, 如社会 闲散人员、流窜人员,在高校周边游荡,时刻都威胁到高校师生的安 全,尤其是位于城乡接合部的高校,师生遭到勒索、敲诈、抢劫、伤 害的事

34、件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饮食消费是高校学生最主要 消费,高校学生消费的特点是希望得到“物美价廉”的食品。 由于高 校学生人数众多,需要各异,对食品的要求是花样多、变化快,这对 于首先要保证不同收入家庭的学生均能有饭吃、 不能随意涨价的学校 食堂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无论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等都无法满足 所有学生时刻变化的需求,这为校园周边的餐饮业带来了“无限商 机”。校园周边的小餐馆、大排档,甚至流动摊点以其花样多、口味 好、价格低吸引了学生的到来,但是这样的就餐环境条件卫生差,有 的摊点就是几块木板搭起来的,许多摊点是无证经营、无卫生许可,从业人员无健康证, 有些商贩为谋取私利,

35、购买变质大米、过期鱼肉、 地沟油等原料, 存在着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隐患, 且一旦发生食品安 全事故,责任也无从追究, 即便追查到相关责任人, 他们也无力赔偿。 交通安全存在隐患。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 新校区,新校区大多位于公共交通不便的城郊接合部。这些地方,交 通运输条件简陋, 道路设施不完善, 有的校园周边人流量大的地方没 有人行道、没有路灯、没有隔离栏,有些交通标示也不清晰,加之过 往车辆车速快,使得交通安全隐患十分突出。此外,由于学校提供给 学生往返学校与市区的交通工具有限, 这就为“黑车”提供了广阔的 市场,一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均投入了运送学生的行列,由于这

36、些 车辆不具备客运资质, 一些司机又属无证驾驶, 且这些车辆安全性差, 极易出现交通事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员也无赔偿能力,学 生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精神文化产品存在隐患。 在高校新校区校园 周边,由于远离城区, 大学生需求的新闻出版、 广播影视、文学艺术、 网络文化等精神文化产品明显不够, 不少商贩也窥见为大学生提供精 神文化产品所带来的利益,于是,网吧、卡拉 OKT、棋牌室、桌球 室、书店等在高校校园周边建成落地, 这些场所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 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一些商贩没有严 格按照国家对精神文化产品经营管理的规定从事经营活动, 反而用一 些黄、赌、毒的

37、文化产品来吸引正处于成长期学生,对学生的身心健 康带来了危害。由于这些场所和产品主要流通于城郊接合部的高校校 园周边,相关的部门监管力量不足,难以做到实时监控,更多的是收 到举报后进行一两次清理, 但这些场所和产品的成本低, 即便进行了 清理,又很快“死灰复燃”, 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也存在隐患。二、高校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高校周边环境对高校的教 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十分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有关各方对高校周边环 境治理也给予了重视, 但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综合分析其原 因,主要体现在下几个方面:高校周边环境十分复杂。高校周边的复杂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自然环境复杂,高校校园

38、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交叉渗透,空气、水源、地质环境一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 高校与周边共用的 水电网、通信网、 公共交通及公共卫生环境等,使高校不可能脱离周 边环境而成为独立的象牙塔。 二是社会环境复杂, 高校周边有居民区、 商业区,有的高校周边还有工业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等,不同的 区域,功能不同,也就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 ; 由于市区用地紧张, 还有些高校或新校区不得不建在远离市区的小城镇或城郊接合部, 这 些区域社会治安管理力量和措施相对不足,校园周边环境比较复杂。 三是人员情况复杂,校园周边人员各式各样,有当地居民,有固定场 所的经商者, 也有流动的小商小贩 ; 有有证经营者,

39、 也有无证经营者 ; 还有流动人口、社会闲杂人员,甚至流窜人员,复杂的人员情况给高 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带来诸多难题。 高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体制机 制不顺。这一方面来自政府思想上的认识, 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自 身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建设上, 而对高校 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重视不够, 措施不力, 甚至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认为 学校周边环境是学校自己的事情, 与地方政府没有多大的关系, 所以 在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真正把学校周边环境的事情当大事来抓 ; 另 一方面是措施不力,有些地方政府认为,高校周边环境整治,主要是 治安问题,由公安机关一家处理就行了,但涉及交通、卫生、工商、

40、 税务、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时,公安机关又无能为力。而对学校提出的 要求,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往往“口头上很重视, 实际上不重视”、 “说 起来很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这使得高校周边环境治理工作很难落 到实处,长期以来, 高校保卫部门安全防范的管理权限仅限于校园内 部,在整治周边环境时, 由于没有执法地位和执法权限而显得有心无 力。三、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为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有关各方要认 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积极主动探索创新高校周边环 境治理路径。 创新机制体制, 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高校周边环境治理 的大格局。以机制建设为抓手, 整合各方资源, 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形成高校周边环境治理的大格局。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 首先建立由地 方党委政府牵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