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年) 平度市蓼兰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 i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1 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 .1 第二节 规划依据 .1 第三节 规划任务 .1 第四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 .2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3 3 第一节 蓼兰镇概况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 .4 第三章第三章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6 6 第一节 总体规划目标 .6 第二节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6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8 8 第一节 调整优化原则 .8

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8 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0 第五章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主要用地安排 .1212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12 第二节 节约集约用地 .13 ii 第三节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14 第四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 .15 第五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16 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 .1717 第一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17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18 第三节 土地整治保障措施 .19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土地用途分区 .2020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20 第二节 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 .

3、23 第八章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村土地利用控制 .2525 第九章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727 第一节 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 .27 第二节 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 .27 第十章第十章 附则附则 .2929 附表附表 .3030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为出发点,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统筹 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促进土地利用向节约集约方向转变,科学安 排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

4、筹发展。 第二节 规划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三)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 (四)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年); (五)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七)相关专项规划和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第三节 规划任务 根据蓼兰镇社会、自然、经济条件,落实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以下简称“上级规划”)的要求,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 标、

5、发展方向,统筹安排田、水、路、林、村各类用地,保护耕地和 基本农田,协调安排村镇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及其他基础 产业、基础设施用地,划定土地用途区,科学安排土地整治,制定实 施规划的措施 第四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 范围为蓼兰镇行政辖区全部土地,总面积 98.82 平方公里土地。 以 2005 年为规划基期,规划期限为 2006 年至 2020 年;以 2010 年为 近期目标年,以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3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一节 蓼兰镇概况 一、自然概况一、自然概况 蓼兰镇地处平度市南部,东邻张戈庄镇、香店街道办事

6、处,西邻 白埠镇,南邻万家镇、崔家集镇,北邻同和街道办事处,全镇面积 98.82 平方公里。蓼兰镇地处平原,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 北至西南成微斜平地。最高点海拔 19.95 米,最低点海拔 12.7 米。 镇内由北向南分布着白里河、清水河、现河、白沙河四条河流,土壤 以潮土和砂姜土为主,质地多为中壤,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花 生、大豆、蔬菜等为主。 蓼兰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一 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7.1,最高气温 35.7,最低气温 18.4,年平均降水量 750 毫米,降雨多集中在 7、8 月份,约占全 年总降水量的 50.1。初霜一般始于 10

7、 月中旬,终霜期多在翌年 4 月上旬,无霜期年近 200 天,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二、社会经济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 蓼兰镇辖区 71 个行政村,2005 年总人口 4.5 万人,是山东省省 级重点镇、国家级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全国重点镇。2005 年全镇土地 总面积 9881.9 公顷,其中农用地 8626.6 公顷。受各方面影响,蓼兰 镇土地资源类型比较全面,分布上区域性特别明显,土地利用率高, 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园地、林地布局合理,但土地后备资源匮乏。 蓼兰镇是全国最大的镇级锅炉及辅机生产基地,素有“锅炉之乡”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4 的美称,拥有锅炉及辅

8、机生产厂家 60 余家。蓼兰镇农业现代化水平 较高,已有三家国字号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 级花生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花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盛产粮食、 花生等,是山东省著名的良种之乡,拥有省内首家乡镇级小麦研究所。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2005 年,蓼兰镇土地总面积为 9881.9 公顷。 一、一、农用地农用地 全镇共有农用地 8626.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7.28,其中耕 地 5879.8 公顷,园地 1297.2 公顷,林地 274.3 公顷,其他农用地 1175.3 公顷。 二、二、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全镇共有建设用地 1160.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11.

9、75。其中城 乡建设用地 1034.8 公顷,包括城镇用地 168.5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 地 821.8 公顷、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44.5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 用地 125.5 公顷,包括交通水利用地 105.9 公顷、其他建设用地 19.6 公顷。 三、三、其他土地其他土地 全镇其他用 95.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97,其中水域 60.8 公顷、自然保留地 34.2 公顷。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5 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及问题 一、土地资源类型较多,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一、土地资源类型较多,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蓼兰镇的土地资源类型较多,共有一级地类

10、 3 个,二级地类 8 个,三级地类 11 个。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耕地 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二、土地利用率较高,后备资源不足二、土地利用率较高,后备资源不足 蓼兰镇土地利用率为 99.03,利用效果较好。2005 年农用 土地总面积8626.6公顷。耕地后备资源贫乏,规划期内能开发为耕 地的其他土地只有 21.9 公顷,且土地开发难度较大。 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有待调整,土地综合效益有待提高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有待调整,土地综合效益有待提高 蓼兰镇目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二、三产业总体发展 水平还比较低,规模以上项目较少,农村居民点占地规模较大,土地

11、 综合效益有待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规模的不 断扩大,应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村庄建设规 划,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式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式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加,耕地保护形势更 加严峻,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任务更加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难度进 一步加大。展望未来,蓼兰镇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 须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保 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6 第三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总体规划目标 规划期内,结合蓼兰镇实际,全面落实

12、上级规划指标,严格保护 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 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 第二节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一、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控制指标 至 2020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6262.3 公顷,保护基本农田 不低于 5893.5 公顷。 二、建设用地总规模与增量控制指标二、建设用地总规模与增量控制指标 加强建设用地控制,提高节约与集约用地水平。至 2020 年,建 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179.8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 20.0 公顷,其 中占用农用地面积 14.0 公顷,占用耕地面积 14.0 公顷。

13、 三、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三、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指标 至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011.7 公顷以内,城镇工 矿用地规模控制在 249.5 公顷以内。 四、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量指标四、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量指标 至 2020 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 168.1 公顷。 五、土地整治指标五、土地整治指标 规划期内,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实现废弃工矿用地有效复垦,适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7 度开发后备耕地资源。至 2020 年,完成土地整治补充耕地 66.7 公顷, 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

14、耕地 41.7 公顷,建设用地整理补充 20.0 公顷, 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 5.0 公顷。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8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第一节 调整优化原则 (一)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按照上级下达指标保 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 平衡,质量有提升。 (二)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优先保证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强化重点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三)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控制建 设用地总量,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挖掘 用地潜力。 (四)保

15、护生态环境,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土地 的可持续利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一、农用地一、农用地 规划期内,农用地面积由 8626.6 公顷调整到 8636.4 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87.28%调整到 87.40%。其中,至 2010 年,农用地 面积调整到 8629.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调整到 87.34%。 (一)耕地 至 2010 年、2020 年,耕地面积由 5879.8 公顷分别调整到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9 6007.3 公顷、6262.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59.50%分别调整 到 60.79%、63

16、.38%。 (二)园地 至 2010 年、2020 年,园地面积由 1297.2 公顷分别调整到 1278.9 公顷、1242.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3.13%分别调整 到 12.94%、12.57%。 (三)林地 至 2010 年、2020 年,林地面积由 274.3 公顷分别调整到 275.3 公顷、277.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2.77%分别调整到 2.79%、2.80%。 (四)其他农用地 至 2010 年、2020 年,其他农用地面积由 1175.3 公顷分别调整到 1068.4 公顷、854.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1.88%分别调整到 10.82%

17、、8.65%。 二、建设用地二、建设用地 至 2010 年、2020 年,建设用地面积由 1160.3 公顷分别调整到 1166.8 公顷和 1179.8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1.75%分别 调整到 11.80%、11.94%。 (一)城乡建设用地 至 2010 年、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由 1034.8 公顷分别控制 在 1027.1 公顷、1011.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0.48%分别调 整到 10.39%、10.24%。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0 1、城镇工矿用地 至 2010 年、2020 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由 2

18、13.0 公顷分别调整 到 225.2 公顷和 249.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2.16%分别调整 到 2.28%、2.53%。 2、农村居民点用地 至 2010 年、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由 821.8 公顷分别调 整到 801.9 公顷和 762.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8.32%分别调 整到 8.11%、7.71%。 (二)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至 2010 年、2020 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由 125.5 公 顷分别调整到 139.7 公顷、168.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1.27%分 别调整到 1.41%、1.70%。 三、其他土地三、其

19、他土地 规划期内,土地的开发及各类建设的占用使其他土地面积减少。 到 2010 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到 85.2 公顷;到 2020 年,其他土地 面积调整到 65.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 0.97%分别调整到 0.86%、0.66%。 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一、农用地布局优化一、农用地布局优化 农用地布局优化的总体思路是,以农业市场化为导向,积极调整 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1 1、耕地与基本农田布局 耕地全镇皆有分布,面积较大区域主要分布于丘西、大吴庄、韩 丘、焦家寨、蔡家礼府、长庄等村。规划期间,耕地除少量用

20、于建设 预留地以外,一般不改变用途,保持耕地布局的稳定。 基本农田全镇各村皆有分布。一般农田主要布局在镇驻地东南部 以及平营路两侧。 2、园地布局 园地现状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镇域西北部部分村庄以及双柳树 等村,规划期间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将许家村等村范围内 54.7 公顷 园地调整为耕地。 3、林地布局 林地现状呈零星分布,规划期内林地总量略增,将大何家店等村 范围内 2.8 公顷耕地调整为林地。 二、建设用地总体布局二、建设用地总体布局 除规划期内列入整理复垦范围的建设用地之外,保持现状建设用 地的基本稳定。新增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镇东胜利村、和平村以及平 营路周围何家店、彩村等村,分别用于城

21、镇发展和农副产品深加工。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2 第五章 主要用地安排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基本农田保护管理政策,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下列耕地列为基本 农田:城镇、村庄周围本规划确定需要建设占用以外的耕地,国家、 省、市确定的粮棉油菜生产基地,公路等交通沿线的耕地,生产条件 较好、集中连片、产量较高的耕地。 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6262.3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不低于 5893.5 公顷。 对于已经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责

22、任、质量管理和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基本农田调整基本农田调整 上轮规划蓼兰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014.9 公顷。按照基本农 田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更稳定的要求,结合蓼兰镇实 际情况,本着为经济建设留有必要的发展空间原则,对基本农田进行 调整。 1 1、基本农田调出、基本农田调出 调出基本农田面积 744.8 公顷。调出基本农田主要为: 本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包括允许建设区和 有条件建设区内的基本农田。 等别较低、质量较差、地形坡度大于 15 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 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 因损毁、采矿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继续农作的基本农田。

23、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3 2 2、基本农田调入、基本农田调入 调入基本农田面积为 746.7 公顷。新调入基本农田主要为: 相对集中连片、土壤肥力较高、有一定灌排设施、地形坡度小于 15 度的耕地; 等别较高、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 发新增的优质耕地。 规划期内预期开发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土地,易受自然灾害损毁和 污染的耕地不调入基本农田。 3 3、基本农田调整结果、基本农田调整结果 基本农田调整后,实际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6016.8 公顷。分 布在 67 个村,涉及 585 个地块。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 于调整前的平均质

24、量等别,并且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 上级规划下达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5893.5 公顷,实际落实面积比 上级规划下达指标多划基本农田 123.3 公顷,多划基本农田用于补划 全市规划期内不易确定具体位置的建设项目占用的基本农田,包括难 以确定用地范围的交通、水利等线型工程用地,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 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如防灾救灾建设、社会 公益项目建设、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污染企业搬迁等)。 第二节 节约集约用地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的统筹和控制,控制镇村建设 用地规模;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25、严格执 行能源、交通和公共设施等各类建设用地定额标准,严格审核各类建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4 设项目用地和居民点用地,把节约用地放在各类建设的首位,推进土 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 2020 年,建设用地规模不超 过 1179.8 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不超过 1011.7 公顷,城镇工矿 用地不超过 249.5 公顷。 二、二、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很大的挖掘潜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结 合新农村建设,对蓼兰镇部分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在提高农民 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以转变、拓展、提升为途 径,加

26、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小康型、文明型、生态型、和谐型的 “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新农村。到 2020 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规模不低于 64.4 公顷。 三、三、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措施节约集约用地保障措施 (一)用地结构适度调整,深挖用地潜力 规划期末蓼兰镇建设用地规模为 1179.8 公顷,任何建设活动均 必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保护地区原生态系统,对于己 被破坏或被干扰的地区,进行积极修复。 (二)编制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小城镇建设规划、村庄规划要为新农村建设合理确定用地规划范 围和规模,对搬迁后的村民进行集中建设村民生活区安置,以节约耕 地。 第三节 协

27、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一、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一、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严格控制对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支持基本农田建设等重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5 大工程,加快以建设集中连片的林地和基本农田等为主体的生态安全 屏障,将大面积连片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作为绿心、绿带的重要组成 部分,构建景观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 二、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二、恢复工矿废弃地生态功能 及时、全面复垦新增工矿废弃地。推广先进生物技术,提高土地 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超标 耕地的综合治理。 三、鼓励城镇组团式发展三、鼓励城镇组团式发

28、展 实行组团间农田与绿色隔离带有机结合,发挥耕地的生产、生态 功能。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促进产业 结构升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地。把严格保护耕地特别 是基本农田放在土地利用的优先地位,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在保护生 态环境前提下,重点优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结构,鼓励产业 集聚。严格控制工业对土地的污染,防治农田面源污染。 第四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 规划期内,严格控制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到规划期末, 将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控制在 216.3 公顷和 762.2 公顷以内。 积极推进村庄整合及迁村进镇。通过对分散农村居民点的拆迁、 合并、改造

29、,扩大中心村规模,集约利用土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快 生存与发展条件不良村庄的搬迁,积极改造“空心村” 。研究制定相 关配套政策,推动农村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因地制宜,逐步 建立符合农村居民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到 2020 年,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挖潜 64.4 公顷。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6 第五节 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统筹协调各类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用地,优先保障 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着力提升现有设施承载力,加快资源共享, 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等浪费土地资源的行为,提高基础设施整体 效率和集约利用水平。到 2020

3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达 到 168.0 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 3.0 公顷。 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一、统筹安排交通用地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要求,优化各类交通用地 规模、结构与布局,加大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力度,建设综合性、网络 型的城乡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期间,海青铁路新建项目和 大营路 改建项目、躬崔线改建项目、平日路改建项目占地规模3.0 公顷,占耕 地 3.0 公顷。 二、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二、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 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强水利设施规划 选址和用地论证,以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和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农村 水利设施。

31、 三、保障能源等其他项目用地三、保障能源等其他项目用地 统筹安排能源产业用地,积极完善电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安排变电站及必要的不宜在城镇内部建设的特殊用地,以及垃圾、污 水处理等环保用地。规划期间,新建 500kv 大泽输变电工程。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7 第六章 土地整治 第一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一、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 依据平度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要求, 结合蓼兰镇国民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按照“占补平衡” 的原则,在充分考虑资源潜力、资金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的整理、 复垦、开发,增加农

32、用地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 利用效率,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增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到 2020 年,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增加耕地总量 66.7 公顷,年均增加 耕地 4.4 公顷。 (一)土地整理(一)土地整理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生产增产增效;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缓解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到 2020 年,通 过土地整理增加耕地 61.7 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增加耕地 41.7 公顷, 建设用地整理增加耕地 20.0 公顷。 (二)土地综合整治(二)土地综合整治 根据蓼兰镇实际情况,到 2020 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 5.0 公顷。 二、重

33、点项目安排二、重点项目安排 围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确定规划期内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 目 13 项。其中土地整理项目 12 项,补充耕地 61.7 公顷;土地综合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8 整治项目 1 个,补充耕地 5.0 公顷。 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小八里庄、南陈家、大于家、 蒲家、南荆家庄等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分布在七里庄、小八里 庄等村。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一、规划目标一、规划目标 结合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用 途,稳妥推进村庄土地整理,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经营集中,引导农 民居住向中心村

34、和城镇集中。按照合法依规、尊重民意的原则,推进 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切实解决三 农问题。按照市级规划的安排,规划期内确定农村居民点拆旧规模 87.2 公顷,其中整理为耕地 78.5 公顷,安置占用农用地面积 14.1 公顷, 节约农村建设用地 64.4 公顷。 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项目区设置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项目区设置 挖潜(挂钩)项目区实施的基本组织和管理单元,由拆旧区、安 置区和建新区三部分组成。在拆旧区复垦为耕地的前提下,拆旧区面 积大于安置区占用农用地的部分可以用于建新区。建新区原则上按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集中分布在镇驻

35、地、项目区周围。 (一)拆旧区的确定(一)拆旧区的确定 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为基础,按照重视农民对农村居民点整理 的积极性,兼顾新农村建设及满足城镇体系规划实施需要的原则,全 镇共设置拆旧区 17 个,拆旧总面积 87.2 公顷,整理成耕地面积为 78.5 公顷。拆旧区主要涉及韩丘、北小庄、彩村、丘西等村。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19 (二)安置区布局(二)安置区布局 按照向中心社区和镇驻地社区集中、有利于生产生活、有利于产 权调整、考虑当地文化和习俗相容性以及尽量不占用耕地的原则,通 过实地调查,在规划期内,全镇设置安置区占用农用地规模 14.1 公顷。 安

36、置区主要涉及葛家、窦家、三十里堡、民一等村。 (三)建新区布局(三)建新区布局 按照符合土地级差收益最大化、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符合节约集约利用的原则。通过建设用地需 求量分析和用地紧迫程度排序,在规划期内,设置建新区规模64.4 公 顷,其中本镇使用51.5 公顷,其余12.9 公顷由全市协调统筹安排。 第三节 土地整治保障措施 结合新农村建设,稳妥的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工作,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将土地整理的重点由单一的新增耕地转 化为新增耕地与提高耕地质量并重。实行政府主导、国土资源部门牵 头、相关部门配合、企业竞争介入、农民参与的管理制

37、度,落实共同 责任,统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公司、 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0 第七章 土地用途分区 第一节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 根据土地利用主导用途、限制条件,结合土地用途管制要求, 将全镇土地划分为 6 个用途区,分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 地区、林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和独立工矿 区。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和管理而划定的土 地用途区,区内土地主要是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 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

38、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该区土地面积 6198.7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62.73%,全镇各村均有分布,以 丘西、大吴庄、韩丘、焦家寨、蔡家礼府、长庄等村的面积较大。 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 服务的农田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区内的一般 耕地,应按照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 他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 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除法律规定 的国家重点建设和基础设施项目外, 不准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 田,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砂、采矿、取 土、堆放固

39、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不准占用 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搞林粮间作以及超标准建设 农田林网;不准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名,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建设 用于畜禽养殖的建筑物等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准违法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1 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建设和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不准以退耕 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 二、一般农地区二、一般农地区 一般农地区是发展果园及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土地区域。全镇一 般农地区土地面积 2327.7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3.55%,主 要分布于双柳村、官庄、大

40、吴庄和葛家等村。 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为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 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 农业设施用地;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他零星农用地应当优先整理、 复垦或调整为耕地、园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整理、复垦或调整的, 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禁止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建 设,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 三、林业用地区三、林业用地区 林业用地区是发展林业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 全镇林业用地区土地面积 278.1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81%,以何家店、陈家和幸福等村分布面积较大。 用途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及直

41、接为林业 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应当按其适宜 性调整为林地或其他类型的营林设施用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调整 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零星耕地因生态建设和环 境保护需要可转为林地;禁止占用区内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不得 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四、城镇建设用地区四、城镇建设用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是城镇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包括城镇建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2 成区以及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全镇城镇建设用地区土地面积 216.2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19%,主要分布于镇政府所在地。 用途管制规则

42、:城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城建项目建 设,应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其用地规模必须按照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的要求严格控制,不得擅自扩大。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 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废弃、撂荒。保护和改善城镇 生态环境,禁止建设占用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绿地和水面。 五、村镇建设用地区五、村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是面积在 0.10 公顷以上、为满足农村人口聚居 需要而划定的用途区域。全镇村镇建设用地区土地面积 762.2 公顷, 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7.71%,在全镇各中心村和一般村均有分布。 用途管制规则:村镇建设用地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村居民住宅、 村企业、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

43、等建设。村镇建设应严格按照村建 设规划进行,合理调整布局。鼓励通过土地整理,将其他用途区内 零散分布的村庄和村企业,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向中心 村集中。控制村建设用地区各项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的用地标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确定的用地规 模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严禁违反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在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新增建设用地用于村庄建设。保护 和改善村镇环境,防止水土污染。 六、独立工矿区六、独立工矿区 独立工矿区是面积在 0.10 公顷以上、独立于城镇、村庄建设用 地区之外的因工矿建设需要划定的土地区域。包括规划期内不改变 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以

44、及规划期内需新增的工矿建设用地。全镇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3 独立工矿区土地面积 33.3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0.34%。主要 分布胜利、幸福等村。 用途管制规则:独立工矿区内的土地主要用于工矿生产建设及 直接为工矿生产服务的设施。鼓励各类乡村工矿企业,依据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向工矿用地区集中。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 地利用计划,控制独立工矿区内的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按照国家规 定的行业用地标准定额,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尽量减少工矿企业可能带来的污染。 第二节 建设用地分区及管制措施 为加强对城区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按照保护

45、资源与环境优先, 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将蓼兰镇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 设区、限制建设区三个区域: 一、允许建设区一、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是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现状和规划 期内新增城镇、村庄、工矿建设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包括城镇建 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总面积 1011.7 公顷。 管制措施: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 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应统筹增 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 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 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

46、规模边界)的调 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二、有条件建设区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4 为适应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不确定性,在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 界之外,划定的镇、村、工矿建设在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用地范 围。主要包括一般农地区,面积 51.5 公顷。在城乡用地规模不突破 规划用地规模的前提下,用于允许建设区布局调整,或在坚持“先 拆旧复垦后使用”的前提下,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指标进行建设。 管制措施: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 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在坚持“先拆旧复垦后

47、使用”的前提下,可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进行 建设;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 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三、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外的区域,包括部分基本农田保护 区、林业用地区和一般农地区。面积 8818.6 公顷。 管制措施: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发展农业生 产、开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限制镇、村建 设,严格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5 第八章 村土地利用控制 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一、加强耕地和基本

48、农田保护 结合各村实际,确定各村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并与建设 用地布局、土地整治安排相衔接,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地块。规划期 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6016.8 公顷,分布在 67 个村,地块 585 块。 二、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二、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与村镇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 规划相协调,划定各个村庄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确定保 留、适当扩大和拆旧的规模和范围,严格村庄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控制村庄外延。规划期内,农村居民点规模控制在 762.2 公顷以内, 人均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内。 三、积极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三、积极推进土地的节

49、约集约利用 坚持统一规划、集中紧凑建设的原则,统筹特色产业、农村基 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促进农村人口的就业和居住向小城 镇、中心村的集中。积极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挖潜,并通过对 分散农村居民点的拆迁、合并、改造,扩大中心村规模,推动农村 居民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将中心村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 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 社区。到 2020 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64.4 公顷。 四、积极推动土地整治四、积极推动土地整治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6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落实补充耕地

50、任务。规划期间,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新增耕地面积 66.7 公顷。 土地整理项目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小八里庄、南陈家、大于家、 蒲家、南荆家庄等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分布在七里庄、小八 里庄等村。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7 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规划制度化建设 一、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城 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必须符合规划确定的土地 用途,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必须取得农 用地转用许可。 二、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二、

51、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 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总量的基本稳定。各类 非农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 耕地。 三、落实规划执行报告制度三、落实规划执行报告制度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严格 实行指标控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农用地转用的速度和 结构,及时分析评估规划执行情况,落实规划执行报告制度。 第二节 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 一、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手段一、强化规划管理的行政手段 加强政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职能,经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的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纳入土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和年度考核 平度市蓼兰镇土

52、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8 范围,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规划的执行情况; 同时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齐抓共管,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保证 规划的贯彻实施。 二、强化规划管理的经济手段二、强化规划管理的经济手段 建立和完善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补贴机制,实行保护 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积极、主动地保护耕地。给予农民有关农 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生产性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条件,实行与所 种植耕地面积增减、质量升降挂钩的专项耕地种植财政补贴,提高 农民保护和改良耕地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加大对耕地改良的投资。 三、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三、完善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充分运用

53、先进科技手段,加强对土地利用变更的监控,监测规 划的实施成效。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体系,评价规划的目标 和任务的实现程度,总结规划实施管理中的成效和不足,提出改进 规划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 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把遵守土地利用规划变 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9 第十章 附则 一、规划效力一、规划效力 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与土地利用相 关的各项政策、规划、计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 二、规划的组成二、规划的组成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和图件组成,均具有法律效力。 二、规划的实

54、施二、规划的实施 本规划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自批准日期起,由平度市蓼 兰镇人民政府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30 附表 附表附表 1 蓼兰镇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蓼兰镇规划主要调控指标表 单位:公顷 指 标2005 年2010 年 2020 年 指标属性 耕地保有量5879.8 6007.3 6262.3 约束性 基本农田面积6014.9 5893.55893.5 约束性 建设用地总规模1160.3 1166.8 1179.8 预期性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034.8 1027.1 1011.7 约束性 城镇工矿用地规模213.0 225.2 2

55、49.5 预期性 总量指 标(公 顷) 交通、水利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125.5 139.7 168.1预期性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6.7 20.0 预期性 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4.7 14.0 预期性 建设占用耕地规模-4.7 14.0 约束性 增量指 标(公 顷)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22.2 66.7 约束性 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挖潜指标-21.5 64.4 约束性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24 平方米/人约束性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31 附表附表 2 蓼兰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蓼兰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单位:公顷 2005 年2010 年2020 年

56、 地 类 面积 比重 (%) 面积 比重 (%) 面积 比重 (%) 规划 期间 面积 增减 土地总面积9881.9 100.00 9881.9 100.00 9881.9 100.00 0.0 耕地5879.8 59.50 6007.3 60.79 6262.3 63.38 382.5 园地1297.2 13.13 1278.9 12.94 1242.5 12.57 -54.7 林地274.3 2.77 275.3 2.79 277.1 2.80 2.8 其他农用地1175.3 11.88 1068.4 10.82 854.5 8.65 -320.8 农用 地 合计8626.6 87.28

57、8629.9 87.34 8636.4 87.40 9.8 城镇用 地 168.5 1.71 184.4 1.87 216.2 2.19 47.8 农村居 民点 821.8 8.32 801.9 8.11 762.2 7.71 -59.6 采矿用 地 0.0 0.00 0.0 0.00 0.0 0.00 0.0 其他独 立建设 用地 44.5 0.45 40.8 0.41 33.3 0.34 -11.2 城乡建 设用地 小计1034.8 10.48 1027.1 10.39 1011.7 10.24 -23.0 交通水 利用地 105.9 1.07 121.8 1.23 153.5 1.55

58、47.6 其他建 设用地 19.6 0.20 17.9 0.18 14.6 0.15 -5.0 交通水 利及其 他建设 用地 小计125.5 1.27 139.7 1.41 168.1 1.70 42.6 建设 用地 合计1160.3 11.75 1166.8 11.80 1179.8 11.94 19.6 水域60.8 0.62 51.6 0.52 33.1 0.33 -27.7 自然保留地34.2 0.35 33.6 0.34 32.6 0.33 -1.6 其他 土地 合计95.0 0.97 85.2 0.86 65.7 0.66 -29.3 平度市蓼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

59、0 年) 32 附表附表 3 蓼兰镇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蓼兰镇耕地保护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规划期间补充耕地面 积 规划期间减少耕地面积 2005 年 耕地面积增加 合计 土地 整理 其他 减少 合计 建设 占用 灾 毁 其 他 规划期间净 增(+)减 (-) 规划期末 耕地保有 量 2006-2010 年 145.522.3123.3184.7013.3127.5 2010-2020 年 29144.4246.5369.3026.7255 规划期合 计 5879.8 436.566.7369.85414040382.5 6262.3 年均增减29.14.424.73.60.902.725.5

60、 附表附表 4 蓼兰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蓼兰镇新增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单位:公顷 2006-2010 年2010-2020 年规划期合计 项 目 合计 占用 农用 地 占用 耕地 合计 占用 农用 地 占用 耕地 合计 占用 农用 地 占用 耕地 一、城乡建设用地5.7 3.7 3.7 11.3 7.3 7.3 17.0 11.0 11.0 1、城镇5.7 3.7 3.7 11.3 7.3 7.3 17.0 11.0 11.0 2、农村居民点 3、采矿用地和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二、交通水利用地1.0 1.0 1.0 2.0 2.0 2.0 3.0 3.0 3.0 1、交通用地1.0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