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1)(20210224081446)_第1页
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1)(20210224081446)_第2页
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1)(20210224081446)_第3页
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1)(20210224081446)_第4页
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1)(20210224081446)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坚决打击破产欺诈逃债行为论新破 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 (1) 目前,破产案件中的欺诈逃债行为十分严重。一些债务人利 用破产程序终结后余债可免于清偿的规定以及国有企业政 策性破产的优惠政策,策划各种欺诈逃债行为,侵害债权人 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有些还是在地方政府 的支持、默许下进行的。如不坚决打击破产欺诈行为,破产 法的实施将步入误区。为此,新破产法草案中设置了较现行 立法更为完善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一、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概述 撤销权是指破产财产的管理人对债务人在破产案件受 理前的法定期间内进行的欺诈逃债或损害公平清偿的行为, 有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破产无效行为则是

2、针对民法通则、 合同法中规定的无效民事行为在破产程序中的表现特点作 出的强制性规定。相对而言,破产无效行为制度并无创新内 容,而破产撤销权则建立了新的法律制度,所以本文重点论 述撤销权。民法与合同法中均规定有撤销权(下称民法撤销权)并不仅因破产程序的启动而被排除适用(但需依相关规定行 使)。破产撤销权也是依民法撤销权的原理产生的,但两者 存在一定区别。破产撤销权是针对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的特 殊情况设置的,适用范围同民法撤销权有所不同。破产法规 定可撤销的行为(无效行为除外) ,在债务人有清偿能力时 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属于债务人对其民事权利的处分,如对 原无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

3、债权提前清 偿等。但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因违背公平清偿原则, 这些行为便属于欺诈行为或偏袒清偿行为,应予撤销。民法 撤销权的行使主体为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而破产撤销权只 能由管理人行使。此外,在行为的主观构成要件、权利行使 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区别。破产法以维护债务公平清偿为首要目标,撤销权则是维 护公平清偿的关键环节,故各国均将撤销权视为破产法上最 重要的制度之一。美国著名破产法教授麦克拉兰认为,可撤 销交易制度是破产法对商法最重要的贡献,这不仅仅是因为 该制度促进了破产法的平等分配原则,而且它减少了对债权 人从智力竞争中得益的刺激,促进了合理的商业活动。撤销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可

4、撤销的行为均以财产或财产权利为标的,不具有财产性内容的行为不属于破产法规定的撤销行为之列2. 撤销权是为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故从理论上 讲,其构成应有债权人利益因该行为受损的事实,即可撤销 行为发生在债务人存在破产原因的情况下。立法如采用这一 实质判断原则较为公平,但因存在债权人举证困难、债务人 账目混乱等问题,在实践中甚难实行。如美国旧破产法曾规 定,托管人(即管理人)必须证明可撤销行为发生在债务人 已丧失清偿能力的情况下。美国国会在修改旧破产法的一项 报告中指出,在每一破产案件中,涉及可撤销行为时,债务 人一般均已丧失清偿能力,但又几乎总是无法确切证明的。 所以,美国新破产法中主要采

5、用程序判断原则,即在法定撤 销期间内,债务人被视为已丧失清偿能力,但利害关系人可 举证反驳该推定。我国破产法采用完全程序判断原则,撤销权在法定期间 内即形成,并应在规定时效期间内行使。立法不再对被撤销 行为实施时是否损害债权人利益作实质判断,债务人与第三 人主观上为恶意或善意也不影响撤销权的行使,以解决举证 责任等问题,更好地维护债权人利益。3. 撤销权的行使主体为管理人。撤销权虽是为债权人之利益设立,但各国法律通常规定,撤销权应由管理人行使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及其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试行)(下称破产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前六个月至破产 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

6、产企业的下列行为无效:1. 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2.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 3. 对原来没 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4. 对未到期的债权提前清 偿;5. 放弃自己的债权。破产企业有前款所列行为的,清算 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追回财产。追回的财产,并入破产财 产。”这一规定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对违法行为定性混乱。如隐匿、私分财产应属无 效行为,而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等则属可撤销行为。对无效 行为无论何时发现,均可追回被其非法转让的财产,而撤销 权的行使则有时效的限制。现行立法将两类不同法律性质的 行为掺杂规定在一起,均按可撤销行为处理,使无效行为在 撤销权行使时效(破产程序终结后一年

7、)期满后反成为有效 行为,这在法律上是错误的。此外, 破产法第四十条规 定,违法行为在破产程序终结之日起一年内被查出的,由人 民法院追回财产。这一规定是不符合法理的。对无效行为法院发现后可直接追回财产,但撤销权属须由当事人主动行使 的权利,法院在无当事人申请的情况下直接代当事人行使撤 销权是不妥的。第二,以列举方式规定各项违法行为, 虽有利统一执法, 但难免挂一漏万,不利于灵活执法,打击破产欺诈行为。第三,对破产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如对可撤销行 为的构成期间规定过短,遗漏多种欺诈行为,有的规定可操 作性不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主体范围过窄,撤销权消灭时 效过短等。此外,行使撤销权的主体- 清

8、算组在破产宣告后才成立,这导致撤销权行使期间过晚,财产损失难以挽回, 尤其是在债务人经和解、整顿后被宣告破产的情况下。第四,法律责任规定极不完善。虽破产法第四十一 条对欺诈行为规定有法律责任,但未规定民事责任(最高人 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所规定) ,债权人等的经济损失无法获 得补偿。而且其沿袭官本位和计划经济行政管理模式,对违 法行为侧重行政处分。但目前行政处分对企业人员已难以适 用或起不到制裁作用,在欺诈行为得到地方政府的庇护时, 则连这种无关痛痒的行政处分也不会作出。最重要的是刑事 责任完全架空。虽然破产法规定破产欺诈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因我国实行罪刑法定主义,而 刑法中对破产欺诈等犯罪未作规定,所以,对破产欺诈行为 根本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新破产立法中的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在新破产法草案中,首先,区分规定无效行为与可撤销 行为。将隐匿、转移财产,捏造债务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