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总复习 - 语文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巴山道中除夜 书怀唐 崔涂迢递三巴 路,羁危 万里身。乱山残雪 夜,孤烛 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 新。【注释】 除夜:除夕。 迢( ti 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后亦多泛指四川。 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 残雪:残余的积雪。 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烛独照,自己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 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岁华:年华。(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2、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三巴路 ”言路途遥远,“万里身 ”表地域艰险。b. 颔联中, “夜 ”点明了时间为除夕,“乱山 ”“残雪 ”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c. 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亲近的无奈现实。d. 尾联中 “明日 ”二字紧扣题中的 “除夜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诗核心是一个 “悲 ”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绪。b. 颔联写山用一 “乱 ”字,写雪用一 “残 ”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
3、人纷杂的心态和凄冷的心境。c. 颈联用笔巧妙,明写 “僮仆 ”之亲,暗指 “骨肉 ”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d. 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答案】 ( 1) a( 2) c【解析】 【分析】( 1) a 错误,应是:“三巴路 ”表地域艰险; “万里身 ”言路途遥远。( 2) c 错误,明写 “情亲 ”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故答案为: a; c。【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
4、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具体要做到: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解情感。2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 “阴阳 ”的意思分别是 _和_。(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b. 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c. 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d. 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答案】 ( 1)山北;山南( 2) a【解析】 【分析】( 1)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 “阳 ”为山南水北,
5、“阴 ”为山北水南。在本诗中。山是泰山。 “阴阳 ”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2) a 项 “远望泰山时 ”错误。首联 “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 ”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故答案为: 山北;山南 a【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3阅读如梦令,按要求回答问题。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鷺。(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
6、变化。【答案】( 1)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2 )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惊恐 ”再到 “欧鷺 ”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解析】 【分析】( 1)结合诗歌的语句进行分析,诗歌的语言往往都非常凝练,而这首诗中的语言非常的没有华丽的辞藻,非常的质朴,像平时说话一样,富有一种自然美。(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感情,词人日暮之时在溪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周围的美景,不知不觉时间很玩了,诗人也是尽兴而归,但却把船划到了藕花深处,怎么办呢,词人此时
7、非常的惊慌,就使劲划船,想把船从藕花深处花出去,但由于用力过猛,动静太大,却惊起了一滩鸥鹭。鸥鹭在空中飞舞,那种景象简直太美了。据此理解答题。故答案为: 这首词用词简练,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但却画面感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 “惊恐 ”再到 “欧鷺 ”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点评】 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语句分析诗歌的语言是怎样的风格、特点。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等。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
8、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4古诗文阅读(甲)临皋闲题苏轼临皋亭下八十数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闻范子丰新第园池,与此孰胜?所不如者,上无两税及助役钱耳。(乙)记游松风亭苏轼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歇不得处a”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甚时也不妨熟歇b(丙)
9、纵笔三首(其一)苏轼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注】甲文为苏轼贬黄州时所作,乙文为苏装贬惠州时所作,丙诗为苏轼贬惠州再贬儋州时所作。(1)根据语境,给下列加下划线词选择正确的选项。 与此孰胜( _)a.通 “熟” b.谁,哪一个c.成熟 思欲就林止息(_)a.完成b.即使c.靠近 若人悟此( _)a.好像b.如果c.你( 2)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 3)结合语境,在乙文 a、 b 两处填上合适的标点,并说明理由。(4)丙诗意蕴丰富,选择下列一组词语,结合全诗,描摩诗人情感。a“白须 ”和 “酒红
10、 ” b“误喜 ”和 “一笑 ”( 5)乙文中 “熟歇 ”意为 “充分休息 ”,它是苏东坡人生境界的一种标志。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说苏东坡 “熟歇 ”的人生境界在甲文临来闲题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 ( 1) b; c; b( 2)长江水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沐浴都是从江里打水,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 3) a 处,示例 1:填感叹号,更切合语境,更能表现苏东坡当时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惊喜,一种大悟似的 “忽得解脱 ”之感跃然纸上。示例 2:填问号,形成自我反问,更强烈肯定地体现苏东坡当时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惊喜,一种大悟似的“忽得解脱 ”之感跃然纸上。 b 处,示例1:填句号
11、,更能体会苏东坡经过一番彻底领悟后的宁静。唯有这种宁静才是苏东坡,才是豁达、闲适的苏东坡,才是看淡生死、看淡一切的苏东坡。示例2:填感叹号,因为 “熟歇 ”是苏东坡对人生的一种幡然醒悟,是他对人生的深刻体察。( 4)示例 1: a:“白须 ”和 “酒红 ”相对(写 “对比 ”也对),通过颜色的变化,先描绘了自己容颜的衰老, “白须萧散满霜风 ”满带凄寒之气。末句忽借酒后脸上暂现红色一事,情绪轻快。色彩从霜白转入绚丽,传达出自己不以衰老为意的自我解脱,表达他对自己贬官且多病的境遇的超脱和旷达。示例2: b: “误喜 ”写出了 “小儿 ”把老父亲 “酒红 ”的醉面误当成是体健的 “朱颜 ”的欣喜;
12、诗人自己 “一笑 ”点破 “小儿误喜 ”,对儿子之喜进行否定,回到对衰老的肯定。两词对照,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己病后饮酒的一种自嘲,表现出诗人的旷达和超脱。( 5)写作临皋闲题时,苏东坡被贬黄州,此次贬官是苏东坡人生的一大灾难。因“乌台诗案 ”差点丢了脑袋的苏东坡并没有沉浸在伤感之中,而是转而排遣痛苦。他在临皋亭下,生活得自在舒服,“饮食沐浴 ”皆取自 “峨眉雪水 ”,竟无归乡之心!这种感受就是苏东坡被贬他乡、不为困境所绊的“熟歇 ”。而寄情山水,做江山风月的主人,更是一种旷达、超脱的人生至境,更是苏东坡的人生“熟歇 ”。【解析】 【分析】(1 )本题 中的 “孰 ”古义既可以是通假字,通“熟
13、”,也可以翻译成“谁,哪一个 ”,今义为 “成熟 ”,根据文意和句意可知应选择b; 中的就即可翻译成“完成”,也可以翻译成 “即使 ”和 “靠近 ”,根据文意和句意可知应选择c; 中的若即可翻译成“好像 ”,又可翻译成 “如果 ”和“你 ”,根据文意和句意可知应选择b。( 2)本题翻译为 “长江水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沐浴都是从江里打水,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 ”,其中注意 “半 ”翻译成 “大部分 ”; “皆 ”翻译成 “都 ”; “何必 ”翻译成 “为什么一定要 ”。( 3)文中a 处前面的一句表明心中有疑问,但从“良久忽曰 ”中的 “忽”可知有突然明白之意,故可用感叹号,若
14、用问号,形成自我反问,也可体现“忽得解脱 ”的惊喜和轻松之感,故也可用问号;b 处是结尾句,用句号,平淡结尾,体现的是苏轼大彻大悟后的平静,用感叹号,表达的是他对人生的深刻体察,故用句号或者感叹号均可。( 4) a 中白红颜色的对比,表达他对自己贬官且多病的境遇的超脱和旷达;b 中两词对照,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己病后饮酒的一种自嘲,表现出诗人的旷达和超脱。( 5)乙文中的 “熟歇 ”二字体现的是作者不畏人生的挫折,在寄情山水之中依旧悠闲自得的豁达情 ;甲文中从“其半是峨眉雪水,吾 食沐浴皆取焉,何必 哉!江山 月,本无常主, 者便是主人”中可知他称自己是“ 者 ”, 明他内心的豁达, 与乙文的“
15、熟歇 ”相 ,据此可以作答即可。故答案 : b; c; d; 江水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 吃喝沐浴都是从江里打水, 什么一定要回家呢! a ,示例 1:填感 号,更切合 境,更能表 坡当 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惊喜,一种大悟似的 “忽得解脱 ”之感 然 上。示例 2:填 号,形成自我反 ,更 烈肯定地体 坡当 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惊喜,一种大悟似的“忽得解脱 ”之感 然 上。 b ,示例1:填句号,更能体会 坡 一番 底 悟后的宁静。唯有 种宁静才是 坡,才是豁达、 适的 坡,才是看淡生死、看淡一切的 坡。示例2:填感 号,因 “熟歇 ”是 坡 人生的一种幡然醒悟,是他 人生的深刻体察
16、。 示例 1: a: “白 ”和 “酒 ”相 (写 “ 比 ”也 ),通 色的 化,先描 了自己容 的衰老,“白 散 霜 ” 凄寒之气。末句忽借酒后 上 色一事,情 快。色彩从霜白 入 , 达出自己不以衰老 意的自我解脱,表达他 自己 官且多病的境遇的超脱和 达。示例2: b: “ 喜 ”写出了 “小儿 ”把老父 “酒 ”的醉面 当成是体健的“朱 ”的欣喜; 人自己 “一笑 ”点破 “小儿 喜 ”, 儿子之喜 行否定,回到 衰老的肯定。两 照, 人感受到 人 自己病后 酒的一种自嘲,表 出 人的 达和超脱。 写作 皋 , 坡被 黄州,此次 官是 坡人生的一大灾 。因“ 台 案 ”差点 了 袋的
17、 坡并没有沉浸在 感之中,而是 而排遣痛苦。他在 皋亭下,生活得自在舒服,“ 食沐浴 ”皆取自 “峨眉雪水 ”,竟无 之心! 种感受就是 坡被 他 、不 困境所 的“熟歇 ”。而寄情山水,做江山 月的主人,更是一种 达、超脱的人生至境,更是 坡的人生“熟歇 ”。【点 】 本 考 文言 理解的能力.文言 的解 要放在具体的 句中 更事半功倍。另外,在 累的基 上 累一些推断 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 境推断法, 构推断法等。另外 要注意通假字、一 多 、 活用、古今异 等。 本 考 的是文言文句子翻 的能力。我 在翻 句子的 程中,只要字字 ,不 关 字, 句通 就可以拿 分了。翻 句子 ,要
18、注意重点 一定要翻 到位,切忌漏翻关 。 本 考 正确使用 点符号的能力。要想正确使用 点符号,必 熟 掌握常用的 点符号及其用法。答 ,要 合 句内容 合适的 点符号。 本 考 概括 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 要逐句体会字里行 含的作者的感情,特 要关注 歌中抒情的 句,然后再用 、恰当的 言 行概括。概括思想感情的格式 : 首 通 描写(叙述)的景色(事件),抒 (表达或 了)的感情。 本 考 体会作者心境的能力,解答此 ,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 是理解作者感情非常重要的一个步 ,然后在此基 上逐句逐 分析 歌内容,通 体会 歌内容体会 人的心境。【参考译文】【甲
19、】:临皋亭下不远处就是长江,长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时吃喝洗涮都是从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风月,本来是没有主人的,谁在用便可以说是主人。听说范子丰新买了园子,不知和我这里比怎么样?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这不能缴税吧。【乙】:我曾经借住惠州嘉佑寺。一日,在松风亭附近散步,感觉脚力不堪疲乏,想到树林里休息。却看见松风亭的屋檐还在树林的远处,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啊 ?后来转念又一想,突然有了体会 : “这里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 ?”一下子有了顿悟,就好比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如果能悟解到这一点,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战场上,战鼓如雷霆,冲上去就要死于敌人之手,退回来就要死
20、于军法,这时,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丙】:我这个多病的老翁在寂寥中打发时光;白须稀疏,面对着冷漠的秋风。小儿搞错了,庆贺我脸色红润健康;我不禁宛然一笑,这是喝了点酒,脸才有些红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词中 “胜 ”的意思是 _;作者用 “胜 ”突出了江花色彩的 _。( 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 ( 1)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 2) 照应开头 “江南好 ”一句,使全词首尾呼成、浑然一体。 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解析】 【分析】( 1) “
21、日出江花红胜火”的意思是: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根据句意,可知“胜 ”,超过。结合句意分析,可知作者用“胜 ”突出了江花色彩的浓艳(或:艳丽) 。( 2)此句是诗的结尾句,从内容方面分析,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 ”,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 ”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次句 “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 ”,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 ”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篇末,以“能不忆江南 ”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
22、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因此最后一句话点明中心。从结构方面分析, 照应开头 “江南好 ”一句,使全词首尾呼成、浑然一体。故答案为: 超过(或:胜过);浓艳(或:艳丽) 照应开头 “江南好 ”一句,使全词首尾呼成、浑然一体。 点明中心,强化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美与怀恋之情。【点评】 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3、本题考查分析诗句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诗句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作用也不同。具体答题时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进行分析。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长寿山居元夕元好问微茫灯火共荒村,黄叶漫山雪拥门。三十九年何限事, 只留孤影伴黄昏。【注】 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 当时金统治者日趋腐败,蒙古军入侵,人民死伤无数。(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 1)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2) 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
24、的孤寂; 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解析】 【分析】( 1)这两句诗描写的意象有:微茫的灯火、荒村、满山的黄叶、拥堵着门的大雪,通过这些意象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的画面: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2)结合诗歌内容、诗人的经历、当时的背景理解诗人的感情:写此诗时,诗人任河南内乡令,因母亲去世,居丧于长寿山。诗句“只留孤影伴黄昏”就非常直接地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一二句的景物描写及“ 三十九年何限事”的感叹, 则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
25、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以及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故答案为: 偏僻荒凉的村落里灯火星星点点,人烟十分稀少,枯黄的树叶漫天遍野,大雪堆积在门外。 表达了母亲去世后对于亲人的怀念,孤身一人的孤寂; 表达了作者对百姓在战争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同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军侵犯国家的愤恨和心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点评】 此题考查理解意象、意境和诗歌散文化的能力。归纳:答题步骤:步骤一、抓住每个意象。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意象进行描述。具体做法,在此意象前加修饰词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步骤三、点出所用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
26、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句诗,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答案】 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解析】 【分析】 垂钓碧溪:史记 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梦日:传说
27、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李白引用这两个典故,其实是希望自己能像姜尚和尹伊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故答案为:用典(或运用典故),表现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典故的能力。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多积累一些诗歌中常见的历史故事,多记忆一些古诗名句,无疑对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是很有帮助的。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沉舟侧畔千
28、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沉舟 ”“病树 ”比喻什么?( 2)诗中 “暂凭杯酒长精神 ”中 “长精神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 ( 1)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2)乐观豁达,意志坚定(坚忍不拔),进取向上。【解析】 【分析】( 1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的理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长 ”意为振作,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9、意为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的不是忧愤不平之情,而是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故答案为: 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乐观豁达,意志坚定(坚忍不拔),进取向上。【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
30、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阙内容所展示的画面。( 2)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案】 ( 1)词人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出游遇雨,却一点也不惊慌,悠闲地漫步在风雨中,把那 “穿林打叶 ”的风雨声当作音乐,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思索人生。( 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解析】 【分析】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
31、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和意境。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也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注意不能翻译诗句。阅读文本,这句诗的意象有:雨、竹林、竹杖、芒鞋、蓑衣等,发挥联想和想象连词成句即可。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表层意思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作者借此表达自己面对人生风雨,不害怕,不逃避,泰然处之,潇洒从容的态度。 “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字面意思是: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作者
32、借此表达自己宠辱皆忘、超然物外、顺境逆境都坦然面对从容接受的人生态度。故答案为: 词人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出游遇雨,却一点也不惊慌,悠闲地漫步在风雨中,把那 “穿林打叶 ”的风雨声当作音乐,一边吟咏长啸,一边思索人生。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点评】 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注意,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抓住诗词中关键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体会。10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小题。画
33、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诗中写了哪两种画眉鸟?写它们时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林中画眉和笼中画眉,对比。( 2)这首诗托物言志 (或 “借鸟咏怀 ”,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解析】 【分析】( 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 “随意移 ”“自在啼 ”,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2)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对比鲜明,托物言
34、志。表明自己对对自由的赞美与追求,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同时表达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对官场生活的否定。故答案为: 林中画眉和笼中画眉,对比。 这首诗托物言志 (或 “借鸟咏怀 ”,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运用。解答此题要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根据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读 isg 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诗歌的内容理解,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在平时学习中考生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二、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1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 纯嘿 , 乡党无知
35、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 , 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 卒于家。【注】 至行:高尚的德行。 嘿:同 “默 ”,闭口不说话。 征辟( b):征召、推举做官。(1)解 下列划 的 。 蒲亭 _ 枳棘非 所集 _(2)用 “/ ”文中画 的句子断句。(限2 )吾
36、 近 日 过 元 舍 庐 落 整 顿 耕 耘 以 时(3)翻 句子。 乃以一月奉 香,使入太学。 人之立志, 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 学) 富 不能淫,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 )( 4)仇香有哪些 “至行 ”? 概括。【答案】 ( 1)担任;栖息,停留( 2)吾 近 日 过 元 舍 / 庐 落 整 顿 / 耕 耘 以 时( 3 ) 于是(王 )用一个月的俸禄 助仇香, 他 入太学学 。 一个人立志求学, 道 不如四川 境上那个 和尚 ? 富 不能迷乱他的思想, 不能改 他的操守, 不能屈服他的意志。(4) 不偏听偏信,善于 服 人; 民; 不慕名利; 究 容 表。【解析】 【分析】(1
37、) 合平 文言 的 累并 合句意理解 意思, 句意 :担任蒲亭亭 。 :担任; 句意 : 棘的 林,不是 栖身之所。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 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 不懂的 候,也可根据虚 、 、修辞、句子 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 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 :我最近 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 ,耕作也很及 。根据句意断句 :吾 近 日 过 元 舍 / 庐 落 整 顿/ 耕 耘 以 。( 3)翻 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 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 翻 准确,最后再根据 代 的 范翻 。 乃,于是;以,拿;奉,通 “俸 ”,俸禄; , 助;使, ;句子翻 :于是
38、用一个月的俸禄 助仇香, 他 入太学。 , 道;不如,比不上;鄙, 境;句子翻 :一个人立志求学, 道 比不上四川 界的那个和尚 ?淫,使 思想迷惑;移,使 ;屈,使屈服;句子翻 :富 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 不能使他的操守 ,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4)所 “至行 ”在注 中 出,指的就是高尚的德行。从文中他 理 元的事件来看,首先他以自己的 眼所 表述自己不相信的理由,然后以 的 句就 服了 元的老母 及 元,可 他善于 ;其次在 元事件中,他 元的情况十分了解, 也表 他与百姓走得很近,并没有把自己 得高高在上;第三,“香学 里, 在宴居,必正衣服”一句,可 他 人 真,究外表装容;“
39、不 征辟 ” 表 他不慕名利。故答案 : 担任;栖息,停留 吾 近 日 过 元 舍 / 庐 落 整 顿 / 耕 耘 以 时 于是(王 )用一个月的俸禄 助仇香, 他 入太学学 。 一个人立志求学, 道 不如四川 境上那个 和尚 ? 富 不能迷乱他的思想, 不能改 他的操守, 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 亲民; 不慕名利; 讲究仪容仪表。【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方面归类。解题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
40、。 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诵读语句,通过诵读,力求对语句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扣准得分点,即重要的实词、虚词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附参考译文】有一个叫仇香的陈留人,虽德行高尚,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年龄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
41、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仇香吃惊地说: “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没有受到教化,不知道如何做罢了。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勤劳和辛苦?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教导伦理孝道,讲解祸福的道理。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考城县令王奂听说了这件事,说:“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百里之内的县府官职,不是大贤的道路。 ”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仇香在太学学成,回归乡里,即令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一定是衣服整齐。平常,从来看不见仇香因喜怒而改变声
42、音脸色。他不接受官府的征聘,后来在家里去世。12 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列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
4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字标注读音。 浅草才能没马蹄 _ 天与云与山与水_(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是日更定矣 / 明辨是非b. 见余大喜曰 / 喜出望外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具匠心d. 余一小舟 / 不遗余力(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翻译:大雪下了三天,_。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翻译: _,_。( 4)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白乐天 _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
44、怅 _【答案】 ( 1) m;y( 2) b( 3)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春日(或 “初春 ”“春季 ”等);遇知音(或 “思故国 ”“寄幽思 ”“游西湖 ”等)【解析】 【分析】( 1) “没 ”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本句诗的含义为:路上浅浅绿草,仅能把马蹄遮盖。故读音为 m。 “与 ”也为多音字,有三个读音。本句诗的含义为: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故读音为y。( 2) a.是:代词,这/ 正确。 b.喜:都是高兴的意思。c.别:辞别,离开/ 另外的。 d.余:我 /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故选b。( 3)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
45、下大雪。俱:都。绝:消失。应翻译为: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更:还。痴似:痴于,痴迷。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应翻译为: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4)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对这两首古诗的主题的理解。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当,结构要对称。所以和冬夜相对应的,再结合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所以上联的空缺处可以填:春日、初春、春季等词;下联中的空缺处与“赏美景 ”相对应,再结合湖心亭看雪的主题: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
46、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所以填遇知音、思故国、寄幽思等都可以。故答案为: m; y; b; 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春日(或 “初春 ”“春季 ”等);遇知音(或“思故国 ”“寄幽思 ”“游西湖 ”等)【点评】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读音。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识读。考查的大多数是常见的基础字,在阅读时要多留心。 本题考查文言词意义的表现。考生要注意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要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运用掌握是知识对其进行推断,在理解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文言重点语句的翻译。考生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基本
47、的翻译方法,做到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的正确理解,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按照要求进行回答。【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
48、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
49、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信拜礼毕,上坐。信曰: “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 韩、殷王皆降。(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 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 下:即为胯下。(1)下
50、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蒲伏:同 “匍 ”。a. 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 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 ”就是 “授予大将军 ”。c. 三秦、河南,古地名。随着 推移,古今 所指有的有 化,如 化,如 “河南 ”。“三秦 ”;有的没有d. 列 ,是史 中的一种 的体 ,内容是 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 后世。(2) 文中画 的 句断句,正确的一 是()a.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 出我袴下b. 信能死刺我 / 不能死出我袴下c. 信能死 / 刺我 /不能死 / 出我袴下d. 信能死 / 刺我不能死 / 出我袴下(3)下
51、列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是()a. 信 布衣 ,很 困而且无所事事, 常去亭 家蹭 ,因 不好,最后大怒而去。b. 何听 信逃跑了,就 自把他追回来,后来 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 一 。c. 信受到 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 王向 出 ,最后 王一 平定三秦。d. 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 ”。(4)把文中画横 的句子翻 成 代 。 一市人皆笑信,以 怯。 信数与 何 ,何奇之。【答案】 ( 1) c(2) c(3) a( 4) 整个集市上的人都 笑 信, 他胆小。 信多次与 何交 , 何 信是奇才。【解析】 【分析】 c: “有的没有 化,如“河南 ”表述 ,古 的“河南 ”是以河南 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礼仪课件教学课件
- 开学课件模板教学课件
- 灌肠护理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农用搬运机械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精神病医院药剂科相关
- 3.2.3酸碱中和滴定 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DB1304T 480-2024商品煤采样技术规范
- 社团的活动部部门介绍
- 静脉输液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
- 白血病饮食宣教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 八上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集团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
- 2023年 评审准则质量记录手册表格汇编(101个)
- 2024年度采购合同管理程序指南
- GB/T 44693.1-2024危险化学品企业工艺平稳性第1部分:管理导则
-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现代教师学导论》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任务一至四)+终结性考核(大作业)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银行考试-征信人员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
- 第四单元 比(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