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初三化学上册期中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 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苴中不 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P催化剂OO亀电cP吨CP电(反应前)(反应后)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 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3. “天宫二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
2、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4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不同种元素C.的化学性质相似B.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D均达到相对稳立的结构5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点燃酒灯,加热试管:检査装置的气密 性;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并固左在铁架台上: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连接好装置;熄火酒精灯: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阴B.D.|C.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C.爛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
3、破夜沉沉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7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左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1%甲乙丙丁反应后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左律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8.某有机物在9. 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 8gC0:和5.4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 该有机物中一立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 该有机物中一泄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
4、. 无法确定9. 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立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 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汁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气的子气体的质量B.c.固体的质量D.物质的总质量时间10.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镭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 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锭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5B.属于金属元素C.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D.相对原子质量为54. 94g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3626甲乙 丙 丁5匚二I表示反应前的质量匚二1表示反应后的质量A.参加反
5、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 x的值是7c.13. 关于下列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8 8或8 或7A.B.C.D.属于不同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均具有稳定结构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I2D. d=8%14.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左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 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 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 a=56%B. b=6%15. 在一立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 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
6、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 W可能是单质B. Y可能是催化剂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16.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否畏来自空气的是A. 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缶B.手于生产氮肥的2C.用于医疗急救的02D.用于飞艇的He17. NH4CIO4 (髙氯酸彼)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 C02B. Cl2C. 02D. N218.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 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岀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纳米铁粉在
7、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B.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C. 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D.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19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 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B.使用火药C.蚕丝织布D.冶炼金属20. 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CO2 与 0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CCaCO3 与 NaCl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NaOH 与 NazCOs滴加酚瞰溶
8、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二、实验题(蹴题较难)21.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D(1)写出图中Y仪器的名称。(2)实验室利用装垃A制取氧气,洒精灯应加热Y形管内 (填a或b)处的高锈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0(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02时,可通过调盯分液漏斗的旋塞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实验室检验C02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等体积的两瓶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测得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 你认为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给出理由0(4)若使用C装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则锌粒应放在 (填隔板之上”或“试管底部),收集装垃不能
9、选择D、E、F中的。(5)G装置是一个多功能瓶,请你说出一个G装置的用途:。22. 如图所示,为鉴别缶、CO、CH4三种气体,分别把它们的燃饶产物依次通过甲、乙两 装置,甲瓶中为浓硫酸,乙瓶中为澄淸石灰水。(浓H2SO4有吸水性)(1)若甲瓶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乙瓶中物质的质量不变,则燃烧的气体为,化学方程式为O(2)若甲瓶中物质的质虽不变,乙瓶中生成白色沉淀,则燃烧的气体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甲,乙两瓶中物质的质量都增加,则燃烧的气体为:若乙的质疑增加2.2g,则甲的质量增加23. 如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DCE(1)实验室中用装置A来制取02的化学反应
10、方程式为,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收集装置 (填字母)。(2小明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Mn02制取氧气。 若用F装置收集02,则02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红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而改进:一是将制取装程B换为图中的装置(填字母)。二是将过氧化氧溶液加水稀释,若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 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必须考虑的是 (填序号)。 颜色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4)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英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装置 (a、d为浸有紫色石
11、.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裁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立玻璃管的装苣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a注射器-1i科管饮软Inii-ll饮料瓶一幺幺一同-a b c dtTffilT玻璃管图乙 乙图中左边友生装置类似于图甲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实验室利用该装宜制取二氧化碳时的化学方程式为,注射器内的夜体用稀硫酸(填能或不能”)代替。该实验看到处的棉花先由紫色变色。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0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 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提
12、岀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设计实验)所用装垃如下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竹炭粉末新鲜鸡血1沁ABCDE(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2)小坍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3)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垃的不足之处是,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o(4)小亮认为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装亂 替换原装垃中的E装巻,你认为_(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
13、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 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o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25. 利用下图可进行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1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发生的反应。:.(2)请将下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检查装置的0 平放试管,用将反应物送至试管底端。 先试管,然后集中加热试管底部,观察记录。 结束反应时,先将导管移离液体,再。(3)为探究炭粉还原氧化铜的最佳条件,有研究小组进行了三组对照试验。各组实验结果 如下。表1炭粉和氧化铜不同质比对照试验反应物质让比CiCliO1:61:81:1()1:12固体变化-实验中轻微红热
14、红执纣执纣执实验后砖红色粉 木中右少址 黑色同体纠;:球状砖红色粉束中有 金屈光洋多址细小光址金 固体 屈光汪球状尚体砖红色粉末 中有部分黑 色固体表2反应物不同研磨时间对照试验研轄时间分钟0510凰体变化实验中无明显现象轻微红热红热实验后砖红色粉末砖红色粉末中有竹金属光泽 中疗少量黑名触细小红色金红色球状同 色固体 厲尤泽固体 体裘3反应物是否烘炒对照试验是否烘炒固体变化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红快实验后大址黑色固体中有少红色金加光泽球状固 址砖红色粉末体小颗粒A.固体红热B.细小红色金属光泽固体C.黑色固体D.球状金属光泽固体上述记录能说明有铜生成的是 (填编号)。A. 固体红热B.细小红色金属光
15、泽固体C.黑色固体D.球状金属光泽固体归纳以上实验结果可知,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最佳条件是:反应物质量比(C:CuO)为 ,反应物要先分别,然后再混合起来。26. (6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淸石灰水中不断吹气,在吹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岀现浑浊后又变澄淸,他感到很意外.小强又将纯净的C02持续 通入新制的澄淸石灰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O?能与CaCOj和出0继续反应生成Ca (HCO3) 2,由此小强推测出Ca (HCO3) 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3)小强还想了解Ca (HCO3) 2的化学性质
16、.查阅资料后得知族酸氢钙Ca (HCO3) J受热 易分解,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气体等物质.他与同学们一起对碳酸氢钙受热分解后产物 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猜想)猜想1.生成的难溶性化合物可能是碗酸钙.经实验探究结论正确.猜想2.放出的气体可能是02、出、CO、CO?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验探究)操作1.加热A装苣,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的澄淸石灰水变浑浊.操作2.在a处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无明显变化.(实验结论)结论1.碳酸氢钙分解产生的气体一泄有结论2.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02 CaCOs+CO2个(表达交流)交流1.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操作2实验中存在的不足是.交流2.小组内
17、某同学对上述结论提出异议:该同学的观点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阐述理由该实验没有对氧气进行验 证结论2”不正确27.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2) 胶头滴管用过后应(3) 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慵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4) 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5) 实验室用如图装宜制备氧气用于性质实验。欲调整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iT图中A、B、C哪个旋钮:28. 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C。=-h:o2稀滚滋内容 步骤(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I烧杯中盛有80C的热水
18、,分别在燃饶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能吸收C02),燃 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 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n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1) 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实验1中,推入出。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推入H2O2溶液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3) 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木炭熄火后冷却一段时间,饶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 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4)下而是一些常用的火火方法的事例:熄
19、火洒精灯时,用灯帽盖火;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火: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火火。请你从火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包括事例 (填序号)。【参考答案】衬*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岀 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
20、质:故C不正确;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务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故D正确。故选C。2.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粮食醸洒是将粮食发酵,该变化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B、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C、烧制陶瓷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燃烧,错误:D、冶炼生铁是用一氧化碗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根拯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 B解析:B【解析】【详解】由题干可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若设Ni元素的化 合价为X,根据正负化
21、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得:x+(+3)x 2+(-2) x 4=0, x=+2,故B选项符合 题意4. 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 属于不同种元素,是错误的叙述,因为二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B. 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是错误的表示,应该为Mg2+;C. 的化学性质相似,是错误的叙述,因为二者的最外层的电子数不同;D. 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5 . A解析:A【解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连、查、装、泄、点、收、离、熄)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应选A。6 . A解析: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
22、雪花却输 给梅花一段淸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 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 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燉烧石灰石 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 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7.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
23、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 应: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41%-25%=16%,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48%- 30%=18%,故丁是反应物。A、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泄律,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2%: 16%=1: 8, B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C选项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D、由质量守恒左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左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D选项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左律及其应用,以质量分数直方图的形式出现,要先看懂图形的变化, 分
24、析数据,弄淸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质量分数的数据确左物质变化的质 量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8. C解析:C【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物质中一左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8.8gCO2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8.8gx兰匕2xl00%=6.4g, 5.4gH2O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44=5.4gx xl00%=4.8g,生成物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所含氧元素的质疑和18=6.4g+4.8g=11.2g , 11.2g9.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1.2g - 9.6g=1.6g,则该物
25、质 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左律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9. A解析:A【解析】一定质疑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A、气体的分子数不 点燃变,C+0; CO:,故A正确:B、气体的质量应增加,故B错误:C、氧气是过量的,固体质量最终应变为零,故C错误:D、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必然遵循质疑守恒左律,故D 错误。10. D解析: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原子序数为25,故A正确;B、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 确: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C正确:D、相对原子 质量为54.9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
26、单位,故D错误。点睛: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11. A解析:A【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 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 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捲为36g - 5g=31g;丙的质量 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泄律,乙应是反应 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 - 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 - 19g=7go A、参加反应的 甲和乙质量比为12g : 19g=12 : 19,错误;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
27、、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 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泄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 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 - 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 - 19g=7g,正确。故选 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 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2. D解析:D【解析】【分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苴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不正确:B、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C、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D、由两种
28、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13. D解析:D【解析】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和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 错误;B、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 ,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 ,表示的粒子核内质子数为为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属于金属元 素:表示的粒子核内质子数为9,为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 素,错误;C、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氨为2个),属于相对稳泄结构,的最 外层为电子数均为7,不属于相对稳泄结构,错误;D、是氯离子,是镁离子,两种粒子可以形成化合物MgCI2,正确。故选D。14 .
29、A解析:A【解析】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 有变化,则甲+乙T丙。A、甲由70-42,减少了 28,图2应减少14, a = 7O%-14% = 56% ; B.乙由 14%-11% # 减少了 3% ,图 3 应减少 6% x b = 14% - 6% = 8% ; Cx 丙由 6%-40%,增加了 34,图2应增加17 , c = 6% + 17% = 23% ; Dx对比图1和图3得, 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二10%。故选A。15 . D解析: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疑是参加反
30、应的质量或生 成的质呈:。X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0g-3.2g=6.8g; Y的质量不 变,可能是催化剂;W的质量增多,W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3.2g; 6.8g3.2g,根据质 量守恒左律,Z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6.8g-3.2g=3.6g:根据分析,该反应是XTW+Z。【详解】A. 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TW+Z,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所以W可能是单质, 选项A正确:B. Y在反应前后质疑不变,不能确左英是否是催化剂,因为在有些反应中溶剂水的质量也 不变,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C. 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TW+Z,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
31、分解反应的特征, 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D. 根据分析,Z物质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0g+3.6g=93.6g,选项D错误。 故选D。16 . A解析:A【解析】【分析】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 气体(氨、氛、氮、氮、毎、氯、),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 而成。【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立,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C正确: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
32、,故D正确。故选A.17. A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守恒立律及苴应用,根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高氯酸彼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氯元素、氧元素 四种元素,没有碳元素,故分解后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碳元素,故选A。18. C解析:C【解析】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纳米铁粉在 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正确:B、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生成氧化铁,铁在 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C、物质 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错误:D、根据“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
33、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 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可知,反应物间的 接触面积大小是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正确。故选C。19 . C解析: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 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 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 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 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0 . D解析:D【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有助燃
34、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酒精具有芳香气味,白醋有酸味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是酚酥变红色进行分析.【详解】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火焰熄火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 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闻气味,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有酸味的是白醋,现彖不同,可以鉴别,故B 正确;C、取样品,加水溶解,会形成溶液的是氯化钠,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现象不同,可以鉴 别,故C正确:D、取样品,滴入酚駄,溶液显碱性,都会变成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D.【点睛】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锥形
35、瓶a反应速率能收集的二氧化碳更加纯净隔板之上E用来观察气体的流速(或收集气体或干燥气体或除去杂质气体等)【解析】A解析:锥形瓶a 2KMnO4 = K2MnO4+MnO2+O2t反应速率CO2+Ca(OH)2=CaCO3 i +H2O 能收集的二氧化碳更加纯净隔板之上E用来观 察气体的流速(或收集气体或干燥气体或除去杂质气体等)【解析】【详解】(1)写岀图中Y仪器的名称:锥形瓶;(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洒精灯应加热Y形管内a处的高镭酸钾,因为a部分 试管口略微向下,可以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造成装苣炸裂,髙镭酸钾加热产生镭酸钾、A二氧化镭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 K2N4n
36、O4+N4nO2+O2t ;(3)实验室用B装登制取CO2时,可通过调肖分液漏斗的旋塞来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从而 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实验室用澄淸的石灰水检验C02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化学方 程式是:CO2+Ca(OH)2=CaCO3 i +H2O 0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量等体积的两瓶分别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中剩余氧气的体枳分数,据此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理由:排水法中氧气含量更低,收集的二氧化碳更加纯净:(4)若使用C装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则锌粒应放在隔板之上,有利于控制反应的 发生与停止: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麗不能选择E:(5)G装置是一个
37、多功能瓶,G装置的用途:用来观察气体的流速(或收集气体或干燥气体或除去杂质气体等)。22.氢气 2H2+022H20氧化碳2C0+022C02 甲烷 1.8【解析】【分析】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2燃烧生成水;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点燃解析:氢气 2H2+O2=;2H2O点燃一氧化碳 2CO+O2=2CO2 甲烷 1.8【解析】【分析】C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出燃烧生成水;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二氧化碳可与澄淸的石灰水反应,A中放浓硫酸,B中放澄淸石灰水溶液,所以可根据质 量的变化,确定吸收的为水还是二氧化碳,进一步确左气体的成分。【详解】(1)装置甲的质虽增加,
38、乙的质量不变,说明只有水生成,则燃饶的气体是氢气,氢气燃_点燃点燃烧生成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故填:氢气:2H2+O2=2H2O:(2)装置甲的质呈不变,乙的质量增加,说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则燃烧的气体是一氧化 占燃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2CO+O2=2CO2:故填:一氧化占燃碳:2CO+O2=2CO2:(3) 装置A. B的质量都增加,说明生成的气体中既有水又有二氧化碳,则燃烧的气体是甲烷:乙的质量增加22g,设:甲的质量增加xg,即生成xg水,占燃CH4 +2O2CO2 +2H2O44362.2gx44 _362.2g xx=1.8g故填:1.
39、8。23. D a C lOOgC 不能d红密度比空气大【解析】【详解】(1)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MnO.解析:2KC1O32KCI+3O. T D a C 100g CACaCO3+2HCI=CaCl2+H2O+CO2 T 不能d红 密度比空气大H2O+CO2=H2CO3【解析】【详解】MnO,木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O. 2KCI+3O, T :收集气体的装置为D、E、F,而要收集下燥的氧气只能是6(2) 用F装苣收集氧气,氧气只能从a 口通入,利用气压使液体从b 口排出。C装置将原来B中的长颈漏斗替换成了分液漏斗,可以很好的控制反应物过氧化氢的流 入,进而控
40、制反应的进程。溶液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虽:为:5Ogxl5%=7.5g,当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时,溶液的总质 虽:为7.5g4-5%=150g,而原溶液的质量为50g,所以需要加水150-50=100g.(3) 收集气体时密度决左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而溶解性则决泄是否能用水 来收集气体,故选。(4) 乙图中左边的注射器和C装置中的分液漏斗的性质是类似的:实验室可以使用碳酸钙 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T :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会附在碳酸钙的表而,使反应无法正常进行,故注射 器内的夜体不能用稀硫酸代替。二
41、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与石裁试液反应变红,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d 处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与石烷试液反应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所以d处会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H2O+CO2=H2CO3,所以二氧化碳遇到石 澆试液变红,这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4. (1) Ca (OH) 2 +C02 二=CaCO3 I +H20(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3)没有作尾气处理应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4)不可以因E装置中解析:(1) Ca (OH) 2-J-CO2= CaCO34/-|-H2O(2)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3)没有作尾气处理应在
42、a处加一盏点燃的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4)不可以因E装置中通入的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可能导致装巻发 生爆炸【拓展应用】B【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B装豊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 澄淸石灰水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 2+CO2= CaCO34z + H2O(2)为了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对实验现象形成干扰,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 置,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除尽(3)由于一氧化碳有毒,故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讣的这套装巻的不足之处是:没有作尾 气处理;解决的方法:应在a处加一盏点燃的洒精灯或套上一个气球(4)小亮认为可以用右
43、图所示的装苣,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苣,是不可以;原因是:因E 装置中通入的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可能导致装置发生爆炸【拓展应用】根据信息: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 淤、去污等功效,故不正确的说法不能除去口中异味,选B考点: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5. C + 2CuO 2CU + CO2T Ca(OH)2 + C02 = CaCO34/+ H20 气密性 纸槽(或药 匙)预热撤走酒精灯(合理答案均可)BD 1: 8烘干解析:C + 2CuO 直過 2Cu + CO: t Ca(0H): + CO: = CaC03 I + H:0 气密性纸槽
44、(或药 匙)预热撤走洒精灯(合理答案均可)BD 1: 8烘干研磨10分钟【解析】(1)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 硕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CUO 直壘 2CU+CO2?: CO2+Ca(OH)2=CaCO3j,+ H2O: (2)首先要连接装巻,检査装苣的气密性:取用粉末 状药品用药匙:给试管加热时,要先均匀预热,在集中在药品处加热:为了防止冷水 倒吸炸裂试管,要先将导管取出,再撤走洒精灯:(3)铜是一种红色的具有光泽的金 属,故选BD;根据表格数据以及现象可知,多量球状金属光泽固体是反应最充分的时 候,即反应物质疑比(C: CuO)为1:8
45、时,为了充分接触,反应物要先烘干研磨,再混合10 分钟。26. 排除其他气体的干扰。(或验证该现象只与二氧化碳有关等)(合理即 可)Ca(HC03) 2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结论1.C02 (或二氧化碳)交流1.没有检验气体的纯度或有可能发生爆炸等(根据猜解析:排除英他气体的干扰。(或验证该现象只与二氧化碳有关等)(合理即可)Ca(HCO3)2能溶于水(或易溶于水)结论1.C02 (或二氧化碳)交流1.没有检验气体的纯度或有可能发生爆炸等(根据猜想2给出的气体,合理即可) 交流2.不赞同此观点.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若有氧气产生,实验操作2中的木条燃烧的 会更旺.赞同此观点.根据质量守恒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氢原子,反 应后又无氢气生成,所以应有水生成.(或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生成物中不含氢元素,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解析】试题分析:(1)小强做第二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英它气体或物质的F扰,以保证实验 的科学性:(2)小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宝鸡三和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17施工安全课件
- 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宁夏工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服务行业教学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有答案)
- 生物-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试题+答案
- 演出经纪人资格证常见试题及答案分析
- 2024年河北建投集团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与信仰对话 课件-2024年入团积极分子培训
- 2024《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全文课件
- SYT 0452-2021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PDF解密
- 研学旅行PPT模板
- 新教材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四册 第十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精品教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
- 10t单梁起重机安装方案
- 钢轨探伤技术及规则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