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公共场所火灾危险应具备三个能力_第1页
避免公共场所火灾危险应具备三个能力_第2页
避免公共场所火灾危险应具备三个能力_第3页
避免公共场所火灾危险应具备三个能力_第4页
避免公共场所火灾危险应具备三个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避免公共场所火灾危险应具备三个能力 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旅游、度假、就餐、购物、娱乐等活动形式多样、场所各异。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场所的消防安全条件多样、环境各异,有些场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火灾隐患和不安全的因素,有一些存在有随时发生火灾的潜在危险,因此,认识消防标志、了解消防设施功能和掌握火灾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法是确保公共场所内人员人身安全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现把相关的消防知识介绍给大家,望有备无患、祝人人平安。一、认识了解火灾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在餐厅、影剧院、商市场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瞬间烟气弥漫并充斥在一定范围的空间内,同时日常照明电源被自动切断场所

2、内将漆黑一片,严重影响着人员对逃离方向的识别和火情的判断,妨碍着逃离现场秩序,影响人们逃生速度,威胁着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便于人员疏散,而安装的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就起到了火灾情况下的照明和引导逃离路径、指示方向的作用。所以,每当进入场所后应留意查看。(一)安装部位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场所或部位。(二)安装要求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 作为指示标志,并安装事故照明设备;2展览厅、多功能厅、营业厅等大型厅室的疏散通道及其转角处应安装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设施,且间距为20米并安装在吊顶上,其下部直线范围内禁止物品遮挡;3袋形

3、疏散走道应安装设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设施且间距20米,疏散指示标志应安装在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米以下墙面上,事故照明应安装在吊顶上。二、认识了解安全疏散设施发生火灾时,引导人们向不受火灾威胁的地方撤离,而安全门、太平门、疏散楼梯等就是建筑物内设置的必要疏散设施。确定建筑物内某点至安全出口的时间和距离,如商场的营业厅由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20米;计算疏散流量和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区域的疏散时间,保证走道和楼梯等的通行能力,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每通过人数100人不小于1米计算,且规定有最小净宽,如医院的疏散楼梯宽度不小于13米,住宅为11米,还必须设置指示人们疏散、离开危险区

4、的视听信号。因此,安全疏散设施是摆脱危险通向安全的生命通道,每当进入场所后应注意观察和记忆。1安全出口: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需要把建筑物内的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到安全区域,这就是火灾时的安全疏散,凡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的门、楼梯、走道等都称为安全出口。如建筑物的外门;着火楼层梯间的门;防火墙上所设的防火门;经过走道或楼梯能通向室外的门等,都是安全出口。 建筑物中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一定宽度的安全门对于人员和物资疏散非常重要,若安全出口数量不足或安全门宽度不够,火灾时很容易造成堵塞发生混乱,特别是公共场所安全出口被锁闭或只有一个出口时往往使众多人员被烟火封堵而陷入困境。设置要求:(1)大于200平

5、方米应按递增面积设两个以上出口;(2)疏散门的宽度不小于1.3米,并不允许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3)应向外开启,不允许采用侧拉、旋转、吊门。2疏散走道从建筑物着火部位到安全出口的这段路线称为疏散走道,也就是指建筑物内的走廊或过道。从防火的角度看,对疏散走道的要求如下:(1)疏散走道的吊顶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的非燃装修,以保证火灾时走道内吊顶不发生燃烧;(2)疏散走道不宜过长,应该能使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出口;(3)疏散走道应宽敞明亮,保持畅通无阻,尽量减少转折。疏散走道上不要设置台阶、门槛,以防人员拥挤时跌倒妨碍疏散逃生;(4)疏散走道内应有疏散指

6、示标志和事故照明。3防火门:是日常疏散人流、火灾情况下用于人员疏散逃生,设置于防火分区之间具有一定耐火极限和防烟功能的防火分隔物。应该说火灾情况下防火门的两侧应该是安全与不安全的两个区域或两个界限,分为甲、乙、丙三个级别。4防火卷帘:平时卷放在门窗洞口上方或侧面的转轴箱内,火灾时将其放下展开,用于阻止火势从门窗洞口或一防火分区向另一防火分区蔓延,起防火分隔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5疏散楼梯: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疏散楼梯是疏散人员的主要交通工具。在火灾事故情况下疏散楼梯作为常规的逃生工具,所以,疏散楼梯是作为竖向疏散通道的室内楼梯,是安全疏散的主要通道应保持通畅。6敞开楼梯间:一般是

7、指建筑物由墙体等围护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直接相通的楼梯间。它是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在低层建筑中应用广泛的用于人员疏散的楼梯间。7封闭楼梯间:是指设置有阻挡烟气和火势的双向弹簧门及外开门的楼梯间。当高层建筑或特殊场所内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不能靠一般的电梯或云梯疏散,而楼梯此时是唯一的最主要垂直疏散通道,必须安全可靠。而敞开式楼梯间火灾时犹如一个大烟筒既拔烟又抽火,垂直方向烟气流动短时间内经过敞开空间向上扩散,迅速就弥漫到整个建筑严重影响人员疏散威胁着人身的安全。 三、火灾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法(一)基本避险方法1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切不可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盲目

8、逃跑或纵身跳楼。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及时地掌握当时火势的大小和蔓延方向,然后,根据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和具体情况选择逃生路线;2以寻找安全疏散出口为原则寻找逃生通道;3选择沿墙壁前行,不使用电梯;4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5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要用毛巾、手帕等物品捂住口鼻防止中毒;6逃生时应从高楼层处向低楼处逃生,因为火势是向上燃烧的,火焰会自下而上地烧到楼顶。(二)不同情况下的避险方法1初起火灾时,可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同时,要大声呼唤受火势威胁的周围人员,让他们迅速反应快速逃生。

9、2在浓烟中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弯腰行走或甸甸前进,寻找安全出口。3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同伴身上着火,可用衣、被等物覆盖灭火或用水浇灭火苗。4发现居所外着火情况不明时:(1)开门前应先用手触摸门把锁,如果门锁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则说明大火或浓烟已封锁房门出口,此时千万别贸然打开房门;(2)如果门锁温度正常或门缝没有烟雾钻进来,说明大火离自己尚有一段距离,此时可打开一道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3)开门时要用一只脚去抵住门的下框,防止热气浪将门冲开,助长火势蔓延,在确信大火并未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应尽快离开房间逃出火场。5当离开房间发现起

10、火部位就在本楼层时:(1)应尽快就近跑向着火房间反方向的安全疏散口,遇有防火门应及时关上;(2)如果楼道已被烟气封锁或包围时,应尽量降低身体尤其是头部的高度,也可利用湿毛巾或衣服等捂住口鼻;(3)必须经过火焰区,逃生前最好将衣服用水浇湿、用湿毯子裹住全身或用湿衣服包住头部等裸露部位;(4)当确信火灾不在自己所处的楼层时,仍应就近向安全疏散口撤离;6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下层时:(1)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上层,应向楼下逃去,直至到达安全地点;(2)如果着火点位于自己所处位置的下层,应以寻找安全疏散出口为原则;(3)在高层建筑中,因为平行设置的疏散出口较多,要尽量平行方向寻找出口

11、,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向楼上跑,以防走上绝路,因为火主要是向上蔓延,且速度很快,烟气向上扩散的速度也比水平流动的速度快好几倍。7当大火和浓烟已封闭通道时:(1)应立即退回室内,然后关闭房内的所有门窗,防止空气对流,延迟火焰的蔓延速度;(2)用布条堵塞门窗的缝隙,有条件时可用水浇在迎着火的门窗上,降低它的温度等待救援;(3)在较高楼层上呼救声,一般地面上的人是听不到的。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利用手机、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外报警,以求得援助,另一方面也可从阳台或临街的窗户内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向楼下抛扔沙发垫、枕头和衣物等软体信号物,夜间则可用打开手电、应急照明灯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帮助营救人员找到确切目标;(4)在得不到及时救援时,可用房间内的床单、被里、窗帘等织物撕成能负重的布条连成绳索,系在窗户或阳台的构件上下滑到下面没有起火的楼层时,就可以破窗而入;也可利用建筑物外墙上的落水管、避雷针等逐层下降至地面或没有起火的楼层下逃生;或者利用房内的门窗、天窗、阳台或竹竿等寻求其他逃生的途径。以上方法不适合年龄小、年纪大、病人或行动不便的人。8在楼上被火围困时,可向室外扔抛沙发垫、枕头、衣服等软物或其他小物品发出求救信号。夜间则可打手电或敲击铁质器具、面盆等发出求救信号。9当周围全部被火侵蚀时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