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止血和包扎_第1页
创伤急救、止血和包扎_第2页
创伤急救、止血和包扎_第3页
创伤急救、止血和包扎_第4页
创伤急救、止血和包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以外伤占比例最大,因此要加强创伤急救急救技术的培训和 学习,以保证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编辑课件 创伤现场急救原则 v尽快将伤员搬运至安全地带 v尽快解除呼吸道梗阻 v尽快进行伤口包扎止血 v有骨折的,要妥善固定 v对离断的肢体,要妥善保存 v尽快安全转运 编辑课件 n锐器刺入,不可拔出,应将锐器固定包扎,送往医院急救; n有脑脊液耳鼻漏的,禁忌冲洗和填塞,应将头偏向患侧,任 其流出,可以用干的消毒棉球或纱布将流出物擦拭干净; n有开放性气胸时,应首先将开放性气胸处理为闭合性气胸; n若腹部伤有肠管等内脏脱出,现场包扎时切忌将其回纳腹腔 n

2、四肢伤要注意有无骨折。如有骨折,应在运送前,用夹板或 木棍将其固定; n怀疑脊柱损伤的,一定要用脊柱板担架进行搬运;怀疑有颈 椎损伤的,要用颈托、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颈部; n对离断的肢体,要用无菌或干净布包裹,放塑料袋密闭,然 后低温保存(410c),尽快与伤员一同送往医院; n昏迷要保持气道畅通,取侧卧(复原卧位)或平卧头侧一边 n疑胸腹腔闭合性损伤,应密切观察呼吸、心跳、意识状态、 血压。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根据是否为开放性创伤 外出血外出血: : 体表可见到。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 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内出血: : 体表见不到。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 脏器或体腔内 编辑课件 根据损

3、伤血管类型 动脉出血:出血快而量多、不易凝固、喷 出、与心脏搏动同步,血液呈鲜红色 静脉出血:位置比较浅表,出血较慢或点 滴出血,色暗红,容易控制 毛细血管出血:出血慢,从受伤面向外渗 出,呈“水珠状”, 6-8分钟自行凝固停止 编辑课件 创伤出血的意义创伤出血的意义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部 位 颜 面 部 头 顶 部 头 颈 部 腋 肩 部 前 臂 手掌 手背 手 指 大 腿 小 腿 足 部 压 迫 点 下颌 骨与 咬肌 前缘 交界 处面 A压 向下 颌骨 耳屏 上前 方 1.5cm 颞浅A 胸锁乳 突肌中 段内侧 颈A,压 向颈椎 锁骨 上窝 内1/

4、3 处锁 骨下A 向下 压向 第一 肋骨 上臂 肱二 头肌 内侧 肱A末 端, 压向 肱骨 手腕横纹 稍上方尺 、桡A, 用两手拇 指分别同 时压迫 手指 两侧 指A, 用拇 指、 食指 分别 压迫 腹股沟 中点稍 下方股 A,用 双手拇 指重叠 (或掌 根、肘 部)用 力压迫 腘窝 处腘A 向后 压向 股骨 足背 最高 点足 背A 内踝 与跟 腱之 间胫 后A 两手 拇指 分别 同时 压迫 编辑课件 方法:方法:将胸锁乳突肌中段 前缘的颈动脉压向颈椎 应用:应用:可止同侧头颈部、 面深部、咽部出血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压迫时间不能 太长,且不能两侧同时压 迫,以免引起严重脑缺血 编辑课件 编

5、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方法:方法:在腹股沟中 点稍下方处,将其 用力压在股骨上。 可用双拇指重叠或 双手掌根重叠或用 肘部将股动脉压向 耻骨下支 应用:应用:大腿以下出 血 编辑课件 压迫尺、桡动脉压迫尺、桡动脉 方法:方法:双手拇指 压迫腕横纹稍上 方内外两侧位置, 将尺桡动脉压向 尺骨、桡骨 应用:应用:手掌、手 背出血 编辑课件 方法:方法:用两手的拇指分别压迫内踝与跟腱 之间的胫后动脉和足背横纹的中点(即: 足背的最高点)足背动脉 应用:应用:足部出血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动作要领:快动作要快; 准部位、方法要准确; 轻动作要轻,

6、不要碰撞伤口; 牢固定要牢靠; 美效果要美观; 适松紧要适度。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用于:用于:身体粗细均匀部位,如手腕、脚踝、 前额、手指及 颈部;还可以用在其它绷带包 扎法的起始和结束,缠绕两圈,以达到固定 绷带的作用。 方法:方法:首先,将绷带头斜放,绕受伤部位 包扎一圈后,把斜角反折,将其压在下面, 然后,环形缠绕数圈,每圈要将前一圈完全 盖住。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应用:应用: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 如大腿、前臂等 方法:方法:首先以环形包扎法缠绕两 圈,然后,将绷带由远端向近端 进行螺旋包扎,每一圈盖住前一 圈三分之二,最后,以环形包扎 两圈结束,在肢体外侧固定。 注意

7、事项:注意事项:包扎后要注意观察肢 端血运情况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用于:用于:肢体粗细明显不均部位,如前臂、小腿 方法:方法:首先以环形包扎开始,缠绕两圈,然后用 拇指、食指将绷带上缘反折向下,继续螺旋缠绕, 每一圈要盖住前一圈的三分之二,反折线要排列整 齐,呈一条直线,最后以环形包扎两圈结束。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反折处要避开伤口及骨骼突起部位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适用于适用于: :手、足、肩背部 的包扎 方法方法: :首先在容易固定的 部位手腕处,以环形包 扎法缠绕两圈,然后,向 远端绕手指一圈,露出小 指甲床,再由下而上,反 复做“8”字包扎,最后在 手腕处环绕包扎两圈结束, 固定于外

8、侧。 编辑课件 应用:应用:用于包扎关节部位, 如膝、肘、踝关节 方法方法:首先在膝关节最突出的 地方,以环绕法包扎两圈, 将敷料固定,然后将绷带向 上一圈,向下一圈, 反复进行,每一圈 要压住上一圈的三 分之二,最后固定 在大腿外侧。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将三角巾底边 反折两指宽, 中点置于伤者 前额 顶角经头顶拉 到枕后,盖住 头部 在眉上、耳上 将两底角在枕 部交叉,然后 返回在前额打 结 将顶角拉紧并 反折塞于底角 在枕部交叉处 编辑课件 将三角巾顶角、 底边中点各打 一结,将顶角 打结处置于前 额,将底边结 置于枕后部 将底边拉紧, 包住下颌,两 底角在下颌交 叉绕到枕后在

9、 底边结上方打 结 编辑课件 将顶角打结, 置于颌下 两手拉住底角 罩住面部 将两底角拉到 枕后交叉并压 住底边,在前 额处打结 将眼、口鼻处 三角巾剪去 编辑课件 适用于:上臂、前臂外 伤及骨折。 方法:首先将患肢屈肘 80度,将三角巾展开铺 于胸前,底边与躯干平 行,顶角对着肘关节, 在患侧锁骨上窝处将两 底角打结,打结处垫衬 垫,一手抵住肘部,另 一手拉紧三角巾,直至 小指指端露出,将顶角 多余部分塞入。 编辑课件 适用于:肩部、锁骨、手的外伤 及骨折。 方法:屈肘45度,将三角巾展开, 平铺于患肢上,顶角对着肘部, 将肘部多余部分塞于肘下,一手 固定患肢,另一手将患者手部的 三角巾塞于

10、手下,将患肢下方的 三角巾收紧经腋下向后绕过肩胛 骨至健侧锁骨上凹处打结固定, 打结处垫衬垫。 编辑课件 n将三角巾一折为 二,手放在中间, 中指对准顶角, 把顶角上翻盖住 手背,然后两底 角在手背交叉, 围绕腕关节在背 侧打结。 编辑课件 七、足部包扎七、足部包扎 编辑课件 八、眼睛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窄带,从枕后经耳上 方拉向前,在眼前交叉,然后再经耳下方绕向枕 下打结固定。 九、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窄带,一端从颈后绕 向前,包住下颌,与另一端在面颊侧面交叉、反 折、转向颌下,再经两耳前方,在头顶部打结固 定。 十、肩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燕尾状,后片稍大于 前片,燕尾夹角对准颈部,将

11、顶角系带与底边折 成的角在腋下打结,系带缠绕臂部固定,然后, 将两底角在对侧腋下打结,打结处垫衬垫。 十一、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顶角向上对准肩部,盖 住受伤部位,多余的底边上翻,把两底角回绕在 背后打结,再将顶角系带与其一起打结固定。 编辑课件 十二、腹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燕尾状,前片大于 后片,燕尾朝下,盖住腹部,将底边形成的一角与 顶角系带在腰部打结,再将大燕尾从两腿中间向后 拉,绕过大腿与小燕尾在大腿外侧打结。 十三、臀部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燕尾状,大片在后, 包住臀部,将底边形成的一角与顶角系带在腰部打 结,再将大燕尾从两腿中间向前拉,绕过大腿与小 燕尾在大腿外侧打结。 十四、膝(肘

12、)关节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宽(窄) 带,盖住膝(肘)关节,在腘窝(肘)处交叉,两 端分别绕过膝(肘)关节上下方,在外侧打结。 编辑课件 特殊部位包扎法: 腹部内脏脱出: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外露脏器,用三 角巾做成保护圈加以保护,外罩器皿,然后三角巾 包扎固定,取仰卧位或半卧位下肢屈曲。 异物刺入体内:注意固定外露异物,避免移动挤撞。 开放性气胸伤口:尽快用大于伤口边缘5cm的不透气 敷料封闭伤口(敷料的上边及左右两边用胶带粘贴 固定,留出下边敷料口起活瓣作用)。 编辑课件 包扎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 包扎前,先控制出血。 二、伤口必须先覆盖无菌敷料再包扎(若没有无菌敷 料,可用清洁敷料代替) ,

13、避免绷带、三角巾直接 与伤口接触。 三、包扎时,避免在伤口或敷料附近说话或咳嗽, 以免污染伤口。 四、要直接将敷料覆盖在伤口上,不可由旁边滑移 至伤口。 五、绷带包扎时,应由远心端或易固定处开始包扎。 如果不小心掉落地面,则须更换。 六、绷带或三角巾要完全覆盖伤口敷料。 编辑课件 七、包扎四肢时,要露出指(趾)端,以便于观察血 液循环,注意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 八、包扎完毕,可以以打结方式固定或用胶布固定, 弹力绷带可以拉起放入上一圈内。 九、使用胶布固定,不可贴在受伤皮肤上,以免造成 再次伤害。 十、不可在受伤、关节、骨突、肢体內下侧或不易看 到的地方打结。 十一、若血液渗透敷料时,不可拆掉原来的敷料,须 在外面继续加盖敷料,以免因拆掉敷料时引起更多 出血或浪费时间。 包扎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v特别提醒: 在急救过程中,凡是有可能接触到 患者血液、体液、粘膜、分泌物、或 者呕吐物的操作,必须戴保护性手套。 v只有保护好自己,才有机会救更多的 人 ! 编辑课件 谢谢 谢!谢! 编辑课件 v指压止血法:不同部位出血,动脉的压迫点:面动脉、颞浅动脉、颈动 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尺桡动脉、指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 胫后动脉 v上臂上止血带 v屈肢加垫止血法 v三角巾绞棒止血法 v绷带包扎法:环绕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