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_第1页
最新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_第2页
最新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_第3页
最新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宁古塔是余秋雨的一篇散文作品。下面我们为大家带 来余秋雨散文宁古塔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 家。宁古塔余秋雨 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 为“宁古塔”的所在。 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 “宁 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 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 的当地人分而食之。 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 但与 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 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

2、没有塔, 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 意为“六 个”( “宁古”为“六”, “塔”为“个” ), 据说很早的时候曾 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 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 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 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 最好的待遇是在所 谓“官庄”里做苦力, 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 照清代被流放的学 者吴兆骞记述, “官庄人皆骨瘦如柴”、 “一年到头, 不是种田, 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当官衔、身份、家产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 命的直接呼唤。 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 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 些

3、朋友, 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 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 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 指陈当时的“逃人法” 立法过重,株连太多 ; 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 徙”而自己反被流徙 ; 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 ; 郝浴是 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 , 。 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 但善良和 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 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 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 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 的文士们中间。 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 特殊的重量。 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

4、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 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 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 但这事不能光靠钱, 还要让当朝最有权 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 也乐于帮助朋友, 但对 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 难以点头。 顾贞观没有 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 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 对顾贞观说:“给 我十年时间吧, 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 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 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 ?他还有几年好活 ?五年为期,好 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

5、很多人的努力,吴兆骞 终于被赎了回来。 我常常想, 今天东北人的豪爽、 好客、重友情、 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 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 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 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 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 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 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 那么多绝望的辛酸, 但 他们却无意怨恨它, 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 让它感受文明的 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

6、、司马 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 但宁古塔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 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 。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 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 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 甚至终身陷于囹圄, 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 全然销蚀。 凭着这种高贵, 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 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 继而可以 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 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 选自余秋雨宁古塔 ,有删节 )12. “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在文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7、13. 文中写顾贞观设法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有何作用 ?(4 分)14. 解释第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6 分 )15. 结合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 (6 分 ) 宁古塔阅读答案12. 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 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 ); 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 很可能面临家人、 家族甚至邻 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 ( 一点 2 分)13. 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 (1 分,与上文流放文 人处境的艰难相呼应 )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 (1 分) 体现了 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 (1 分) 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 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 (1 分,“流放创造 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 )14. 虽然屈原、司马迁、曹雪芹这些第一流人才也受尽磨 难;(2 分) 但不如流放宁古塔流放法,超越了基本的生理限度和 物质限度 ;(2 分) 流放宁古塔并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和产生一流 的文明。 (2 分,“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亦 可)15. 通过对宁古塔残酷环境的渲染,和对流放生活的描述, 表达了对被流放文人的深切悲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