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研发全球化契机建构研发在地化环境_第1页
掌握研发全球化契机建构研发在地化环境_第2页
掌握研发全球化契机建构研发在地化环境_第3页
掌握研发全球化契机建构研发在地化环境_第4页
掌握研发全球化契机建构研发在地化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研发全球化契机建构研发在地化环境Q全球化对材料领域的影响为何?A:这个问题可以从产业及研发两个层面来观察。就产业层面而言,材料科技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从所谓的高科技产业到传统产业,乃至於未来的新兴产业,都必须利用到材料科技。产业的全球分工趋势,带动国际产业板块 快速移动,台湾产业面对中国大陆及东南亚低制造成本的竞争,正面临着极大之转型压力。未来转型过程中,台 湾产业发展将从大规模及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过渡到注重强调研发、设计及高附加价值产品,整体产业转型与均衡 运作,必需要充裕多样化的上游材料之支援配合。再以研发的角度来看,全球化现象令科技资源是开放且流通 的,材料研发人员一旦判断有哪些科技有

2、机会发展成为技术或产品,不一定得自行从头做起,可以由全球开放的 环境下引进或合作,因此国际合作对材料研发愈形重要。Q:全球化带给您什麽样的压力?A:当迈入全球化时代,我国前有欧、美、日等先进国家在研发和智权的优势,後有中国大陆在低制造成本的竞争,我国过去引以为傲的制造优势正急遽消退中。未来如何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特质,从大规模及标准化的 生产模式转型到注重设计与创新价值,材料科技可以成为台湾整体产业继续前进的新火车头。然而,由於全球化 的开放环境,企业所需技术的来源已不限於台湾,可以从世界各地取得,因此材料所的研发必须更创新、更优 秀,并且要更快速地扩散材料技术至产业界,才能支援产业界,不致

3、於边缘化。Q:全球化又带给您什麽样的鼓舞呢?A: 上面提到,现今业界已从事全球布局,规模也日渐庞大,材料所长期以研发支援其制造上的材料需求,与业界的互动密切并形成关系链。产业全球布局的工作由业界开创,材料所则专注於创新研发。只要有优秀的研发成 果,不愁无人赏识,研发的效益及影响力可以迅速展现。Q:为因应全球化,台湾与材料有关产业的当务之急为何?A 全球化意味着全球竞争,台湾除了积极追赶先进国家之外,也应构筑对後进追随者的竞争门槛,其中的关键就 在於掌握材料科技。在先进国家的产业里,材料科技是一种嵌入式、关键性的角色,不论是航太、电子或是生 技,先进国家对抗台湾低成本策略的方法,就是掌握关键材料

4、。如果仅仅是设计、加工、制造方面的问题,台湾 都能克服,然而许多台湾无法跨足的高附加价值产品,就是因为先进国家掌握了独特材料,台湾无法轻易地仿 傚。Q 为此,材料所的科技研发,将会有哪些不同於以往的重点?A 除了持续解决现今产业在材料上的问题,我们也逐步加强与能源相关的材料研发,这方面的市场有足够规模及生命周期;也正探索生技与材料的关系,寻找其中的机会。现阶段,我们锁定的焦点是奈米科技,从创新的角 度,我们判断它将会带来全新的机会。目前台湾在新材料的研究上,仍处於由後追赶的状态,想要超前并不容 易,然而,当物质结构到了奈米尺度,会有新现象、新特性产生,虽非全新材料,但因为考虑到奈米结构,事实

5、上就有新材料的特色或功能展现出来。材料所要朝向创新前瞻之路,奈米科技可说是重要机会。Q 材料所的定位或组织又曾做过哪些因应调整?A:适当运用材料科技,将其价值透过应用发挥出来,对产业产生贡献,这是材料所的生存定位。21年来,前期处於台湾制造业很有竞争力的时代,当时对材料科技的需求,主要是材料国产化、就地生产、降低成本等问题,因 此材料所主要从事材料的配方及制程,并透过设计做产品应用,新材料的开发相对较少。中期则注重研发到产业 化之间的品质工程,例如搭配 ISO 规范、成立品保室及实验量产管制室等等,这时期偏重垂直整合。近年来,产业 为因应全球化竞争,除了成本考量之外,开始注重知识经济、创新研发

6、,此时,材料科技要能够对技术研发或新 产品开发更积极性,为此,材料所期许成为业界的创新夥伴,从 designin 的角度,协助业界开发初期就结合材料 科技。另一方面,材料所本身也积极进行水平整合,整合材料、物理、生物等跨领域范畴,并成立国际合作室从 事跨区域合作。Q:全球化常与专业分工并谈,您认为台湾的优势为何?A:台湾的制造能力举世闻名,且随着业界全球布局後,其影响力更形强大。材料与制造业的关联性颇大,业界随 着制造规模的扩大,对新材料科技的需求也相对增加,也因此,台湾本地的创新研发更加重要。台湾在材料科技 的研发上,科技专案已建立起集中的能量,并以材料所支援上述有影响力的制造业,与产业界的

7、关系密切。研发 到产业化的过程已有很好的垂直整合,又能够跨领域透过水平整合进行很好的创新研究,研发一有成果,立即就 能迅速扩散出去,这在世界上是很有特色的优势。Q:从材料科技的角度,两岸如何合作互补?A:由於大陆材料研发领域颇为封闭,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目前材料所国际合作仍以先进国家为主,即使是华人 资源,也以欧美华人为主。然而大陆对於新材料的接受度较高,敢於尝试新的、不同的材料,如果适当地利用, 应可使材料科技的应用推广更加顺利。Q:全球化带给您什麽样的反思?A 我认为全球化对材料研发非常重要,几年前即开始进行国际合作布局,成果很好。现今同仁也很懂得寻找全球 资源,彼此学习、各取所需,成为互

8、利合作的夥伴。在国际合作的过程里,材料所获得许多启发及好处,然而研 发全球化之余,我也开始省思研发在地化,发觉材料所与国内学术界的互动尚有不足之处,因此开始积极与国内 学界建立社群关系,这二年来的实质交流非常良好,也对材料所的创新研发工作助益颇多。Q 请您进一步谈谈此一全球化反思在地化的概念。A 台湾有百余所大学,若与及产业做好科技资源的上中下游整合,形成无形的研发关系链,对台湾朝创新方向, 应是一项可善加利用的优势。另一方面,真正的跨领域创新研发,其创意仍必须藉由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激荡,台湾的研发聚落密集,交通方便,只要架构好促进交流的体系,并形成一种制度或文化,又是另一项优 势。材

9、料所在研发工作上,不仅要布局全球合作,在本地也应扮演桥梁,将学界科专、业界科专连结起来,并促 成整合型的研发,使得台湾分散在各地的资源,因为材料所的存在而整合、从事研发,这是材料所应扮演之积极 正面的角色。属於化学材料产业的长兴化工,以供应涂料、纺织、包装等材料为主,过去被归类为传统产业,十余年前开始注 意到台湾产业的变化,逐步介入电子业材料市场,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在高科技关键材料的研发颇有心得。传统产业外移、主流新兴产业兴起 (如半导体、显示器)等大环境的变化,是长兴近年来面临转型时考虑的主因。 长兴化工副总经理黄舜仁分析,近年来产业急遽变化,原因包括 一、本土产业的消长 用於建筑的涂料、树

10、脂 等随着下游厂商移往境外生产,同时仍密切注意台湾产业发展趋势;二、世界经济板块的消长 美、日的经济衰 退,与中国大陆的崛起;三、台湾失去大量制造的优势,未来必须视产业趋势作调整,藉由创新技术的研发或品 牌的建立,提升产业竞争力。若就目前的产业环境分析,黄副总认为,台湾产业依靠大量制造的时代已经过去,想要继续维持竞争优势,唯有 走上知识经济一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 - 研发和行销发展。庆幸的是,台湾近年来虽渐失制造代工优势,但因人工 仍较美、日等国低廉,未来产业可思考投入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研发,和以往大众化、平价的代工有所区隔;黄 副总相信,如此一来,即使是传统产业仍旧也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黄副

11、总表示,研发最主要的目的为升级再升级,企业才有永续经营的机会。许多国内产业的崛起,最初多半采取 向国外购买设备及材料在台组装,赚取代工费的模式,然而在产业价值链中获利最大的关键零组件,大多数仍掌 握在技术母厂手中,与国外关键零组件业者相较,国内业者赚的不过是蝇头小利;而以往研发多属引进Knowhow,加以改良再大量制造的追随者模式亦渐失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产业有逐渐由OEM朝向ODM发展的趋势,一旦业者进入ODM阶段,便需要与众不同的原材料作为坚强的後盾,才能有所区隔;此时如长兴等上游材料供应商便扮演吃重 的角色,不仅可适时协助厂商突破国外厂商在关键零组件垄断的限制,同时也可趁机大显身手。由於材

12、料产业具有不断推陈出新的特性,长兴在特用高分子领域技术基础较强,研发题材仍以此为主,再随着台 湾主流市场的导向作调整。现阶段半导体、显示器、光电、光通讯等台湾投资的重点产业,莫不寄望於材料的创 新,推出新产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长兴也密切观察这四个产业领域的动向及变化,希望能配合产业所需材料 深耕。目前长兴投入的创新研发项目,有一部分属於全球独一无二的题材,以供应上述主流产业的关键材料为 主。虽然生产的材料不变,供应传统产业的原材料产能也持续扩充,但却因增加了与新兴主流产业相关的营业项 目,使长兴能伴随产业同步成长,黄副总认为,这就是知识的创新研发。成立於民国 53 年的长兴化工,在第一年便投

13、入研发,累积将近四十年长期投入创新研发经验的成果,使得每当产 业变化时,都能以第一时间掌握机会升级或转型;因此面对景气循环的影响并不大,迄今每年都能维持获利的状 态,黄副总认为,这是创新研发影响最显着之处;由於持续投入创新研发让长兴持续丰收,因此长兴早有扩大成 立创新研发中心的打算,希望更凸显创新研发可为产业带来的效益。目前长兴研发人员较三年前成长一倍,超过 200 人,研发经费比例高达营业额的 3,除了自行研发外,与国内外大学如台大、交大、中山、中正等,以及法 人研究机构都有密切的合作关系,与国外的合作则以学术机构为主,多为派员参加博士後研究。黄副总预估,一 旦成立创新研发中心,长兴投入在更

14、前瞻技术研发的资源将更为可观。虽然成立创新研发中心可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但黄副总评估,现阶段企业在台设立创新研发中心的弱势有三, 一、相较於日、韩,台湾上下游产业的结合较为松散;二、尖端的研发环境不如美国;三、人才仍受限於政策, 取得不易,多属本土区域性人才。幸而,这些不利的条件,只要产官研有心解决,仍有改善的空间;况且台湾也 有过人之处,像是居全球第一的半导体及资讯电子产业,为了维持竞争优势,势必持续创新,连带上游材料供应 商也可随之向上提升。然而,建置一个创新研发中心所需的硬体设施与检测设备,所费不赀,若单以企业一己之力,很难竟全功。因此 原先已有研发部门的长兴,正考虑善用政府推动创新研发

15、中心的补助政策,於近期内提出申请,一旦申请通过, 预计在年底前扩大成立更具规模的创新研发中心。黄副总表示,除了可能获得经费的补助外,相当重视人力资源 的长兴,最看重的是可晋用国防役人才。而规划中的创新研发中心,未来将配合台湾主流产业,从事更高风险的 前瞻技术研发。另外,黄副总也期望政府能多推动成立几个类似奈米研发中心的组织或研发联盟,让产业界可以共同分摊成本。 虽然截至目前为止,长兴并没有正式参加任何一个研发联盟,但相当认同结合业者研发能量,共同分担风险的机 制,未来长兴也不排除在适当时机加入产业研发联盟的可能性。黄副总不讳言,创新为台湾产业较弱的一环,政府适时推出设立创新研发中心的鼓励措施,

16、无疑让有心投入创新 研发的业者吃了一颗定心丸,业者本身只需投入部分资源,便可藉由政府的补助获得加乘的效果,创造政府和业 者双赢的局面,业者应把握产业升级的机会。不过黄副总也提醒,以往国内业者不重视智产权的结果,导致美日 等国家可轻松坐收专利权利金,让国内一些企业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产业界应引以为戒。黄副总再三强调,已居全球第一的产业应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差异化技术与产品以维持全球布局。目前长兴的研 发营运总部仍留在台湾,希望能无限扩张创新研发的成效;不过,为了将产品行销全球,生产基地除了台湾之 外,长兴在贴近市场的美国与劳力成本廉价的中国大陆均有设厂,期望尽早达到进军全球的最终目的。 大环境的变

17、更对於传统产业及基础工业的影响甚钜,以从事橡胶原材料 - 碳烟生产的中橡来说,日益严格的环保 标准、国内劳工成本高、下游厂商陆续移往大陆,再加上加入WTO後石化原料扩大为全球性竞争,在在影响橡胶原材料本业的兴衰。在市场竞争优势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亟思转型的中橡考虑以多角化的全球经营模式重新建立产 业优势。营运中心在台北的中橡,约十年前注意到生技制药业将成为未来热门产业,当时中橡对食品胶与抗生素原料药很 感兴趣,因此增加了生技制药新事业并投入研发资源,希望能有所斩获。然碍於国外并无适当技术移转,国内一 时之间又找不到适合的合作对象,乃委托化工所进行研究开发。由於看好国内抗生素原料药的市场与一千万头

18、养 猪业的猪皮来源,中橡除成功购并世界大药厂 Glaxo 所属英国青霉素发酵厂外,并於屏东设立明胶厂,从猪皮中萃 取出明胶,再制成原料供应下游厂商(明胶具韧性,可作为QQ糖或是冰淇淋、软胶囊的食材原料),开拓了制药与明胶事业。而成立之初遭受不少挫折的生技制药业,近年来也因不断创新研发而有进展,除了与美国杜克大学 合作治疗庞培(Pompe疾病的孤儿药已进入第二期临床实验外;国内部分,在取得景德制药的大部分股权後,更 积极与生医中心合作,投入多杂环抗癌药物的临床实验。至此,中橡已成功转型跨入新兴高科技产业。在转型的过程中,中橡优先考虑的是市场因素;其次为配合客户跨国竞争,在原料采购上作全球化布局;

19、第三为 维持生产技术的持续领先;第四为原料标准规格的统一;第五为分散营运风险;第六为长期稳定的取得资金;最 後为人力资源的培训。吴总经理特别针对人力资源放在最後解释,并非人才不重要,而是对具近三十年历史的中 橡而言,人力规划早已上轨道,并有丰沛的外部资源可供运用。中橡除维持必要的研发人力外,在台湾和美国仅各有 10 位,不断尝试种种降低成本、节省人力的创新作法,并善 加运用外部资源,产品仍能不断推陈出新,维持一定水准。吴总经理强调,创新研发的机制并不局限於技术,应 涵盖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事业发展与扩张 (包括并购、合资、外包等型态) 等创新作法;像是碳烟的基础研究, 便延聘在碳烟领域享有崇高

20、地位的法国高等工业研究大学 Donnet 教授担任顾问,以求高效运用研发资源。其他合 作研发的对象包括与化工所合作黑色母料、中山大学合作奈米技术、成功大学合作燃烧技术等。石化产业多扮演上游原料供应的角色,由於客层极为广泛,吴总经理倒不认为产业群聚效应有其迫切性。而对於 政府大力鼓吹企业设立创新研发中心,长期落实创新研发於制程改善的中橡,并不拘泥於特定形式投入创新研 发,吴总经理表示,对石化产业而言,随时更新制程、推出新产品上市,就是创新研发最好的证明。但他也坦 言,创新技术的研发须承担较高风险,经济部推动科技专案支持法人研究机构协助产业升级,并鼓励业者投入创 新研发的立意甚佳,藉由法人科专与业

21、界科专双管齐下的帮助,业者可以掌握很多向上提升的机会,中橡未来不 排除申请业界科专计画或参与研发联盟。中橡总经理吴丁凯就其本业的碳烟做一说明,碳烟的原料为黏稠的塔底油,经过不完全燃烧後成为黑粉,即碳 烟。碳烟在特定的化学结构下,可作为补强橡胶之用,目前市面上约85的平价碳烟用於橡胶制产品 (如轮胎、皮带),其余 15则用於高价位的染色、导电用途。轮胎之所以耐磨,便是添加了碳烟,随着碳烟的比例不同,轮胎 的硬度与用途也不相同;近年来轮胎业者不断推出高效能轮胎,其关键除了橡胶品质的提升,碳烟结构的持续研 发改善更是功不可没。传统产业的碳烟,在强敌环伺的竞争环境中,既然无法提高售价,只有改善制程、降

22、低生产成本以提高获利率; 另外,塔底油的来源不一(如炼油、炼钢),必须视原料成分调整制程(包括时间、温度、喷油方式等),才能制 造出成分与结构相同、品质稳定的碳烟。因此,制程的改善便成为中橡有效降低成本、取得技术领先的首要工 作。吴总经理强调,中橡秉持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理念,不断尝试改进生产技术;而这些三不五时脑力 激荡、一点一滴透过创新研发改善过程、节省制造成本的结果,虽然不至於有革命性产品在产业间引发热烈回 响,但在吴总经理眼中,在在都是中橡持续投入创新研发的最佳证明。最初由美国引进技术的中橡,以整厂输出方式取得技术,随着工程师对技术精进的强烈企图心,透过原厂的技术 协助与现场实际

23、操作,逐渐找出可去瓶颈、扩充产能的创新方法。 1995 年为中橡的技术与产能大幅提昇的重要里 程碑,吴总经理回顾,当时美国 Witco公司打算卖掉旗下大陆碳烟公司( CCC三个碳烟厂,基於拥有自主技术来 源的重要性,中橡便将之买下,不仅一举成为全球四大现代化碳烟制造商之一,也突破以往技术不得在台湾以外 贩售的限制,可无限延伸全球市场版图。加入WT後,虽然全球性的竞争更白热化,但同样地,全球市场也都成为中橡可攻城掠地的目标。吴总经理分析, 碳烟由於单位售价低与质量蓬松的特性,销售网以近距离为主,行销较为区域性,明胶因其附加价值高达碳烟的 十倍以上,中橡已积极部署进军全球市场。不过可别以为碳烟受限

24、於区域性的特质,便不具备国际竞争力,除了 供应国内几家轮胎厂所需之原料外,中橡在美国、大陆、印度等地共投资七个碳烟厂,以符合国际大厂挑选全球 供应商的资格,积极为打进全球市场布局。最终,中橡便凭藉着优异的原料品质及在海外多据点的优势,成为米 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国际轮胎大厂固定合作的上游原料供应商。由於全球布局的营运策略奏效,使得碳烟 和明胶两项主力产品都能在国际间占有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与大陆或东南亚国家相较,台湾因工资昂贵而渐失制造优势;幸好台湾因教育普及、贸易自由化与国 际化程度高,再加上政府鼓励措施等多项优势的支持,产业仍有发挥空间。吴总经理认为,以现阶段产业环境而 论,区域化或多

25、国化的创新研发机制才是产业迫切所需,因此他建议,产业界或许可将创新研发基地与营运中心 根留台湾,在世界各地设置不同的实验室或工厂,善加运用海外资源,既可分担营运风险,同时也能做到支援全 球布局。化工产业是一项规模庞大的产业, 89年产值逾 1兆 9,000 亿,也因为产业相当成熟,所以许多化工公司正面临转型 阶段。而国内蓬勃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其产品虽然已成功打进国际市场,但在产业价值链中却属於下游产业,因 此逆向整合上游的原料及材料,成为高科技产业未来必经之路。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化工所郑武顺所 长提出的 新化工产业 观念,结合传统化工公司转型或多角化之供给面与逆向整合的高科技产业之需

26、求面,而在 国内兴起一股新兴高科技产业称为新化工产业。一窥新化工产业特质郑所长进一步说明,与原来成熟的化工产业相较,新化工产业具备四项特质。经资中心(IEK)预测未来5年,我国新化工产业的化学品年成长率约34%,化工材料年成长率约 28%,呈现高度成长,这就是它第一个特质:高成长。目前很多传统化工产业外移,但新化工产业的下游是现正热门的高科技产业,因此其下游产业蓬勃发展 。此外,它也是一个技术密集与速度密集的产业,产品之附加价值高。第四项特质则是需要异业整合 ,它的下游含括电子、光电、通讯或生物等领域厂商,化工公司必须进行异业整合,使之成为完整的上中下游体系。需要异 业整合的特质使得产业进入障

27、碍较高,後续竞争者较难抗衡。有监於此,化工所除了原本协助化学工业技术升级,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降低生产成本之外,更进一步朝向新 化工产业发展,积极利用化学科技强化高科技产业技术,以辅导国内化工公司转型、服务整合高科技产业,并 促进化学工业高科技化。郑所长指出,电子、光电、通讯、生物或其他高科技领域的上游关键原材料为新化工产业发展之重点。举LCD为例,2/3的原材料仰赖进口,所占成本很高;目前LCD光源为穿透式,需要背光模组且又耗电,发展反射式LCD则无此问题,但其中关键的双色性染料极贵,这方面新化工产业就可以利用化学科技来强化 高科技产业技术,协助高科技产业改善上游的原材料,并驱动整个产业的进

28、步。传统化工产业如何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对国内成熟性的化工产业 (传统化工产业) ,如何持续提升其竞争力,郑所长指出二个方向,一是往上 述新化工产业发展,第二就是高科技化。高科技化的重点除了开发高附加价值、创新产品,以抵御成本低廉、劳 力密集国家的竞争,还要以通路及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例如科专特殊具时效性计画中开发的中空微多孔纤维及四 角纤维,具有吸湿、排汗及防风、防水等附加价值,并建立 hydropore 与 polygon 等自我品牌以行销世界。不论是新化工产业或是化工产业高科技化,策略联盟都是一项重要的方向。郑所长以新世代蓝芽整合性业界科 专及新纤维新纱种新布种策略联盟快速生产计画为例,目

29、前新世代蓝芽整合性业界科专正进行先期研究,四 家民间业者携手,并由化工所、电通所及电子所协助,以期产出新世代蓝芽集层基板元件的技术。新纤维新纱 种新布种策略联盟快速生产计画,则是以化工所研发之新纤维为基础,结合纺织中心开发新纱种新布种、以及纺 拓会的流行设计,将上中下游共 20家业者形成策略联盟,共同开发 110款新布种,预计可创造出 50 亿以上的产 值。新创高科技化工公司策略性回应知识经济时代为回应知识经济的竞争,除了策略联盟外,化工所还预计成立 策略性新创高科技化学公司 ,如奈米纤维公司、 高/低介电材料公司,以及高倍速 CombiChem研发与服务公司。其中 高倍速CombiChem研

30、发与服务公司 就是知 识经济中,典型的化学专业服务公司,提供国内外客户进行快速的化学实验,节省实验所需时间和人力,可缩短 开发时程 50%以上,应用领域含括医药、电子化学品、触媒研究开发等等,预计第三季成立。上述公司也策略性邀 请国内外企业投资,郑所长表示,现在欲成立新公司,其实资金通常不是问题,成功要素除了必须掌握人才和技 术,还有一项重要关键:通路,所以加入某些股东是基於通路考量,未来他们也是客户,这是一种策略性股 东。资讯的 e 化也是知识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单纯的与客户联系,到进行知识管理,建立一系列知识库,在在需要 长期投入。郑所长说,化工所已建立资讯性的ChemNe,t 为国内最

31、完整的化学工业知识网,并提供国内外最新的业界动态。另有技术性的 ChemTech供使用者搜寻国内外各化工领域的专家、技术、供应商资讯,以及专家谘询系 统协助线上诊断。未来进一步由上述二个网路提供内容,推动成立交易平台,让技术资讯或商业行为可以透过线 上进行交易。朝成为化工产业中央研究所迈进研发是一项长远的路,郑所长表示,以往化工所是由上而下的技术导向模式,先开发出技术再寻求可应用领域; 目前已朝产品导向发展,观察下游产品所需技术为何,做为研究、引进、委托或合作的目标,是一种由下而上的 模式。郑所长更进一步说明,在科专体系中,化工所的关键类科专计画为产品导向,而创新前瞻计画则较为弹 性,技术导向

32、及产品导向兼具。虽然希望在创新技术开发前就先思考未来可能的产品应用,也仍让同仁保有创意 性的发挥,例如奈米碳球的应用领域尚需深入开发,但化工所已领先世界最早研究出这项突破性技术。除此之 外,郑所长非常认同环境建构计画的重要性,例如一般化学品,或许只要99%的纯度,新化工产业的高纯度化学品要求%或更高,就需要不同的设备、设施;又如化工所希望成立国内没有的新纤维原料试量产中心,都需要环境建 构计画支援,而且完备的环境建构还可支援其他不同的计画。未来,化工所除持续针对特定关键化学科技及应用产品进行产官学研策略联盟外,并整合各界资源,与国内外研 发单位和学界进行系统整合及化学科技研究,将成果移转给业界

33、商品化或辅导其执行业界科专继续研究。希望可 以协助高科技产业公司与化工公司,不止是技术提升,而是获得大幅度的技术创新与升级。郑所长期许化工所成为国内产业化学科技(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等广义化学科技)之中央研究所,希望被业 者视为研发单位的延长,也是其研发单位的一部分。并在全球产业化学科技研发中建立具国际性声誉之特色领 域,目前在电子化学品领域已建立声望,另外在导电高分子、触媒 metallocene 高分子、构装及电子材料、精密 制程、高科技应用高分子、功能性与机能性新纤维、奈米化学等领域亦巳有相当基础。塑胶制品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塑胶产业向来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扮演吃重的角色;然而陆续

34、面对国内产业外移大陆,以及加入 WT號可能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国内塑胶产业能否从容应对,维持产业荣景?塑胶工业技术发展中心总经理林志清分析,现阶段产业最大威胁来自大陆,大陆挟着劳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对长久以来生产 附加价值与利润皆低廉的低层次塑胶日用品的台湾上千家小规模家庭式工厂,固然可能造成较大冲击,但他也认 为,这一波经济不景气正是检视国内业者适者生存的最佳时机。况且,多数大陆产品在外移台商主导下,仍以制 造技术层次较低的产品为主,对於高附加价值的技术与产品仍缺乏竞争力;台湾塑胶产业若能提昇技术,研发高 附加价值产品,应可摆脱大陆的纠缠与追赶。不升级即出局 但林总经理也不讳言,中大型规模的企业

35、固然具备产业升级能力,可在这一波激烈竞争的洪流中逆流而上;但许多无法提升附加价值的小企业,甚至家庭工厂,由於本身没有升级能力,抑或本身缺乏升级意愿者,未来除了外 移至大陆继续低阶的制造行列一途,在这一波激烈的洪流中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面临被吞噬的可能性极 高。投入高附加价值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周边设备的射出厂,可算是塑胶产业升级成功的最佳典范。林总经理举例,近 年来环保意识高涨,业者若能研发出生物可分解的塑胶制品,市场商机无穷;又如可导电的电子零件包装袋、透 气的尿片或弹性薄膜等高附加价值产品,均可为国内业者突破重围,开拓一片新天地。此外,随着高科技产业脉 动发展的塑胶产业有水涨船高的趋势,

36、如:鸿海、铼德、中环等备受投资人青睐的高科技厂商,由於业者本身具 备旺盛企图心,再加上掌握时机提升企业竞争力,从往日传统的射出厂摇身一变,转型成为今日引领风骚的高科 技厂商,充分显示业者灵活与积极提升竞争力的经营策略。而面对光电等下一波高科技产业的发烧,林总经理相 信,国内塑胶产业只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掌握 timing ,仍大有可为。与国际同步投入研发面对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塑胶中心深谙产业须摆脱闭门造车的观念,因此每年均派员参加国际展览及研讨会,蒐 集最新的国际讯息并传达给业界。林总经理表示,塑胶中心为服务业界,去年 11 月时曾组参访团,赴德国参加一 个规模达台北世贸三、四十倍的国际塑胶展

37、;返国後,将带回来的宝贵讯息整理刊登在中心的网站及刊物上,并 举办相关研讨会,让其他无法亲往参观的业者也能接收到国际最新的产业讯息。林总经理透露,中心的研发人员正与国际同步,投入奈米级材料的研发,只要在PET、PE材料中加入3%的奈米黏土,便可使机械强度延长30%、阻气性达一倍以上;用於食品包装材料,可增加食品的保存期限,自然提昇产品附加价值。若以整个石化工业观点来看,塑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产业上中下游的分工,已非塑胶中心一己之力所能及,自 然无法面面俱到;为了善用科专提拨的研发经费,塑胶中心现阶段协助产业的推动以後段的加工应用为主;产业 上、中游 (如材料聚合) ,则由材料所与化工所主导。在

38、国内研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林总经理认为,经济部业界 科专的开办,适时给予业者补助诱因,可协助业者降低研发风险,吸引业界资金投入研发,并大力辅导业者发展 技术性高、附加价值高的产品,协助业者将冲击降至最低。积极参与政府计画,善用研发资源面对进入WT後,国内低层次塑胶业者生存空间可能被大幅压缩的威胁,塑胶中心不仅执行政府计画积极协助、辅导业者升级,许多业者在申请到业界科专经费後,亦寻求合作,共同投入新技术研发。林总经理客观的分析,若 以近年科专经费分配比例来看,表面上法人科专经费虽逐渐流向业界科专;但实际上,业界科专的启动,让业者 由往昔承接研发单位技术成果,到自行申请科专与研发单位合作的研发模式

39、,反而成了促使业界化被动为主动投 入研发的催化剂,可大幅提昇业者的研发能力。在执行科技专案的过程中,塑胶中心视成果阶段性技转给有需要的厂商。林总经理坦言,由於研发资源有限,技 转研发成果的对象优先考量应用於未来市场面大、附加价值高者。除了政府经费与资源的挹注外,林总经理也希 望业界在塑胶中心协助下有盈余後,能回过头来支持投入更先进技术的研发,未来产业才能获得源源不绝、更具 竞争力的技术成果;建立业者与研发单位间鱼帮水、水帮鱼的良性互动。为了加强基础教育,塑胶中心每年提供二十余个名额的奖学金给国内各大专院校的研究生,从事高分子材料基础 研究,加上本身二十余位研发人员负责应用研究,双管齐下,可累积

40、双倍的研发能量。此外,塑胶中心亦提供各 项检测设备供业界及学界使用,林总经理表示,如今不仅取得国内CNLA实验室认证,也与北美汽车零组件协会(CAPA、瑞士 SGS美国防火耐燃 UL实验室等取得相互认证授权,国内业者只消将相关受检产品送达,一旦通过 检测,即可取得认证,业者无须旷日废时远赴国外并耗费大笔经费,可为业者节省相当可观的成本。加强国际合作,累积研发能量林总经理再三强调,凭藉着劳力密集、工资低廉优势的大陆,吸引全球大厂进驻设厂为不争的事实;幸而台湾以 往技术密集的产业型态,已累积相当研发能量,现阶段研发单位与业者唯有朝向高附加价值技术研发一途,才能 与低层次的大陆产业有所区隔,吸引国外

41、资金与更先进技术的导入;像是GE ITW等国际大厂,均看中塑胶中心长期累积的研发品质佳、速度快的研发能量,以及国内中小企业弹性、灵活的特性,先後将设计重心转移来台湾。 虽说与国际大厂的合作,表面上看来,虽有为人作嫁之虞,然事实上,本身也可藉此难得机会提昇研发能量,有 助於未来建立台湾成为研发中心的领导地位。不过,国内研发人才不足仍为产业最大隐忧,林总经理语重心长的表示,若能掌握现阶段国内资金与环境仍较大 陆理想的优势,开放研发单位引进海外及大陆优秀人才,将加速塑造台湾成为研发中心,进而控制大陆的制造技 术来源,届时,光是技术授权、专利金的收入就足以让国内业者笑得合不拢嘴了。反之,倘若错失良机,

42、等到 三、五年後大陆迎头赶上时,台湾业者将在大陆蚕食鲸吞的掠夺下,丧失产业进军国际的竞争力。近年来,高科技产业锋芒毕露,但鲜有人知,化工材料为高科技产业的基础,因此必须靠石化产业作为良好的支 撑。化工所陈重裕代所长指出,国内石化产业占总产值的四分之一,由於根基紮实,因此发挥空间也大。而开发 具高附加价值的高性能新材料,可以协助石化业界技术升级、转型,掌握高附加价值的材料技术;同时,这些高 性能材料可运用在台湾高度成长的高科技产业上,为免此类材料长期仰赖进口,受制於人,因此化工所特执行新世代工程塑胶之开发与应用四年计画,研发符合国内高科技产业所需之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陈代所长表示,石化工业新材料

43、通常都有数十年以上的寿命,虽然远较电子、光电产品的生命周期长,但相对其 开发时程也较为冗长,从触媒技术、实验室研发、试量产到正式量产,确实旷日费时,不过其所带来的效益及影 响层面甚广;因此为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产业。最重要的一点是,可提供电子、光电、通讯、生医等高科技产业 所需的高性能新材料,并将实验室之成果商品化。据国外估计,在2005年时,金烯触媒(Metallocene )新材料相关产品的总产值可高达20亿美金。陈代所长指出,由於国外各大型跨国石化公司已掌握此一趋势,在全力开发下,多种新触媒产品已陆续商业化量产,国内在这方 面所投入的研发经费与人力很难与之相提并论;且在化工所四、五年前投入

44、之初,国外已有约700件专利限制,因此化工所如何加速缩短研发时程、迎头赶上,并开发出属於自己的智产权技术,为一大挑战。面对此一难题,化工所开发一系列新材料的切入点,为建立国外大公司目前正积极开发的新技术-金烯触媒核心技术,而化工所由於起步稍晚,因此势必要缩短从研发到落实产业的时程。陈代所长特别说明,化工所的策略是 上、中、下游同步开发,因此研发团队也分为三个分项,上游为触媒、聚合,中游为连续制程与放大技术的开 发,下游则为精密加工技术的开发;如此一来才有与国外并驾齐驱的机会。目前化工所已藉由此种新触媒技术开 发出四种高性能材料及相关应用,涵盖民生化工到光电、通讯等不同领域。至於该计画的重要成果,陈代所长分别介绍如后:一、mPE(以金烯触媒制成之聚乙烯,塑胶):应用於包装袋、网袋、鞋材等,特性为强度高(约为倍)、由於不需要太厚(厚度约薄15%),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