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备课资料【 2019 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六课】 说明:精心整理了最新部编版必修上册第六课两首古诗的备课资料【原文】 【课下注释】【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一、 芣苢 / 诗经 .周南 备课资料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课下注释】 选自诗经注析 (中华书局 1991 年版)。芣苢,车前草。 【采采】茂盛的样子。 【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 【有】取得,获得。 【掇】拾取,摘取。 【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
2、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翻译】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圈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兜回来。 【作者】 诗经中国最早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前 11 世纪至前 6 世纪)的诗歌,共 311 篇,其中 6 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 南陔、白华、华黍、 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 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传为尹吉甫采集、
3、 孔子编订。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 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 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 又分小雅 和大雅; 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 、鲁颂和商颂 。 【背景】 国风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 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 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 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 着劳动的热情。这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
4、所唱的歌谣。 【主题思想】 歌颂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赏析】 “芣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 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 “采采”二字,以诗经各 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 ,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 。有人觉得用 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 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 。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 “采之” 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 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
5、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 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 全诗三章十二句, 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 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 “野人亦煮啖之。”此“野 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在朝鲜族(包括 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 ,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习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 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朝鲜族是受汉族古代习俗影响极大的民族,朝 语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可以推想,中国古代民间也曾普遍以车前草为 食物,只是到了后来,这种习俗渐渐衰退,
6、只在郝懿行所说的“野人”中偶一见 之,但在朝鲜族中,却仍旧很普遍。 以此释芣苢诗,就觉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 “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荠菜花实在说 不上好看,只因荠菜是江南人所喜爱的野菜,对于穷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们 连它的花儿也生了偏爱。车前草较荠菜更为平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 百姓的喜爱。如方玉润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 上,风和日丽之中, 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 一边唱着那 “采采芣苢” 的歌儿。 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活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 中。 二、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7、/ 苏辙备课习题资料 【原文】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春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课下注释】 选自苏辙集栾城三集卷一 (中华书局 1990 年版)。苏辙( 1039-1112),字 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文氏外孙, 指文骥,苏辙的外孙。 【诸孙】泛指孙辈。 【阴霪】连绵不断的雨。 【一竿晴日舞比邻】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一竿,指太阳升起的高度。 【博】求取。 【村酷】农家自酿的酒。酷,酒。 【廪】粮仓。 【翻译】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了,幸有各孙辈来替我
8、收割。连续几 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赶紧做好大 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收 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 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 神。 【作者】 苏辙( 10391112 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 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 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 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 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
9、移循州。徽宗立,徙永 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 合称三苏。 【背景】 崇宁三年 (1104),苏辙买田隐居颍水之滨 ,在颖川定居 ,筑室曰“遗老斋” ,自号 “颍滨遗老”,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 ,谢绝宾客 ,不谈时事 ,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 1107年夏天,麦子成熟 ,家中孙辈帮助苏辙收割麦子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是作者 在孙辈的帮助下收割完小麦后所作 ,诗作描写了收麦前后的情景。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叙述文氏外孙帮诗人收麦, 表达了诗人对外孙敬老孝亲的品质的 认可和对其吃苦耐劳精神的赞赏, 也表现了诗人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浓浓 亲情的欣慰满足。 【赏析】 首联写成熟的麦子作为家庭的口粮非常重要 ,表达了作者对收麦重视和急迫; 收麦在即 ,可偏偏自己年事已高 ,家里劳力不足 ,内心担忧 ;孙辈们来帮忙 ,作者内心 充满期盼、欣喜与感激之情。 颔联写天气的变化 ,连绵不断的雨水泡坏了收麦的场 圃 ,作者忧心如焚 ,看到初升的太阳之后 ,乡邻们欢欣鼓舞 ,作者的内心也很喜悦。 颈联趁着天睛 ,孙輩们忙碌地抢收新麦 ,作者吩咐家人赶紧烙上大饼 ,多多拿出 自家酿的酒来犒劳孙辈们表达了作者的感激与怜爱之情。 尾联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之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能力提升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年公务员(国考)之公务员面试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19-2025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高级技能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版权许可协议的合同范本示例
- 农产品棉花供货合同样本
- 高三政治常识知识图解及疑难解析(二)
- 小班主题活动周的实施方案计划
- 体育馆龙骨施工方案
- 跨界合作下的品牌效应分析计划
- 旧窗保洁施工方案
- 2025年春季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白鹅》课件(统编版)
- 2024北京市大兴初二(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中建盘扣式落地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解读课件
- 宿舍教室报修维修登记表
-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测定方法
- 核电厂运行规程3
- 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方案(共87页结构图多附现场照片)
- 自学考试——军人心理咨询与治疗
- 二正丁胺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