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导案_第1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导案_第2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导案_第3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导案_第4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导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作者: 日期: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 途径之一。 2 .技能目标:学习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对比说理的写作方法。 3 .情感目标:阅读经典,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 径。要重视阅读,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自身修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教养的内涵。 2 .认识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立足文本,主要采取讨论交流的探讨教学方式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 巴金曾这样说:“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 量

2、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的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较高的境 界。艺术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 一本接一本,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纯真的感情,高 尚的情操,激发了我的爱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对人对事的看 法。优秀的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 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从 这段文字可看出,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必须多读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 物、思想、品格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气质、陶冶人的修养。瑞士作家赫 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这篇随笔又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整体

3、把握】(检查预习) (一)什么是真正的修养(1) 意义: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 形式:永远都在半道上 目的: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 (二)获得教养要读杰作(2-5) 获得教养必须以人格的追求为前提,必须追求文明,敬重知识。 现实中有的年轻人轻视读书,追求享乐,指出要提高阅读层次。 (三)获得教养要反复读杰作(6-7) 以儿童的阅读为例介绍两类阅读,以过程与结果的对比说明阅读能使心 智成长。 以自己的阅读来说明反复阅读经典后的感悟与发现。 二、讨论。 2003年,南京市第四中学在校园里挂出了这样的标语: “和声细语展淑女气质,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 “出言吐语勿忘语言文明可净化心灵, 行为举

4、止切记恶小不为能修身养 一个倡导中学生做绅士淑女的活动在该校推开 讨论,交流 什么是“教养” ? 辞典: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瑞士)赫尔曼黑塞:“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 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 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问: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为也是有教养的表现? 教养的内涵与外延非常广泛: 一个有教养的人,当热爱大自然。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能够自如地运用公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 心和同他人交流,并能妥

5、帖地付诸文字。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历史有恰如其分的了解,知道生而为人,我们 走过了怎样曲折的道路。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充满敬重敬畏敬仰之 心。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 坚贞不屈 有“教养”的例子。 师: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即“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这 些只是生存的手段,教养是“为了自我完善” “找到生活的意义”,不带有功 利色彩,这是生存的境界。 根据史实改编的电影泰坦尼克号有这样两个镜头:泰坦尼克即将沉 没之际,乐队仍坚持演奏,男人让妇女孩子先上船;男主人公浑身浸泡在冰 冷的海水中,把女主人公放在一块浮木上,紧紧地拉住她

6、的手,直至冻死 在大灾难来临时,能镇定从容地放弃自己的生命,从而拯救了他人。勇敢的 面对生命中的灾难不就是他们生存的境界吗? 三、研读第一部分(第1节) 第节,简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1)“真正的修养”的目的是什么? 真正修养达到的是精神、心灵层面的意义。即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 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2)“真正的修养”有什么特点? 多侧重于目的性和永无止境,强调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即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 中。 (3)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 神和心灵完

7、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 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 “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 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 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作者在此指出了“生存手段”与“生存境界”的区别,请从文中找出分 别指向它们的话语。 生存手段: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生存境界:不追求任何具体目 的,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努力。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 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 四、研读第二部分(2-5节) 1 .第节中说,读经

8、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研读世界文学。作者为 什么强调阅读“世界文学”?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 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了。而每个民族 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 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 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 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 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 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

9、,人应当在 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 ,?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你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为“经典”?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 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 中;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 却总是把那微粒抖掉;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 的书。 2 .第节中说,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读经典? 读经典不在于多读和多知道,在于精读,深入地探究。即“选择个人闲 暇时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

10、而在自己 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3 .第节中,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在于明白一切生活的意义,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 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它决不是消遣;不是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不是 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 4 .阅读文章第节: A .作者列举了几种读书的错误观点? 为数甚多的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既可笑又不值 得。 以为现实生活中很多场所生气蓬勃,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 读书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 B .思考:文学经典阅读的不景气原因是什么? 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现状 曾有学者连续三年对自己所教的3000多名大学生进

11、行调查,结果显示: 70 %以上的人选择阅读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30%阅读网络文学与畅 销书,25%上网、读休闲杂志外几乎不看“整本书,舍得上网消费但几乎不 买文化书籍的超过50% 另有学者对主要包含传统文学经典的中学生必读书目的“跟踪”调查发 现:阅读名著的仅为10%从1990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02年的第七位;阅读类型集中在卡通画、“快餐文化”和大众通俗文化上,内容偏爱时尚流行、 轻松刺激,兴趣呈现感性化、表浅化 文学经典阅读的不景气原因是什么? 首先,文学经典自身的高度导致其“曲高和寡”。 伟大的经典作家是高山,仰之弥高;是大海,深不可测。正如有人评莎 士比亚是“不可超越的障碍:不

12、管你是谁和身在何处,他总是在观念上和意 象上超过你。他使你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含他” 与经典作家对话是需要一定的知识修养的。 若想达到巨人的高度或站在 巨人的肩上是非常不易的。因而在这由文学巨人所组成的重重 “障碍”面前, 胆怯的、心虚的、修养不深的读者无法克服好逸恶劳等人性弱点而选择逃避 之策,远离经典。 其次,时尚的诱惑过多。 在物质贫乏、娱乐较少、书籍奇缺的环境里,求知的渴望使人废寝忘食、 如痴如醉。而今诱惑太多,物质的诱惑令人苦闷彷徨,感官的诱惑令人心旌 摇荡,不良读物的诱惑令人精神空虚。感官愉悦只需投入金钱、时间与精力, 而不需素质与水平,准入标准低,常常令人乐而

13、忘返。而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沉溺于其中,得到的是感官的消费、视觉的盛宴、本能的冲动和器官的呈现, 留下的是文明的碎片、精神的废墟,付出的将是尼尔 ?波兹曼所说的“童年 的消逝”与“娱乐至死”。 可以说,传统经典与娱乐时尚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经典的斥力与 时尚的引力共同凸显了人性的弱点,使文学经典遭到空前的冷落。 “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却没有原则;我有本能,却没有 “严肃的阅读或许是一种结束媒体生活对我同化的办法,一种找回我世 界的办法。”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一一培 根 5

14、.阅读文章第、节: 怎么读,才能读出经典的意味?(作者认为,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 具体的方法去读经典呢?) 态度:(文章第节)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 誉的杰作,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这就是 文章第 节中写的“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 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方法:文章第节)黑塞倡导的读书观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 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 (文章第节) 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工夫”。 五、研读第三部分(-节)

15、1 .第节作者以儿童阅读不同发展趋势为例,形象地介绍了两类不同 的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这两种类型进行概括。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发 展趋向?作者通过对比是为了说明什么? 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够实现阅读的目的?作者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文章用这样的对比,再次强 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 界。 2 .第节内容与中心论点有何联系? 本文论述的是读书是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段文字用形象 化的语言说明了读书可以使人进入美妙的境界, 而这正是作者所阐述的教养 的较高境界。 3 .第节中说“每一位思想家的共鸣”为什么会出

16、现这样一种现 象? 经典之美和魅力是无穷的,因而它能常读常新;阅读者生活阅历的丰富、 知识水平、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使他在阅读经典时获得新体验、 新认识、新理解。 4 .文章第节中,为什么强调作品要精读? 精读是深入经典作品其中的重要手段。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 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 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 5 .作者在举自己例子证明时说(第节)“它完全变成了另一本书”, 另一本书是什么意思?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反复阅读后对书有了新的认识,看出了它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反复而认真的阅读经典能给我们带来巨大收获。 6.文章最后一句话中

17、“斑斓锦缎”指什么? “真正的读者”指哪些人? “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是什么? 各民族语言汇聚成的“世界文学”;指通过阅读获得了教养的人们;实 现了自我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后,新体现出来的人类共同的精神。如:爱、对 生命的敬重等。 7 .文章第节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这一段在文章安排上主要采用例证的手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阅读对象 与阅读感受的分析,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加以印证,精细、深入和举一反 三地阅读每一部作品,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六、总结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教养。 获得教养,能提高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 主要途径之一。这

18、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在这篇随笔里阐明了一个认识,即不仅要注意博览群书,尤其是读 经典,而且要重视“爱的阅读”,“敬重的知识”和“心的教养”一一因为阅 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 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 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希望通过这节课 的学习,大家能了解阅读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同学们,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繁花似锦,但只有内心的强健,才经得起 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七、引导反思 我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吗? 拿起你的笔,把你头脑中想到的有教养和没教养的行为都写下来,简要 扼要即可,有教养的行为写在左边,没教养的行为写在右边,标上序号。 这些行为可以是对父母的、对师长的、对朋友的、对陌路人的,也可以 是对集体的、对国家的、对历史的、对自然的,更可以是对自己的,勇敢地 反省,果断地把它写下来! 看看自己哪方面的行为更多些。如果有教养的行为更多些,说明自己做 得还可以,用力地握紧自己的右拳,在心里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