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一(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提 3 分,共 36 分)1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频率D音色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俗话说“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

2、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6对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

3、中的“高”是指音调高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8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验钞机B微波炉C电视遥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9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声音可

4、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10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A声波波速逐渐变小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1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12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不同B 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 回声大小不同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0 分)13声音

5、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中传播速度最大。14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能够传声。15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1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 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 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

6、这是在中降低噪声的。17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振动而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从而改变音调。18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叫声音调高,叫声响度大。19声音在 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346 米秒,要使声音传播到 450 米的地方需要秒。20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相同。三、综合题(共 30 分)21如图1,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图 12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出以下各种不同声音是由哪些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胡琴声、

7、水滴入水声、蚊子嗡嗡声、蝉声。( 4 分)2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 分)24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 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

8、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 1.87 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32 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8 分)25声音也是一种波,某同学为了探究决定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到数据如下表:(8 分)空气其他介质空气( 15 )温度速度介质速度频率 /Hz速度/ /ms-1/ms-1/ms-10330水1497100034015340冰2506200034025346钢、铁52003000340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总结其中的规律。写出其中的两条。例如: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1)(2)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一

9、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 36 分)1答案:各种乐器可能奏出相同的响度(振动的幅度)和音调(震动的频率),但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乐器的种类。2答案:题中;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3答案:听诊器能减弱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并不能改变心脏的振动。4答案: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5答案:6答案:注意声音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及区别。7答案:人们是通过乐器的音色来确定乐器的种类。8答案:验抄机利用紫外线;微波炉利用微波(电磁波的一种);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9答案: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如利用骨传导等),就可以感知声音。1

10、0答案: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损耗,使振幅变小,即响度变小。11答案:气球破裂后,原球内空气突然膨胀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12答案:拍西瓜时,由于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的振动频率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频率也不同,也就是音调不同。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3振动介质固体14空气振动固体15空气音色16无规则传播途径中17空气振动频率18蚊子水牛19 1.320响度音调三、综合题(共 30 分)21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塑料球。22胡琴声是弦振动而产生的,水滴入水声是水振动产生的,蚊子嗡嗡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产生的,口琴声是簧片振动产生的。23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丁

11、。而甲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丙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4解:设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为v 钢轨 。s/ v 空气 - s/ v 钢轨 =t代入数据: 664/332-664/v 钢轨 =1.87v 钢轨 =5107.7 m/s25同一种介质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大;同一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二(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

12、确2下列情况,哪一种声音不能传播()A. 在空气中B.在水中C.在地面以下D.在太空中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D 声音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B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波的利用C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 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

13、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6. 如图 1 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A. 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 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7. 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是 (A. 空气水鱼B.桌子空气水鱼C.桌子鱼缸水鱼D.桌子空气鱼)8.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

14、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9. 乙人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甲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A. 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B.人耳的错觉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D.外界杂声干扰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 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1下列实验与实例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中的BP 机, BP 机显示手机号码,却听不到BP 机呼叫B人们先看到

15、闪电,后听到雷声C往正在发声的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见到泡沫屑在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流二、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8 分)1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击鼓时,会看到现象,这说明 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 _现象,又说明 _。13在山间小道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叫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分辨不同种类的鸟叫声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14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_,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 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 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 _高。15在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张刚同学在 8 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

16、的水 ( 如图 2), 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 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的 _不同。但瓶子的顺序排乱了,正确的瓶子编号是_。图 216人们用 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 _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弱声。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17声源发出声音后,声音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 _, 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 _。18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即防止噪声的 _、阻断它的 _、防止它进入 _。19列举两个生活或自然现象实例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例 1

17、;例 2。20列举两个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例 1;例 2。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_。三、综合题 ( 共 39 分)22. (3 分)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 m/s ”,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23.(7 分) 请你找到鼓、小提琴、长笛,观察它们的发声。(1) 鼓是靠 _振动发声,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_,音调越 _。(2) 小提琴是靠 _振动发声,长而粗

18、的弦发声的音调 _。(3) 长笛是靠 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音调 _。24.(3 分) 如图 3 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_(填“高”或“低” ) ,这说明音调与 _有关。图 325.(3分) 如图 4 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填“会”或“不会” ) 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 这说明 _,这是由于 _。图 4图五26.(3分) 如图 5, 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 , 有

19、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自己实际灌一次开水 , 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7(4 分 ) 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28.(4 分) 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一个酒杯;一个笔帽;_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通过上述探究,可能知道声音是_产生的。29.(6分) 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 秒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 秒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声速约344 米/ 秒)30.(6 分) 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

20、细线)、皮筋、鼓、纸张、小锤 . 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结论: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1答案: B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需振幅、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听到,但只要物体发声,必然在振动。2答案: D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3答案: D声音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频率无关,仅与介质有关。4答案: B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大;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控制。5答案: C马蹄声可以从空气中传入人耳,但传播速度应比在土地中的传播速度要慢。6答案: C. 声音传播的条件: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7答案: C8答案: 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振动不一定能发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有关。9答案: C10答案: D. 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1答案: C. 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条件。二、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8 分)12沙粒跳动发声体在振动沙粒跳动得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3空气音色14音调响度音色音调15音调B ,H,F, A,G,E,D, C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