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doc_第1页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doc_第2页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doc_第3页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doc_第4页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对策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装订线 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论文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分工及转移深化,现代服务业开始出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安徽省正处于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的阶段,服务业需求进入加速扩张阶段,正在加快推进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以及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缓解。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着极好的契机。本文以现代服务业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明确界定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SWOT分析法,进一步深入探讨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最后

2、,给出了促进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AbstractAfter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the pace of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world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es, industrial division and transformation deepens, and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begins to appear a tendency to transform to

3、developing countries. Anhui Province is in the phase of the upgrade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ccelerates faster. The accelerating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 demonstration region of the city-cluster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Hefei-Wuhu-Bengbu compreh

4、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for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national technical innovation pilot project in Anhui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and which have an urgent need to vigorously develop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o ease. Development of modern

5、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is facing a great opportunity. This paper is guided by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bases on the specific definitions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en qualitative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

6、e. And we us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discus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develop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Keywords: Anhui Pr

7、ovince; modern services industr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目录一、引言1(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二)文献综述2(三)研究内容和思路4二、现代服务业概述4(一)现代服务业的界定4(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5(三)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理论6三、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7(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7(二)内部结构逐步优化7(三)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8(四)就业人数和单位数不断增加9(五)创造大量税收,成为地税的重要来源9(六)重点行业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实力强,竞争优势明显9四、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10(一)安徽省发展

8、现代服务业的优势10(二)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劣势12(三)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机会13(四)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威胁14五、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14(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互动发展14(二)培养和引进高级现代服务人才15(三)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和创新体制改革,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15(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现代服务业“吸纳力”16(五)重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融合17(六)打造合肥、芜湖、南京、上海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7六、结束语17致谢19参考文献20附录:相关英文文献及其翻译21CONTENTS1 Introduct

9、ion1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11.2 Research review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21.3 Contents and thoughts of the research42 Overview of 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42.1 Definition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42.2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52.3 Relevant theories of moder

10、n service industry63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73.1 The overall size are enlarging and increasing rapidly73.2 Internal structure optimizing step by step73.3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are increasing83.4 Staff members and units are increasing93.5 Creating a large amount

11、of tax and becoming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land tax93.6 Key industries developing rapidly, tap enterprises strength are strong, and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bviously94 The SWOT analysis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104.1 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12、 in Anhui Province104.2 Disadvantages of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124.3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134.4 Threats of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145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in An

13、hui Province145.1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service industry vigorously and promot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manufacture interaction145.2 Training and introducting advance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personnel155.3 Increasing support of governments policy and innovating system, optimizing the soft

14、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155.4 Undertaking transfer of industries actively, and enhancing the absorbed power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165.5 Attaching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and promoting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modern agricu

15、lture integration175.6 Building Hefei, Wuhu, Nanjing, Shanghai central city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nesting zone.176 Conclusion17Ackowlegement19References20Appendix: Relevant foreign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21 一、引言(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十二五”时期,安徽省人均GDP将进入3000-5000美元阶段,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由40向50跨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服务业需求进入加

16、速扩张阶段,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缓解。“十二五”既是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服务业承担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正在加快推进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都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产业分工及转移深化,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新技术已经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全面渗透。如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数据统计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特别是随着服务业跨国投资和业务外包加速向我国转移的趋势,长三角地区正着力打

17、造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加快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安徽省正处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最佳节点,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为安徽省承接国内外服务业转移,提升服务业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带来难得机遇。因此,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实践,在遵循服务业发展规律和深入分析现代服务业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促进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安徽省工业化刚迈入中级阶段,正处于急需提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一般来说,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也相对发达,尤其先进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对其提供的现代科技和现代

18、信息技术的服务与支撑。而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工业部门脱离并发展起来的,它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推动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助于安徽省利用新兴技术、服务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现代服务业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化、城市扩张的动力来源于产业的推动,城市转型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带动下的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空间的优化。服务业尤其是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在引领城市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要素集聚、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如信息、金融、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能够有效带动城市规

19、模扩展、城市功能提升以及空间布局优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服务型消费需求,丰富精神文化活的需要;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这些都有利于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2010年,日本和韩国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达到66.7%、66.6%,而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已经超过70%。2009年统计显示,中国的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4.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服务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安徽,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平均

20、低于10%。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它将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最佳领域和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部门。(二)文献综述1. 关于现代服务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Daniel Bell(1973)认为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效率低,剩余劳动力多、素质差,因而服务业主要以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为主;在工业社会中,服务业主要围绕商品生产活动而展开,以商业服务和运输服务为主;但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业则以技术性、知识性的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 Appelbaum,Sehettkat(2001)认为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作用,随着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Adreas Breitenr

21、ellne,Antiie Hildebrant(2006)选取欧盟和美国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服务业和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对比吸收就业比重和劳动生产率、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得出欧盟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的支柱产业,并且发展潜力较大。 Francisco J. Buera,Joseph P. Kaboski(2009)分析了高科技和高效率劳动力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从而增加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并运用相关理论和数据支撑建立数学模型,论证高度专业化技能对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孙成彦(2012)认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现代服务业

22、集群化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趋势日益加强、现代服务业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新领域、国际大都市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李程骅(2012)从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的互动与促进的关系出发,总结现阶段中国城市转型的战略引领,即发展现代服务业,并探索出一条现代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2. 有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域研究 张丽娜、周舒(2009)运用描述性方法,指出吉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比重偏小,行业发展不平衡,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竞争不够充分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完善环境、加快创新、注重人才培养

23、、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等重点行业的建议。 胡晓伟(20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东省现代服务业从规模水平、发展能力、基础建设、科技环境和主要现代服务业行业状况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定量分析,客观地给出了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的实力水平与发展中的优劣势,最后,提出广东省发展现代服务业总体上要做到“五个结合”和“三化”,并以三个“推动”和深化两个“开放”为切入点。 景跃军、杜鹏(2012)从总量、增长趋势、吸纳就业和行业构成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 “标准差标准化法”, 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分省份进行评价。

24、高玫(2012)认为我国中心城市近年来现代服务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中心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应通过走产业融合之路、集聚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开放提升之路,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卢涛(2012)通过比较和借鉴纽约、新加坡和日本农村以及国内大城市上海、杭州和天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五个应该”措施。 李艺、秦玉婷(2013)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基础,以辽宁省为例分析现代服务业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工业增加值、城市化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

25、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即生产要素推动型发展模式、城市需求拉动型发展模式和相关产业支持型发展模式,进而为提高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提出相应对策。3. 有关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研究 朱彩青(2006)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政府投入和经济效益四个方面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进行定性分析,论述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再结合SWOT分析,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概括,从战略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区域发展重点、保障措施与政策等方面提出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整体策略和区域重点策略。 章义、赵惠芳、王冲(2008)以2005年的统计数据为

26、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得出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东部省份有明显差距、在中部省份中居中、略高于西部省份的结论。 刘坤、张荣志(2009)通过拟建立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中的各部门为解释变量,总产出即安徽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出安徽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突出。 华兴顺(2010)运用描述性方法,提出安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路径。提出安徽必须制定更为积极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政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采取积极的财税、土地、价格等政策,支持服务业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新型业态的发展。 赵晓和(2011)从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

27、战略意义出发,通过对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规模小、行业不全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低等问题的分析,提出应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省策,鼓励企业主辅分离,实现一产二产的三产化。 张彪(2011)认为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时代的召唤。明确定位、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以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社会公共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形态的发展促进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尚庆梅、党曼(2011)借鉴了理论界分析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相关原理,通过对安徽省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人均 GDP、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与城市服务业发展

28、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彭玉婷(2012)通过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现状的分析,总结了安徽省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面临的主要问题:规模小,带动力不足;发展水平和层次偏低;支撑体系滞后等。 鲁楠(2012)从皖江城市群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切入,总结出该区域在服务业发展方面受到理念、人才、资金、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提出了振兴皖江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的重点:现代物流业、文化传媒业、休闲旅游业。 徐玲玲(2012)通过定性分析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依托产业梯度系数模型,找出安徽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两次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省际竞争力和17个省内地市之间竞争力。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安徽

29、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应着力于“环境力”、“人才力”、“辐射力”、“吸纳力”和“区域带动力”等方面,最后还针对17个地市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路径选择。(三)研究内容和思路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相关理论进行概述,结合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第一部分主要是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总结了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就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进行SWOT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二、现代服务业概述现代服

30、务业已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界定和分类。现代服务业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中,2005年10月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服务业的发展“分层化”,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在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中,则明确给出了现代服务业的一般范畴和简单分类模型,他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四个行业,即教育、科学研究、通信媒介和信息服务,突出强调了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一)现代服务业的界定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对的概念,指依托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现代管理理念

31、、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包括经改造和提升的传统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如现代金融、商务、信息、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伴随工业化程度加深而加速发展的服务业,也称补充性服务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建筑、装饰、物业等房地产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另一类是工业化后期大规模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如移动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鉴于数据统计的便利,本文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现

32、代金融;房地产业;租赁、中介、咨询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9大行业。(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1. 高技术性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产生的,科技含量高。如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带动的远程教育、网上购物、电子银行,现代物流业发展带动的自动化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苹果手机的创新和营销等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2. 高附加值性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高科技产生的,其投入产出效应也相应高于其他产业。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附加值最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

33、GDP的比重在60%80%。3. 高集聚性 现代服务业大都集中于发达城市,集中程度较高的现代服务业交互融合后,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由此减低运营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集群的产生。如纽约、伦敦、东京、北京等大都市,拥有众多的国际性咨询企业、金融企业、网络服务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和教育培训基地等,带动了整个大都市的服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即引起现代服务业的不断扩张、专业分工细化和高效益的协作。4. 高素质人才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而发展起来的,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好的管理、科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他们能够灵活的运用理

34、论知识和工作经验。5. 新兴性现代服务业是在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如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是新兴的服务业态,而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服务业则是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三)现代服务业的相关理论1. 经济增长理论分工与交易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劳动分工的水平决定了当时的经济增长率,由于分工大大降低了社会用于学习的时间和费用,使专业化水平提高,因此,分工后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交易是商品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扩大交易范围、拓展交易空间、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整体交易水平,带动经济的迅速增长。现

35、代服务业主要通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提高交易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科技的运用、现代物流和外包服务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分工的细化,使得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的促进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及时性,大大拓展了交易空间,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提高了交易水平,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2. 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布局通常有两类要素决定:先天要素,包括环境要素、人文要素和地理要素;后天要素,包括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但是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它更依赖于后天要素和先天要素中的人文要素。因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人文社会资源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战略因素,区域人文社会资

36、源的丰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与区域分工。现代服务业根据对要素资源依赖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自然资源禀赋紧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物流业、旅游业等,它们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紧密相关,且这类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具备其他区域难以复制、效仿的独特优势,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社会人文资源禀赋紧密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研发产业、信息咨询业、创意设计产业等,它们与区域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产业资源、资本资源等紧密相关,产业聚集区大多产生于经济产业积淀丰富、科研院所集中、社会公共设施完善的发达城市的中心区或周边地区;紧贴地区市场需求的现代服

37、务业,主要包括现代商业、金融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这类产业以满足本地区的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属于公共型、基础型产业,一般呈现出均匀化、网络化的分布格局。 安新民,安筱鹏.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 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是一个比较系统的产业国家竞争力分析框架。他指出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是该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其竞争力取决于一国的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由此,波特把决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纳为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

38、支撑产业、企业战略和结构及竞争状态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机遇和政府两个辅助要素动态整合而成。现代服务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应用钻石模型:钻石模型强调各区域的产业应遵循“优胜劣汰”法则,同样适用于现代服务业,即区域现代服务业应同其他产业升级一样,紧密依托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遵循产业升级规律,不断细化和更新区域主导产业,有选择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高端服务业,注重新型产业业态的培育。钻石模型为现代服务业细分行业竞争力的分析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框架。现代服务业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对四个基本要素和两个辅助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来细分行业竞争力。三、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改革的逐

39、步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安徽国民经济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服务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如表1所示,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GDP)为5375.12亿元,其中服务业增加值2187.46亿元。2012年,全年生产总值172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比2005年增长3.2倍,其中服务业增加值5629.4亿元,较上年增长11%,相比于2005年增长2.6倍。伴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而国际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都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来缓解。现代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越来越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表1 安

40、徽省主要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及分行业生产总值统计 单位:亿元指标/年份20052007200920102011国民生产总值5,375.127,364.1810,062.8212,359.3315,300.65第一产业966.491,200.181,495.451,729.022,015.31第二产业2,221.173,289.124,905.226,436.628,309.38第三产业2,187.462,874.883,662.154,193.684,975.95数据来源:国研网 /(一)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近些年来,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门类不断增加

41、,运用新技术、新知识对于零售、物流等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不断加快。如表2所示,2011年安徽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75.95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00.82亿元,约为2005年的2.5倍,增加值年均增长11.4%,比服务业快0.6%;占服务业总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一半,达到50.3%,比2005年增加3.4%,成为拉动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二)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从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安徽省通讯网络、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动漫网游、商务会展、数字媒体等新兴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如表3所示,房地产业、金融业、教育、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新兴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11年

42、,四大行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现代服务业的25.4%、20.1%、15.3%、11.4%,累计增加值占现代服务业总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2.2%,构成了安徽现代服务业的主体。表2 安徽省主要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统计(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亿元行业200520102011总计2137.774193.684975.9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336.39527.02589.8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8.52180.3193.61批发和零售业393.75887.661050.61住宿和餐饮业96.27193.78252.62金融业127.05396.17503.85房地产业231.66532.176

43、34.9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3.22245.33284.67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63.4594.91117.3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9.3471.4997.8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5.8109.44136.72教育213.5337.23382.1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04.94154.51205.2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9.7564.3281.2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94.13399.37445.38数据来源: 安徽统计年鉴2012(三)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2005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1431.2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46.9%,约67

44、1.2亿元,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等重点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占15%左右(见表4)。2011年,全省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5743.89亿元,较上年增长25.7%,其中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50%,占比50.3%,约2889.18亿元,较上年增长27.3%,金融业投资增长1.6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25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7.9%,相对于2005年,金融业投资增长30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倍,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得到重视。2012年,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

45、长32.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0.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2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50.2%,房地产开发投资31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现代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 数据来源: 安徽省统计公报表3 安徽省主要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统计(按当年价格计算) 单位:%行业200520102011总计100100100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5.712.611.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18.421.221.1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5.99.410.1房地产

46、业10.812.712.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32.32.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41.7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1087.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数据来源: 安徽统计年鉴2012(四)就业人数和单位数不断增加 截至2011年底,安徽省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1483.5万,其中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达284.3万,占比19.2%,比2005年增加99.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6.9%,比2005年提高1.9%。且全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达7

47、.2万个,占法人单位的1/4,比2005年增加2.4万个,增长51.1%。 彭玉婷.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五)创造大量税收,成为地税的重要来源 2011年,安徽现代服务业企业缴纳地税388.1亿元,占全部地税的45.4% ,占服务业地税的75.4% 。其中,缴纳营业税213.1亿元,占全部地税的56.2%,占服务业地税的79.6%。分行业看,房地产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个行业对地税的贡献较大,分别占现代服务业地税的57.4%、20.8%和8.8%。 程利华.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在全国的地位J.中国统计,2012,(11).(六)重

48、点行业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实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的带动下,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动漫产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安得物流、时代出版、科大讯飞、徽商银行等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企业。此外,合肥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初步形成了软件开发、动漫网游、数据处理、呼叫中心、金融后台服务五大领域为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集群。表4 安徽省主要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分行业分布表 单位:亿元指标/年份200520072009201020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525.105,087.5

49、38,990.7311,542.9412,455.69农、林、牧、渔业 71.6109.75223.81221.75256.4制造业 593.11,531.022,999.374,222.535,072.94建筑业 42120.21262.89346.48269.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46.5365.2460.06477.93464.8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3.946.2891.4885.3858.35批发和零售业 41.6110.05212.39252.51253.05住宿和餐饮业 39.664.8125.49158.71170.51金融业 1.95.7716.3322.

50、1758.21房地产业 628.51,318.152,453.273,199.883,582.5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934.4750.4171.79139.5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218.8630.7964.9957.4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5.9472.49875.67975.44822.5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414.2924.0529.2128.38教育 58.584.34166.88194.03177.5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4.932.0790.1610396.6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01.655.1692.41108.85109.7

51、3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1431.22621.934689.395743.896019.35数据来源:国研网 /四、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通过分析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在制定安徽省现代服务

52、业的发展战略时,提供一定的指导。(一)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1. 良好的区位条件 安徽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腹地,东临江苏、浙江,北接山东,是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西有湖北、河南,南有江西,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具有独特的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又是连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必经之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安徽省发展现代服务业良好的基础条件。 目前,安徽省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方式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公路客车营运班线14857条,其中跨省班线1714条,跨区班线2567条,总

53、营运里程271.7万公里。有京沪线、陇海线、京九线、阜淮线、宣杭线、皖赣线、宁西线等铁路干线穿过,贯通东西的大动脉合宁、合武快速铁路和铜九铁路正式动工兴建,铁路营业里程2305公里,将形成横贯安徽的国家东西铁路通道,根本提高了安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民航新干线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投入运营,与旅游干线池州九华山旅游机场、黄山机场、安庆天柱山机场相互配合,初步形成民航交通网。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6504公里、港口吞吐能力1.33亿吨,建设芜太运河,形成芜湖太湖上海的水路运输捷径,促成芜湖成为安徽水运中心港。建成西气东输安徽段主管道和合肥段等支管道,开工建设齐鲁宿州、安庆合肥成品油管道和仪征长岭原

54、油管道,全省运输管道已达567公里。“十一五”末,形成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全面对接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数据来源:朱彩青.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2.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安徽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山水名胜遍布境内,同时拥有深厚和多元的历史文化,从南到北分别形成:徽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和中原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现有西递宏村1个世界文化遗产,有黄山1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有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齐云山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3个,还有亳州、寿县、歙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5、以及凤阳中都城和明皇陵遗址、“和县猿人”遗址、歙县许国石坊、毫州花戏楼等9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文化产业性质的确立,安徽丰厚的文化底蕴优势,也将从更广泛和更深层面上,促进安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3. 众多教育科研基地安徽省科学技术整体力量居全国前列,全省有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有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省级(含重点)实验室105个,部属(含院属)实验室35个,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97家,其中国家级20家。省会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市内设有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府,其中一些学科和项目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已建成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国家火灾科学实验室、H-T7托卡马克装置等,在各自领域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全省现有国务院部门及中国科学院驻皖科研机构近20个,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55个,高等院校研究与发展机构156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450多个。这些院所涉及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天文、地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