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章 棱镜罩压铸模设计实例 本章介绍的实例为棱镜罩分模设计,最终效果如图16-1所示。在介绍具体的设计步骤之前,首先对该实例做一些分析。 图16-1 棱镜罩压铸模16.1 实例说明16.1.1 主要设计方法本实例主要使用了草绘体积块的方法来创建左侧型和右侧型,而主分型曲面则采用复制曲面的方法来创建。在仿真开模之后,还需要创建出顶杆孔。16.1.2 棱镜罩模具结构本实例中的棱镜罩形状较复杂,侧面上有通孔及凹陷部位。在设计模具型腔时,需要设计侧向成型部分,压铸件才能顺利脱模。侧盖的材料为YL113,壁厚较均匀,采用压铸成型。16.2 主要知识点本实例设计应用到的主要知识点如下:(1)装配参照零
2、件:使用参照零件布局功能装配参照零件。(2)创建工件:使用自动工件功能来创建工件。(3)直接创建体积块:使用草绘、滑块功能来直接创建体积块。(4)创建分型曲面:使用复制曲面的方法来创建主分型曲面。(5)创建体积块:通过分割工件来创建体积块。(6)抽取模具元件:抽取创建的体积块,使其成为实体零件。 16.3 具体的设计步骤16.3.1 进入模具模式(1)单击主菜单中的“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命令,打开“选取工作目录”对话框。然后通过“查找范围”下拉列表框,改变目录到“example_10.prt”文件所在的目录(如“D:模具设计实例源文件第15章”)。(2)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即可将“exam
3、ple_10.prt”文件所在的目录设置为当前进程中的工作目录。(3)单击“文件”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新建”对话框。然后选中“类型”区域中的“制造”单选按钮和“子类型”区域中的“模具型腔”单选按钮,并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example_10”,如图16-2所示。(4)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进入模具模式。16.3.2 装配参照零件(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系统弹出“布局”对话框和“打开”对话框。(2)在“打开”对话框中,系统会自动选中“example_10.prt”文件。单击按钮,打开图16-3所示的“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3)接受对话框中缺省的设置,并单击对话框底
4、部的按钮,返回“布局”对话框。(4)单击按钮,参照零件在图形窗口中的位置如图16-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零件的位置不对,需要重新调整。 图16-2 “新建”对话框 图16-3 “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 图16-4 预览参照零件 (5)单击“参照模型起点与定向”区域的按钮,系统弹出图16-5所示的“得到坐标系”菜单。然后单击“坐标系类型”菜单中的“动态”命令,打开“参照模型方向”对话框。(6)在对话框中,系统会自动选中“坐标系移动/定向”区域中的按钮和按钮,表示将参照零件的坐标系沿X轴旋转。在“数值”文本框中输入数值“90”,如图16-6所示,并按“Enter”确认。然后单击“坐标系移动/定向”
5、区域中的按钮,并在“数值”文本框中输入数值“90”。(7)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返回“布局”对话框。(8)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系统弹出图16-7所示的“警告”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接受绝对精度值的设置。此时,布局后的参照零件如图16-8所示。 图16-5 “得到坐标系”菜单 图16-6 “参照模型方向”对话框 图16-7 “警告”对话框(9)单击图16-9所示“型腔布置”菜单中的“完成/返回”命令,返回“模具”菜单。16.3.3 设置收缩(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按比例收缩”对话框。(2)单击“坐标系”区域的按钮,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PRT_CSY
6、S_DEF”坐标系。最后在“收缩率”文本框中输入收缩值“0.005”,如图16-10所示。(3)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 图16-8 参照零件 图16-9 “型腔布置”菜单 图16-10 “按比例收缩”对话框16.3.4 创建工件(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自动工件”对话框。(2)在图形窗口中选取“MOLD_DEF_CSYS”坐标系为模具原点。(3)在“整体尺寸”和“平移工件”区域输入图16-11所示的尺寸。(4)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此时,创建的工件如图16-12所示。 工件图16-11 设置工件大小 15-12 创建工件。16.3.5 创建模具体积块1
7、. 创建定模型芯体积块(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体积块工作界面。(2)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cavity_insert”,如图16-13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3)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收集体积块”命令,系统弹出图16-14所示的“聚合步骤”菜单。接受该菜单中缺省的设置,然后单击“完成”命令。(4)系统弹出图16-15所示的“聚合选取”菜单,单击该菜单中的“曲面和边界/完成”命令。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16所示的半圆柱面为种子面。 图16-13 “属性”对话框 图16-14“聚合
8、步骤”菜单 图16-15“聚合选取”菜单提示:为了便于复制曲面操作,可以暂时将工件遮蔽。在以后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工件时,再将其显示出来。(5)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17所示面为第一组边界面,然后旋转模型至图10-18中的位置。最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18所示的面第二组边界面。种子面 第一组边界面 第二组边界面图16-16 选取种子面 图16-17 选取第一组边界面 图16-18 选取第一组边界面(6)单击“特征参考”菜单中的“完成参考”命令,返回“曲面边界”菜单。(7)单击“曲面边界”菜单中的“完成/返回”命令,系统弹出图16-19所示的“封合”菜单。接受该菜
9、单中缺省的设置,然后单击“完成”命令。(8)系统弹出图16-20所示的“封闭环”菜单,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21所示的面为顶平面,然后选取图16-21所示的孔的边界线。 边界线顶平面图16-19 “封合”菜单 图16-20 “封闭环”菜单 图16-21 选取顶平面和边界线(9)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返回“封合”菜单。(10)单击“封合”菜单中的“完成”命令,系统又弹出“封闭环”菜单。(11)旋转模型至15-22中的位置,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22所示的面为顶平面,并选取图16-22所示的孔的边界线。(12)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返回“封合”菜单。(13)单击“封闭环”菜单中
10、的“完成/返回”命令,返回“聚合体积块”菜单。(14)单击“聚合体积块”菜单中的“完成”命令,完成体积块的创建操作。(15)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16)选取图16-23所示的面为草绘平面,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右”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17)系统弹出“参照”对话框,并自动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T”为草绘参照。选取图16-24所示的小圆为草绘参照,并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8)绘制图16-24所示的二维截
11、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5”,并单击其右侧的按钮,改变拉伸方向。边界线顶平面 草绘平面 草绘参照 图16-22 选取顶平面和边界线 图16-23 选取草绘平面 图16-24 二维截面(19)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20)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定模型芯体积块如图16-25所示。2. 创建右侧型1体积块(1)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聚集”特征,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蔽”命令,将定模型芯体积块遮蔽。(2)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体积块工作界面。(3)
12、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slide_core_1”,如图16-26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4)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5)选取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草绘平面,系统将自动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右”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6)绘制图16-27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
13、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17”。 图16-25着色定模型芯体积块 图16-26 “属性”对话框 图16-27 二维截面(7)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8)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修剪”“修剪到几何”命令,打开图16-28所示的“裁剪到几何”对话框。(9)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参照零件,系统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然后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参照平面。(10)在弹出的“方向”菜单中单击“正向”命令,返回“裁剪到几何”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1)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右侧型1体积块如图16-29所示
14、。(12)单击“MFG 体积块”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右侧型1体积块的创建操作。3. 创建右侧型2体积块(1)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拉伸2”特征,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蔽”命令,将右侧型1体积块遮蔽。(2)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体积块工作界面。(3)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slide_core_2”,如图16-30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 图16-28 “裁剪到几何”对话框 图16-29着色右侧型1体积块 图16-30 “属性”对话(4)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
15、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5)单击“草绘平面”区域中的按钮,进入草绘模式。(6)绘制图16-31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37”。(7)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8)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修剪”“修剪到几何”命令,打开“裁剪到几何”对话框。(9)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参照零件,系统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然后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参照平面。(10)在弹出的“方向”菜单中单击“正向”命令,返回
16、“裁剪到几何”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1)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右侧型2体积块如图16-32所示。(12)单击“MFG 体积块”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右侧型2体积块的创建操作。4. 创建左侧型1体积块(1)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拉伸3”特征,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蔽”命令,将右侧型2体积块遮蔽。(2)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体积块工作界面。(3)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slide_core_3”,如图16-33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
17、话框。 图16-31 二维截面 图16-32 着色右侧型2体积块 图16-33 “属性”对话框(4)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5)单击“草绘平面”区域中的按钮,进入草绘模式。(6)绘制图16-34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17”。 (7)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8)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修剪”“修剪到几何”命令,打开“裁剪到几何”对话框。(9)在图形窗口
18、中选取参照零件,系统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然后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参照平面。(10)在弹出的“方向”菜单中单击“反向”“正向”命令,返回“裁剪到几何”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1)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左侧型1体积块如图16-35所示。(12)单击“MFG 体积块”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左侧型1体积块的创建操作。5. 创建左侧型2体积块(1)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拉伸4”特征,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蔽”命令,将左侧型1体积块遮蔽。(2)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体积块工作界面。(3)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
19、“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slide_core_4_1”,如图16-36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 图16-34 二维截面 图16-35着色左侧型1体积块 图16-36 “属性”对话框(4)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5)单击“草绘平面”区域中的按钮,进入草绘模式。(6)绘制图16-37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
20、值“37”。(7)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8)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9)选取图16-38所示的面为草绘平面,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顶”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10)绘制图16-39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选择深度类型为(到选定的),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40所示的面为深度参照面。 草绘平面 图16-37 二维截面 图16-38
21、 选取草绘平面 图16-39 二维截面(11)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12)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修剪”“修剪到几何”命令,打开“裁剪到几何”对话框。(13)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参照零件,系统弹出“选取方向”菜单,然后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参照平面。(14)在弹出的“方向”菜单中单击“反向”“正向”命令,返回“裁剪到几何”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5)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左侧型2体积块如图16-41所示。(16)单击“MFG 体积块”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左侧型2体积块的创建操作。6. 创建左侧型2型芯体积
22、块(1)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拉伸5”特征,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蔽”命令,将左侧型2体积块遮蔽。(2)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按钮,进入体积块工作界面。(3)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slide_core_4_insert”,如图16-42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参照面 图16-40 选取深度参照面 图16-41 着色左侧型2体积块 图16-42 “属性”对话框(4)单击主菜单中的“插入”“滑块”命令,打开“滑块体积”对话框。(5)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系统将自动进行计算。计算完成后,然后按住“C
23、trl”键不放,并单击“排除”列表中的“面组2”和“面组3”,将其选中。最后单击按钮,将其放置到“包括”列表中。(6)单击“投影平面”区域中的按钮,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43所示的面为投影平面。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7)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8)选取图16-43所示的面为草绘平面,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顶”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9)系统弹出“参照”对话框,并自动取基准平面“MAIN_PRATING
24、_PLN”为草绘参照。选取图16-44所示的圆为草绘参照,并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0)绘制图16-44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5”,并单击其右侧的按钮,改变拉伸方向。(11)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12)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左侧型2型芯体积块如图16-45所示。(13)单击“MFG 体积块”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左侧型2型芯体积块的创建操作。投影平面 草绘参照 图16-43 选取投影平面 图16-44 二维截面 图16-45着色
25、左侧型2型芯体积块16.5.6 创建分型曲面 1. 复制分型曲面(1)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滑块体积”特征,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遮蔽”命令,将左侧型2型芯体积块遮蔽。(2)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进入分型曲面工作界面。(3)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属性”命令,打开“属性”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分型曲面的名称“main”,如图16-46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4)单击状态栏中的“过滤器”下拉列表框右侧的按钮,并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几何”选项。(5)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47所示的面为种子面,此时被选中的面呈红色。(6)单击“编辑”工具栏上的图
26、标按钮,然后单击“编辑”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复制曲面”操控面板。(7)按住“Shift”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48所示的4个半圆柱面为第一组边界面。 种子面 第一组边界面图16-46 “属性”对话框 图16-47 选取种子面 图16-48 选取第一组边界面(8)松开“Shift”键,旋转模型至图16-49中的位置。然后按住“Shift”键不放,并选取图16-49所示的底面、斜面和两个半圆柱面为第二组边界面。最后松开“Shift”键,完成种子和边界曲面集的定义。(9)旋转模型至图16-50中的位置,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选取图16-50中的圆弧面和平面。此时,系统将构建
27、一个排除集,将选中的面排除。(10)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排除曲面及填充孔”命令。然后旋转模型至图16-51中的位置,最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选取图16-51所示的两个面。 第二组边界面圆弧面平面 选取此两面图16-49 选取第二组边界面 图16-50 排除曲面 图16-51 选取面(11)松开“Ctrl”键,旋转模型至图16-52中的位置,然后再按住“Ctrl”键不放,并选取图16-52所示的面。(12)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复制曲面操作。(13)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53所示的面,此时被选中的面呈红色。选取此面 选取此面 图16-52 选取面 图
28、16-53 选取面(14)单击“编辑”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然后单击“编辑”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复制曲面”操控面板。(15)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排除曲面及填充孔”命令。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再次选取图16-53所示的面。(16)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复制曲面操作。(17)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模型树”中选中“复制1”特征。然后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合并”操控面板。(18)单击按钮,并在弹出的“参照”上滑面板单击按钮,使“面组F20(main)”位于列表顶部,成为主面组。(19)单击对话栏中的第二个按钮,改变第二个面组要包括在合并曲面中
29、的一侧。然后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合并操作。2. 编辑分型曲面(1)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2)选取图16-54所示的面为草绘平面,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顶”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3)系统弹出“参照”对话框,并自动取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草绘参照。选取基准平面“MOLD_FRONT”为草绘参照,并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4)绘制图16-55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
30、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80”,并单击其右侧的按钮,改变拉伸方向。(5)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6)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模型树”中选中“合并1”特征。然后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合并”操控面板。(7)单击按钮,并在弹出的“参照”上滑面板单击按钮,使“面组F20(main)”位于列表顶部,成为主面组。(8)单击对话栏中的第二个按钮,改变第二个面组要包括在合并曲面中的一侧。然后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合并操作。(9)单击“基础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拉伸”操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
31、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10)选取图16-56所示的面为草绘平面,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顶”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 草绘平面 草绘平面 图16-54 选取草绘平面 图16-55 二维截面 图16-56 选取草绘平面(11)系统弹出“参照”对话框,并自动取基准平面“MAIN_PRATING_PLN”为草绘参照。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草绘参照,并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2)绘制图16-57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拉伸”操控
32、面板。然后在“深度”文本框中输入深度值“80”,并单击其右侧的按钮,改变拉伸方向。(13)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拉伸操作。(14)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模型树”中选中“合并2”特征。然后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合并”操控面板。(15)单击按钮,并在弹出的“参照”上滑面板单击按钮,使“面组F20(main)”位于列表顶部,成为主面组。(16)单击对话栏中的第一个按钮,改变第二个面组要包括在合并曲面中的一侧,然后单击第二个按钮,改变第二个面组要包括在合并曲面中的一侧。(17)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合并操作。(18)单击主菜单中的“编辑”“填充”命令,打开“填充”操
33、控面板。然后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19)选取基准平面“MAIN_PARTING_PLN”为草绘平面,系统将自动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右”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20)绘制图16-58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草绘操作,返回“填充”操控面板。然后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填充操作。(21)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模型树”中选中“合并3”特征。然后单击“编辑特征”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合并”操控面板。(22)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参照”上滑面板单击按
34、钮,使“面组F20(main)”位于列表顶部,成为主面组。(23)单击对话栏中的第二个按钮,改变第二个面组要包括在合并曲面中的一侧。然后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合并操作。(24)单击主菜单中的“视图”“可见性”“着色”命令,着色的主分型曲面如图16-59所示。(25)单击“MFG 体积块”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成主分型曲面的创建操作。 图16-57 二维截面 图16-58 二维截面 图16-59 着色主分型曲面16.3.7 分割工件1. 分割左侧型2(1)单击“模具遮蔽对话框”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遮蔽取消遮蔽”对话框。然后单击“取消遮蔽”按钮,切换到“取消遮蔽”选项卡。(2)在“遮蔽的元
35、件”列表中,选中“example_10_wrk”元件,然后单击按钮,将其显示出来。(3)单击“过滤”区域中的按钮,切换到“体积块”过滤类型。然后单击按钮,选中所有体积块,并单击按钮,将其显示出来。(4)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5)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系统弹出图16-60所示的“分割体积块”菜单。(6)单击“分割体积块”菜单中的“一个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成”命令,打开“搜索工具”对话框。(7)在对话框中的“找到的项目”列表中选中“slide_core_4_1”面组,然后单击按钮,将其放置到“选定的项目”列表中,如图16-61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打开“分割”对
36、话框。 “slide_core_4_insert”体积块 图16-60 “分割体积块”菜单 图16-61 “搜索工具”对话框 图16-62 选取“slide_core_4_insert”体积块(8)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62所示的“slide_core_4_insert”体积块。然后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并在弹出的“岛列表”菜单中选中“岛1”选项,如图16-63所示。 (9)单击“岛列表”菜单中的“完成选取”命令,返回“分割”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此时,系统加亮显示分割生成的体积块,并弹出图16-64所示的“属性”对话框。 图16-63 “岛列表”菜单 图16-64 “属性
37、”对话框 (10)在对话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slide_core_4”,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完成分割操作。2. 分割定模型芯和左侧型2型芯(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分割体积块”菜单中单击“一个体积块/所有工件/完成”命令,打开“分割”对话框。(2)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65所示的“cavity_insert”和“slide_core_4_insert”体积块,然后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并在弹出的“岛列表”菜单中选中“岛1”选项。 (3)单击“岛列表”菜单中的“完成选取”命令,返回“分割”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此时,
38、系统加亮显示分割生成的体积块,并弹出“属性”对话框。(4)在对话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temp_1”,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完成分割操作。3. 分割右侧型1、右侧型2、左侧型1、左侧型2(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分割体积块”菜单中单击“一个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成”命令,打开“搜索工具”对话框。(2)在对话框中的“找到的项目”列表中选中“temp_1”面组,然后单击按钮,将其放置到“选定的项目”列表中。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打开“分割”对话框。(3)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66所示的“slide_core_1”、“slide_core
39、_2”、“slide_core_3”和“slide_core_4”体积块,然后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并在弹出的“岛列表”菜单中选中“岛1”选项。“slide_core_4_insert”体积块“cavity_insert”体积块 “slide_core_1”体积块“slide_core_2”体积块“slide_core_3”体积块“slide_core_4”体积块图16-65 选取“cavity_insert”和“slide_core_4_insert”体积块 图16-66 选取“slide_core_1”、“slide_core_2”等体积块(4)单击“岛列表”菜单中的“完成选取”命令
40、,返回“分割”对话框。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此时,系统加亮显示分割生成的体积块,并弹出“属性”对话框。(5)在对话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temp_2”,然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完成分割操作。4. 分割动、定模(1)单击“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分割体积块”菜单中单击“两个体积块/模具体积块/完成”命令,打开“搜索工具”对话框。(2)在对话框中的“找到的项目”列表中选中“temp_2”面组,然后单击按钮,将其放置到“选定的项目”列表中。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打开“分割”对话框。(3)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67所示的“main”分型曲面,然后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
41、返回“分割”对话框。(4)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此时,系统加亮显示分割生成的体积块,并弹出“属性”对话框。(5)在对话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core”,然后单击按钮,着色的体积块如图16-68所示。(6)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系统会加亮显示分割生成的另一个体积块,并弹出“属性”对话框。然后在该对话框中输入体积块的名称“cavity”,并单击按钮,着色的体积块如图16-69所示。(7)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完成分割操作。 “main”分型曲面 图16-67 选取“main”分型曲面 图16-68 着色“core”体积块 图16-69 着色“cavity”体积块16.3.8 抽取模具元件(1)单击
42、“模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打开“创建模具元件”对话框。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选中图16-70所示的模具体积块。(2)单击“高级”选项前面的三角形符号,然后在弹出的“高级”区域中单击按钮,选中所有模具体积块,如图16-70所示。(3)单击“复制自”区域中的按钮,打开“选择模板”对话框,通过“查找范围”下拉列表框,改变目录到“mmns_part_solid.prt”模板文件所在的目录(如“D:Program FilesproeWildfire 3.0templates”)。(4)在“文件”列表中双击“mmns_part_solid.prt”文件,返回“创建模具元件”对话框。提示:本步骤是
43、为了使抽取的模具元件,具有Pro/ENGINEER零件所具有的基准特征和视角等。(5)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完成抽取模具元件操作。16.3.9 铸模(1)单击右侧“模具”菜单中的“铸模”命令,系统弹出图16-71所示的“铸模”菜单。(2)单击“铸模”菜单中的“创建”命令,并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零件名称“molding”,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完成创建铸模操作。 图16-70 “创建模具元件”对话框 图16-71 “铸模”菜单 16.3.10 仿真开模1. 定义开模步骤(1)单击“模具遮蔽对话框”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遮蔽取消遮蔽”对话框。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可见元件”列表中,选
44、中“example_10_ref”和“example_10_wrk”元件,并单击按钮,将其遮蔽。(2)单击“过滤”区域中的按钮,切换到“分型面”过滤类型。然后在“可见曲面”列表中,选中“main”分型曲面,并单击按钮,将其遮蔽。(3)单击“过滤”区域中的按钮,切换到“体积块”过滤类型。然后单击按钮,选中所有体积块,并单击按钮,将其遮蔽。(4)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提示:为了便于操作,用户还可以将基准平面、基准轴等隐藏。(5)单击右侧“模具”菜单中的“模具进料孔”“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命令,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2所示的“cavity_insert”元件,并单击“选取”对话
45、框中的按钮。(6)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2所示的面,此时在“cavity”元件上会出现一个红色箭头,表示移动的方向。(7)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280”,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返回“定义间距”菜单。(8)单击“定义间距”菜单中的“定义移动”命令,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3所示的“cavity”元件,并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9)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3所示的面,并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200”,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返回“定义间距”菜单。 参照面“cavity_insert”元件 参照面“cavity”元件图16-72 移动“cavity_insert”元件 图
46、16-73 移动“cavity”元件(10)单击“定义间距”菜单中的“完成”命令,返回“模具孔”菜单。此时,“cavity_insert”和“cavity”元件将向上移动。(11)单击“模具孔”菜单中的“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命令,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4所示的“slide_core_1”和“slide_core_2”元件,并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12)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4所示的面,并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80”,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返回“定义间距”菜单。(13)单击“定义间距”菜单中的“完成”命令,返回“模具孔”菜单。此时,“slid
47、e_core_1”和“slide_core_2”元件将向右移动。(14)单击“模具孔”菜单中的“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命令,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5所示的“slide_core_4_insert”元件,并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15)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5所示的面,并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170”,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返回“定义间距”菜单。 “slide_core_2”元件参照面“slide_core_1”元件 参照面“slide_core_4_insert”元件 图16-74 移动“slide_core_1”和“slide_core_2”元件 图16-75 移动
48、“slide_core_4_insert元件(16)单击“定义间距”菜单中的“定义移动”命令,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6所示的“slide_core_3”和“slide_core_4”元件,并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17)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6所示的面,并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80”,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返回“定义间距”菜单。(18)单击“定义间距”菜单中的“完成”命令,返回“模具孔”菜单。此时,“slide_core_4_insert”、“slide_core_3”和“slide_core_4”元件将向左移动。(19)单击“模具孔”菜单中
49、的“定义间距”“定义移动”命令,然后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7所示的“molding”元件,并单击“选取”对话框中的按钮。(20)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77所示的面,并在消息区中的文本框中输入数值“90”,然后单击右侧的按钮,返回“定义间距”菜单。参照面“slide_core_4”元件“slide_core_3”元件 参照面“molding”元件 图16-76 移动“slide_core_3”和“slide_core_4”元件 图16-77 移动“molding”元件(21)单击“定义间距”菜单中的“完成”命令,返回“模具孔”菜单。此时,“molding”元件将向上移动。2. 打开模具(1
50、)单击“模具孔”菜单中的“分解”命令,系统弹出图16-78所示的“逐步”菜单,此时所有的元件将回到移动前的位置。(2)单击“逐步”菜单中的“打开下一个”命令,系统将打开“cavity_insert”和“cavity”元件,如图16-79所示。 图16-78 “逐步”菜单 图16-79打开“cavity_insert”和“cavity”元件 (3)再次单击“逐步”菜单中的“打开下一个”命令,系统将打开“slide_core_1”和“slide_core_2”元件,如图16-80所示。 图16-80 打开“slide_core_1”和“slide_core_2”元件 (4)再次单击“逐步”菜单中的
51、“打开下一个”命令,系统将打开“slide_core_4_insert”、“slide_core_3、和“slide_core_4”元件,如图16-81所示。 图16-81 打开“slide_core_4_insert”、“slide_core_3”和“slide_core_4”元件 (5)再次单击“逐步”菜单中的“打开下一个”命令,系统将打开“molding”元件,如图16-82所示。16.3.11 创建顶杆孔1. 创建动模套板(1)单击“模具遮蔽对话框”工具栏上的按钮,打开“遮蔽取消遮蔽”对话框。然后单击按钮,选中所有元件。(2)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可见元件”列表中单击“core
52、”元件,将其排除,如图16-83所示。然后单击按钮,遮蔽选中的元件。 图16-82 打开“molding”元件 图16-83 “遮蔽取消遮蔽”对话框(3)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4)在模型树中用鼠标右键单击“core.prt”元件,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激活”命令。提示:在模型树中“core.prt”元件的前面会显示一个图标,表示该元件处于激活状态。(5)在弹出的图16-84所示的“修改零件”菜单中单击“特征”“创建”“倒圆角”命令,打开“倒圆角”操控面板。(6)按住“Ctrl”键不放,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图16-85所示的边为倒圆角边。(7)然后在“半径”文本框中输入半径值“1
53、5”。最后单击操控面板右侧的按钮,完成倒圆角操作。(8)此时,系统将返回“零件特征”菜单。单击该菜单中的“完成/返回”“完成”命令,返回“模具”菜单。(9)单击右侧“模具”菜单中的“模具模型”“创建”“模具基础元件”命令,打开“元件创建”对话框。然后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元件的名称“core_plate”,如图16-86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打开“创建选项”对话框。 倒圆角边 图16-84 “修改零件”菜单 图16-85 选取倒圆角边 图16-86 “元件创建”对话框(10)在“创建方法”区域选中“定位缺省基准”单选按钮,然后在“定位基准的方法”区域中选中“对齐坐标系与坐标系”单选按
54、钮,如图16-87所示。最后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并在图形窗口中选取“PRT_CSYS_DEF”坐标系。(11)在弹出的图16-88所示的“实体”菜单中单击“加材料”“拉伸/实体/完成”命令,打开“拉伸”操控面板。(12)在图形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命令,打开“草绘”对话框。(13)选取基准平面“MAIN_PARTING_PLN”为草绘平面,系统将自动选取基准平面“MOLD_RIGHT”为“右”参照平面。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模式。(14)系统弹出“参照”对话框,选取基准平面“MOLD_FRONT”和“MOLD_RIGHT”为草绘参照,并单击对话框底部的按钮,退出对话框。(15)绘制图16-89所示的二维截面,并单击“草绘器工具”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降低留置针堵管发生率:PDCA质量持续改进
- 3-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模拟卷含解析
-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实验2024-2025学年3月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南山学院《工程法律实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2025年初三二诊模拟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基础医学概论Ⅱ3(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健康工程职业学院《跨文化交际理论导论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27030-2025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24年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军事理论(中北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2025年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预制菜烹饪知识培训课件
- 教学设计-3.7函数图形的描绘
- 《数字资源利用》课件
- 《马达保护器培训》课件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
- 2025年度花岗岩墓碑石材采购合同范本
- 《止血与包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