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我的家乡_第1页
五年级我的家乡_第2页
五年级我的家乡_第3页
五年级我的家乡_第4页
五年级我的家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首个“桐庐百姓日”,突出“桐庐 属于百姓,百姓归属桐庐”,“欢 乐的节庆,百姓的日子”活动主题, 开展了“百姓日启动仪式”、“政 府开放日”、“天然大舞台”、 “幸福家乡欢乐游”、“名特产品 大展销”、“公益事业大开放”、 “公职人员齐奉献”、“义工联盟 大行动”、“民俗文化大巡游”、 “全民运动大聚会”、“市民夜赏 富春江”等“10+1”项主题系列活 动。全县27条公交线路和全部农村 客运线路免费乘坐;24个场次的电 影、3场越剧领取预约券后可免费观 看;每个乡镇组织市民代表免费游 览县内主要景点,发放4.2万张免费 旅游预约券;城北体育馆、城南体 育馆等公共场所免费预约开放;全 县55家

2、工农企业现场展销数百种名 优特产品,景文、联华等县内各大 商场超市,通过各种优惠活动让利 于民;全县城乡5200余名文艺爱好 者在200多个共公场所开展公益演 出,88支由公职人员、志愿者、义 工组成的服务队义务为企业、群众 送服务。 要从桐君老人说起 :说 起这位桐君老人,根据方舆 胜揽记载:远在4000多年 前,一位名医来到这里,在一 棵桐树下结庐采药、治病救人, 受到众人景仰。有人询问这位 老人的姓名,他就指指身边的 桐树,因此后人把这位老人尊 称为“桐君”,意指桐树下的 君子,把他结庐采药的地方称 为“桐庐”,取“桐树下 的草庐”之意 。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处钱塘江中游,介于

3、北纬29353005和东经1191011958之间; 东接诸暨,南连浦江、建德,西邻淳安,东北界富阳, 西北依临安。全境东西长约77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 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 以县城桐君街道为中心,东20公里(径距,下同) 至牛峰岭界富阳,南19公里至羊峤顶界建德,西39公 里至太阳山界淳安,北13公里至陈家山界富阳;东南 27公里至火烧湾顶界浦江,西南12公里至大岩山界建 德,东北16公里至横山埠界富阳,西北41公里至高塘 界临安。 全县地势:西北和东南向富春江沿岸降低,以丘陵 山区为主,平原稀少,龙门山主峰牛背脊之观音尖,海 拔1246.5米,为境内最高峰。 桐庐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

4、年225年,已近1800年历 史。桐庐因为有药祖桐君老人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更 因为东汉名士严子陵在此地隐居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 桐庐的好山好水,让李白、韦庄、范仲淹、苏东坡、陆 游、毛泽东和郁达夫等留下了名篇佳句,特别是范仲淹 的“潇洒桐庐”,如今成了桐庐的标识。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桐庐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出产的“雪水云绿”、“天尊贡芽”、“五云曲毫” 茶为历代贡品,以“中国文化名茶”享誉内外;富春江鲥鱼、子陵鱼扬名古今; 杨梅、蜜梨、板栗、柑桔、桃、李、枣、豆腐干、番薯干、青笋干等久负盛名。 启之,形似岫

5、玉和翡翠 雕成的短剑 沏之,若仙女散花,根 根飘逸而出 咗之,腹里管里喉里, 林间香气馥郁缭绕,三刻 不绝,不禁称奇。 查之,方知,此茶乃桐 庐名茶,生长在云雾缭绕 的高山上,故称“雪水云 绿 ”。 板栗是桐庐县的名特产,有着悠久的种 植历史和优质的品质。板栗为杭州市的主要 林特产品之一,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板栗 作为木本粮食,有丰富的营养,果实含有大 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含量大 体与大米、小麦相当,且粉质细腻、支链淀 粉含量高。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炒食。生 吃,香甜爽脆,风干则甜度更高;熟食则可 烧鸡、烧肉,味鲜香甜;糖炒栗子,则香甜 糯绵,风味独特。 山的伟岸,石的气势,水的灵

6、 韵,林的秀色,构成了桐庐山水洞 天色彩斑斓的景致与诗画般的意境。 距桐庐县城23公里的瑶琳仙境,又 名瑶琳洞,纵深1000米,游览面积 28000平方米,她以神奇的地貌和 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而享有“全国 诸洞冠”之美誉,被国家旅游局评 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 天目溪漂流傍红灯笼外婆家,行程约一 个半小时。天目溪又称分水江。乘竹筏款款 而下,溪流蜿蜒曲折,洲滩众多,一个滩连 着一个滩,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 之说,置身竹筏上,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 转;时而跌宕起伏,破浪逐水。让人痴痴沉 醉,尽享漂流之乐。 垂云通天河,与闻名遐迩的瑶琳仙境仅一江之隔,特别 之处在于溶洞内有长达45

7、00米的地下暗河,划船入洞,泛舟 地下河,观赏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别有一番探险趣味。 浪石金滩,清澈逶迤的天目溪流转到一个名叫浪石埠的地方划 了一个圈,圈的外面镶嵌着柔软的金边(沙滩),古时这里是天目 溪水陆要津,相传有巨石能随波上下浮动,故名“浪石”。现在嬉 水节目“龙舟竟渡”已列为杭州市龙舟比赛定点训练基地。 垂云通天河 浪石金滩 范仲淹于宋仁宗明道年间 出知睦州(辖境相当于今 浙江桐庐、建德、淳安), 始构严先生祠堂,使其后 人奉祀,并作此记。 桐庐十咏-六 潇洒桐庐郡, 春山半是茶。 新雷还好事, 惊起雨前芽。 桐庐十咏-十 潇洒桐庐郡, 严陵旧钓台。 江山如不胜, 光武肯教来。 桐庐剪

8、纸起源于宋朝, 且自成一格,具有浓郁的江 南特色,充分体现了江南剪 纸“凝重概括,厚中见秀, 玲珑剔透,含蓄华丽”的风 格。 在政府的大力挖掘、保 护、扶持下,桐庐剪纸历经 沧桑,如今重新焕发光彩。 一批民间剪纸艺术家走出国 门,远赴世界各地开展文化 交流,展示桐庐剪纸的独特 魅力。而套色剪纸、立体剪 纸,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不 断推陈出新,让桐庐的剪纸 艺术愈发气韵生动。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桐君山 潇洒桐庐宣传片 荣誉相关荣誉相关 2006年,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十届全球年,在杭州市举行的第十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国际花园城市” 总

9、决赛上获悉,荣获总决赛上获悉,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荣誉称号。荣誉称号。 桐庐金名片:桐庐金名片: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剪纸 中国制笔之乡中国制笔之乡-桐庐县分水镇桐庐县分水镇 中国针织之乡、中国针织名镇中国针织之乡、中国针织名镇-桐庐县横村镇桐庐县横村镇 中国蜂产品之乡中国蜂产品之乡 中国民营快递之乡中国民营快递之乡 中国优秀旅游名县中国优秀旅游名县 中国绿色名县中国绿色名县 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 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县 中国历史文化民村中国历史文化民村-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桐庐县江南镇深澳村 全国综合实力发展百强县全国综合实力

10、发展百强县 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示范区 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 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 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县 部级平安畅通县部级平安畅通县 长江三角洲最具投资价值县市长江三角洲最具投资价值县市 2010上海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世博之星世博之星”开发区开发区-桐庐经济开发桐庐经济开发 区区 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省森林城市 浙江省园林城市浙江省园林城市 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 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 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绣花鞋项目实验基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绣花鞋项目实

11、验基 地地”-桐庐县合村乡桐庐县合村乡 “浙江省蜜梨之乡浙江省蜜梨之乡”、“浙江省石材之乡浙江省石材之乡”-桐庐县钟桐庐县钟 山乡山乡 宋群超 桐庐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已近1800年历 史。桐庐因为有药祖桐君老人在此结庐炼丹而得名,更 因为东汉名士严子陵在此地隐居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 桐庐的好山好水,让李白、韦庄、范仲淹、苏东坡、陆 游、毛泽东和郁达夫等留下了名篇佳句,特别是范仲淹 的“潇洒桐庐”,如今成了桐庐的标识。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 板栗是桐庐县的名特产,有着悠久的种 植历史和优质的品质。板栗

12、为杭州市的主要 林特产品之一,全市各乡镇均有种植。板栗 作为木本粮食,有丰富的营养,果实含有大 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其含量大 体与大米、小麦相当,且粉质细腻、支链淀 粉含量高。既可生吃,又可熟食、炒食。生 吃,香甜爽脆,风干则甜度更高;熟食则可 烧鸡、烧肉,味鲜香甜;糖炒栗子,则香甜 糯绵,风味独特。 天目溪漂流傍红灯笼外婆家,行程约一 个半小时。天目溪又称分水江。乘竹筏款款 而下,溪流蜿蜒曲折,洲滩众多,一个滩连 着一个滩,素有“溪有十八滩,一滩高一滩” 之说,置身竹筏上,时而穿涧过坳,山回水 转;时而跌宕起伏,破浪逐水。让人痴痴沉 醉,尽享漂流之乐。 垂云通天河,与闻名遐迩的瑶琳仙境仅一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