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校本研究中教师的地位、作用及其实现学号: 1261001213208姓名: 孟博闻指导老师: 李 峰专业: 教育管理年级: 12 春本科班学校:咸阳电大兴平工作站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校本研究中教师的地位、作用及其实现摘要:校本教研,就是立足本校的实际,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师不仅仅是教研活动的参加者, 而要成为校本教研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只有以本校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才能解 决本校教学实际问题,关键词: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教师 校本研究教师主体困惑 设计者Abstrac
2、t:school-based teach ing and research, is based on ouractual, around the imp leme ntatio n of the new curriculum, to solve thep roblems in the teach ing of con fusi on an d, i n order to p romote com mondevelopment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eaching research activities.The teacher is not onl
3、y a research activity p artici pan ts, and to becomea designer,a practitionerof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evaluators. Only in this school teacher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school-based teachi ng and research, to solve the p roblem of the schoolteachi ng p ractice, i mprove the quality of t
4、eachers.Keywords: TeachersSchool-basedResearch subjectCon fused the desig ner第1页共12页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6第2页共12页III中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 I目 录,一、 校本教研的特点、理念与意义,(一)校本教研的特点,(二)校本教研的理念,(三)校本教研的意义,二、校本研究的要素,(一)撰写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二)打造学习共同体。,(三)校本研究就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通常采取的方法是:1. 现丨问题:,2. 制订计划:,3行动实践:4修改方案: I乡
5、入*丿 V /| J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5再次实践:三、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 教学型研究(日常性教研), 课堂研究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四)(五)(六)(七)教学课例与教学实录,课例研丿究 ,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 学习型研究(提高性研究),1. 教师学习的意义,2. 教师学习的对象,(1) 读书- /I 7 11)(2) 读“图像”。,(3) 读“人” 0,3. 确立教师学习的新理念: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四、校本教研的途径,(一)以新课程实施为教学研究的导向,(二)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阵地,”,,小,,小,”,(三)以教师为教学研究的主体
6、,”,,”,,小,,小, 参考文献,第6页共12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如何迅速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尽快适应新一轮 课程改革的要求,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立足本校实际,结合具体工 作,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解决教学实际 问题中使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是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 那么,校本教研有那些类型和途径呢?一、校本教研的特点、理念与意义(一)校本教研的特点。“为什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研究。如果说,教学理论研究回答的是“是什么” 么”。那么教学实践研究回答的是“做什么” “怎么做”。校本教研就是以校为基础 和以校为前提的实践研究。它的内涵
7、是“为了学校(研究目的):以改进学校工作, 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研究主体):就是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学 校自身的问题要由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教师置身教育教学之中, 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基于学校(研究主体):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 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 挖掘出学校潜力。教育研究就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她的外延是“校本 管理(校本评价)、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培训、校本研究”。(二)校本教研的理念。学校是教学研究的中心,课堂是教学研究的实验室,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研究的对象。(三)校
8、本教研的意义。校本研究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机制,学校只有具备研究能力,形成自我发展、 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才能促进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因而,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就是立足本校的实际,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围 绕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校本研究重在促进教师职业生活方式的重建,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 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使教师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意义。教师的专业 化成长归根到底要落脚于自身及其日常教学,脱离日常教学实践,就不能转化为 职业生活方式的所谓“专业提高”,也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是昙花一现。要使教学改革健康发展,就需要内
9、在动力。前国足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有了主动发展的意愿,就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教育与研究是共生共补的关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新课程背景下教 学研究,没有现成的药方,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没有研究作“伴随”,没有理论作“引领”。就会寸步难行。二、校本研究的要素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首先要明确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教师个人、教师集体、 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位一体关系,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 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10、是开展校本教 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 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撰写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要十分注重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不同阶 段撰写反思札记,开展自我反思。如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教学行动前的反思、具有 监控性的行动过程中的反思、具有批判性的行动后的反思等等。(二)打造学习共同体。十分注意发挥教研组集体的力量,结合教师的自我反思,选择一些组内成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困难或者困惑,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注意引导教师在思考和探索过程之中的互助与合作,注意建立与区教研员和学科 带头人等专业人
11、士的密切联系,请他们直接介人对教研组共同关心的问题的讨论, 逐渐打造学习共同体。(如我校经常请区教研员来我校直接参与教研组的教研活 动)。(三)校本研究就是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专业引领。通常采取的 方法是:1. 发现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 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2. 制订计划: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专业 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3. 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 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4. 修改方案
12、:结合实践过程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 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5. 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 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苦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 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 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讨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三、校本教研的主要类型教师生涯中有三种主要职业活动形式。教师活动(教育者的角色),就是以教学为着眼点的
13、教学型研究;学习活动(学习者的角色),就是以学为着眼点的学习 型研究;研究活动(研究者的角色),就是以研究为着眼点的研究型的研究。(一)教学型研究(日常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 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多以 教研组、备课组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要方式,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 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这种研究是教学中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也 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如我校的教研组活动)(二)课堂研究。这里的课堂不再单纯是数学活动的场所或环境。它已经成为课程与数学活动 的综合体
14、,成为教育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课堂研究是一种学科(领域)研究, 主体主要是专业研究工作者。如各级教研员、理论研究者。专业研究者的研究往 往把课堂作为研究的对象,他们深入到课堂的实际情境中去,目的在于从理论上 真正地去阐释课堂中存在的种种现象,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说明课堂中出现的种种 问题。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他与理论研究者不同,它不是 指向新理论的生成或新规律的发现,而是立足于自己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课 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三)课例研究与案例研究。教学课例和教学案例的目的和功能指向不同,一般而言,案例是围绕特定的 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
15、展现的是某 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 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景的叙述、师生对生活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 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总之,相对于案例,课例展示的是完整的一堂课、比较典型的一个教学片段 或一次教学活动,是一种教学全景实录,真实、具体、生动,活灵活现,能够给 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但是,课例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成为案例。 从课堂到案例,这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四)教学课例与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是课例研究的构成要素,但如果仅限于实录,没有相应第6页共12页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第15页共12页
16、的反思行为,也就不能充分反映该教学所具有的典型性,缺乏“例证”的价值,降低了研究本身的功用。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一人几教几评;多人几教几评;多人同课;同事互相观课;邀请式听评课; 公开课;课例研究的实践模式(1)(2)(3)(4)(5)(6)(五)课例研究。第一,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真实的“公开课”(尽管公开课一度成为讥讽的对 象,但“公开课”作为一种可以公开观看和讨论的课例,仍然是一个合理的教育 活动)。第二,呈现关键的“教学事件”、“录像”、“定格”的教学事件。第三,“讨论”。在“非如此不可”之外,寻找“别样也行”的可能及其理论 凭据。(六
17、)研究型教研(专题性教研)。这种研究一般是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教学专题而展开,从来源角度 讲,教学专题产生于教学实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等具有普 遍性的问题,可以说,教学专题是对教学问题的提炼、升华、和概括。通过对教 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有 所创新、有所前进。这种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而进行,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价值,体现出一定的规 范性:研究专题及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 重要途径和产生研究成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成果的主 要呈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规划课题:一般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
18、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 (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 和管理。规划课题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是教育科学课题宏观性、前瞻性和理论 性。“个人课题”:一般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承担并得到同行公认或学校教科研部门 认可的课题。教师个人课题是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 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个人课题”是科研和教研结合的体现。教师从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出发 做课题研究。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有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
19、不受他人 牵制和教育行政的限制,可以请求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从研究内容看,“个人课题”有教师个人自己选择,研究内容切合教师自己的 教育教学实际,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切入口比较小,研究的内容比较单一。从研究方法看,“个人课题”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 行动研究等方法。从研究成果来看,“个人课题”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微观、具体的,适用个人的。 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和“真理” 更重要的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波折与克服种种新问题、新障碍的细节。把教育叙 事引入课题研究,凸现课题研究的人文性、个体经验性。(七)学习型研究(提高性研究)。这种研究的着眼点是教师
20、的专业成长,旨在通过学习型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研 究表现为一种学习-“研究性”学习,这种研究是指不针对具体课例和研究专 题而开展的所有研究的总体。读书和思考是研究的主线,观摩和交流是研究的途 径。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是研究结果的主要呈现形式。当前,面对新课程全新的设计思路、全新的目标要求、全新的内容体系、全 新的实践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要想保持自己的内在教育权 威,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这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任 何人要想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得不断学习,“不学习就平庸”,教师也不例外。教
21、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学而不厌”,才能不断跟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 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 的教育教学的需要,这样才能重建自己的专业形象和权威。相反,教师要是“吃 老本”,固守原有的经验,缺乏学习和进取的意识,他就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甚 至被时代所抛弃,成为学生眼里的“老古董”,成为新课程推进的阻力,这样就会 被学生和同行瞧不起,自己的专业权威也会荡然无存。1. 教师学习的意义。对教师而言,学习不仅仅是对外在变化的一种适应。学习更应该是内在生命 的一种自觉。作为一个“职业人”的角色,教师要学习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在当 前,要全面系统学习与新课程
22、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科学专业理论,从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新的起点。作为一个现代化“社会人”的角色,教师要 致力于完善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提升生活情趣的学习,这种学习偏重于 提升现代化社会人的文明素养。大多是涉及非教师专业的文化层面的内涵,而且 许多方面可能与教师的专业和微观教育科学层面的工作无直接关联,但是,这种 学习却有助于塑造教师新形象,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 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 代。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刻地指出:“集体的智力财富之源首先在于教师的个人阅读,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
23、是我校集体生活的 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成为传统。是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 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这不能 称其为学校”。我们希望所有的教师都是热爱书、热爱学习的人。2. 教师学习的对象。(1)读书:第一类:新课程图书。新课改是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线教师应 该积极投入到这次课改中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并将之贯彻到自己的实际教学 中,推动新课程的深入发展。这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类:所教专业书籍。许多教师过分依赖课本与教参,这样即使再用力钻 研,也终究有限。课本与教参只是一碗水,怎么可能从中挖取到一桶水呢。教师 要跳出课本
24、与教参的小圈子,进入更广阔的专业书籍空间展开阅读,并且要读得 深读得透。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本专业的行家里手。第三类:教育经典。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教师要读教育经典,向专家学 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之作,要反复读之、品之。如陶行知文集、多元智能和给老师的建议等,应该成为每位教师案上、枕边的常用书。构造自己 的经典。第四类:文化资源这部大书。这里所说的文化资源,包含两个方面:大而言 之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小而言之是指地方传统文化。不论是哪一专业的老师,这 两方面的传统文化都要有所了解。(2)读“图像”。电影、电视;讲座、报告;名师讲课等。(3)读“人”。名人、同伴、学生。把学生喻为书,并且还是
25、一部大书,并不为过。3. 确立教师学习的新理念:以完善和丰富人性、充实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体验人生为目的。 建立学习、 教学、研究一体化的职业生活和工作方式。四、校本教研的途径综上所述,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就是立足本校的实际,以本校教师为主体, 围绕新课程的实施,解决本校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一)以新课程实施为教学研究的导向。在教学研究上,我们应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重点开展对新教材教学实 施的研究。如教师角色应如何转变、新课标要求下应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等。(二)以学校为教学研究的阵地。以学校作为主要阵地开展教研活动,注重个人学校实际问题。研究的主题来 自本校,更有利于学生成
26、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促进学校的发展。其一是立足本校制订教学研究制度。在管理机制上,可以构建以教务处、教 研组、备课组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网络,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实现自上 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结合、优势互补、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教研机制。这样,教研 组可根据本组实际展开教学研究,备课组可根据本学科教学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研 究活动,避免研究与学校实际脱节,在解决教学问题上更具有真实性。如我校语 文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了“语文阅读与感悟”的研究;体育组根据学校运 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展开了如何快速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研究;教导处根据学校 进城务工子女的特殊问题,开展了“进城务工子女的人格塑造的
27、研究”,而各备课小组又根据本年级本学科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展开探讨,如我校高语组,根 据各班学生基础不同,对如何在各班中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进行了深入研 究。这些问题均发生于我校具体的教学情境,既能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又能及时反映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在解决问题中使教师的教育教学 理论和教学技能得到提升。其二是立足本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必须致力于促进师生共 同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开展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核心的教研活 动,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校本教研中,必须注重开展实践性的活动。 如学习先进教学理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教
28、学质量比赛, 举办示范课、汇报课、研究课、电教课、课改实践课等。这些教学研究活动都是 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符合本校具体教学实际要求,既具有可行性,又能促进教 师素质提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三)以教师为教学研究的主体。传统习惯上,教学研究似乎是教研室研究员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事情,教师只 是一个技术员,仅仅用别人设计好的方案去达到他人设计好的目标。在教学活动 中,教师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很少能成为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更难以成为 研究者。我认为,教师应该成为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能只是少数专职研究人 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专利,还应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任。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让每一个教师都
29、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并从中不断提高 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提高。一是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参与者,校长理所当然是教学研究的第一 负责人,也是整个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专业带头人。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 除了要建立好教研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务处、教研组的 力量外,还要和教师直接面对真实的教学问题,并开展研究活动。教师是教学一 线实践者,直接面临各种真实的教学问题,更应主动参与到教研活动中,以努力 提高自身素质。在开展教研活动中,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问题的发现者、研究 者,促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深入研究。二是把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
30、究对象。任何研究都应始于“问 题”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研究才有真实的意义。在教学中要解决教 师自己遇到的问题、真实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促进教学质量提 高。教师要对“问题”不断追踪,把“问题”转化成课题进行研究。可按“发现 问题-制订方案-形成课题-展开研究-深入反思-形成理论”的步 骤,不断深入探索。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一旦发现某个有意义的问题,立即对此 进行关注,并收集有关信息材料,展开研究。如我校牟宗梅老师在教学中针对教 学实际,形成了三三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专题。方慧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程 度,形成了分层教学研究专题。这些都是教师们在现实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很有现实性和实质性的特征,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有很大帮助。学校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场所,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教师的自我实 现、专业发展的场所。校本教研就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教学 研究活动,它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明确:第一,校本教研必须以学校发展为本,强调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 工作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为学校的教育发展服务。第二,校本教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 位。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通过校本研究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影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软木橡胶纸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发展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汽车露营营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悬挂炉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石棉检测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不干胶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纸滑托板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中国防盗铜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氯诺昔康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最小生成树实验报告
- GB/T 44260-2024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正式版)
- 比亚迪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高考真题】2024年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义乌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0条(2022版本)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必背主观题
- 供电所安全第一课培训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7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