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策研究十二五”是广西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3时期,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是增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 系建设。本课题通过对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的分 析,找出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 鉴国内外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提出广西创新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供决策者参考。、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成效五”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建设,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 步完善。
2、一)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形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快全区已形成了完整的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林业五大专业和区、市、县、乡四级推广网络。至 2010 年底, 全区有县级农技推广机构 844 个、乡级 672 个;县乡两级有 农技推广服务人员 15295 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占 41% ,中、 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 19% 。全区从事种植业技术服务的编 制为2556 人,在编 2572 人;畜牧水产业编制 5608 人,在编4765 人;农机推广编制 803 人,在编 803 人;其它行业编制484 人,在编 524 人。全区种植业 1145 个乡镇农技站(服务 中心)中有 472 个实行独立
3、设置; 1090 个乡镇农机站中有 116个独立设置。 2008 年起,广西启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开展了农技推广机构运行机制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了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活力和公益性服务的能力。为促进农技推广体系与国家、自治区科研团队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对接,广西启动了水稻、甘蔗、桑蚕、奶水牛等9个产业体系技术创新团队和 43 个农业综合试验站建设工作,通过在代农业发展,使广西的桑蚕、甘蔗、木薯、柑橘等产业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自治区层面,先后创新和启动实施了“自治 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团”和“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聘 请了 19位院士、 16位首席科学家和包括 25位岗位科学家在内的
4、120 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为广西农业顾问。二)新型农技服务主体崭露头角,多元服务模式初见成效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涉农企业已成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科技大集、农业科技110 、科技书屋等多元化科技服务模式初步形成。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科研院所和高校利用设在农村的科研、试验基地,通过科企联合和科 特派等方式,积极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截至 2010 年底, 全区134 家(区级 24家、市级 22家、县级 88家)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 1000 多个。依托科研院所、 高校、企业
5、和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科技部门建立了新型农村 科技服务组织 2944 个,其中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61 个、农村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43 个、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128 个、 农村信息化基地 589 个、星火培训学校 129 家、其他农村科 技服务组织 59个。 14个地级市选派科技特派员 1520 名,建 立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 387 个、示范点 1258 个。农业科技服 务体系覆盖 994 个乡镇、 15684 个村屯, 2110 万农民直接受 益。民办专业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下,广西民办专业服务组织发展迅速,无论在 数量、组织形式、服务内容、对农户的带动
6、作用等方面都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一大批由农民组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 由龙头企业牵头组织的各类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在广大农村 迅速涌现出来。目前,全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7872 个。民办专业服务组织以农民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柱, 按产业组建,有经济实体支撑和利益联系,显现出旺盛的生 命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农技服务条件逐步改善,农技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区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1 个、自治区级 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1个、自治区级 37 个,博士后工作站 10 多个。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广西“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应用和推广体系覆盖全区 14个市、 85
7、个县、 402 个乡 镇、 287个重点示范村、 12683 个示范户,形成了“三农” 科技服务网、“ 966118 ”科技热线电话、广西科技信息综 合服务频道( IPTV )、“农信通”、“农视通”等农村科技 信息服务地方品牌, 在全区 43 个市县开通了电视科技培训节 目,培训农民超过 450 万人次。广西农业信息网站已实现市 县全覆盖建设,超过 50% 的乡镇建立了信息站,组建了万人 以上农村信息员队伍。 “ 12316 ” 三农热线建立 103 个专家服务站,农技视频点播覆盖 38 个县(市、区),已初步建成了具有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三农”公共信息服务三大服务功能的农村信息服务基础网络
8、体系。相关部门建立了种 业、果业、蚕业、水产、畜牧、林业等 30 多个专业网站信息 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服务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 各有关部门已建立完善的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农村科技培训网络,实” 布局,现了“县县有学校、 乡乡有课堂, 村村有科技带头人 每年培训农村科技服务人员、农民技术骨干上百万人次。二、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在实施科教兴桂、推动农村科学技术传播、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 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己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一些
9、亟待解决 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功能弱化基层农技推广部门是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经费保障不足、农技队伍整体素质低、服 务形式单一、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偏低、农技人员考评体系不 健全等原因,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无法提供 高效优质的服务,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人、1 、管理体制不顺。 2002 年广西乡镇机构改革后组建了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把乡镇农科站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 财、物下放到乡镇,实行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业务行 政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为辅的管理机制。实践证明,这种管理 体制不利于工作开展,不利于公益性职能的履行,没有
10、达到 预期目的。 首先, 乡镇政府管理农业服务中心,县级业务行 政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之间在农技推广工作上互相脱节,导 致政令不通,信息不畅,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难以开展,没有 达到整合的目的。 其次, 农业服务人员行政化倾向突出。乡 镇服务中心归乡镇政府管理后,当推广工作与乡镇政府中心 工作发生矛盾时, 往往是推广工作让位于中心工作。 据调查, 大部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超过 2/3 的时间被用在乡镇中心工 作上,“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姓农不务农”现象十分 突出,造成政府、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均不满意的局面。三 是乡镇服务中心内部的农、林、牧、渔等互相独立,在接受 乡镇政府管理的同时,还要接受县级不
11、同业务主管部门指 导,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缺乏协调配合。2 、经费保障不足。 由于基层财力不足和县级业务行政主管部门多头管理等原因,县乡两级财政极少安排推广机构 办公经费和推广业务活动经费,造成了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基 础设施和服务手段的落后。调查发现,全区不少基层农技推 广机构中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普遍缺乏电话、电脑,以及 7农残测试仪等必要的设施 (设备 ),大量的技术工作靠农技人员“手摸、眼看、鼻闻、尺量”的原始手段进行,更谈不上 现代办公设备,致使服务不能及时有效。3 、农技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改革后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与改革前相比,总体上减少了。近十年全区多数基 层农技推广机构没有进
12、过大学生,现有乡镇农业科技人员年龄 45 岁以上的占 90% 以上,部分地区基层农技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超过 40% ,中高级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人才断档现咨询系统还不完善;协调组织技术培训等售后服务跟不上9象较为突出,乡镇推广机构队伍整体素质下降。4 、服务形式单一。 全区现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主体是由政府部门主管的各类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仍停留在办班 培训、技术咨询、印发材料等基本层面,科技推广服务的深 度和广度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的实际需要,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服务的需要。5 、基层农技人员待遇偏低。是工资福利偏低。据调查,贵港市港南区 2007 年工资改革以来,技术人员平均工 资只
13、有 1207 元, 与同期的基层教师 1946 元、医师 1875 元 对比分别少了 739 元和 668 元。二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 乡镇农技人员办公条件差,住房也无法解决,很多农技人员 寄住在乡镇推广站办公场所。三是职称晋升难度大。农技人不去,待遇低。6 、农技人员考评体系不健全。 大部分地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全面推行执业资格和竞聘上岗制度,没有建 立起科学的考评机制,没有把农技人员进村入户为农民服务 的业绩作为考评的主要内容,没有形成按绩取酬、奖勤罚懒 的机制,导致了农技推广人员的责、权、利没有明确,农业 服务机构职能受到削弱。二)新型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发展缓慢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4、科技服务能力弱。虽然广西有215876 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家,但大多数都不具备科技服务能力, 特别是建有研发中心、 研发基地的企业更少。即使是有能力提供科技服务的企业, 面对生产单元分散、知识产权保护困难、技术推广成本较高 的情况,担心投资农业科技回报率低,回收期长,投资的积 极性也不高。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运作机制以及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进行自我科技服务的功能很弱。3 、农业科技中介机构服务功能不完善。现有的科技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功能有待完善。如没有形 成广泛丰富的信息集散平
15、台;技术评价系统还不健全;专家 等。另外,技术市场交易不规范,难以切实保护技术出让方 和受让方的利益;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到位;相关法规可操作 性差,这些都影响到了农业技术市场的正常运作,从而阻碍 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需要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条块分割。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农业、科技、教育及科研院所等部门,农业技术 推广和农业科研机构隶属于农业部门,农村科技创新和应用 归口于科技部门,农村科普和科技服务民间组织是科技协会 负责,农村远程教育由党委组织部主管,另外涉农的教学等 单位也从事农业技术服务。 农业科研、 教学、 推广各自独立, 相互割裂,各
16、部门之间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开 展跨部门、跨专业的科研协作十分困难,致使各部门的科技 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整合使用,难以形成科技服务的整 体合力。2 、农技人员考核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广西的农业科研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仍沿袭着部门立项、科 研攻关、项目试验、专家鉴定、政府评奖的模式,对科研人 员的考核都是通过其论文发表量来评定,缺乏一套科学的指 标评价体系。致使许多农业科研成果与生产严重脱节,出现 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尽管 获奖的成果不少,但农户可选择的高质量的先进、适用的成 果不多,研发者和需求者“两张皮”现象严重,造成了农业科研成果的无效
17、供给。3 、产学研 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有待完善。 当前,广西各地涌现出了各种新型科技服务模式,如“公司 合作社 基 地农户”,“科技特派员 基地 农户”等,取得了一定 成效。但是, 在调研中发现, 这些模式的运行机制总体上说, 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跟不上市场需求,产业化水平低,产 学研深度融合不够,科研、转化、推广等服务组织与农民之 间关系松散,示范、推广、生产存在脱节现象,没有真正建 立起利益共同体,形成紧密型联结关系,导致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率不高。如一些企业与农户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订 立的合同条款过于偏向企业本身,当市场价高时,农户违背 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大部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
18、还停 留在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等传统的技术服务上,创办领办科 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的还不多,引领、示范、辐射带动 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构筑起各方间的长效利益机制, 形成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协会、合作社、科技中介、农 户各方共赢的大格局,为各方参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营 造良好环境氛围,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四)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滞后1、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滞后。按照“市有信息中心、县有服务平台、乡(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四级11联动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目标,目前,全区市、县二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基本成形,但乡村二级农业信息服务站,由于政府部门投入经费有限,存在硬件设施
19、不足、农业信息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贵港市7213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的不到 10% ,直接影响到 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造成农业生产和市场脱节,获取 管理技术、市场需求及营销等方面的信息困难。此外,相当部分乡村网络建设还是空白,尚无专门的农业信息机构和 工作人员,县、乡服务缺乏承接。2 、信息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虽然,农业部门开展了与广电、电信、移动等部门的合作,但农业、科技、教育等部 门的信息网站之间相互缺乏合作,无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五)农业科技服务培训体系有待完善1 、农业科技人员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决定了科技服务水平的高低。当前,全区农
20、业科技人员特 就是尚未建立起科技人员的培训长效机制。农技推广人员学 习、培训、进修、考察机会少,知识得不到更新,技能得不 到提高,创新能力较差。在贵港、玉林、桂林、来宾、梧州 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从学校毕业至今,没 有参加过一次专业技术培训。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日 新月异的新形势下,这样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很难适应农业 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别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下降,其中个关键的原因2、农民科技培训体系尚未完善。一是培训资源分散。目前,承担全区农民培训工作职能的主要有农业、科技、教 育、人力和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涉及农业科研、推广的专 业站所,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训
21、机构等,由于缺 乏统一规划,呈现各自为阵开展教育培训的局面,没有形成 培训的合力。二是培训内容单一。 当前,对农民的培训过于 注重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农业打造、 市场信息需求、营销理念和诚信经营等方面的培训不多。是培训条件缺乏。 开展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设施 设备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科技教育培训的要 求。如贵港市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职能的农广校,成立至 今都没有编制,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独立的培训场所,挂 靠在农业部门科教科(股)或其它室站,由其兼管农广校有 关工作。(六)农业科技服务经费不足农业科技服务经费不足,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近年来,
22、虽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仍然偏低。目前,广西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平均不到0.1%。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可见,广西农技推广投资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主要集中在自治区、市二级的高 校和科研机构,县、乡镇的推广经费太少。此外,农业科技 服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投入机制尚 未建立 ,费用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 因素。总体上看,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虽已形成,但在体制设置、 人员配置等方面没有理
23、顺, 使科技传递出现断层”网络分布出现“断面”,专业指导出现“断线”等服务滞后 现象,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建 设。三、广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面临的 新形势五”是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阶 段,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更加 艰巨,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 体系,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2012 年中央 1 号文件鲜明地提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24、,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 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 织等政策措施。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科技服务体 系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了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方 向。二)广西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1、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当前,广西已经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 关键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 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食品安全的双重挑 战,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科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为此,迫切
25、 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大 力发展高产高效特色农业,大力推广节本降耗技术,加快农 业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大幅度提高资源 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粮食安全及主要农产品有效供 给,促进农民增收。2、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实现“三化”(即水利 化、机械化、信息化),提高“三率”(即土地产出率、资 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三力”(即农业抗风险能 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所有这些,都有赖 于科技的支撑。广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创 新体系建设同发达省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
26、是有很 多的科研成果与需求脱节,不能被实际应用到田间地头,无 法融入产业。因此,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3 、适应农业经营主体新变化,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随着广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 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更加趋向产 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 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新主体,对科技服务规模 化将产生巨大需求。有规模化的产业,必然需要规模化的科 技服务以及与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经营组织管理方式。为 此,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科技专业化、 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
27、和水平。4 、满足农民多元化科技需求,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伴随着广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调整的 推进,农民对科技服务的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经济作 物、名特优新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需求上升,对传统 粮食生产等技术的需求下降;对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需求 上升,对常规技术的需求的下降;对优质技术的需求上升, 对高产技术的需求下降;对加工技术的需求上升,对生产技 术的需求下降;对配套技术的需求上升,对单项技术的需求降等等。要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科技需求,迫切需要创新农 业科技服务体系,把服务环节由产中为主拓展到生产经营的 全过程,把服务内容由单一技术服务为主延伸到农业产业综 合服
28、务,不断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5、转变政府农技推广管理职能,迫切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传统的政府主导农业技术推广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政府及其推广部门是农技推广的主要管理者和承 担者,其他机构组织只起到补充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 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科技服务的对象由大规 模经营的集体变成了小规模经营的千家万户,推广服务成本 及难度加大。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由分散农户经营向规 模化经营转变,可见,传统农技推广体系越来越不能适应农 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职能发生转 变,政府部门着力强化对农业科技服务的宏观管理职能,对 农业科技服务的管理职责和执行职能逐步分
29、离。为此,迫切 需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保证公共财政对公益性 农业科技服务的有力支持,促使各类组织相互协作、有序竞 争,形成农业科技服务良性竞争的格局。四、国内外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借鉴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服务的发展路子,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典型模 式,国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学15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有助于广西选择适合区情的农业 科技服务体系发展之路。一)国内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典型模式1.农民互助合作参与模式农民互助合作参与模式主要着眼于“民办、民管、民受”。益”。典型创新模式有农村科技合作社等。3.创
30、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模式#农村科技合作社起源于 1993 年,创办于湖南省双峰县锁石镇的 “锁石青年科技服务所” ,1995 年迁至县城建立为双峰县青年科技服务总站”,2004 年 9 月正式创建“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 。该社已构建成一套以 “民办、 民管、 民受益”的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农村科技社会化服务 体系网络。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向农民 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科技培训、市场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等服务。目前双峰县农村科技合作社已完成省、市、县科技计划推广项目20 多项,入社社员比未入社农民人平均增收 500 元以上。实践证明,通过推动农民互助合作,
31、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科技服务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市 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的有机结 合探索出一条可行的路子。整合农业科技服务资源模式着眼于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界农业科技服务资源,使资源流向农村生产第一线。典型创 新模式有科技特派员制度等。科技特派员制度于 1999 年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开展。主要形成 4 种典型的科技特派员运行模式:科技特派员 + 公司+农户”;“科技特派员+ 协会 + 农户”;“科技特派员 +示范园(基地) +农户”; “科技特派员+种养大户 + 农民”。在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实践中, 级政府把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活动列入重要
32、工作议程,形成 以科技、 人事、 组织、 农业部门联合牵头、 齐抓共管的局面, 有的地方还把符合晋升条件的科技特派员列入后备干部培 养对象。山东聊城市农村信用社主动为科技特派员评分授 信,允许科技特派员贷款额度为 200 万元。一些省在科技特 派员工作中,探索出技术资金入股、科技项目有偿承包、企 业有偿聘用、独资创办科技实体、 “高位嫁接”、中介服务、法人特派员”、“科技特派团”等运行方式。各地的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主导,以科技创业为核心,集中政策和资源进行系统设计,是科技特派员模式的突出创 新点。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实现了农民需求和科 技特派员供给的有效对接,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给农民
33、带 来了实惠。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模式着眼点是探索如何综合运用市场、政策、行政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大专 院校、科研院所、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合 作组织、企业等各类农业科技服务主体与农户有机地结合起 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主要典型模式有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目前2000 年陕西省宝鸡市率先创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已发展形成四种模式:1)企业主导型的运行模式:“企业 +专家 +基地 +农户”、“科技专家为法人代表的科技企业 + 农户”。该模式 适用于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2)合作组织依托型的运行模式: “专家 + 协会(合作社)+基地 + 农户”
34、,该模式适宜于生产单元较小、缺乏龙 头企业带动,而在当地又有传统优势的产业。3)示范带动型的运行模式:“专家 +项目+ 基地(园区) +农户”,该模式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优势在于专家大院通过政府投资和项目带动,更好地发挥专家大院的科 技成果集成和示范推广作用。4)多元化复合型运行模式:专家大院集专家、合作社、实体(公司)、 试验示范基地于一体的运行模式。目前, 全国 26 个省市也相继建立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系的重要形式之一。4.改善农业科技服务手段模式改善农业科技服务手段模式着眼于改善农村科技服务手段。该模式主要是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给广大农户提 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典
35、型的创新模式有农技服务 110 等。1998 年底,浙江衢州市创立市农技“110 ”信息服务中心,形成市、县、乡三级农技“ 110 ”网络体系。目前全国 各省都基本设立农村“ 110 ”服务中心。海南省各级政府把 推广建设“农技术 110 ”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成立 110 科技 服务公司,推动“农技 110 ”向集团经营,连锁服务的方向 发展。农技服务 110 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各种信息和服务直接进入千家万户,将广大农户的服务需 求及时反馈给服务供给方,实现供需双方的互动。二)国外农业推广科技服务的发展态势1 、推广服务民营化。 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因效率低下导致许多国
36、家对公共推广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大量私 营企业介入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使推广服务呈现民营化。例 如,在荷兰,推广资金 60% 来自为农民的有偿服务; 在英国, 社会公共推广服务已逐步演化为私营咨询服务;在哥斯达黎 加,政府为农民提供推广优惠券,农民可以使用这些优惠券 从私人公司购买技术服务;在印度,政府积极营造环境促进私人部门参与推广服务竞争,以补充甚至取代公共推广服 务;在以色列,政府于 1994 年将农业推广中心转制为半国 营性质的公司来经营,同时进行商业化管理,但对政府公益 性推广部门的有偿服务进行严格的规范。总的看来,推广服务民营化有效运用市场机制解决了些特殊个性化、高层次的推广服务供给,
37、通过鼓励民间力量 介入农业科技服务,促进了公共推广服务效率的改善。2 、农民主动参与推广服务。 农民主动参与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类农民组织。以日本为例,日本政府的农技推广事 业能够得到顺利发展,重要原因之一是有农业协同组合(简 称农协),农协分为综合农协和专业农协。日本 100% 的农 民都加入农协。农协建立三级组织,最低一级是基层农协,由农户直接加入和组织,是指导农民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实 域的基层农协和各专业(奶牛、信用、保险等)联合会,其 职能是对成员的经营、组织建设进行指导、监督、教育、调 查工作,向政府提出农业发展的建议。最高一级是全国农协 中央会,成员是都、道、府、县的农协中央会和各专业
38、的全 国联合会,任务是农协发展进行综合指导,制定方针政策并 和政府协商对话。农协技术指导员通过参加农民技术小组的 会议,将农民生活生活中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政府推广机构。体。中间一级是都、道、府、县的农协中央会,成员为本区日本的经验显示,农民对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积极参21与,密切了农民与推广服务组织机构或组织的关系,增强了 推广服务的针对性,提高了推广服务的效率。同时促进了农 民素质的改善,推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组织和思维方式的 改变。三)国内外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启示述国内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促进了传统体系的变革, 带动了新体系建设,值得广西学习和借鉴。果转化中心、农村信息
39、服务中心、科技“ 110 ”服务站和农25广西在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注重发挥政府公益性服务机构的作用。国内外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显示,政府是公益性服务 的主要提供者。但政府推广服务部门或机构主要是在公益性 服务领域发挥作用,提供的主要是基础性、普遍性的服务, 客观上要求政府推广部门向广大农民提供无偿服务,或对公 益性推广服务部门收取费用制定严格规定。广西要因地置宜 推进市、县、镇、乡四级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创新 构建充满活力的市、县、镇、乡村五级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 网络,发挥其在农技服务中的重要作用。2 、必须注重科研、教育和推广的结合。 农业
40、科研、教育与推广的密切结合是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共 同特征和趋势。长期以来广西在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服务 践。致使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效率低,先进的科学技术 难以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我们有必要通过体制机制创 新,解决教育推广、科研推广分离的状况,使科研和教 学人员参与到农技推广服务的实践中,实现科研、教育和推 广服务的有机结合。3 、必须注重农民合作组织的独特作用。 上述案例表明,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农民的经济利益越能得到充分保护。广西的农民合作组织起步较晚,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 现阶段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 产品行业协会等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其在连接
41、政府、高 校、科研机构与广大农户方面的桥梁作用。五、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科技强区”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2012 年中央 1 号文件以及桂发【 2012 】5 号文件精神。以 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服务能力和增强服务 实效为落脚点,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快构建组织系统网络 化、服务功能综合化、服务机制市场化、农科教一体化的农 业科技服务新体系。二)总体目标力争通过 3-5 年努力,逐步建立一个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教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分工协作、适应需求、手段先进、灵
42、活 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新体系,建立健全区、市、县、乡、村 五级联动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形成政府统筹、科技部门牵 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运行机制,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队 伍,农业科技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活力和 后劲显著增强, 农业科技服务功能有效拓展, 形成覆盖全程、 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多层次、多元 化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科技服务对主要农产品有 效供给的保障能力、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对转变农业发 展方式的引领能力明显增强。三)主要任务1培育服务主体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和发展。加强基层农业、林业、
43、水利、技术推广机构和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 技服务机构建设,强化服务职能。鼓励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与其他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合作机制。推动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火科技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区域科技成村星火科技培训学校等多元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组织鼓励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的发展。支持和引导农民组建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社和其他类型的农村专业技 术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激励各类企业参与农村科技服务。 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具有较强科技实力的企业参与 农村科技服务。2强化人才支撑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 强化对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现
44、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加速知识更新,努力提高自 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引进 充实各级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充分发挥种养大户、乡村干部、乡村能人等乡土人才在科技服务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培训体系。3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体制,从机构布局、基层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形成更加科学的科技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运行机制。要进步确立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能,构建县级机构的公益型服务模式,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公益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激励机制。完善社会化
45、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认定、考核和激励制度;激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 基层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完善农业科技服务的考评机 制;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到 企、驻区、进村、入户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服务。创新参与 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或团体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4.鼓励模式创新采取积极引导措施,激励各类各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方式,并及时总结推广,以模 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六、广西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稳步推进基层农业推广机构改革和发展2008年1月16日,自治区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国发 200630号文)文
46、件精神,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 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085号)。各市、县(市、区)政府根据文件精神相 继建立了改革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组织制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主要是将农业(种植业) 技术推广从原来的农业服务中心剥离出来,独立设置,实行“三权归县,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模式。从实施效果看, 这种改革模式切实可行, 符合广西的实际情况。 但从全区看,由于认识不足、政策落实不力、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等多种 原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三权归县”模式推进工作仍然 分缓慢。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基层农业推广机构改革和发 展,提出如下建议:
47、1 、加强组织领导。 自治区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领导,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 度,成立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领导小组。 根据实施意见 工作部署,进一步制定相关配套推进政策和实施细则。各级 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重要性和紧 迫性,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 合作,建立总体协调、各司其职的运行机制,稳步推进基层 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和发展。2 、理顺管理体制。 要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执行中的政府主导角色,强化政府行为,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方针,明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将乡镇农业 推广站、 农机站、 林业站从乡镇农业服务
48、中心剥离出来, 人、 财、物归县级主管部门管理。对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在编人员 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经费和推广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 算。制止一些地方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简单地推向市场,合 并或撤销机构、减编减员减经费的做法。编制部门根据基层编制。3 、健全运行机制。 对农技推广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全面推行执业资格、竞聘上岗和科学的考评制度,建立有效的 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通过改善和提高农技人员的待遇,鼓 励和吸引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投身农技推广队伍,增加专业技 术人员在农技推广队伍中的比例。建立农技推广志愿者队 伍,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农业科研人员、农业院校学生、各 类乡土人才及其他有志于推广服务的人士参
49、与到推广服务 事业之中,形成专业推广人员和志愿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的机制。二)加快理顺农业科技服务管理体制目前,广西现行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不顺,各类社会化建议:服务组织的定位不明确,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管理不规范, 难以健康快速发展, 影响农业科技服务的广度和质量。1 、建立县级一体化农业行政和农技服务创新体系。建立起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农业科技服务 的整体合力,建议在具备条件县开展试点,建立县级一体化 农业行政和农技服务创新体系,整合各县级现有的农业局、 畜牧局、农机局、水产局、林业局、水利局等农口各局,成 立全新的农业局,并下设种植业科、畜牧科、水产科、农机 科等科室和农业执
50、法大队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委员会。2 、理顺行政、事业和社会中介组织职能。 对于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机构,要强化其农业科技服务主体职能,主要27承担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对于农业科研机构或部门,要明确其科技创新的主体职能,同时设立专项资金, 制定优惠政策,35支持引导其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工作,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 术的引进、试验、繁育、推广等服务工作;对于其他社会化 农业科技服务组织,要积极为其营造好服务的外部环境,提 高服务效能,使其既要享有应有的权益,也应承担应尽的义 务。三)培育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在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的同时,要积极培育农业科技服务主体,加快其他类型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发
51、 展,培育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1、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 各级政府要运用法律手段鼓励和保障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各级人大 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 法贯彻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各地、各部门切实落实好 法律的各项规定。要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在合作社发 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后,一定要把规范化建设放在突出 的位置,要更加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质量。建议自治 区出台关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意见,每 年择优选择一批与农户建立稳定联系、带动力强、示范作用 明显、规范化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从资 金、项目、信贷、保险、质量认
52、证、品牌建设等方面予以扶 持。2、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集合和推广作用。 政府部门要引导和扶持农业科研机构和涉农高校把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纳入自己的职责,通过项目支持、利益联 结等方式,鼓励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承担或参与农业科 技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服务的方式和手段,逐步解决科研、 教育和推广服务三者有机结合的形式。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应 该结合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改革人才评价体系,将参 与农村科技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以引导科研和教学 人员参与或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科技服务,创新农业科技服 务的方式和手段,逐步解决科研、教学与需求脱节的问题, 提高农业科技的整体素质和水平。3、
53、激励各类企业参与农业科技服务。 首先要为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创造条件,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先进的科技 成果,并通过企业向广大农户转化、推广,提供技术培训、 技术服务;其次,创新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大 力发展订单农业、创办家产品行业协会等方式,带动农民增 收;三是帮助企业加强家产品市场分析,建立家产品信息发 布制度,以增强企业服务能力,促使企业家更好地服务和带 动广大农户。4、 鼓励更多的部门、机构、社会团体等参与农业科技服务。 大力推动实施“星火计划”、“农业专家大院”和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 术合作组织。金融保险部门应结合农村科技服务需求,创新 信贷服
54、务、农业保险的方式与手段。重视非营利社团组织, 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种力量”作用。制定 和完善关于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法规,规范其行业行 为,鼓励具备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性的科技中介 服务机构。四)营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形成有利于各类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生成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是 各级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把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工作议事日程,制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科技服务、支 持服务机构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政府要减少行政干预, 鼓励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承担部分公益性推广任任务, 将一些一般性公益性服务项目,有偿服务优先交由经营性服 务
55、组织承担。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促进农业科 技发展和成果转化。 二是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重点龙 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农林产品初加工行业的,暂免 征收所得税,使用范围扩大到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在农村投资从事农副产品加工的,给予一定年限的免征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技术推广等部门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农业生产者用于农业科技研究的,免征营业税。五)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是要增加农业科技信息经费的投入,完善各个农业科技信息平台的设备设施,特别是乡镇农业信息平台、村级信 息服务点、信息橱窗的建设,包括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是加强农业信息纵横向
56、联合,即农业部门与广电部门、有关 涉农部门的联合,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共用,有利节约信息 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同时要聘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农业 科技人员作为网站的特聘咨询服务专家,热心及时解答农民 提出的问题。 三是 要结合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星火农村 信息化工作和新型农业科技合作组织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建 立通达农村基层的服务信息网络,整合并集成有关信息资 源,在功能上要满足农业科技服务(如新品种、新技术、新 方法、新装备以及网上农业技术培训等)、农村经济信息服 务(如农村产业政策、农业资源、气候、水利等,市场需求、 质量安全及相关政策)等基本需求,为农村提供全方位的信 息服务。六)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广西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人才队伍,无论是人才总量,还是人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都无法满 足当前农业科技服务的要求。 建议:一是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改革农技推广人员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技术职务评聘机制,提 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矿业权抵押融资合同示范3篇
- 二零二五年新型环保栏杆研发、生产安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矿业权转让与安全生产监管服务合同集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程BIM模型优化与交付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混凝土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挂靠出租车绿色出行奖励合同3篇
- 提前终止2025年度租赁合同2篇
- 商铺售后返租合同纠纷的司法解释与实践(2025年版)2篇
- 二零二五版畜禽养殖合作经营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废旧玻璃回收利用合同书3篇
- 专题6.8 一次函数章末测试卷(拔尖卷)(学生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苏科版)
- GB/T 4167-2024砝码
- 老年人视觉障碍护理
- 《脑梗塞的健康教育》课件
- 《请柬及邀请函》课件
- 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青海原子城的课程设计
- 2023年年北京市各区初三语文一模分类试题汇编 - 作文
- 常州大学《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