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1页
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2页
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3页
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4页
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类别:小学数学 编号:【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第30的例题及31页的“想想做做”。【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是算式里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并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尝试计算,理解运算的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以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第二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

2、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续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思路】学生学习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心灵的主动建构,本课的教学是在

3、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的规则,能进行两级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例题以购物场景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运算规则。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情境图,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了问题,知道了运算规则,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先出示了算式 “20+53”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在本题中应该先算哪一步的问题?为什么要先算?在学生遇到疑问时,引导学生用算式去匹配问题来说明问题,这样的教学就可以使得学生对算式先“有了感觉”,对于算式的运算规则也就“有了感觉”。 【教学过程及意图】 课前

4、游戏算24点。一、情境引入,感知运算顺序。 问题:刚才玩“算24点”游戏时,我们都运用了哪些运算符号呢? 生:“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当加减乘除混在了一起,改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认识“混合运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用“算24点”的游戏活动引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学生回忆了已经学过的哪几种运算。接着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和运算顺序有关。】二、回顾导入,引发探究。师:在还没开始讲之前,谁来说一说你对混合运算的认识是什么?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听

5、取学生的回报。出示算式:“20+53”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算式,说一说它是由哪两种运算混合的,应先算什么?生1:它由加法和乘法两种,应先算“20+5”,因为加法在前面。生2:它由加法和乘法两种,应先算“53”,因为乘法(学生支支吾吾说不清问题实质)【先出示算式,以算式应该先算谁,引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及研究的必要性,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对研究混合运算的规则产生“感觉”。】三、自主探究,发现规则。师:到底该先算谁呢?我们出现了两种答案。对于你认为的该先算谁,你能说明你的理由吗?生:。师:需要老师提供帮助吗?生:需要。在此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从这幅情境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它是否能帮助你

6、说明理由呢?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交流展示。生1:这个算式是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需要的钱数。生2:“53”表示买3本笔记本多少钱,然后在算“20+15”表示1个书包和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钱,所以应该先算“53”。生3:“20+53”式子的意思是求20加3个5的和是多少,所以应该先算“53”。如果要是先算“20+5”再乘3,式子就不符合题意了。师小结。【式子“20+53”到底该先算谁呢?问题似乎很简单,但是学生们明显感觉到不好回答,使学生要更深入的思考问题。学习的本质是心灵的主动建构。在学生露出了难色后,教师把例题出示,学生们于是主动把式子与例题的关系建立了起来,式子有了内涵,学生也理解了

7、式子的意义。】四、深入理解,明确算法。(1)生说师板书:A:分步35=15(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你们同意吗?15+20=35(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师:回答的真不错!B:综合算式: 20 +35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应先算什么,下面有你们说我来写。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书写格式指导。师:同学们,这种算式我们采用递等式的方法进行计算。板书: 20+35 =20+15 =35(元)边板演边说:从第2行开始等号写在算式的左面,把35的结果写下来,没有算的移下来;算完了吗?再写一个等号和上面对齐,算出结果。小结:乘法和加法在一起时,应先算什么呢?板书:先乘后加【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感觉,

8、做“有感觉”的“混合运算”这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在学生通过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两种计算明确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五、自主解决问题。(1)出示算式:5075看了这算式你知道小晴买了什么吗?(2)出示问题二:小晴买了7本笔记本,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钱?1.你会用综合算式解决这个问题题吗?试试看(生列算式)2.交流,板书:5075。 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什么?(画)为什么?(生算)一人板演。3.小结:刚才是乘和加的混合运算,现在呢?乘法和减法先算什么呢?板书:先乘后减4.总结:今天我们所学的混合运算有乘法加,也有乘减,都是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相机板书(乘加,乘减,先乘后加减)【

9、先出示算式“5075,”提问根据算式你知道她买了什么吗?反向的思维,激活学生对先算“75”的理解。】六、丰富练习内涵,提高课堂实效。师:进行混合运算时,准确判断运算顺序是很关键的一步。请你说说下面每题先算什么?抢答,看谁的反应快,第一题到第六题逐题出示,指生说1. (1) 32+320 5678 173+20 32+320 5678 17+320(2)我们来一组一组的比较一下,提问: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比较:观察如果让你把这6题按运算顺序分成两类,哪些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哪些是以前学习的?归纳:一类是今天学习的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减法,要先算乘法在算加法和减法。另一类是以前学习的算式

10、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4)想想算算。每人选择其中的两题独立完成。【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让学生更加明确了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在进行计算练习,学生头脑中的思路就更加清晰了。】2. 刚才我们去了文具店,现在我们去看看食品店,(课件出示各种食品及价格)说说里面有哪些食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1)出示算式:53+4看了这算式你知道买了什么吗?有没有不同的解答?(引出53+4=4+53)(2)根据下面提出的问题,在本子上写出算式,不计算。出示问题1.买1袋巧克力和5快蛋糕,应付多少元?指生回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出示问题2.买4袋巧克力,付50元,应找回多少元?指生回答并说说

11、自己的想法。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货?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们哪些建议?【教后反思】数学课堂不仅仅是外显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内在的“思维动向”,获得知识不应该是唯一的目标。教学的根本也不是教师向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多少。教学计算类型的课堂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学生也普遍对于这类知识不是很有“感觉”的,普遍觉得学习这类知识会“没意思”等。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上我要尽量让学生对“混合运算”有感觉,努力实现书本知识和学生经验世界的沟通。“混合运算”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则,能进行同级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例题以购物场景为素材,从学生熟悉

12、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运算规则。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情境图,为什么要提出并解决这样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了问题,总结了运算的规则,但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学会合理的利用教材上的例题及习题,学会加工适合自己班级的例题和习题的能力。理解习题的编写意图,注重对比教学的使用,数学课本中的对比练习很多,本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在对比中掌握运算顺序和格式。对比,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本节课安排了三次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如例题教学第1题中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的对比,在对比中解释综合算式的特征。如例题教学后第1题和第2题的对比,从对比中揭示出运算顺序。如练习中32320 与323-20、5678与5678的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体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附件一:连云港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案例评选诚信承诺书 编号:报送单位赣榆县海头镇第二中心小学教学案例类别(学科、学段)小学数学课题(教时)乘法和加、减法四则混合运算(第1教时)教师姓名朱军新出生年月1986年2月职称小一作者单位全称赣榆县海头镇第二中心小学邮编联系电话办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Email:个人诚信承诺1、我郑重承诺:所写教学案例系本人原创,如查出有抄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