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工作报告XX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国家扩大内需、进一步加大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扩大农民工就业空间的大好机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挑战和机遇,既有压力,又充满动力。年初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配合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县委七届七中全会精神,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以加强服务为保障,牢牢把握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促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核心目标,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一是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较好,各项指标同比增长较快XX年,县政府下达了
2、县人力办的目标任务:累计转移农民工稳定在10万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2.05万人,农民工工资收入7.9亿元以上,农民工纯收入3.9亿元以上,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0元以上。围绕这一目标和任务,县人力资源办公室积极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宣传培训、市场开发、出口转移、维权等工作。规范建立相关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账户、培训账户和转移产出账户;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动态监测和预测;在农民工集中地区建立劳动联络点和维权服务网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站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行;继续开放XX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网站,加强网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预计农民工工资总收入8.39亿元,完成任务数7.9亿元中的1
3、06.2个;工资净收入4.09亿元,完成任务数3.9亿元,104.9;培训农村劳动力2.06万人,完成2.05万项任务中的100.5项;全县共转移农民工11.06万人,10万人中完成任务110.6人。(1)转移出口规模扩大,有序比重大幅上升。全县转移农民工11.06万人,比上年增长8个百分点,分配到县城的有8900人。在总量扩大的基础上,劳动力发展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劳动力流动来看,省外转移6.75万人,省外转移2.22万人,县内就近转移2.09万人。转移产出结构(省外:县外:)由去年的61336028336011变为今年的61336020:19;从有序转移度来看,有序转移8.16万人,有序
4、转移度从去年的65上升到74,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出有序度明显提高。(二)劳动收入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县农民工总收入达到8.39亿元,比上年增长7300万元,增长9.5%,超县目标任务4900万元;全县劳动净收入达到4.09亿元,比上年增长4100万元,增长11.1%。超县目标任务1900万元,农民人均劳动纯收入1048元,比上年956元增长92元,增长9.6%;据估计,农民工人均纯收入占45。(一)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召开会议研究返乡农民工再就
5、业问题,出台鼓励创业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工作意见(鲁发XX13号)等返乡农民工就业优惠政策;二是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科学分解XX年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个人。同时与乡镇工作站、培训基地签订目标责任书,分层次落实责任;三是在农村建立了信息员制度,负责信息发布、宣传动员,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培训转移;第四,根据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需要,建立了农村劳动力技能鉴定站,开发了六个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目前,我县已逐步形成了宣传组织、培训提升、技能鉴定、市场开发、出口转移、维权跟踪服务为一体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格局,县内设有专门机构,乡镇设有工作站,村内设有信息员,农民工主要输
6、入地设有联络站(点)。(二)积极推进培训,重点发展劳动力市场。一是年初在全县12个乡镇开展宣传培训,发放春节慰问、工作服务卡、招聘信息等宣传资料3.16万份,接待咨询2.4万余人次;二是春节前,及时召开返乡农民工代表慰问座谈会,邀请十余名部门领导和两个培训基地负责人与农民工代表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流,了解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愿,为农民工再就业提供决策依据;第三,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帮助。3月初,通过县政府县长的牵线,联系到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人力办组建劳动监察队,在该地区进行劳动监察,获得大量用工订单;第四,通过跨地区的劳务合作和协商,选择关键人员来收集就业岗位。通过大力
7、发展劳动力市场,年初与广东、福建、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的15家劳务企业签订劳务订单,共吸纳就业岗位3000个imes;×电视台滚动播出向社会发布务工信息;4月初对福建泉州远宏实业有限公司、龙豪服饰有限公司、安盈轻工有限公司、金科服饰有限公司和广州东莞龙华胜鞋业有限公司、旭日玩具厂、台升家俱厂等20余家用工企业进行考察、洽谈,开发近2万个用工岗位;下半年又借护送务工人员到厂就业之机,陆续对务工输入地辐射的周边地区进行考察、洽谈,广泛收集务工信息。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3万余个。(三)强化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一方面是利用春节劳务下乡宣传之机,在各乡镇适时对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仅
8、在这一期间共培训2100人次;另一方面是以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培训、务工人员夜校培训、整乡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为依托,在县内积极开展务工引导性、新型农村妇女、农村实用技术、务工基本技能等多个门类的培训,长期开设十字绣技术、电焊工、砌筑工、缝纫工、制瓦工、沼气工、林果蔬菜栽培、农机操作手、拖拉机驾驶员、农村经纪人等近20余个工种的技能培训班,坚持理论知识培训与实践操作培训有机结合、统一考试与技能证书申办配套进行,进一步提升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全年共培训20571人,其中,基本技能培训7556人,获技能证书4531人,获证率达60以上。!-empirenews.
9、page-(四)加强组织转移,促进就业。一是1月底在茨院乡成功举办全县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欢送仪式劳务宣传活动,为分批次外出的500余名务工人员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增强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信心;二是3月中旬圆满完成XX年初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现场参观点的筹备迎检工作,组织了250余名务工人员参加培训转移;三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在9月、10月连续两次参加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各县区范围内组织举办的庆祝祖国60华诞-滇深劳务合作昭通务工人员欢送仪式,共培训组织近400名××籍务工人员参加组织转移,转移人数均占全市参加当次活动总数的半数以上;四是在平时的转移
10、输出工作中,为外出务工农民购送车票并派专人护送到厂安置就业;五是结合本县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县内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多的实际,强化就近培训就地转移;六是加强宣传组织,保证平均每月2次以上规模组织务工人员输出就业。目前我县已累计转移输出务工人员110583人,其中省外转移67246万人,县外省内转移22248万人,县内就地就近转移21089人。(五)加强维权保护、促进稳定就业。一方面是积极与各地有条件的用工企业进行协商,开办单列的回族食堂20余个,解决了我县回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步在农民工集中的城市进一步设立联络(站)点,负责农民工的跟踪管理、维权服务等工作;其次是聘请云南砚池
11、律师事务所为农民工维权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再次是与公安、法院、劳动保障、工会、妇联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保护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六)加强学习、加强管理,不断完善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创建一支学习好、团结好、纪律好、作风好、政绩好的农村人力资源工作队伍;二是在县第4纪工委的帮助指导下,认真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规范机关工作人员办公行为,提升单位形象,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吃苦型、热心型、务实型、廉洁型、不计个人得失型的服务机关;三是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积极参加我县第二批深入学习
12、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三对照三查找的要求,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问题,加强整改,自觉用科学发展观管理和指导我办的各项工作;四是加强信息报送,向各级有关部门报送音像、文字信息累计200余条,在省、市级重点刊物发表近20余篇,其中昭通日报刊发14篇,县内××信息、××政务信息等刊发表40余篇,本单位刊办××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简报共12期。通过积极的对外宣传,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受到各有关媒体的广泛关注;五是规范台帐管理。进一步规范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相关台帐,加强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月报、季报工作;六是加强全县12个乡镇
13、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调研,为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工作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七是加强与领导组各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共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empirenews.page-三、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突出五个重点开展工作(一)突出抓好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今年初全县出现返乡农民工4.14万人,其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返乡的1.53万人,占返乡总数37。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鲁办发XX13号)文件,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就业。县人力办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一是印制了××县务工
14、人员返乡情况统计表,从XX年12月起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县12个乡镇实行返乡农民工监测十天一报的旬报制度,及时掌握返乡农民工动态信息,同时组织召开了返乡农民工代表座谈会,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意愿和需求,制定工作措施,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多次选派骨干人员到广东、福建、山东、江苏、浙江等省进行实地考察、签订劳务订单,并把收集到的就业岗位信息制成招工简章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向社会广泛发布务工信息。累计开发省内外用工岗位近3万余个,解决了务工就业岗位短缺的问题;三是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开设了十字绣、砌筑、钢筋、电焊、电子电工等多种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创新培训方式
15、,邀请用工方直接参与现场培训,做到长期开班、长期培训,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共培训返乡务工人员6272人,经培训转移5806人;四是加强有序输出与务工能人带动转移相结合,促进再就业。一方面在年初举办了返乡农民举行了隆重的再就业欢送仪式,增强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是做好安抚工作,加强远程救助。在开发劳务市场的同时,在务工就业地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的思想稳定工作,消除恐慌心理,对自发外出到务工地找不到岗位的务工人员实施远程救助、异地安置就业600余人;五是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协同有关部门帮助返乡农民工申办扶持创业贴息贷款,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101人,
16、带动就业560余人;六是强化服务,促进就业稳定。一方面为外出务工农民购送车票并派专人护送到厂安置就业,并逐步在我县农民工集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设立了联络(站)点,负责农民工的跟踪管理、维权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聘请云南砚池律师事务所为农民工开展维权服务,提供法律援助,同时与工会、妇联、劳保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培训和各种合法权益保护。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到7月初,全县4.14万返乡农民工已实现充分再就业,其中,失业返乡的1.32万人经培训后转移输入到福建、广东、浙江、山东等省就业,其余0.21万人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二)突出抓好茨院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茨院乡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
17、作自XX年4月开始实施,到XX年10月全面超额完成任务,共培训97期4827人,完成任务数4820人的100.1。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1155人;电焊工、制瓦工、砌筑工、沼气工、农村经纪人等务工技能培训2316人,获取技能证书470人占技能培训人数的20.3;新型妇女培训120人;生猪养殖、肉牛育肥、林果栽培、蚕桑种养、渔业养殖、玉米制种、蔬菜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236人。经培训后新增就业人员4827人,转移就业率达86.5。如沿闸村12社的金升德,通过黄牛短期育肥技术、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后发展肉牛养殖,生猪育肥,年纯收入达到50000元以上;沿闸村18社的赵泽雄,经电焊工培训技能提升后,月
18、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8社刘知凯,经砌筑工培训技能提升后,月纯收入达到XX元以上;板板房9社顾帮定等农民经十字绣培训后,与昭通金沙绣艺有限公司建立了劳动关系,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不但利用农闲时间做十字绣品每月可挣60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还可以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empirenews.page-通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项目的实施带动,预计茨院乡今年务工总收入8928万元,纯收入4356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8;务工纯收入比去3561万元年增加795万元,农业人口人均增加约295元。在项目实施中,认真做到:1.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职责任务。县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做到县、乡、村三
19、级联动,组织有序,层层明确职责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强化管理,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农民受益。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和使用要求,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农民进行广泛公示,接受监督,正确把握资金使用方向,确保农民受益受惠。3.落实保障措施,确保项目质量。一是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二是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乡、村、组干部全力配合,组织到户、培训到人,做到一个努力、一个配合;三是有意识地把实训场地安排在当地公益事业建设上,如沟涵修建、乡民公共场地硬化等方面,使培训耗材不耗废,做到耗材不耗、变废为宝;四是强化提高务工技能水平和增强务工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两个核心目的。4.坚持三个贴近、七个结合。在培训专业设
20、置、转移输出导向上,坚持贴近农民整体素质提高需要,贴近农村产业发展需要,贴近企业用工需要的三贴近,转移培训中认真做到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农民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与项目实施乡的产业优势相结合、与当地经济发展形势相结合、与资源整合相结合、与培育壮大农畜种养大户相结合的七个结合,对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务工人员,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5.加强十个到位,扎实开展工作。一是职责明确到位,做到层层落实;二是分工合作到位,形成合力;三是补助资金到位,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四是教师到位,确保培训有序开展;五是培训教材到位,做到参训农民人手一册;六是培训到位,做到因人施
21、教,因需施教,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需求的农民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七是培训耗材到位,提高提高培训效果;八是教学设备到位,保证培训质量;九是订单到位,确保转移有岗;十是输出就业到位,确保农民增收。(三)突出抓好整乡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县人力办根据小寨整乡推进建设要求,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技能需求,制定了××县小寨乡整乡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方案,整合了22万元在小寨乡培训1100人、整合了10万元在龙头山镇培训500人。项目自5月6日实施,到7月底圆满完成1600人的转移培训任务,惠及贫困农民1600户5000余人。共发放
22、培训教材、务工知识读本、宣传资料和招工简章等近7000册(份);发放泥刀、灰铲、灰板、抿子、施工安全帽等实训工具1600套8000余件,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523人,人均月工资1000元以上,实现月务工收入150余万元,循环投入整乡推进房屋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乡推进建设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如:小寨乡大坪村的朱兴富、刘福良、孟广权、绍发海、夏文刚等农民通过培训学到技能后,分别组建了自己的施工队,在本乡从事屋顶改造工作,每人每天可挣5060元,月工资在1500元以上,每个施工队每天可完成34户的屋顶改造,仅10个施工队每天就可完成近30户的民房屋顶改造工作。!-empirenews.page-在
23、实施过程中,加强项目和资金的管理,规范操作、规范实施,认真做到:1.突出一个重点。抓住提高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这一重点,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就地转移,助推整乡推进建设。2.执行两个办法。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云农财XX157号)和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云农(法)字XX27号)文件要求。按照两个办法规定,实行一表一账一单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公示公告制度,强化上级监督、部门监督、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五道防线,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3.强调三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通过报刊、简报、公示公告、宣传册等形式和召开村民大
24、会之机加强宣传,调动农村劳动力参训积极性;二是培训到位。找准培训对象、扩展培训区域、用足培训课时、灵活培训方式,想方设法提高受训农民技能水平;三是转移到位。通过培训,为整乡推进建设培训了千名能工巧匠,造就了百名技术中坚力量,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4.落实四项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职责任务,积极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加大培训力度;二是积极整合资金,确保受训人员得到免费培训、直接受益;三是因地制宜、因类施教,把培训主阵地摆到施工现场,着力培训砌筑专业技术工,为整乡推进建设提供技术型人力保障;四是强化就地就近转移,邀请用工方参与现场培训,直接吸纳就业,促进农民增收。5.严把五个关口。严格把好
25、培训透明关、培训质量关、监督检查关、好转移输出关和好档案规范关,确保培训规范操作。6.显现六种成效。通过培训,受训农民在思想观念上明显转变、收入得到明显增加,新农村建设进程显著加快,当地农村留守群体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农村后备建设力量储量增加,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有力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四)突出抓好中央、省级下达我县的转移培训项目。1.抓好XX年度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的实施。实施中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为前提,以转移就业为目的,以订单方式培训为主开展项目工作。项目自XX年8月启动实施(该项目为跨年度实施项目),至XX年8月全面完成转移培训任务并通过县级检
26、查验收。共培训农村劳动力85期7050人(其中获技能证466人),完成任务数7000人的100.7,转移6989人,转移率99。通过项目实施,人均月工资950元以上,按人均务工半年以上计,获务工总收入4018万元,惠及6000余户贫困户2.4万余人贫困人口。2.抓好XX年度云南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该项目由县职业中学组织实施,我办重点抓好项目的监督、指导。项目自XX年8月启动实施(该项目为跨年度实施项目),至XX年8月全面完成转移培训任务并通过县级检查验收,共培训农村劳动力400人,占任务数400人的100,获技能证382人,获证率95.5,转移就业400人,转移率100
27、。3.抓好XX年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该项目自今年8月开展培训已来,到10月未已培训2830人,完成任务数4000人的70.7,预计到12月中旬可全面完成培训任务。!-empirenews.page-(五)突出抓好农特产业技术和农村服务业技能培训。为认真贯彻县委七届七次全会和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县人力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强化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增加就业为核心,结合农民实际需要,围绕县内民生工程、基础建设、生态环境项目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着重抓好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业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结合龙树片区冷凉蔬菜产业发展需要,在龙树、新街、水磨三个乡镇开展冷凉蔬菜种植技术培训350人,培训后就地转移从事农特产业生产;二是结合龙头山片区经济林果产业发展,在龙头山等乡镇开展花椒、苹果等特色产业培训683人;三是结合县内畜牧养殖、蚕桑种植等产业发展,在茨院等乡镇开展蚕桑种植、玉米制种、渔业、肉牛、生猪等养殖技术培训1085人;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培训教学课件分享
- 企业培训师课件
- 时尚服装试用及评价合同
- 餐饮连锁企业服务员派遣与绩效评估协议
- 场地运营与区域健康发展管理合同
- 餐饮业跨界合作合同范本
- 旅游业市场调研与旅游产品开发合同
- 宿舍合作方案模板
- 车辆融资租赁保险代理服务合同
- 绿地卫生清扫保洁方案
- DB4401∕T 11-2018 建筑废弃物运输 车辆标志与监控终端、车厢规格与密闭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 卫生院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年陕西精益化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七八年级的英语单词
- 舞台使用合同范例
- 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报名信息表
- 出租屋孩子意外免责协议书
-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 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 11294营销管理-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1月至7月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共2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