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知识考点精析(27讲)_第1页
高考数学知识考点精析(27讲)_第2页
高考数学知识考点精析(27讲)_第3页
高考数学知识考点精析(27讲)_第4页
高考数学知识考点精析(27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高考数学知识考点精析 第一讲集合的性质及其运算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各不相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2、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一个子集,即aa。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如果ab,且ba,则ab。如果ab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a中,则a叫b的真子集,记作ab。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含n个元素的集合a的子集有2个,非空子集有21个,非空真子集有22个。集合a有m个元素,集合b有n个元素,则从a到b的映射有个。4、重要性质:(1)aaa,aaa,a,aa, a,au(2)aba,abb,aab,bab,(3)

2、(ab)(a)(b),(ab)(a)(b)(4)abaab,aba ba第二讲映射与函数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和图象一、映射、函数的有关概念:1、映射的定义: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对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记作:f:ab,2、像与原像:如果给定一个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那么,和集合a中的a对应的集合b中的b叫做a的像,a叫做b的原像。3、映射f:ab的特征:(1)存在性:集合a中任一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像,(2)惟一性: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在集合b中的像只有一个,(3)方向性:从a到b的映射与从b到a的映

3、射一般是不一样的(4)集合b中的元素在集合a中不一定有原象,若集合b中元素在集合a中有原像,原像不一定惟一。4、函数:(1)定义(传统):如果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并且对于x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某个对应法则,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和x的值对应的y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2)函数的集合定义:设a,b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xy是从a到b的映射,那么,从a到b的f:ab,叫做a到b的函数,y=f(x),其中xa,yb,原像集合a叫做函数f(x)的定义域,像集合c叫做函数f(x)的值域。

4、像集合cb5、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值域可由定义域唯一确定,因此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相同时,值域一定相同,它们可以视为同一函数。二、求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有:(1)根据解析式要求如偶次根式的被开方大于零,分母不能为零等。(2)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确定自变量的范围。(3)根据相关解析式的定义域来确定所求函数自变量的范围。(4)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如果y是u的函数,而u是x的函数,即y=f(u),u=g(x),那么y=fg(x)叫做函数f与g的复合函数,u叫做中间变量,设f(x)的定义域是xm,g(x) 的定义域是xn,求y=fg(x)的定义域时,则只

5、需求满足的x的集合。设y=fg(x)的定义域为p,则pn。第三讲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反函数一、函数的单调性:1、定义:对于给定区间d上的函数f(x),若对于任意x,xd,当xx时,都有f(x) f(x),则称f(x)是区间上的增函数,当x f(x),则称f(x)是区间上的减函数。如果函数y= 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就说函数y= f(x)在区间d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称为函数f(x)的单调区间。任意x,xd2、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通常根据定义,其步骤是:1)任取x,xd,且x0时,f(x)在r上是增函数。2)当ko时,函数f(x)的图象开口向上,在(,)上是减函数

6、,在,)上是增函数,2) 当a0时,f(x)在(,0)与(0,)上都是减函数,2) 当k0时,向右平移,m0时,向上平移,n1,nn)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根,即x=a,则x叫做a的n次方根(n1,nn)。2、n次方根的性质:(1)0的n次方根是0。即0(n1,nn),(2)a(nn)(3)当n为奇数时,a, 当n为偶数时, |a|3、分数指数幂的定义:(1)(2),(3)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二、指数函数:1、定义:形如y=a(a0,且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2、指数函数y=a(a0,且a1)的图象和性质:a1 0a0,a1)的函数叫做对数函数。2、对数函数的

7、图象与性质:a1 0a0,a1)与指数函数y=a (a0,a1)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定义域与值域正好互换,它们的对应法则是互逆的,其图象关于y=x对称。4、对数有关的大小比较:(1)类似指数函数分为四类: 1)同底且大于1,真数大的对数大。2)同底且小于1,真数大的对数小。3)同真数且大于1,在x轴同侧时,底大图低,(这一点与指数函数相反)4)同真数且小于1,在x轴同侧时,底大图高。(2)基本思路: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2)作差或作商法,3)利用中间量。4)化同底或化同指数。5)放缩法。五、幂函数1、幂函数的定义2、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六讲函数与方程、零点与二分法1、2、3、第七讲空间几何体1、

8、 棱柱、圆柱,棱锥、圆锥,棱台、圆台,球的概念与分类及性质。它们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棱柱:(1)棱柱的概念:如果一个多面体有两个面互相平行,而其余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多面体叫做棱柱。(2)、棱柱的分类:1)按侧棱是否与底面垂直分类:分为斜棱柱和直棱柱。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斜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直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叫正棱柱,2)按底面边数的多少分类:底面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分别称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3)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叫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叫直平行六面体。底面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长方体,各棱长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

9、。注正四棱柱一定是长方体,但长方体不一定是正四棱柱,直平行六面体一定是直四棱柱但直四棱柱不一定是直平行六面体。(3)、棱柱的性质:1)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矩形,正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全等的矩形。2)与底面平行的截面是与底面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3)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4)棱柱的侧面积=直截面(垂直于侧棱的截面)的周长侧棱长,棱柱的体积=底面积高。(4)、平行六面体abcd-abcd的性质:1)平行六面体的对角线交于一点,并且在交点处互相平分,2)平行六面体的四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各棱的平方和。,3)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的

10、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的平方和。4)若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与过这一条对角线的一端的三个相邻面所成的角分别为,则sin+sin+sin=1,5)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与共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则sin+sin+sin=2,6)长方体的对角线等于它的外接球的直径。7)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和正方体各棱切的球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面对角线。8)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正四棱柱正方体;圆柱:一个矩形绕着一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棱锥:(1)棱锥的概念: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个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棱锥。在棱锥中有公共顶点的各三角形叫做棱锥的侧面。

11、过棱锥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叫棱锥的对角面。(2)、锥的分类:按照棱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可将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3)、棱锥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那么所得的截面与底面相似,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等于顶点至截面距离与棱锥高的平方比。经过棱锥的高的中点且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叫中截面,中截面的面积是底面面积的1/4。(4)、正棱锥的概念与性质: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正棱锥。性质:1)正棱锥的各侧棱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叫侧高)也相等。2)正棱锥的高、斜高、斜高在底面的射影、侧棱、底面的外接

12、圆的半径r、底面的半边长可组成四个直角三角形。(5)、棱锥的体积公式:vsh (s是棱锥的底面积,h是棱锥的高)提醒:全面积(也称表面积)是各个表面面积之和,故棱柱的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棱锥的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圆锥:一个直角三角形绕着一边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扇形的弧长是底面圆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母线长。棱台:一个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夹在底面与截面间的几何体叫棱台。圆台:一个直角梯形绕着垂直于底边的腰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球:(1)、球的概念:与定点的距离等于或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球体,简称球。定点叫做球心。定长叫做球的半径。球面: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

13、的点的集合叫做球面。(2)、球的截面:用一个平面去截球,截面是圆面。球心和截面圆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r。大圆:球面被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大圆。小圆:球面被不经过球心的平面截得的圆叫做小圆。经过球面上两点的大圆,当这两点与球心不共线时,有且只有一个。当这两点与球心共线时有无数个。(3)球面距离:球面上经过两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球面距离。它等于球心角半径。(4)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v(5)正四面体的边长为a,则它的外接球的半径、内切球的半径、棱切球的半径分别为,正方体的边长为a,则它的外接球的半径、内切球的半径、棱切球的半径分别为2、三

14、视图与直观图的画法。1)、直观图的画法(斜二侧画法规则):已知图形中平行于横轴和竖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纵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其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原来平行的线段仍然平行,原来相交的线段仍然相交,但角度可能发生变化。把直观图还原成原来水平放置的图形时,应先把与横轴成45的线段还原成与横轴成直角的线段。2)、三视图的画法:正视图(从前向后看)、俯视图(从上往下看)、侧视图(从左往右看,也叫左视图)。第八讲 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确定平面的4个公理或定理,(1)不共线的3点确定一个平面,(2)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3)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4)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

15、点确定一个平面。确定直线在平面内的定理:如果直线上有两个点在平面内,则直线在平面内。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的个数定理: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则必有无数个公共点,且这些公共点的个数在同一条直线上。此定理常用来判断空间三线共点。2、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表示方法。3、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它反应了平行线的传递性。注意:相交线和异面直线没有传递性。4、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当一边平行且方向相同而另一边的方向相反时,这两个角互补。可推广到空间:如果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和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

16、个二面角相等。当一个半平面平行且方向相同而另一个半平面的方向相反时,这两个二面角互补。但注意: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不可推广到空间:如果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和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二面角相等或互补。5、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2)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3)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也没有公共点。两条异面直线的作图,常借助于辅助平面。异面直线的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夹角)的定义与求法:直线a,b是异面直线

17、,经过空间一点o,分别引直线aa , bb,相交直线a,b所成的锐角(直角)叫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常用平移法和向量法。6、异面直线的距离:(1)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而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直线有无数条。(2)求异面直线的距离的常用方法有:1)直接找公垂线段而求之。2)转化为求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即过其中一条直线作平面和平行另一条直线。3)利用向量法:常利用端点在两条异面直线上的有向线段在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上的投影。如图:ab为公垂线段,异面直线上两点的距离公式: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为,在a,b上分别取点e

18、,f,已知ab为公垂线段,长度为d,bem,af=n,ef=l则l(同侧为减,异侧为加)7、(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相交,3)直线与平面平行,其中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都叫作直线在平面外。(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如果平面内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简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还有:1)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交线和这条直线平行,简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如果一条直线和平平面内任何一条

19、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1)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2)两条平行线中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和这个平面垂直。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2)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8、(1)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平行没有公共点,2)相交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两个平面的公共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2)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1)一个如果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

20、平面平行。简称为“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2)推论:如果平面内一个有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1)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2)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也相等。3)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一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3)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1)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2)如果两个平面

21、垂直,那么从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必在第一个平面内。9、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垂直。10、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特别当一条直线和平面垂直时,就说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当一条直线在平面内或和这个平面平行时,我们规定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为0,所以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利用法向量可处理线面角问题设 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

22、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夹角,则有(图1)或(图2)图1 图211、最小角定理: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设ab是平面的一条斜线,a为斜足,直线m是平面内任一直线,ab是ab在平面内的射影。为ab和m所成的角,为ab和射影所成的角,射影ab和m所成的角,则cos=coscos重要应用:空间两条异面直线l1与l2所成的角为,过空间一定点p作直线l与l1,l2所成的角都是,这样的直线l可作多少条?分析:(1)若(0,/2),则这样的直线l有0条(2)若/2,则这样的直线有1条(3)若(/2,),则这样的直线l有2条(4)若,则这样的直线l有3条

23、(5)若(,),则这样的直线l有4条(6)若,则这样的直线l有1条12、二面角: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棱为l,两个面分别为,的二面角记为-l-,一个平面垂直于二面角-l-的棱,且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分别是射线oa,ob,o为垂足,则aob叫做二面角-l-,的平面角。一个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衡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二面角大小的取值范围是0,180计算二面角的方法:(1)定义法(常根据三垂线定理先作平面角即自二面角的一个

24、面上一点向另一个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再解直角三角形)。(2)射影面积法,(3)有平面角向量法(常用基向量法),(4)法向量法(常用坐标法):利用法向量可处理二面角问题设 分别为平面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向量 的夹角为,则有(图3)或 (图4)图3 图4第九讲 直线与方程1、直线的倾斜角:(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l,如果把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那么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重合或平行时,规定倾斜角为0。(2)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3)在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中抓住三个重要条件:“逆时针旋转、与直线l重合、最

25、小正角”。2、直线的斜率:(1)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ktan(90).(2)倾斜角为90的直线没有斜率。(3)经过两点p(x, x),p (y,y)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1)点斜式:已知直线过点(x,y)斜率为k,则直线方程为:y-y=k(x-x),它不包括垂直于x轴的直线。(2)斜截式:已知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和斜率k,则直线方程为:y=kx+b,它不包括垂直于x轴的直线。(3)两点式:已知直线经过(x,y),(x,y)两点,则直线方程为:,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包括x,y轴)的直线。(4)截距式:已

26、知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为a,b,则直线方程为:,它不包括垂直于坐标轴的直线和过原点的直线。(5)一般式:任何直线均可写成:ax+by+c=0(a,b不同时为0)的形式。在求直线方程时,要注意斜率是否存在,利用截距式时,不能忽视截距为0的情形,同时要区分“截距”和“距离”。“截距”不是距离,可正可负可为0。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若点p(x,y)在直线上,则ax+by+c=0.(2) 若点p(x,y)不在直线上,则ax+by+c0,此时点p(x,y)直线的距离d=,(3)由此可得,两平行线l:ax+by+c=0,l:ax+by+c=0,间的距离为d=5、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斜率

27、存在的两直线:l: y=kx+b, l:y=kx+b,有若ll kk,且bb,若ll, k k1,若l与l相交 kk,若l与l重合 kk,bb。(2)一般的两直线:l:ax+by+c=0,l:ax+by+c=0,有若ll a b- a b0,bc-bc0, (或acac0),若ll,aa+bb=0,若l与l相交 a b- a b0,若l与l重合 a b- a b0,且bc-bc0,且acac06、到角和夹角公式:(1)l到l:指直线l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转到和直线l重合所转的角,且tan=( k k-1).(2)l与l的夹角且tan=( k k-1)。7、直线方程的参数形式:直线的参数方程常用

28、来解决过定点的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问题。8、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第十讲 圆与方程1、圆的方程的四种形式:(1)圆的标准方程:,特别当圆心是(0,0),半径为r时,(2)圆的一般方程:(3)圆的参数方程:圆心在(a,b),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是特别当圆心是原点时,(4)2、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一定有两条,可先设切线方程,再根据相切的条件来求。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的求法:先求出以已知圆的圆心和这点为直径端点的圆,该圆与已知圆的公共弦就是过两切点的直线方程。3、4、5、第十一讲算法初步1、 算法的概念: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它有下面的特点:通用

29、性(适用于某一类问题的所有个体,而不是只用来解决一个具体问题),可行性(算法应有明确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引导计算机进行并且能够得到最终结果),明确性(算法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明确_或者由规则直接确定,或者由上一步的结果确定),有限性(算法应由有限步组成)。2、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基本的程序框有:终端框(起止框),输入、输出框,处理框(执行框),判断框,其中起止框是任何程序框图中不可缺少的。3、 算法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任何算法都是由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所组成,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

30、开的基本结构。一个算法中,算法的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条件结构就是处理这各过程的结构。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形,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结构分为当型循环结构(满足条件循环)和直到型循环结构(不满足条件循环)。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if 条件 then 语句体1else 语句体2end if4、 任何一种程序都包含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它们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提示内容”,变量。其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是:print“提示内容”

31、,表达式。其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是:变量=表达式,其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if 条件 then 语句体end if5、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一种是:if-then-else格式,其形式为 :, ,另一种是::if-then格式,其形式为 :, ,6、循环语句主要有两种类型:(1)当型(while),(2)直到型(until)。while语句的基本格式是:while 条件 循环体wend当计算机遇到while语句,先判断条件的真假,如果条件符合时,就执行while与wend之间的循环体,若条件不符合,计算机不再执行循环体,直接跳到wend 语句后执行其

32、他语句,因此while语句也称为前测试型循环语句。until语句的基本格式是:do循环体loop until 条件当计算机遇到until语句时,先执行一次循环体,然后对条件的真假进行判断当条件不符合时,就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符合,计算机不再执行循环体,跳出循环,执行loop until语句后的其他语句,因此until 语句又称为后测试型循环语句。7、辗转相除法是用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种方法,这种算法是由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首先提出,因而又叫欧几里德算法。就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若余数不为零,则将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上面的除法,直到余数为零,则这

33、时较小的数就是原来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更相减损术是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法中介绍的一种求两数最大公约数的方法,其基本过程是:对于给定的两个数,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所得的差与较小的数比较,并以大数减去较小的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差为零止,则这个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8、秦九韶算法是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在他的代表作数学九章中提出的一种用于计算一元n次多项式的值的方法。此算法中乘法和加法的次数都是n次。9、“满k进一”就是k进制,k进制的基数是k。将k进制化为十进制的方法是:先把k进制数写成用各位上的数字与k的幂的乘积的形式,再按照十进制的运算规则计算出结果。将十进制数化为k进制数的方法是

34、:除k取余法。即用k连续去十进制所得的商,直到商为零止,然后把所得的余数倒着写出就是所得的k进制。第十二讲统计1、 简单随机抽样: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这种抽样的方法就叫简单随机抽样。最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有: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抽签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当容量非常大时,费时费力不方便,可能导致抽样的不公平。随机数表法是由0,1,2,3,4,,5,6,7,8,9这10个数字组成的数表,并且表中的每一位置出现各个数字的可能性相等。用随机数表法时先对总体内的各个个体编号,再从数表中的某个数开始按

35、一定顺序(可以向左、右、上、下)读数,取出适合的号码,直到取够样本为止。优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缺点是所产生的样本不是真正的简单样本。2、 按某顺序以一定的间隔进行抽取得到的样本叫系统抽样。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一定比例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放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方法叫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的特点是:总体容量大且个体之间无差异。分层抽样的特点是:总体容量大且个体之间差异大。3、 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求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决定组距与组数,(3)将数据分组,(4)列频率分布表,(5)绘频率分布直方图。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纵轴表示频率/

36、组距,横轴表示样本数据,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为1。直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就是样本平均数。4、 连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上端的中点,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图,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分组组距的不断缩小,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统计学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体密度曲线。总体密度曲线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分比。总体在某一区间内取值的百分比就是该区间与该曲线所夹的曲边梯形的面积。总体密度曲线通常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出来的。这是因为:(1)并非所有的总体都存在密度曲线,如一些离散型总体没有。(2)尽管有些总体密度曲线是客观存在的,但一般很难像函

37、数图象那样被准确地画出来,只能用样本的频率分布来对它估计。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越精确。5、 茎叶图不仅能保留原始数据而且方便对数据的记录和表示。但如果数据较多,茎叶图就显得不方便。茎是指中间的一列数,叶是从茎的旁边生长出来的数。6、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中位数可能会不是数据中的数。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可能不只一个。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7、 标准差、极差、方差都是描述数据的波动大小。前两者与数据的单位一致,方差与数据的单位不一致。方差的计算公式是:

38、练习:8、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确定关系)不同,相关关系是一种不确定性关系。从散点图上看,如果散点分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这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如果散点分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这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如果这些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的附近,则称这两个变量具有线性相关,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回归直线是:线性相关系数:第十三讲概率1、 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包括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与随机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来度量。在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上,这个常数称为事

39、件a发生的概率。频率是变化的与试验次数有关,概率是不变的,与试验次数无关。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2、 从多个可选答案中挑选正确答案的决策问题,那么“使得样本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可以作为决策的准则。这方法叫极大自然法。3、“事件a的发生或事件b发生”称为“事件a与b的并事件(或和事件)”,记作:“”,“事件a的发生且事件b发生”称为“事件a与b的交事件(或积事件)”,记作:“”。若即为不可能事件,称事件a与b互斥,即事件a与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若为不可能事件且为必然事件,则称事件a与b互为对立事件。即事件a与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只有一次发生。3、 概率的几个性质:4、 关于古典概型:

40、基本事件的特点是: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任何事件(不可能事件除外)都可以表示为基本事件的和。若试验中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种,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具有这两个特征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对于古典概型:5、 几何概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有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型。计算公式是:6、用随机模拟计算阴影面积的方法与步骤:第十四讲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与二倍解公式1、象限角与轴线角: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称为轴线角。第一、二、三、四象限角分别可表示为:角终边

41、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时可表示为:360k,kz, 角终边在y轴的非负半轴上时可表示为:360k+90,kz,在x轴的非正方向上,在y轴的非正方向上可类似表示。2、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即任一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任意两个终边相同的角之差必是360的整数倍。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已知是第几象限的角,如何确定所在象限的角的常用方法有二:(1)分类讨论法,先根据的范围用整数k把的范围表示出来,再对k分n种情况讨论。(2)几何法:把各象限均先n等分,再从x轴的正方向的上方起,依次将各区域标上、,则原来是第几象限对应的标号即为的终边所在的区域。3、角度

42、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弧度制下的弧长与扇形面积计算公式:注:在同一个代数式中弧度制与角度制不能同时出现。如:是错误的。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是任意一个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的距离是,那么5、象限角的三角函数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两切,四余弦。根据三角函数线分析各象限的区间内各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正弦一,四增,二、三减。余弦三、四增,一、二减。正切只有增区间,余切只有减区间。强调象限的区间内。6、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熟记关系式:sin(k+)=(-1)ksin;cos(k+)=(-1)kcos(kz);7、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平方关系:倒数

43、关系:sincsc=1,cossec=1,tancot=1,商数关系:,一般采用“切化弦”,但已知一个角的正切值,求正弦与余弦有关的代数式常采用“弦化切”。8、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见下表)3045600901802701575sin010-1cos10-10tan1002-2+cot1002+2-9、两角和公式:对第三式的的值使等式两边有意义。注意公式的变形应用如:10、化一公式:如:(1)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值是_(答:);(2)如果是奇函数,则=(答:2);11、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证明的恒等变形的基本思路是:一角二名三结构。即首先观察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注意角的一些常用变式如:巧变角

44、:如,等),如(1)已知,那么的值是_(答:);(2)已知为锐角,则与的函数关系为_(答:,注意:隐含y0.第二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关系,通常“切化弦”第三观察代数式的结构特点。1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公式:降幂公式与升幂公式:半角公式:13、万能公式:第十五讲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五点法作图:先描出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的波峰、波谷和三个平衡位置这五点,再用光滑的曲线把这五点连接起来,就得到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常选取横坐标分别为0,的五点。(2)正弦函数y=sinx是奇函数,对称中心是,对称轴是直线。余弦函数y=cosx是偶函数,

45、对称中心是,对称轴是直线。练习:已知函数为常数),且,则_(答:5);(3)函数的图象的对称中心和对称轴分别是_、_(答:、);(4)已知为偶函数,求的值。(答:)(3)、单调性:上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y=cosx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_(答:)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正弦一,四增,二、三减。余弦三、四增,一、二减。正切只有增区间,余切只有减区间。强调象限的区间内。2、的图象:(1)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初相:函数,表示一个振动量时,a表示这个振动的振幅,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t,称为这个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往返振动的次数称为振动的频率,称为相位,x0时的相位叫初相。

46、(2)、函数k的图象与y=sinx的图象的关系:把y=sinx的图象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向左(0)或向右(0)或向下(k0),+k若由y=sin(x)得到y=sin(x+)的图象,则向左或向右平移个单位。注意:3、正切函数y=tanx的性质:(1)定义域:,。(2)值域是r,在上面定义域上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3)周期性:是周期函数且周期是,它与直线y=a的两个相邻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周期。(4)奇偶性:是奇函数,对称中心是,无对称轴。(5)单调性:正切函数在开区间内都是增函数。但要注意在整个定义域上不具有单调性。4、反三角函数的定义:(1)反正弦:在闭区间上符合条件sinx=a(-1a1)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正弦,记作arcsina,即x=arcsina,其中,且a=sinx.注意arcsina表示一个角,这个角的正弦值为a,且这个角在内(-1a1)(2)反余弦:在闭区间上,符合条件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余弦,记作arccosa,即x=arccosa,其中x.(3)反正切:在开区间(,)内,符合条件tanx=a(a为实数)的角x,叫做实数a的反正切,记做arctana,即x=arctana,其中反三角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