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补偿协议之变更、比例和方式_第1页
业绩补偿协议之变更、比例和方式_第2页
业绩补偿协议之变更、比例和方式_第3页
业绩补偿协议之变更、比例和方式_第4页
业绩补偿协议之变更、比例和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业绩补偿协议之变更、比例和方式 业绩补偿协议是 “盈利预测及业绩补偿协议” 的简称, 主要是指在涉及上市公司 的并购重组过程中, 如果交易资产全部或部分采用收益现值法等基于未来收益预 期方法进行评估,当标的资产(公司)的股东为收购方(上市公司)的股东、实 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或者标的资产(公司)的股东为收购方(上市公 司)的股东、 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之外的人, 但本次重组会导致上市 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时,标的资产(公司)的股东应就标的资产(公司)的 经营业绩向收购方(上市公司)作出承诺,若实际经营业绩未达到承诺,股东需 给予收购方(上市公司)补偿,或实际经营业绩超过承诺业

2、绩,收购方(上市公 司)可给予标的资产(公司)管理层奖励的协议。 业绩补偿协议和对赌协议都是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创新型的投融资工具, 是活跃资本市场、 保护投资者的有效手段。 在具体适用过程中, 业绩补偿协议出 现了很多值得探讨和梳理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如下梳理。 一、业绩补偿协议变更 (一)业绩补偿协议变更的普遍出现 当标的资产 (公司)未能实现业绩补偿协议中约定的承诺业绩时, 补偿义务人需 要按照业绩补偿协议向收购方 (上市公司) 给予现金或股份补偿, 但在具体执行 过程中,当标的资产(公司)未能实现承诺业绩时,部分补偿义务人首先想到的 不是履行协议, 而是变更补偿协议。 在监管机

3、构没有出台相关禁止规定前, 补偿 义务人通过变更补偿义务或通过其他方式“逃避”补偿义务的案例屡见不鲜。 基于上文对业绩补偿协议的法律概念, 本文拟根据补偿义务人的不同, 对业绩补 偿协议的变更方式分 2 种情况进行讨论: 1.补偿义务人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方,此种情况 为上市公司收购其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方控制的其他标的资 产(公司) 或上市公司收购其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方之外的 人控制的其他标的资产(公司)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 【案例 1.1 】:亿晶光电通过股东大会变更业绩补偿方案 2010年,亿晶光电资产重组借壳海通食

4、品上市时,荀建华等人承诺,置入资产 在 2010 年度、 2011 年度、 2012 年度预测净利润分别为 3.04 亿元、 3.49 亿元和 3.67亿元。 但2012年,亿晶光电净利润实现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仅为-6.89亿元,同比下 降达998.16%,累计实现利润数与预测利润数差额为 8.8亿元。2013年4月27 日,亿晶光电公布2012年报的同时,也公告称因2012年巨亏,补偿无法按约履 行,公司希望解除之前利润补偿方式的承诺,另立新的补偿方式即采用每10股 送1股的方式无偿转送股份2619.71万股,相较于原方案利润缩水超过七成。 虽然中小股东极力反对,但在 5月17日召开的股

5、东大会上,参加的流通股股东 人数极少,需要得到三分之二股东通过的有关业绩补偿方案变更的两项议案分别 获得91.12%和91.11%勺投票支持,顺利通过。 【小结1.1】:对于此次补偿协议的变更,大股东的依据是,在过去的承诺协议 中的补充条款:“因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导致承诺人无法完全履行协议的,承诺 人在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影响的范围内无需向上市公司承担责任。”这实际上利 用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势变更,然而,荀建华等人作 为光伏行业弄潮儿,对其所说的“欧美对华的光伏双反”很难说是“不可预见”, 且业绩补偿协议的双方在立约时已对履约风险和盈利作过尽职调查和精密计算, 理性预估了企业

6、未来价值目标后才进行的合作,业绩补偿对其亦非“不公”。因 此,情势变更原理并不能称为支持变更业绩补偿协议的依据,无奈松散的中小股 东难以集中行使其股东权利,致亿晶光电成为A股首例变更业绩补偿方案的上市 公司。 【案例1.2】:海润光伏强行派发红利,助大股东支付业绩补偿款 海润光伏于2011年借壳上市,借壳方原股东与上市公司签订了 “利润补偿协议”。 201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海润光伏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阳光集团等借壳方 原股东需向上市公司补偿业绩差额共 5.08亿元。当年,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虽然已从上年的69.11%升至高达75.28%,却仍然作出了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7.4元的决议,

7、现金分红总共数额高达 7.67亿元。如此一来,原借壳方20名占 股72.22%的股东总共获得的现金分红共达5.54亿元,完全可以弥补其需要支付 的业绩补偿金额。 2013年,海润光伏的盈利预测仍未实现。面对巨额补偿,借壳方原股东直接修 改了之前的业绩补偿承诺,推出了资本公积金定向转增方式的新的业绩补偿方 案。新方案将承诺方的现金补偿义务,变更为以资本公积金向其他股东每10股 定向转增1.6股的方式进行补偿。 【小结1.2】:无论是2012年,还是2013年,尽管业绩补偿协议得到形式上的 执行,但本应由借壳方原股东承担的业绩补偿义务, 最终全部变相落到上市公司, 也就是由所有股东承担。上市公司大

8、股东与小股东利益不一致, 且在大股东实际 控制上市公司时,通过变通措施损害小股东利益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2.补偿义务人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方之外的人,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未发生变更 【案例1.3】:2014年版、2016年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 简称“重组办法”均规定了此种情况下的业绩补偿协议并非强制适用,但实 践中也存在此种情况下的业绩补偿协议。 2011年,金利科技购买宇瀚光电100%的股权,交易对价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和 定向发行股份两种,金利科技将向宇瀚光电占比51%的股东康铨投资支付现金, 同时向宇瀚光电另一股东康铨(上海)定向发行公司股份。双

9、方签署了“盈利预测 补偿协议,利润差额部分康铨(上海)将优先以认购的股份进行补偿,仍不足时, 由康铨投资进行现金补偿。 2013年,宇瀚光电的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康铨(上海)2013年度应补偿金利科 技6,659,285股。在2014年8月13日,因康铨(上海)不配合办理股份质押的解 质手续,导致金利科技回购注销无法及时按法定程序继续实施,金利科技已对此 提起法律诉讼。最终,该案达成和解,由金利科技大股东SONEMINC与康铨(上 海)共同承担补偿义务。 【小结1.3】:该业绩补偿协议最大的问题是,已经失去经营管理权的被收购企 业原股东却仍然要承担经营管理不善的风险,企业原股东权利与义务不对等

10、。这 也是2014年、2016年重组办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之外的特定对象购买资产且未导致控制权发生变更的,不 适用本条前二款规定,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可以根据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是否 采取业绩补偿和每股收益填补措施及相关具体安排。”的原因,这样的好处是一 方面维持了原股东的权利义务对等这一基本法理,另一方面避免对标的资产(公 司)进行高估值以平衡权利义务不对等的弊端,从而促进交易。 (二)业绩补偿协议变更的限制 2016年6月17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发布关于上市公司业绩补偿承 诺的相关问题与解答,明确规定重组方不得适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4号 上

11、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第五 条的规定,变更其作出的业绩补偿承诺。 该问答发布仅10天之后,即在2016年6月27日,深交所就向理工环科就其变 更业绩补偿协议发布了问询。问询的焦点在于理工环科的业绩补偿协议的变更是 否与10天前发布的问答相抵触。 理工环科的回答是不抵触,不抵触的原因是业绩补偿协议的变更并不是依据上 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一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 市公司承诺及履行第五条的规定,而是为配合中登公司深圳分公司在标的公司 未完成业绩承诺的年度当年,办理股份划转及回购注销交易对方股票作出的变更 安排,不导致交易对方作出的业绩补

12、偿承诺的变更。 实际上,通过仔细阅读理工环科对业绩补偿协议变更前后的条款, 其确实没有对 业绩补偿协议中设计交易双方实质权利义务的内容作出变更,而是对执行业绩补 偿方案中的程序性事项做的变更。 【总结1】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我国法律对业绩补偿协议的变更仍留有余地, 即重组方不得适用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4号一一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 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 第五条的规定做出变更,如果重组方 有除此以外的正当理由,其仍然可以对业绩补偿协议进行变更。 本文期待在此问题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二、业绩补偿方承担补偿义务的比例 业绩补偿方承担业绩补偿义务的比例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3、 (一)当业绩补偿协议中的标的资产(公司)有且只有一个股东时,该股东应承 担100%勺业绩补偿义务 【案例2.1】:2016年,海航投资拟使用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中的 83,622.38万元向海航酒店收购华安保险7.143%的股份,鉴于海航资本持有的华 安保险7.143%的股份价格系依据华安保险的净资产评估值确定 ,而评估机构米用 市场法对华安保险的净资产进行评估,海航酒店作为华安保险股权转让前的原股 东应依据其对华安保险的持股比例就补偿期间华安保险发生减值对海航投资进 行相应现金补偿。 海航资本是华安保险7.143%股份的唯一所有者,海航资本在以该资产为标的的 业绩补偿协议中,应

14、承担100%的业绩补偿义务。 (二)当业绩补偿协议中的标的资产存在多个股东,且这些股东全部为业绩补偿 的补偿方时,补偿比例的设置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补偿方在标的资产(公司)的持股比例为限承担补偿义务 【案例2.2】:新时达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受让苏崇德等19人持有 的上海会通100%股权。上海会通原19名股东按照业绩补偿协议签署之日各自的 持股比例承担对新时达的补偿义务。 2 补偿方不按持股比例承担补偿义务 【案例2.3】:七喜控股(甲方)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并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 购分众传媒全体44名股东(乙方)所持分众传媒100%股权,七喜控股与44名 股东签订业绩补偿协议。

15、协议规定本次业绩补偿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是现金补偿,现金补偿由分众传媒控股(乙方一)承担, “乙方中的原 股东(除乙方一外)各自对乙方一承担的现金补偿义务按一定比例的部分承担连 带责任”; 第二部分是股份支付,由新进股东(各自)按照其于股份回购实施前在甲方中的 持股比例; 第三部分是新进股东补偿之外的剩余应补偿股份,其补偿方式为: 第一个补偿年度,由除乙方一、乙方二之外的其他乙方原股东第一顺位承担,其 各自承担比例为其各自于本次交易中获发行的股份占其共同于本次交易中获发 行的股份总数的比例;若应补偿股份高于上述各方在本次交易中以所持分众传媒 股权认购的股份总数,则由乙方二承担剩余的补偿义务;

16、 第一个补偿年度之后的其他补偿年度,由乙方二承担应由乙方中的原股东承担的 全部股份补偿义务。 【小结2.1】七喜控股与分众传媒股东签订的业绩补偿协议是市场上较为复杂的 业绩补偿协议,实际上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交易双方可以随意制定各 补偿方的业绩补偿比例,无所谓好坏和对错,都是各补偿方不同的议价能力 (Bargaining Power )的体现。 (三)当标的资产(公司)有多个股东,但仅有其中部分股东承担业绩补偿义务 时,承担补偿义务的股东的补偿义务比例也主要有两种情况: 1标的资产(公司)的部分原股东承担全部补偿义务 【案例2.3】:海航资本持有渤海信托120,435万股股份,新华航

17、空持有渤海信 托79,565万股股份。海航投资参与渤海信托增资扩股,增资后,渤海信托股本 总额增至296,000万股其中海航投资持有渤海信托96,000万股股份占渤海信托 总股本的32.43%。海航资本作为渤海信托的控股股东,同意就补偿期间拟购买资 产实际净利润数不足净利润预测数以及补偿期限届满后拟购买资产的减值部分, 全部由海航资本向海航投资承担补偿责任。 2.标的资产(公司)部分股东按照其在标的资产(公司)中的相对比例承担补偿 义务 【案例2.4】:ST珠江向京粮集团、北京国管中心、国开金融、鑫牛润瀛发行股 份购买其持有的京粮股份100%的股份。京粮集团和北京国管中心承担业绩补偿 义务,两

18、者分别持有京粮股份67%、17%,但两者的业绩补偿义务则是按照 67:17 来计算,即京粮集团承担约80%,北京国管中心承担约20%。 【小结2.2】由于承担业绩补偿义务的只有京粮集团和北京国管中心,其承担的 补偿义务要大于其在京粮股份中的持股比例, 也就是替国开金融与鑫牛润瀛承担 了本应由其承担的义务。当然,国开金融和鑫牛润瀛并不是我国法律规定必须参 与业绩补偿的主体,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国开金融和鑫牛润瀛不参加业绩补偿也是 自然。 【总结2】: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机构没有对补偿义务各方的承担比例作出明确规 定,只要在满足业绩补偿协议强制适用时,必须承担补偿义务的主体已经承担了 补偿义务即可,至于承

19、担比例如何划分则是由补偿义务各方议价能力来决定的。 三、业绩补偿方式 上市公司监管问答对业绩补偿方式的规定是,“交易对方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人,应当以其获得的股份和现金进行业绩补偿。如 构成借壳上市的,应当以拟购买资产的价格进行业绩补偿的计算,且股份补偿不 低于本次交易发行股份数量的90%。业绩补偿应先以股份补偿,不足部分以现金 补偿。” 在上述规定出台之前,市场上曾主要出现过 5种业绩补偿的方式,即(1)现金 补偿;(2)股份补偿;(3) “现金+股份”补偿,但优先以现金补偿;(4) “现金+ 股份”补偿,但优先以股份补偿;(5)同时以“现金+股份”补偿。我们可以

20、认 为市场上出现的这5种业绩补偿方式是交易主体发挥自身创造力的具体体现。然 而,上述规定发布之后,上述5种补偿方式却依然存在,只是不同补偿方式的适 用前提却不尽相同。本文将对此一一梳理: (一)现金补偿 【案例3.1】2016年1月11 日,海航酒店拟使用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 金中的83,622.38万元向海航投资收购华安保险 7.143%勺股份,由于海航酒店持 有的华安保险7.143%的股份价格系依据华安保险的净资产评估值确定,而评估 机构采用市场法对华安保险的净资产进行评估,海航酒店作为华安保险股权转让 前的原股东应依据其对华安保险的持股比例就补偿期间华安保险发生减值对海 航投资

21、进行相应现金补偿。 【案例3.2】2013年10月14日,掌趣科技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 的方式收购上游信息70%殳权,补偿方式为补偿方先进行股份补偿,差额部分由 交易对方以自有或自筹现金补偿。2016年1月15日,掌趣科技董事会以“股份 补偿须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得到债权人同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且操作繁 琐、方案实施周期较长,现金补偿方式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执行”,将业绩补偿 方式调整为全部现金补偿。但是,仅在 6天之后,掌趣科技又发布公告,董事会 取消将业绩补偿方式变更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此方案最终不了了之。 【案例3.3】2015年,东安林业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苏加旭等交

22、易对 方购买福建森源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福建森源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森源家具”)100%的股权,补偿方式为应先以股份补偿方式向公司作出补偿, 股份补偿方式不足以补偿的,以现金补偿方式向公司补足。2016年6月7日, 东林林业董事会调整补偿方式为全部用现金补偿,但同掌趣科技一样,14天之 后,东安林也发布公告,董事会取消将业绩补偿方式变更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此方案最终也不了了之。 【小结3.1】掌趣科技和东安林业在业绩补偿协议变更方面的出尔反尔说明新规 出现之后,在收购方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情况下,先用股份支付, 不足时用现金支付已成为交易双方必须遵守的底线。但是,

23、正如【案例3.3】所 示,当上市公司采用现金方式收购标的资产时,应允许补偿方采用全部现金的方 式进行补偿,当然这种情况下补偿方必然没有取得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并不 是必须签署业绩补偿协议的类型。 (二)股份补偿 【案例3.4】2016年7月,中钨高新通过向禾润力拓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持有 的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64%股权,双方签订的业绩补偿协议约定 禾润力拓将按约定的股份补偿计算公式以其在本次交易中收购的中钨高新股份 对中钨高新进行补偿,补偿股份数量的上限为禾润力拓在本次交易中认购中钨高 新股份的股份数。 【案例3.5 2016年3月7 日,大连国际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中广核

24、集团及其 余45名本次交易的交易对方分别直接持有的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有限公司等共 计7家公司100%股权,若中广核集团根据本协议约定在业绩承诺期间的任何一 年需向大连国际履行业绩补偿义务的,中广核应当以股份方式向大连国际进行补 【小结3.2 我国资本市场目前仍然存在仅以股份进行补偿的案例,但仅以股份 进行补偿的前提是上市公司仅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资产。 (三)“现金+股份”补偿,但优先以现金补偿 【案例3.5 2017年1月,诺力股份拟向张科、张元超和张耀明3名自然人发行 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无锡中鼎 90%的股权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利润补 偿期限内,如果补偿主体须向诺力股份补偿利润,则

25、补偿主体应当优先以其在本 次交易中取得的股份补偿方式向诺力股份进行补偿,不足部分以现金补偿。但如 果当期应补偿股份数量少于10万股的,则补偿主体应当优先以现金补偿方式向 诺力股份进行补偿。由于张耀明在本次交易中并不取得股份对价,因此其应承担 的补偿义务全部通过现金方式进行。 【小结3.3 优先以现金补偿的案例在我国资本市场也仍然存在,但其存在是有 一定条件。就本案来说,补偿方的业绩补偿也是以股份补偿为基础,只有当补偿 数额较小,低于10万股时,才优先通过现金补偿。这样的安排主要是因为股份 补偿的手续较为繁琐,如果补偿金额较小,在不会对公司股权结构造成重大影响 的情况下,优先用现金补偿是一种更有

26、效率的方式。 (四)“现金+股份”补偿,但优先以股份补偿 【案例3.6 2016年12月9日,赛摩电气向刘永忠等5人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 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其所持的厦门积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并签订业 绩补偿协议,如乙方依据本协议的约定需进行补偿的, 乙方须优先以本次交易中 所获得的甲方股份进行补偿,所获股份不足以全额补偿的,差额部分以现金进行 补偿。 【小结3.4】优先以股份补偿的业绩补偿方式是监管机构认同的补偿方式,也是 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出现最多的一种业绩补偿方式。 (五)同时以“现金+股份”补偿 【案例3.7】2016年5月24日,神州信息(“甲方”)与程艳云等10人及上海瑞 经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南京凯腾瑞杰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合称“乙方”) 已签署了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 约定甲方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苏科技 96.03%股份。如华苏科技 在承诺年度期间内,实际净利润数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