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物权法立法技术若干缺陷的分析与完善李建华 吉林大学法学院 教授 , 彭诚信 吉林大学法学院 , 杨代雄 吉林大学法学院 副教授关键词: 物权法/立法技术/ 缺陷/完善内容提要 : 我国物权法 的制定总体上是成功的 , 吸收了近年 来我国物权法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外一些先进成功的立法经验 , 但在立法技术上也存在着若干缺陷。本文从理论上对物权法的立 法技术缺陷予以分析 , 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 , 提出了相应的完 善建议和构想 , 以期对我国物权法 和物权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所 裨益。一、法律规范结构和立法表述上的缺陷( 一 ) 法律规范结构不完整物权法 的一些规范中缺乏对法律效果的规定 ,
2、 导致其法律规 范结构的不完整 , 将影响其立法质量和立法效果。选择几例分析如 下:其第 19 条第 2 款没有规定异议登记的法律效果。 在异议登记期 间 , 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可否处分物权 ? 其处分行为是绝对无效还 是效力未定 ?物权法对此没有予以明确规定。我们认为 , 应当在 第 19 条第 2 款“异议登记失效”与“异议登记不当”之间补充如 下规定 : “异议登记期间 ,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处分物权的 , 如果嗣后认定不动产登记确有错误 , 该处分行为不发生物权效力。 ” 这样 , 一方面可以保护真实权利人的权益 , 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异议 登记给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造成过多的限制
3、, 影响物的正常流通。其第 43 条没有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 土地的行为的民事法律效果 , 对此, 应当补充规定 : “违反法律规定 的权限和程序的征收行为无效 , 应当将征收的土地返还给集体 , 并 且应恢复土地的原状 , 不能恢复原状的 , 应当赔偿损失。”其第 56 条规定 : “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 ,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 哄抢、私分、截留、破坏。”该条没有规定私分、截留国有财产之行 为的法律效果 , 在实践中不能有效地发挥防止国有财产流失的作用。 除此之外 , 第 57 条第 2 款、第 63 条第 1 款等条款也存在缺乏法律 后果规定的缺陷 , 应当
4、对此予以补充规定违反相关规定的具体法律 后果。( 二) 法律规范表达不清晰、不准确或不周延物权法 中的一些规范存在着表达不清晰、不准确或不周延的 缺陷。举例分析如下 :ni其第15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 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 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该条中的所 谓合同究竟指债权合同还是物权合同,容易产生疑义。从立法本意看, 该条的目的在于确立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效力的区分原则,即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是否发生不影响原因行为的效力。 但该条中对原因 行为的表达方式欠妥。因为“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
5、产物权的合同”容易让人理解为物权合同,德国民法典第873条 第1款关于土地物权变动过程中的物权合意之规定使用了与此类似 的表达方式。我们认为,为了避免产生歧义,应当在原条文后补充规 定:“当事人之间因不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依据合同法或其他 法律的规定处理,但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的效力应 依照本法的规定发生。”其第32条规定:“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 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该条是对物权保护的一般规定,统辖 第33条至第37条的内容。但第33条规定的“因物权的归属、内 容发生争议”却不属于物权受侵害的情形,从逻辑上说无法被第32 条所涵盖。该第32条所谓的“受
6、到侵害”的表达逻辑不周延,以偏 概全。对此应改为“物权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的,权利人或利害关系 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其第 179 条规定 :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 ,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 转移财产的占有 , 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 ,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 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 , 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 优先受偿。”该条文中的“就该财产优先受偿”表达不准确 , 容易让 人理解为担保物权人可以直接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以抵偿其债权 , 有“流押”、“流质”之嫌 , 第 181 条与 208 条也存在类似的缺陷。 我们认为 , 应该修改为“就该财产 ( 动产) 所卖
7、得的价款优先受 偿”。二、法律规范体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体系性是法典的必备因素 , 体系性要求确保法律规范体系的内 容和逻辑的一致性 , 应避免矛盾和冲突。但物权法中存在着该方 面的瑕疵。举例分析如下 :物权法第 6 条确立了物权的公示原则 , 但依照其第 28 至 30 条的规定 ,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 书导致物权设立、 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 , 自法律文书生效时发生效 力,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 , 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 效力 ,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 , 自事 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尽管第 31 条规定 : “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 至第三十
8、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 , 处分该物权时 , 依照法律规定 需要办理登记的 , 未经登记 ,不发生物权效力。”但该条之规定只要 求基于上述原因取得物权的当事人再处分物权时应当对物权变动进 行公示, 没要求其自身取得物权时需要公示。 我们认为 , 这些规定与ni公示原则相背离,在实践中将会危及交易安全,不利于维护第三人的 利益。建议将第31条修改为:“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 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享有动产物 权的,未经交付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物权人处分该不动产物权时 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第 28条规定的因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导致
9、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 消灭比较特殊,属于因公法上的原因发生的物权变动,应该单独设 一个条款予以规定,可以不实行公示对抗要件主义,未经公示即可 确定地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其第116条第1款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 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 按照约定。”第125条与135条均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与建设用 地使用权人享有收益权,但未规定地役权人享有收益权,从学理上 看,地役权确实不包括收益权能,但依第116条的规定,能够取得 天然孳息即取得收益的当事人却包括所有的用益物权人,显然存在前后矛盾。我们认为,应当把第116条第1款修改为:“天然孳息,
10、 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 得,但地役权人除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其第117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第121条规定:“因不动产 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物权行使的 用益物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获得相应补 偿。”这两个条文规定的用益物权客体包括不动产与动产。但物权 法明确规定的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 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海域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取水权、渔业 权。这些用益物权均以不动产为客体 , 不包括动产用益物权。显然
11、 , 关于用益物权的客体 , 物权法第 117 条、 121 条与第十一章至 第十四章的规定存在矛盾之处。我国物权法并未规定人役权 , 因 此 , 在我国动产不可能成为用益物权的客体 , 物权法第 117 条、 121 条中的“动产”应当删去 , 或者物权法 干脆也对人役权进行 明确规定 , 使用益物权的客体扩及于动产。其第 122 条规定海域使用权 , 第 123 条规定使用水域、滩涂从 事养殖、捕捞的权利 (渔业权) , 此外, “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中也 包括滩涂承包经营权 , 这三种用益物权存在交叉之处 , 物权法应 当予以协调 , 否则将导致实践中无所适从 , 而且还可能导致多个行
12、政机关争权夺利、重复管理 , 损害农民、渔民的利益。其第 148 条规定 :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前 , 因公共利益 需要提前收回该土地的 , 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该土地 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给予补偿 , 并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国家提前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 对地上建筑物进行征收补偿 , 而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只退还相应的出让金 , 这表明 , 立法者对“收ni回”与“征收”区别对待,没有按照征收程序处理建设用地使用权 本身的补偿问题,这实际上等于说国家作为出让人可以提前解除出 让合同,国家的双重身份发生混淆,一是土地所有权人(出让人), 二是公权力享有者。这显然不符合民法的基本精
13、神与基本原理。 以出 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一样,都属于私人财产,物权法对二者区别对待,显然构成体系矛盾。我们认为,建设用 地使用权也应当按照国家征收程序处理,不应按照合同解除处理。其第178条规定:“担保法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本 法。”该条规定表明,物权法实施之后,担保法中关于担保 物权的规定并未被废除。我们认为,这不符合立法的基本原则。同一 种事项没必要用两部法律进行规范,对于担保物权,既然已经制定 了物权法,那就应当把担保法中关于担保物权的规定一律废 除,否则容易导致法律适用上的混乱。新旧法律之间应当更替,没必 要保留旧法。三、某些法律制度的设计缺乏可操作性或有失公
14、平物权法中某些制度的设计缺乏可操作性,必将影响适用效果。举例分析如下:其第12条第2款规定:“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的有关 情况需要进一步证明的,登记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必要 时可以实地查看。”该条规定的可操作性不足。在现实生活中,基于 各种原因 , 申请人可能无法补充材料 , 比如材料在某个行政机关存 档 , 而该行政机关拒绝提供给申请人 , 申请人将会因无法补充材料 而不能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我们认为 , 应当在原文上补充规定 : “申请人提供材料确有困难的 , 经申请人申请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 调取有关材料 , 有关机关应予以配合或协助。”其第 42 条第 1 款规定 : “为了公共利益
15、的需要 , 依照法律规定 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 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 动产。”该条规定太笼统 , 可操作性不足。 在我国当下特殊的文化背 景与制度环境中 , 财产征收权可能容易被政府滥用 , 现实生活中的 很多拆迁补偿纠纷就是典型的例证。 “公共利益的需要”是一个弹性 很大的不确定概念 , 在实践中往往被随意地扩大解释 , 以至于企业 盖写字楼甚至娱乐场所都可能被地方政府官员解释为出于公共利益 需要并以此为由征收私人的房地产 , 公共利益也由此成为地方政府 侵犯私人财产权的挡箭牌。 一项法律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名任意干 涉私人权利 , 当一项具体的个人权利在社会公共利益的幌
16、子下被漠 视时 , 社会上所有其他人的个人权利也可能遭受同样的下场 , 权利 制度便会不复存在 , 这是所有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们认为 , 公共利益需要依据正义原则并经由正当程序的评价而实现制度化。 为 了最大限度地防止地方政府滥用征收权 , 物权法 应当对“公共利 益”的范围进行界定 , 可以采用开放式列举的方式界定公共利益 , 规定公共利益包括哪些情形 , 比如国防建设的需要、交通、水利、能 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国家机关办公ni设施与公益事业设施建设的需要等,同时应规定:“基于上述情形以外的公共利益需要,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17、,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其第59条第2款关于集体财产所有权行使方式的规定不够具 体,缺乏可操作性。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上述第一、二种事项 的决定有明确规定,但其他事项的决定程序并无相关的法律规定, 集体成员对这些事项进行决定的时候究竟实行简单多数决还是实行 三分之二多数决,应当在物权法中予以明确规定,以避免实践中 农民集体决策因存在分歧而陷入僵局。此外,物权法中的遗失物拾得制度设计有失公平。 从其第109 条、110条、111条、112、113条关于遗失物制度规定的内容看,各 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明显失衡。拾得人的利益被严重忽视 ,负担过 重。拾得人一方面需要承担及时返还义务、妥善保管义
18、务以及遗失物 毁损、灭失的赔偿责任,另一方面法律只明确规定其享有保管费支付 请求权,没有明确规定电话费、交通费、误工损失等的补偿请求权。 如果遗失物无人认领,拾得人也不能取得其所有权。在现实生活中, 很可能导致人们不敢轻易捡拾遗失物,因为风险实在太大,即便捡 拾了遗失物,在心理斗争的过程中,怕麻烦的心理以及人性中的贪 欲也容易促使拾得人作出把遗失物据为己有的选择。尽管立法者在设计规则时试图侧重于保护失主的权益,但在结果上可能适得其反,不利于遗失物回归失主。 造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立法者对人性 缺乏深刻、准确的认识 , 从而对人寄予过高的道德期望 , 混淆了道德 与法律的界限。此外 , 第
19、113 条没有对招领公告的发布方式进行具 体规定, 而且在短短的六个月期限过后 , 就轻率地把遗失物转归国家 所有 , 显然不尊重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对此应当予以修改。四、某些重要制度的遗漏或回避物权法遗漏或回避了一些重要制度。举例分析如下 :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器官、人身出产物、尸体等能否成为物 权的客体 , 对于货币与有价证券作为物权客体的特殊问题也没有明 确规定 , 导致在实践中很多问题难以解释。物权法 第三章没有明确规定确认物权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 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等物权请求 权是否以加害人存在过错为适用条件 , 也没有规定物权请求权是否 适用诉讼时效。由
20、于第三章以“物权的保护”而不是以“物权请求 权”为标题 , 把物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 37 条) 规定 在一起 , 容易使人们把物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理解为同 一种性质的权利 , 从而在法律解释时 , 使前者与后者一律适用诉讼 时效和过错责任原则 , 但这显然不符合物权请求权的本质属性。 我们 认为, 为了避免法律适用混乱与错误 , 应当在物权法 中明确规定 物权请求权是否以过错为适用条件以及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物权法ni第九章没有规定添附、先占。在实践中,添附与先占是不可或缺的所 有权取得方法。如果没有先占制度,就无法解释渔民依据什么取得捕 捞的鱼虾的所有权,猎人依据什么取得猎物的所有权,捡废品的人 依据什么取得其所有权。添附制度更为重要,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 经常碰到附合、加工、混合等问题,由于物权法对此未作明文规 定,实践中这类纠纷就无法可依。物权法第十九章占有制度也存在很多缺漏。第 241条规定:“基于合同关系等产生的占有,有关不动产或者动产的使用、收益、 违约责任等,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 照有关法律规定。”显然,该条把有权占有排除在占有制度的适用范 围之外,而在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墓碑雕刻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碳酸水用虹吸瓶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自动配页机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蓄电瓶项目营销计划书
- 保险客户服务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目录册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低碳出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广告代理服务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自助取款机ATM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定制旅行品牌推广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北京市智慧工地评价标准
- 2024年全国乡村医生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420题)
- 2024国家统计局丽水调查队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2024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 专题03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原卷版+解析)
- CTF信息安全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羽毛球比赛对阵表模板
- 女方放弃房产离婚协议书(2024版)
-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