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_第1页
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_第2页
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_第3页
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_第4页
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管理制度参考范本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辨识及其安全控制a.胆I时间H 卜/ / 1 / 8摘要:笔者将运输系统的危险分为两类:固有危险、变动危险;并 给出两类危险的定义;对构成两类危险的因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辨识运输系统两类危险的基本 方法,即静态辨识法和动态辨识法;对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及条件进 行了初步界定。在对运输系统进行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就如何运用控 制论的理论与方法解决运输系统的安全控制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系统 安全状况的恶化实际上是系统中危险因素失控的结果。保证系统安全 的核心任务是对系统危险因子进行控制。就运输系统而言,对系统变动危险因子的控制要比固有危险系统困难。关键词: 运输系统

2、;危险辨识;安全1 引言任何一技术系统,当它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某些负 面效应。因为,任何技术系统都具有危险性,运输系统亦不例外。由 于运输系统中能量的巨大性、结构的复杂性及行为的动态性和不确定 性,系统的危险更具隐蔽性和突发性,使得对运输系统危险的辨识及控制较其他一般工业系统要困难得多。笔者从运输系统的一般结构功 能及运作方式人手,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运输系统危险辨识问题。2 运输系统中的危险运输系统以实现人与物的位移为根本目的,任一运输系统只要具 备了“车”、“路”两个子系统,它就具备了运输功能。现代化的运 输系统要求系统应具备安全、快速、准时、舒适地实现人、物位移的 能力。系统功

3、能的提升使得系统的构成、运作、管理更趋复杂。就运输系统而言,无论其现代化程度如何,也无论其采用何种运输方式 ( 如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 ) ,其基本构成都可分为几个子系统:载运工具子系统、运输线路子系统、交通控制子系统、维修养护子系统、管 理指挥子系统。系统结构如图 1 所示。从图 1 可知:现代化运输系统是一个由管理、指挥子系统为中心 的多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的复杂系统。该系统是一个连续运动的系统,系统中各要素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各要素间作用关系十分复杂。因此, 系统的管理与运作的困难程度大大高于一般工业系统,特别是系统的 安全可控性,其复杂程度更是一般工业系统难以相比的。运输系统安全可控性的

4、前提与核心是对系统中危险的辨识,如果 危险辨识的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安全控制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系统 危险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辨识才是关键所在。为了有效地对系统危险 进行辨识,运输系统中的危险应被分作两类:一类为固有危险,另一 类为变动危险。所谓固有危险是指由系统自身性质与结构所决定的,与系统共生 的,对系统的安全始终构成潜在威胁的,在某种条件下将会对系统的 运作可靠性造成重大影响的一种客观存在;所谓变动危险是指在系统运动过程中,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 在各种内外部条件影响下,可能导致系统状态恶化的一种变化着的客2 所示。观存在。以上对固有危险与变动危险的阐述,可视为是对两类危险的 定义,为了便于

5、讨论问题,给出运输系统运作模型,如图从图 2 得知,人、物流进入系统后,就变成了载运工具流。载运 工具流是运输系统最基本的运作形式。铁路系统是列车流,公路系统是机动车流,民航系统飞机流,水运系统是航舶流。对运输系统运作 的管理本质是对系统中载运工具流的管理。就安全而言,管理体现的则是对系统中“流”的疏导。疏导是为 了避免“流”的紊乱。“流”的紊乱将会导致“流”的堵塞,甚至是 冲突,致使系统状态恶化引起功能下降或丧失。除了不可抗拒的原因 外,运输系统中“流”的紊乱多由系统危险引起。换句话说,运输秩 序的紊乱,系统危险是主要诱因。在运输系统中,载运工具流的速度应视为是运输系统的固有危险, 速度是运

6、输系统效率的重要体现。一般的工业系统,其效率与安全往 往是矛盾的,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在效率与安全间寻找平衡点,这一 特点同样适用运输系统。运输系统在某种意义上速度与安全是对立的, 呈现某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运输系统“流”的速度构成系统的诸子系 统能力(功能) 的制约。本质上讲,诸子系统的能力,是由最小的子系 统能力所决定。因此,从宏观角度对运输系统固有危险的辨识,可归 结为对各子系统功能水平的辨识。另外,需要说明,随着系统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提高,系统中 的“流”的速度亦不断提高,其对“流速”起制约的因素可能随条件 的改变而改变,譬如可能由A子系统转为B子系统。对固有危险的辨 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7、,而是变化的。“速度”作为运输系统的固有危 险,不管条件如何改变,却是始终存在的。变动危险指系统中的危险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具有 3 个基本特征: 危险程度的变化性,即系统中的危险随系统内外条件的改变发 生程度上的变化,亦可能增大,亦可能减小; 危险轨迹呈随机游走性,从宏观角度表现为在各子系统间的游 动,类似于证券市场热点板块轮动; 危险征兆的突发性,受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限制,一些 危险征兆往往不易被查觉,待到被查觉已是非常明显,故在感觉上是 一种突变。鉴于以上分析,显然对系统变动危险的辨识要比对固有危险的辨 识来得困难。3运输系统的危险辨识系统的危险辨识在可操作层面应归结为对系统中危险因

8、子的辨识, 运输系统的危险分为固有危险与变动危险两类,故危险因子也应为两 类:固有危险因子与变动危险因子。危险因子存于各子系统,通过相 互作用关系,在某种诱发因素作用下,对系统构成威胁或破坏,使系rb统状态恶化,功能下降。对系统危险辨识分为两个层面:总体辨识与 局部辨识。总体辨识是第一步,应根据系统的输出进行辨识。运输系 统的输出可用系统的质量指标“安全”、“正点”来表达。危险辨识 系统如图 3 所示。图3 中系统的输出“安全”、“正点”全面表征了运输系统的状 态。通过对输出进行辨识,可在整体上把握系统所面临的危险,了解 危险对系统的破坏程度,从而对系统输入进行调整。关于干扰,这里 定义的是不

9、可抗拒力,它对系统造成的危险与破坏不在辨识之列。局部危险辨识是对各子系统进行的辨识。首先,对各子系统固有 危险因子的辨识,一般可对子系统的结构及性质做深入分析后即可获 得。譬如通过分析可知,系统中固有危险因子应是“速度”、“驾驶疲劳”、“单调”、“极限反应能力”、“线路曲线”、“线路交叉点”、“构造速度”等。对于系统的变动危险因子的辨识,因变动危 险因子的隐蔽性与随机游走性,用一般分析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结果。变动危险因子的隐蔽性可通过对系统危险征兆的实时采集与分析进行 探查,而随机游走性的危险因子则要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 法解决。其基本方法是对运输系统多年事故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以期

10、获得变动危险因子的活动规律。以上对系统危险因子的识别方法可归结为两类:对固有危险因子 的识别采用的是分析法,可称为“静点辨识法”;对变动危险因子的 辨识是实时征兆采集与数理统计方法。该方法都具有动态性质,故而为动态辨识法”。4关于对运输系统危险的控制统。实现对运输系统危险的有效控制,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完善控制系根据控制论原理,运输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应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系统结构如图 4 所示。图4 表明,实现系统安全控制,必须有危险控制环节和危险辨识 环节共同参与和运输系统构成一个闭环系统。危险辨识系统充当反馈 环节,危险控制系统则是运输系统的前级输入。由图 4 看出,根据系 统输出进行危险辨识

11、,再将辨识结果作为系统的输入是实现系统安全 控制的基本途径。保持系统安全状态良好的基本方法是对系统中的危险因子实行有 效的控制。就运输系统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对系统中车流速度的控 制。车流速度的控制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由系统技术条件与管理水平决定的系统车流的目标速 度。系统车流的目标速度问题至关重要,关系到系统的效率与安全。系统的车流目标速度的确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关于系统固有危险的 辨识过程。第二层面是关于运输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车 流速度控制,或称为系统过程车流速度控制,是在系统目标速度已确 定的前提条件下,一种时常的速度控制。过程车流的速度控制呈一定 的时变性。譬如“曲

12、线段”、“交叉口”、“事故多发地 (段)”的限速,这种限速往往随技术条件与管理条件变化而变化。系统车流的目 标速度与系统车流过程速度的辨识与控制,是影响系统安全的最为重 要的因素,如果速度值超出系统的客观容许能力,系统安全就会面临 失控。运输系统中的危险因子,一些呈绝对性,一些呈相对性。譬如驾驶疲劳”、“单调”呈相对性,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予以弱化 或消除;而对于呈绝对性的“极限反应能力”只能通过一定技术措施 去限制各种可能超出人的反应能力的不利因素,即做到机宜人。系统安全控制的难点更多的集中在对变动危险因子的识别与控制 上,变动危险因子所具有的隐蔽性与随机性,使得对其的辨识与控制 显得相当困难,以现有的辨识方法得到的辨识结果往往可能是这样的 表述:某种(些)危险因子以X%可能性存在于某子系统中,在未来的某 个时期将以X%的可能对系统造成危害。因此,由于辨识精度的误差, 给系统的安全控制带来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需要不断地在理 论上与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建立物理、数学模型,创新对系统危险 的辨识方法,提高辨识精度,以实现运输系统的安全最大化。5结语实现运输系统的安全化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由于运输 系统所具有的特殊性质,系统的安全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交通给人类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