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与巩固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与巩固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与巩固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与巩固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讲解《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与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复习与巩固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知识经纬1.区域概况2.区域地理复习的思路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3.地理信息技术要点精析区域的含义项目内容概念划分类型特点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在地理差异的基础卜,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划分出来的区域类型也不同区域具有一

2、定的区位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过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下一级区域影响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典型例题】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3题。1以上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

3、文档用心整理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解析:第1题,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等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很明显为综合性指标。第2题,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中,部分主体功能区域是重叠的。第3题,划分的国土空间地区各具特色,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点。答案:1.c2.a3.b区域差异的比较进行区域差异比较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要素主要内容自然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温度带、气候的光热

4、条件的差异地理海陆位置降水、气候的大陆性和海洋性差异要素板块位置地壳稳定性的差异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植被土壤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成因,光照、气象灾害等地形类型、地势、山脉及走向等河湖类型、流域面积、流程、河流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地貌形态、地质构造植被类型、覆盖率土壤类型、肥力状况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种类、数量、组合状况人文人口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及人口变化地理科技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要素交通、通讯交通、通讯的通达度、速度政策城市农业工业政策的合理性、对外开放程度城市的数量、规模、布局及发展、影响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农产品种类、农业发展的方向工业发展水平、工业部门、工业地

5、域、工业布局及工业结构调整方向【典型例题】读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13题。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1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3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知甲、乙两盆地分布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判断出答案。第2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

6、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作物品质优良。答案:1.a2.c3.b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如图所示,自然环境的差异必然导致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因而,比较两地的差异应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手。现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来说明。地区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30n附近,地处东部沿海中部,43n48n,地处东北地区中地理位置长江入海口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少,生长期较短土地条件水田为主的耕地,较分散,人均旱地为主的耕地,集中连片,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耕地少矿产资源贫乏人口稠密市场广阔(近国内外市场)交通便利科技发

7、达农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业农作水稻、油菜、棉花均耕地多有较丰富的石油相对较少距市场较远较闭塞较落后旱地耕作业为主玉米、大豆、春小麦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商业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社会商业贸易贸易发达贸易落后经济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理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工环境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业,成为重化工工业基地【典型例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农业部制定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确定的依据: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

8、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冲击,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两农业生产区域图。(1)为了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甲、乙两区域符合优势产区条件的是_,试说明原因。(2)甲区域的耕作土壤是_,该区域农业低产田面积较大,试分析农业低产田形成的原因及针对原因应采取的措施。(3)近年来,乙区域由于土地超载使用,土壤肥力呈下降趋势,为此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保护?(4)甲区域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甲区域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不属于农业优势产区,因此选择乙区域,说明原因时可以参考材料中提供的信息。

9、第(2)题,甲区域为南方低山丘陵区,以红壤为主,属于低产土壤,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其耕作土壤为水稻土,整治措施要从红壤的改良入手,同时要治理水土流失,退耕还草,发展多种经营。第(3)题,东北地区黑土肥力下降的解决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实施合理的耕作制度等。第(4)题,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与东北地区相比,具有纬度低、气温高、热量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等优势。答案:(1)乙自然条件较好,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产业化基础强,商品量大,区位优势明显。(2)水稻土原因:红壤广布,土壤贫瘠;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10、等。措施:改良土壤(红壤);合理开发梯田;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防治水土流失。(3)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对土壤进行培肥,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加强对土地的养护,实施轮作和倒茬。(其他措施只要合理亦可)(4)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图是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典型例题】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bcd2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

11、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2解析:第1题,时期劳动力主要从事狩猎采集,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时期从事种植畜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增大,表示农业文明时期;时期从事工业活动的就业比重较大,表示工业文明时期;时期知识劳动所占比重大,表示后工业化阶段。第题,阶段表示工业文明时期,该阶段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尖锐,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答案:1.a2.d遥感(remotesensing,rs)1.遥感的功能遥感是

12、人眼的延伸,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遥感能够精确地观测到距离更遥远、范围更广阔的现象。例如,我国的气象卫星可以获得整个地球的影像;航测飞机可以拍摄黄土高原的影像;资源卫星可以获得边远地区的资源信息等。遥感能够更及时、更持久地监测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卫星可以对台风、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进行动态监测等。遥感能够观察到可见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的光线。这些看不见的光线包括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等,它们往往包含了物体重要的信息。2.遥感技术的应用应用领域资源普查具体内容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等备注提供资源状况及其及时更新、对农作物进行估产灾害监测旱情、水

13、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有助于防灾减灾森林火灾、沙尘暴、台风灾害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典型例题】据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材料二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特征,并由此区分_。(2)

14、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桷树桦树松树草abcd(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遥感的原理、特点及应用等相关知识,遥感主要是利用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波谱特性这一原理来反映地物的分布特征的。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应用于资源普查、灾害区监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答案:(1)光谱植被类型(2)d(3)监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优点。(4)垂直

15、分异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发生分异全球定位系统(gps)1.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2.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具有全能性(陆、海、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自动测量、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典型例题】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12题。1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2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b大地高程测量c地震监测和预报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

16、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解析:图中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的基准站、基本站与区域站在我国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又相对集中在我国地质不稳定的地区,显然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精确观测,判断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报,而各站点之间的距离位移则需要用gps技术。答案:1.b2.c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系统构成:系统硬件(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等)系统软件(各种应用程序如mapinfoarcgis国产的supermap)其他如应用人员、应用模型、各种数据等2.gis解决的问题问题与分布、位置有关的问题趋势分析模式问题模拟问题解决方法利用gis可以解决与“地点”

17、、“状况”有关的查询;还可以解决查询特定条件下地物的位置及状况等问题在gis中利用多时段的数据获得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的信息,可分析其相应的发展趋势地物分布及其组合都存在一定的模式,通过模式分析,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关系利用gis,可以将已掌握的地理规律用数学方法表达出来,即建立模型,以模拟其中某些因素变化后将产生的结果3.gis的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城市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防灾、救灾城市环境管理应用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帮助分析城市的现状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可实时跟踪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行快速

18、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包括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等(2)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3)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中。通过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收集、管理与分析,将有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gis)与遥感技术(rs)和全球定位技术(gps)及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可为现代经济活动提供全新的数据地图决策信息。例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精品文档用心整理如,地理信息系统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4)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对电力、电信、交通道路、自来水及排污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实行有效管理,并大大提高交通事故、地下管线爆裂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