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在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_第1页
肝素在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_第2页
肝素在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_第3页
肝素在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_第4页
肝素在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素在 DIC 防治中的作用护理学院护理一班孙博09399025肝素在 DIC 防治中的作用【摘要】在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大量的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能力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肝素作为一种常用抗凝剂,在治疗DIC 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肝素效应和DIC 的发病机制来制定治疗DIC 的较好方法。【关键词】肝素、DIC、 AT- 、凝血一、肝素的生物学性质及其主要生物学效应(一)肝素的生物学性质: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主要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肺、心、肝、肌肉

2、等组织中含量丰富,生理情况下血浆中含量甚微。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肝素的抗凝作用都很强。肝素的抗凝机制在于可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 (AT- ) 结合成复合物。 AT-是一种 a2- 球蛋白,是凝血酶的抑制物,它对某些激活的凝血因子如 X a、激肽释放酶、 a、 a、 a、和 a 均有抑制作用,但不能溶解已形成的栓子。因此,在正常情况下 AT- 起到抗凝的作用,肝素与 AT- 结合后则大大加强了后者的抑制凝血因子的作用。故肝素是通过凝血过程的多个环节而发挥作用,但其中以抑制Xa 为主,且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作用。(二)肝素的主要生物学效应:1、抗凝血( 1)增强抗凝血酶3 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

3、的失活; (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3)增强蛋白c 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使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大量微血栓的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 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临床表现。DIC 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

4、的一种严重病理状态,是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综合征。 引起 DIC 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见的就是感染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机制包括: 1、组织因子的释放,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启动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凝血抗凝调控失控。3、血细胞的大量破坏,血小板呗激活。 4、促凝物质进入血液。总之,严重感染时, 由于机体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不足,血小板、 白细胞激活等,使凝血与抗凝功能平衡紊乱,促使微血栓的形成,导致DIC 的发生、发展。三、肝素治疗 DIC时的机制肝素和血液中的抗凝血酶(AT- )形成复合体, 加强 AT- 对凝血酶及活性凝血因子a、 a、 a 及 a 的灭活,发生抗

5、凝作用。故在肝素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血中的AT- 水平。 AT-是凝血酶及因子、等含丝氨酸的蛋白酶的抑制剂。它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 - 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 AT- 凝血酶复合物而使酶灭活,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肝素与AT- 所含的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 构象改变, 使 AT-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一旦肝素 AT- 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 AT- 结合而被反复利用。 AT-凝血酶复合物则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分子越长则酶抑制作用越大。四、肝素治疗的改进过程(一) 低剂量肝素具有更好疗效: 有关

6、文献报道 ,1971 1975年间 , 有 2000 多例外科患者接受了低剂量肝素治疗, 经静脉造影及其它方法检查证实, 这部分患者明显降低了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 最近研究表明应用低剂量肝素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肝素,并且出血并发症少见。在探究治疗 DIC 的最有效剂量实验中:中小剂量肝素(Midlowdoseheparin ,MLDH) 肝素用量为 125 25 0U/kg ,2次 / 日治疗?(19例)及微剂量肝素( 亦称超小剂量肝素,Ultralowdoseheparin ,ULDH) 肝素用量为2 5 31。 2 5U/kg ,2次 / 日治疗( 19 例) , 给药途径均为腹部脐周或上

7、臂内侧皮下注射。按全国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MLDH 肝素治疗后部分病人有新的出血, 早期死亡率高 ,化疗过程中 DIC 的治愈率为 (4/18) 的 22% , 明显低于ULDH治疗组 (12/20)的 60%,且必须进行DIC 监测。结论 :ULDH 临床无出血倾向 , 不须进行实验室监测 , 早期死亡率明显降低 , 可以作为 DIC 的首选药物剂量。(二)结合 AT-使用更有效: 近年研究表明 AT-是血浆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在维持血液的凝血与抗凝平衡中有重要作用。Vinazzer等研究结果,强调在确诊DIC 后应用肝素的同时补充 AT- 使其在体内的活性达到100%。不仅能缩短D

8、IC 病程,还可提高生存率。此点在 N.S 时尤为重要。 N.S 本身即存在因大量蛋白尿流出而致AT- 活性降低。 如缺少 AT-时,可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也可取得一定疗效。五、DIC时推荐的治疗方案1潜在疾病的治疗;推荐意见一致2抗凝剂治疗肝素 肝 素样UFH 5 ooo 15 000 U d,持续静脉物质滴注 ( 静滴 ) ,推荐度 c 级( 伴血栓形成,推荐度 Bl 级;较大出血,推荐度 D级 )LMWH 5 ooo 10 000 U d,持续静滴;推荐度 B2 级( 较大出血,推荐度 C级或 D 级) 。DS 1 250u 次,每日 2 次,静脉注射 ( 静注 ) ,推荐度 B2 级(

9、伴较大出血,推荐度 c 级或 D 级 )SPI,推荐度 B2GM 2 000 2 500 mg d,持续静滴级 ( 伴 较 大 出NM 150 200 mg d,持续静滴血,推荐度 B1级)蛋白 水 解 酶抑AT 1 500 U d,静滴 f 推荐度 B1 级制剂 (P1)APCI 推荐度 B1 级TM 推荐度 B1 级 a3纤溶调节抗纤溶治疗:氨甲环酸5002 000 mg d;推荐度 D级4输血纤溶治疗;推荐度FFP 3 5 U dIPC 10 20 U dID 级推荐意见一致推荐意见一致注:该推荐不是最后的定论,可能由许多评论和专家、医师和调查者的提示而改进,表中用药剂量不包括超大剂量。

10、肝素治疗 DIC 是现在的主流,然而肝素仍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副作用,例如肌注可引起局部血肿,静注后可产生可逆性血小板减少症,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鼻炎、结膜炎和发热等。 所以肝素的在应用于治疗 DIC 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快速而有效并无副作用的治疗 DIC 方法仍是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宫崎浩二,播种性血管内凝固症候群,内科,2006, 97(6) : 1348 13492 、 PoldermanKH, GirbesAR Drug interventiontrialsinsepsis2divergentresults Lancet , 2004, 363(9422) :1721 17

11、23 E1033、Bernard GR,VincentJL ,Laterre PF,eta1Efficacyand safetyofrecombinant humanprotein C for severe sepsis N Engl JMed ,2001 , 344(10) : 699 7094、Abraham E,ReinhartK,Opal S,et a1Efficacyand safetyoftifacogin(recombinanttissuefactorpathway inhibitor)inseveresepsis: 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 JAMA

12、, 2003, 290(2): 238 2475、 Warren BL , Eid A , Singer P , et a1 Caring for the critically illpatient,highdoseantithrombinIin severe sepsis : a 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AMA, 2001,286(15) : 1869-1878 6、和田英夫 DIC 治疗案检讨,临床血液,2007 ,48(5) : 377 3857 、 Kienast J , JuersM, Wiedermann CJ, eta1 Treatmenteffect

13、s ofhigh doseantithrombin without concomitant heparin in patientswith severe sepsis with orwithout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J Thromb Haemost,2006,4(1) :90-97 8、 LeviM,Levy M, WilliamsMD, et a1Prophylactiehepafininpatientswithseveresepsis treated with drotrecogin alfa(activated) Am J Respir

14、 Crit Care Med。2007,176(5) : 483 4909、 LeviM, Toh CH, ThachilJ,et a1 Guidelines forthe diagnosisandmanagement of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 BritishCommitteeforStandards inHaematology Br J Haema tol , 2009, 145(1)124 3310、 Nishiyama T , Matsukawa T , Hanaoka K Is protease inhibitora choice for thetreatment of pre or mild disse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