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你会阅读成语词典吗?小明在阅读课外书时,读到这样一句话:“啊,大海有这样大!跟它比,我实在是太小了。”河伯望洋兴叹。他不理解“望洋兴叹”的意思,去查成语词典。词典里是这样写的:望洋兴叹:兴,发出。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庄子秋水中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根据以上阅读材料,完成以下练习:(1)“望洋兴叹”的“兴”意思是_,根据意思,“兴”应读作(x)_。(2)“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_。(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的原意是_,现在多比喻_。“河伯望

2、洋兴叹”这句话用的是它的_(原意/比喻意)。【答案】(1)发出;(2)庄子秋水(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解析】【分析】(1)望洋兴叹,读音wngyngxngtn,兴,xng,兴盛;流行,兴叹,发生感叹。据此分析即可。(2)根据常识可知,词语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3)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如,佘念祖未到的时候,满心高兴,颇有跃跃欲试的意思,到过之后,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觉得望洋兴叹了。河伯望洋兴叹,指河伯感到自己在大海面前自己很渺小。据此分析即可。故答案为:(1)发出、

3、;(2)庄子秋水;(3)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做事时因为不能胜任或没有条件做好而感到无可奈何、原意【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的理解能力。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所以要在语境中具体分析多音字是哪个义项。(2)本题考查对成语相关知识的理解。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3)本题考查对成语语境义的理解。语境意义亦称“上下文意义”或“情境意义”。关于言语与表达言语的情境之间的关系的术语。句子的理解和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4、于语境意义的掌握。2根据花钟的课文内容,选序号填空。(1)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与什么有关?(多选)a.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b.与刮风、下雨有关。c.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2)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的做“花钟”的办法是()。a.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b.把漂亮的花放在一起,摆成一个圆圈。c.把花种在时钟里面。【答案】(1)a,c(2)a【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ac;(2)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3阅读纸的发明片段,回答问题。

5、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1)下列选项不是我国四大发明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轮子d.造纸术(2)用波浪线画出蔡伦的造纸过程的句子。(3)用“_”画出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被传承下来的原因的语句。(4)古人看书需要用车拉,可以用_这个成语来形容。原因是当时的书用竹简制作,重量太_后来蔡伦发明了纸,这种纸可以用_这个成

6、语形容。【答案】(1)c(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解析】【分析】(1)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4)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故答案为:(1)c(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

7、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张既轻便又好用的纸。(3)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4)学富五车、大、物美价廉【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要正确使用成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4阅读语段,完成练习。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1)画出语段中的比喻句。(2)读了这段话我

8、知道,通过_可以识别小虾和老虾。(填序号)a.大小b.颜色【答案】(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2)b【解析】【分析】(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语段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2)b【点评】(1)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

9、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就下决心说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1)在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有一天我放学回家_看到太阳快落山了_就下决心说_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_(2)以上片段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三件事,分别

10、是什么?(3)我准备这样和时间赛跑:_。6【答案】(1)掠;赔;欺(2)欣赏;争论;美丽;气愤(3)只;个;把;条(4)吸引人们坐他们的船(5)中国船;热爱祖国【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

11、配。(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故答案为:(1)掠;赔;欺(2)欣赏;争论;美丽;气愤(3)只;个;把;条(4)吸引人们坐他们的船(5)中国船;热爱祖国【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2、。(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7【答案】(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2)a(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解析】【分析】(1)寻找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从文章内容方面进行分析。故答案为:(1)画出: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2)a(3)一;二;三;例: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中表示颜色

13、的词语的掌握能力。(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依据段意选段落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题目的辨析能力。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14、,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出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蒋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

15、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1)“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这句话所表现的石拱桥的特点是()a.结构坚固b.形式多样c.历史悠久(2)说出下面句子用的说明方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_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_(3)根据你对第二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画线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5)选文在遣词炼字方面颇具功夫。用“_”一词突出赵

16、州桥在世界石拱桥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用“_”一词表明赵州桥造成后使用至今的悠久历史;用“_”一词来介绍赵州桥施工技术的独具匠心;用“_”一词赞颂设计者的不凡智慧,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又妙趣横生。【答案】(1)a,c(2)列数字;打比方(3)(4)不能。“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而现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去掉后说明语言就不严密准确。(5)著名;最古;巧妙绝伦;杰出【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

17、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3)根据对第二段中划线句的理解,画一幅简单的赵州桥示意图即可。(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5)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语句进行理解。故答案为:(1)ac(2)列数字;打比方(3)略(4)不能。“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说明只是当时可算,而现在就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去掉后说明语言就不严密准确。(5)著名、最古

18、、巧妙绝伦、杰出【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绘画的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字妙处的能力。9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划船的启示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鱼,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他想_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_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个状况呢_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

19、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交叉轮子来代替轮船的桨呢?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定重新学习科学知识。从此,富尔敦发愤读书,进步很快,后来他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1)在第三段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正确的是()a.:“,。”b.:“,?”c.:,?(2)富尔敦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用“_”画出老师的话。(3)划线的“这个状况”指()a.遇上大风划船太费劲。b.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4)当小

20、船不知不觉荡到河中心,富尔敦惊喜地发现了什么?用“_”画出来。(5)这次划船让富尔敦领悟到_。他决定_。(6)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的感悟是()a.学习知识只需要聪明的头脑就够了。b.我们可以只发展爱好,不必发愤读书。c.我们应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实现理想打好基础。【答案】(1)b(2)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3)a(4)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5)老师的话是对的;重新学习科学知识(6)c【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21、。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b(2)孩子,你只是美术好,别的功课都不行,会留级的。(3)a(4)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

22、结果。(5)老师的话是对的、重新学习科学知识(6)c【点评】(1)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2)、(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6)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花的授粉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

23、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1)花朵怎样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