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建议书_第1页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建议书_第2页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建议书_第3页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建议书_第4页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市市军军事事化化矿矿山山救救护护大大队队 基基地地改改扩扩建建项项目目 项项目建目建议书议书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1 1.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1 1.2 编制依据.1 1.3 主要研究内容.1 1.4 主要研究结论.2 1.5 主要技术指标.2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可行性.3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3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 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5 第三章 建设规模.8 3.1 现有建设规模.8 3.2 改扩建规模.8 3.3 改扩建后功能布局.9 第四章 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10 4.1 总图布局.10 4.2 设计依据.12 4.3 建筑设计.12

2、4.4 结构设计.13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4 5.1 编制依据.14 5.2 投资估算说明.14 5.3 投资估算结果.17 5.4 资金筹措.17 附件:附件: 1、*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建议书编制委托 书 2、*市军事化矿山大队场区现状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 1.1 项项目名称、主目名称、主办单办单位及位及负责负责人人 项目名称:*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 建设单位:*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建设单位地址:*市中原东街 1650 号 1.2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委 托

3、书 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2005 年第 2 号矿山救护队 资质认定管理规定 3、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训练场勘测定界图 4、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项目总平面规划图 5、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7、*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提供的基础资料 8、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 1.3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本报告重点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可行性、建设规模、工程技术 方案及投资估算进行了研究分析。 1.4 主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护队资 质认定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

4、符合*省政府、*市政府矿山救援工 作的有关规定。项目建设可解决项目单位当前无训练场地和战备值 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矿山救护大队基地建设,提高队伍应急救援 抢险反应能力,对促进当地的安全生产工作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该项目投资为 910.38 万元,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具备,工程方 案可行,应尽快组织实施。 1.5 主要技主要技术术指指标标 主要技主要技术术指指标标表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项目用地 1.1项目原有用地亩2.93 1.2新征用地面积亩10.73 2新建建筑面积m22862 3建筑层数层3 4建筑控制高度m12 5防洪暗涵m124.3 6总投资万元910.38 6

5、.1建安工程费用万元585.60 6.2设备购置费万元17.5 6.3其他费用万元239.62 6.4基本预备费万元67.67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可行性可行性 2.1 项项目提出的背景目提出的背景 2.1.1 项目单位概况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组建于 1957 年,99 年迁入现基地战 备值班,现有指战员 90 人,是*市煤炭战线一支专业抢险救灾队伍, 担负着全市各类事故抢险救灾任务。 2006 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矿山救援队资质认定该队为 二级资质。建队以来共参加事故处理 434 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1338 人(其中:遇险人员 389 人,遇难人员 9

6、51 人)。其中 3 人以上 重大事故处理 174 起,抢救遇险遇难人员 821 人(其中:遇险人员 236 人,遇难人员 585 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同时还参与 了数十次非煤矿山和跨区域性抢险救灾服务。大队现有先进的 biopak240 美国正压呼吸器 40 台,bg4 德国正压氧气呼吸器 45 台,国产正压呼吸器 18 台,ahg-4 型呼吸器 40 台,各种气体检测 仪器 79 台,南非 rb2000 井下无线电话 3 套,井下有线救灾电话 8 套,爆炸三角形测定仪 2 台,抢险指挥车 3 辆,救护车 4 辆,装备车 3 辆,气体分析化验车 1 辆,排水设备 12 台套(能力

7、1500m3/h),国际 先进的破拆装置(荷兰赫马特)一套,井下视频救灾指挥系统一套及 其它救护技术装备等。并建立了数字监控网络系统,所服务矿井已 全部联网,现有的技术装备、信息化管理基本能满足煤矿各类事故 抢险救灾需要。 2.1.2 存在的问题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位于中原东街 1650 号,原有占地面 积 5.2 亩,2003 年中原街绿化占去 2 亩多为绿化带,目前基地面积 不足 3 亩,院内面积仅有 350 平方米,无法解决队伍的日常训练和 演习,队员跑操只能在马路街道上进行,安全无保障,训练不规范, 严重制约矿山救护队的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也不能满足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矿山

8、救护队局资质管理的要求。*市工程咨询 中心接受委托,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2.2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必要性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矿山救护队资 质认定管理规定的要求 为提高矿山救护大队的战斗力,保障和促进矿山事故救援工作, 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对矿山救护队实施资质认定。矿山救护队 从事救援技术服务活动,必须进行资质认定,取得资质证书。*市矿 山救护大队为二级资质,按规定,必须具有室内外训练场所、训练设 施和多功能练器材。目前基地总占地面积不足 3 亩,院内空地仅 350 平方米左右,无法满足日常训练和资质管理的要求,同时由于 现有车库不足,现有车辆和设备不能全部

9、入库,车辆保养具有一定 困难,大型技术装备长期堆积在露天场地,设备严重受损。本项目的 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矿山救护队存在的现实的问题,满足有关规 定的要求。 2、项目建设是完善*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建设,提高* 市矿山应急救援抢险反应能力的需要 *市是一个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煤大市,煤矿安全基础设施 差,事故隐患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煤矿矿工生命安全和 国家资源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煤矿安全发展的重要 内容,*市人民政府在*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 省政府“两个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应急救援日常训练 基地,建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救援队伍,增强生产

10、安全事 故的抢险能力。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救护队基地和训练场所,保 证救护队伍的日常训练和战备值班,确保救护队伍整体作战能力, 提高救护队伍应对突发重特大安全性事故的应急能力,保障*市煤 炭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2.3 项项目建目建设设的可行性的可行性 2.3.1 项目选址可行 1、有可供选择的用地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原址东西两边分别为市运输公司和市 地震局用地,北边为中原街,南边是回军河。为了保证救护大队日常 训练和战备值班,确保大队整体作战能力,*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 队基地扩建既为必要。目前救护大队东、西、北三边选址已不可能, 而在场区南侧则有未征土地 10.73 亩可供利用,救

11、护大队基地扩建 项目如选址于该处,将极大方便矿山救护大队的日常训练和演习的 管理以及对原有建筑综合使用。 2、场区地貌、水文及地质结构满足项目建设要求 项目场区位于狭义的*堆积山间盆地区南侧,为黄土覆盖的低 山丘陵区,属河流冲蚀地貌单元。项目场区南部为平地,宽约 30m, 北部为回军河,宽 20m,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最高点海拔 709.49m,最低点海拔高程 699.55m,相对高差 9.94m。回军河属黄 河流域丹河水系,为季节性河流,自西向东流过场区,经金村汇入丹 河,回军河为雨季排洪渠道。按照*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便 函,修建净断面 3.5m4m 的防洪暗涵,即可以满足防洪要求。

12、项目场地内存在较厚的杂填土和冲填土,填土离散性较大,存 在于基地以下不少于 5 年,地下水位在填土层内揭露。场地土类别 为类,属中软场地土,天然地基不满足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方可满足建设要求。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 告指出“场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无地质灾害发育,拟建工程为三 层楼房,预测工程建设过程及建成后运营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 能性较小,场区也不存在地下采空区、地表无地裂、塌陷等地质灾害, 场地较为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 ” 2.3.2 配套条件可行 1)供水:根据用水量估算,项目供水来源由场地北边现矿山救护 队原场区供水管道引入,可以满足供水要求。 2)供暖:

13、场区供热现由项目单位锅炉房供给,按照*市发展规划, 现状锅炉有被拆除可能。本项目实施后近期仍由现状锅炉房供热,将 来采用市政集中供热,供热热源拟选择中原街供热管网,结合目前中 原街市政管网没有建成的现状,先在场区内完善内部管网约 150m, 并预留市政引入接口。 3)供电:根据供电负荷估算,矿山救护队院内原有变压器不能 满足新增用电负荷,拟重新更换 250kva 箱式变配电设备及场区内 外供电线路 150m。 4)供气:矿山救护大队现食堂仍然用煤做饭, ,拟计划在中原街 预留接入口,待市政燃气管网配套完成后,直接由城市中压燃气管 网引入生活用气,接入距离约 150m。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选址及

14、技术方案可行,各方面配套条件可 行。 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规模建设规模 3.1 现现有建有建设规设规模模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现用地面 2.93 亩,现有建筑主要为办 公楼、车库、食堂和锅炉房,总建筑面积 2988m2,详细见下表。 表表 3-1 现有建筑一览表现有建筑一览表 序号名称 占地面积 (m2) 层数 建筑面积 (m2) 备注 1办公楼45652280 1.1库房456一层 1.2办公用房912二、三层 1.3单身宿舍912四、五层 2食堂1021102含配电室 3 车库 2702540地上二层 4锅炉房66166 合计8942988 3.2 改改扩扩建建规规模模 1、依据规划,结合

15、项目区现有建筑情况及相关规范确定项目新 建建筑面积为 2862m2。 2、训练场地 依据相关标准室外训练场地建设规模确定如下: (1)200 米环形跑道占地 1400m2。 (2)篮球场地占地 420m2,28m15m(长宽)。 (3)羽毛球场地占地 210 m2,15 m7m2(长宽个)。 3、防洪暗涵:根据防洪要求建设 124.3m 长防洪暗涵,涵洞断面 宽 3.5m,高 4m。 3.3 改改扩扩建后功能布局建后功能布局 改扩建后总建筑面积为 5850m2,为确保使用方便,需调整部分 功能,调整后功能布局如下表所示。 表表 3-2 改扩建后建筑功能一览表改扩建后建筑功能一览表 序 号 名

16、称建筑面积(m2)备注 1办公用房2280原有办公楼 2单身宿舍、会议室954新建楼三层 3 装备库、室内训练室、值班车库、 食堂 954新建楼一层 4值班室、阅览室、部分宿舍954新建楼二层 5指挥车库(含配电室)102原有 6原车库540原有 7锅炉房66原有 合计5850 第四章第四章 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 4.1 总图总图布局布局 4.1.1 布置原则 1、合理处理各地块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既分区明确,又方便 联系。 2、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做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 复建设。 4.1.2 平面布置 *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位于规划中原街南侧,市地震局以东、

17、 市运输公司以西。原用地约 2.93 亩,新征用地 10.73 亩,总用地面积 为 13.66 亩,新征地紧邻原有用地,位于原用地东南侧。详见附图 1:*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训练场勘测定界图。 1、现状平面布置 矿山救护大队现有建筑占地面积 838m2,总建筑面积 2988m2, 面积详见表 4-1。场区主出入口位于规划中原街方向,办公楼紧邻主 出入口,平行规划中原街方向布置,功能方面包括办公、单身职工住 宿及库房,车库与办公楼平行,布置于场区的另一边,食堂、锅炉房 垂直办公楼布置于场区西南部,详见附图 2:*市军事化矿山大队现 状平面布置图。总体来说,场区比较窄小,整体布局凌乱,功能分区

18、 不明确,改扩建后,尽可能整合资源,使现有建筑群和拟建建筑群形 成有机整体。 2、改扩建后平面布置 项目于新征地上建业务综合楼一栋及配套的训练场。改扩建后 功能分区比较明确,整个场区分为大队办公区和中队办公区,大队 办公区位于规划中原街一侧临街包括办公楼,中队办公区位于新征 场地上,包括业务综合楼、指挥车库及训练场。详见附图:*市军事 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改扩建后平面布置图。 4.1.2 交通组织 现有用地的道路系统基本不做变动,新征地场区主入口设于东 边规划小路,直接通往规划中原街道路。 4.1.3 室外配套设施 1、绿化:新建区绿化率考虑为 35.6%,绿化面积约 2550 m2(包 括训练

19、场之间的绿化)。 2、场区硬化面积约 3640m2,采用 150mm 厚 3:7 灰土垫层, 150mm 厚混凝土面层。 4、围墙:新增围墙 315m,大门 8m 一个。 5、室外配套管线:供暖管线由中原街市政管网接入,约 150m; 供水管线由场区内原有接口接入,约 100m;现有变压器不能满足用 电要求,需新购置一台 250kva 箱式变压器并更换原有场内外线路 约 150m;排污管线直接由场区内穿过,接入距离约 20m。 4.2 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1、*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委托设计要求 2、*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现有建筑实际情况 3、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设计规范 4.3 建筑建筑设计设计

20、1、业务综合楼 平面设计:建筑占地面积 954m2,总建筑面积 2862m2,平面呈矩 形,地上三层。楼体中部设置门厅作为主出入口,两侧分设次出入口, 考虑消防、安全、使用要求,在楼体两侧分别设置辅助楼梯间。各楼 层功能布置方面考虑:在楼体东侧单独布置一个设备进出口;一层布 置大型车库、值班专用车库、室内训练场馆及食堂;二层布置单身职 工单身宿舍、值班室、阅览室;三层布置宿舍、活动室及学习室。 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按 0.3 m 考虑,一层层高为 4.5m,二层层 高为 3.6m、三层层高为 3.2m,建筑檐口高度 11.6 m,建筑控制高度 12m。 装饰设计:一层车库地面做混凝土面层,其他

21、用房及二、三层楼 面做水磨石地面,乳胶涂料内墙面及顶棚,塑钢窗,木门、卷帘门, 外墙面贴瓷砖,尽量与周边及现有建筑物协调,屋面及墙面采用聚 苯板保温层,水泥焦渣找坡层,sbs 防水层。 2、防洪暗涵:为单孔钢筋混凝土填埋式箱涵,总长 124.3m,净 宽 3.5m,净高 4.0m,箱涵过水能力可达 86m3(百年一遇)箱涵顶板、 底板及侧墙厚度均为 0.5m,四周分别加 0.40.4m 腋角。箱涵进口高 程为 694.059m,出口高程 693.012m,纵坡 0.84%。 4.4 结结构构设计设计 4.4.1 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

22、范(gb50003-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市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4.2 结构设计 鉴于场区炉渣等杂填土的离散性较大,存在发生地基不均匀沉降 的可能性较大,选用砖混结构或底框结构,不利于抗震,因此建筑物 结构类型选用框架结构,较砖混结构要更为安全合理,业务综合楼选 用框架结构方案。 根据场区工程特点及场地地基条件,天然地基属不均匀地基,天 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且场地内地下水位较浅,填土离散性较大,土 层厚度较厚,本

23、报告建议建筑物基础方案宜采用机械成孔桩基础。现 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抗震按 6 度设防,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c30,钢筋强度等级为、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 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防洪暗涵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垫层混凝 土等级 c10,钢筋强度等级为、级。 第五章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 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2005年*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2、2003年*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3、2003年*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4、2009年*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 5、设备价格以市场询价为准 5.2 投投资资估算估算说说明明

24、 根据工程方案设计,参考估算指标,并结合*市当地市场价确 定各项工程单方造价指标如下表: 5.2.1 建设工程费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 1、单项工程建安工程费 1)业务综合楼建筑面积2862m2,框架结构,参照估算指标,综 合考虑地基处理复杂,综合按1400元/m2估算,合计400.68万元; 2、室外配套工程费 1)场区填方工程量约18000m3,其中挖方13000m3按15元/m3估 算;填方5000 m3按10元/m3估算,合计24.5万元; 2)防洪暗涵长124.3m,为钢筋混凝土箱涵,涵洞顶板、底板、和 侧墙,涵洞净断面尺寸3.5m4m(宽高),按8000元/m估算,合计 99.44万元估算; 3)场区硬化面积3640m2,采用150mm厚3:7灰土垫层,150mm厚 混凝土面层,按100元/m2估算,合计36.40万元; 4)场区绿化面积2550m2,草坪结合低矮灌、乔木,按30元/m2估 算,合计7.65万元; 5)场区315m围墙及大门,按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