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1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2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3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4页
小石潭记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 十六、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目标导航 1了解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熟练地诵读课文;2掌握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整体把握文意。重点: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难点:整体把握文意。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篁竹()清洌()佁然()俶尔()为坻为屿为嵁()( )() 翕忽() 悄怆幽邃 ( )( )()差互()(2)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是( ),字子厚,河东人,( )代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

2、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2二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取道:( ) 水尤清洌:( )( ) 佁然不动:( ) 为坻为屿为嵁:( )( )( ) 俶尔远逝:( ) 青树翠蔓:( ) 蒙络摇缀 :( )( )( )( )

3、寂寥无人:( ) 悄怆幽邃 : ( )( ) 以其境过清:( ) 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 隶而从者: ( )(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疑问摘要: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注意语音正确,节奏分明,感情充沛。示例:全石/以为底。 其岸势/犬牙差互。(三)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乃记之而去: 去 古义 今义 佁然不动: 佁然 古义 今义 崔氏二小生: 小生 古义 今义 2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心乐之 下见小潭 近岸卷石底以出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

4、下澈 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3一词多义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 隶而从者 ( )清:水尤清冽 ( ) 以其境过清 ( ) 差:参差披拂 (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不可知其源 ( )以:近岸卷石底以出 ( )以其境过清 ( )而:潭西南而望 ( )乃记之而去 ( )隶而从者 ( )(四)三读课文,理解课文语句,疏通全文。学生轮流进行;每人负责一句,先讲字词解释,再翻译整个句子。(五)反复诵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初步背诵课文。四、课堂练习同步反馈训练1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B近岸卷石底以出 跪

5、而拾之以归 C不可久居 不可知其源 D乃记之而去 而子敬先亡(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坻为屿 为其来也 B乃记之而去 屠乃奔倚其下C参差披拂 其岸势犬牙差互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2)下列各句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普颜色不变 B乃记之而去C崔氏二小生 D日光下彻(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心乐之 B斗折蛇行C凄神寒骨 D不可久居 2.翻译下列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句:_ _(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句:_ _(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句:_ _(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6、之而去。译句:_ _(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句:_ _(6)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译句:_ _五、课后作业1背诵全篇课文,掌握重点词解和句子意思。 2整理笔记,预习下一课时的学习内容。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 导学案一、目标导航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重点:学习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难点:领会作者含蓄深沉的感情。二、预习导学1一读课文,借助笔记、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快速译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检查)2二读课文,看看文中描绘了小石潭的那些景物? 3三读课文,全文是

7、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请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三、课堂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1):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2一3):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三部分(4):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四部分(5):补充交待同行的人。(三)三读课文,深入探讨文本。1.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情景交融手法的综合运用。 (1)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哪些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突出了石有怎样的特点?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写出了

8、水怎样的特点? 文中的“动”景与“静”景的结合。 ()作者是怎样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 ()其他写法的运用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提示一:简洁而又丰富,细致而生动,用短句产生节奏感,读起来悦耳动听,字里行间还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提示二:找出文中相关的写景短句,赏析体会。 (四)总结全文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 ,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 的情感。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按要求写句子:(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 ,。(3)写潭中游

9、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二)课内阅读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 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 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

10、_修辞,摹形状貌,形象逼真。2文中描写小石潭的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情感。3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_ _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_ _ _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_ _ _五、拓展阅读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翻译:江水都呈青绿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

12、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鸣叫,鸣声谐而动听。(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 ) (2)乃记之而去 ( ) (3)斗折蛇行 ( ) (4) 窥谷忘反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

13、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六、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拓展阅读”所有练习。小石潭记(第一课时)答案小石潭记(第二课时)答案二、预习导学1.略2.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3.课文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思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气氛。三、课堂互动探究(三)三读课文,深入探讨文本。1.(1) 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

14、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奇而冰冷)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游鱼的“怡然不动”为静及“俶尔远逝”又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

15、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2)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3) 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

16、“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2.略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按要求写句子:(1)如鸣佩环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二)课内阅读1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

17、喻2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清幽、明丽、深远,悲凉凄苦3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4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5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五、拓展阅读11)因为 (2)离开(3)像北斗星一样(4) 同“返”,返回2(1) (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

18、看不见。(2)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像奔驰的骏马。3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原文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译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