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_第1页
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_第2页
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_第3页
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及测试方法、八 、前言本标准第 3 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的相关标准有: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5748-1985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JT/T 20l4 1990 港口粉尘浓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由交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宁波港务局、 上海港务局、 日照港务局、秦皇岛港务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钱达、孙良干、丁军海、姚玉红、程建敏、孙安利。引言随着我国港口矿石吞吐量逐年增加,装卸作业所产生的矿石粉尘量也在增 加。为保护港口及周边大气环境,使测定、评价、治理矿石粉尘污染有

2、章可循,规 范港口作业粉尘污染源的监控,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包括港口矿石粉尘浓度控制指标以及矿石粉尘浓度的测试方法。测试方法规定了港口作业矿石粉尘污染源粉尘浓度测定的技术要求及基本 方法。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沿海和内河各矿石装卸港。本标准规定了在矿石装卸作业、 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所产生的矿石粉尘浓度对 环境污染的控制指标和测试方法。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 1矿石粉尘ore dust悬浮于空气中的矿石固体微粒。2. 2矿石粉尘浓度 density of ore dust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矿石粉尘的量,用质量浓度表示,单位为mg/nl2. 3控制指标 control mark指港口矿石粉尘监控点的

3、矿石粉尘浓度在任何1h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2. 4标准状态 standard condition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状态。3. 控制指标3. 1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标准值,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空气为基准。3. 2港口矿石粉尘污染源监控点和控制指标见表1:表1号序粉尘污染源控制点(注1)控制指标mg/m卸船机(注2)距落料处5m10 m处12装船机距舱口 5m10 m处12皮带机转接点距转接点1m3 m处15堆取料机堆位外8机械作业处(注3)距作业处3m5 m处15作业道路距路沿1m2 m处12火车装卸处(注4)距装卸处5m处10注1:监控点设置见4.3。注2:包括抓斗到漏

4、斗,抓斗到码头落料处。注3:包括在堆场、码头作业以及装车作业的装载机、汽车、推耙机等流动机械作业处。注4:固定皮带机作业4 测试方法4. 1原理抽取一定体积的含矿尘空气,通过已衡重的滤膜,矿石粉尘被阻留在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单位体积空气中矿石粉尘的质量。4. 2器材4. 2. 1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过氯乙烯滤膜。4. 2. 2采样器:应采用经过产品检验和计量检验合格的粉尘采样器。A. 流量计精度为土 2. 5%;B. 流量计至少每月用皂膜流量计、钟罩式气体流量计或精度为土I %的转 子流量计校正一次,若流量计污染时,应及时清洗纠正;C. 负载能力:阻力250

5、0pa,采样流量达2.51/min ;D. 连续工作时间180min:E. 气路气密性:管路负压从 2000Pa下降至500Pa的时间大于5min。4. 2. 3分析天平:感量优于0.1 mg。4. 2. 4风向风速仪、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表。4. 2. 5滤膜储存盒或袋。4. 2. 6干燥器。4. 2. 7秒表或相当于秒表的计时器。4. 3监控点设置4. 3. 1监控点应设于表I所列距离范围内的浓度最大处,若现场条件不允 许(如有水域、堆场等),可视情布点。432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应设于污染源的下风向处。44 采样4 4 1 采样不能在雨、雪、雾和风速大于 8m/s 的天气条件下进行。

6、442滤膜的准备4. 2. 2. 1滤膜在干燥器中干燥24h后秤量,放回干燥器干燥1h后再秤量, 当两次秤量差不超过 0.4 mg (过氯乙烯滤膜不超过 0.1 mg ),取两次秤量的平均 值为衡重之值。4. 2. 2. 2秤量好的滤膜乎展地装入滤膜夹,确认滤膜已面向上,无皱褶 和漏缝后放入带编号的样品盒内备用。4. 4. 3 采样操作4. 4. 3. 1 将采样器置于监控点, 采样器人口距该机底脚高度不得低于 1.5m;4. 4. 3. 2将滤膜夹装入采样头中拧紧,应不漏气,将滤膜的受尘面迎向 含尘气流,按照采样器使用说明设置流量(一般为 25 l/min ),即可启动采样, 记下启动采样时

7、间;采样中应保持流量的恒定。4. 4. 3. 3 采样的同时,测定记录天气、风向、风速、气温、湿度、大气 压。并记录作业状况、矿种、采样位置、滤膜编号及流速。4. 4. 3. 4估计滤膜的增重决定采样的时间(增重不得低于lmg,且粉尘不得从滤膜脱落。否则,应重新采样。)和频次。应采用连续 1 小时采样计平均值。 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浓度偏高,仅需短时间采集样品时, 应用等时间间隔采样, lh 内采集 24个样品计平均值。4. 4. 3. 5采样结束,记下时间,然后用镊子小心取出滤膜,采样面向里 滤膜对折, 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袋或盒中。 取滤膜时, 如发现滤膜损坏或滤膜上尘 的边缘轮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