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测试技术及仪器.ppt_第1页
矿压测试技术及仪器.ppt_第2页
矿压测试技术及仪器.ppt_第3页
矿压测试技术及仪器.ppt_第4页
矿压测试技术及仪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熊祖强,博士,副教授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矿压测试技术及仪器,一、主要矿山压力检测仪器 二、常用矿压测试方法及技术,主要内容,矿山压力观测目的 工作面来压参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周期)步距来压,来压强度(动载系数),顶板分类。 支架选型分析与适宜性分析 巷道布置:煤柱留设,停采线位置确定 灾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瓦斯超限、突水、冒顶等事故与矿山压力密切相关,回顾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概念 1)矿山压力 2)矿山压力显现围岩变形、支架受载、围岩破裂,回顾矿山压力、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概念 1)矿山压力 2)矿山压力显现围岩变形、支架受载、围岩破裂,众所周知,不能够根据具体的地

2、质条件进行针对性的开采设计,特别是在采场推进过程中对上覆岩层赋存情况及其变化以及由此变化导致的覆岩运动规律及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差异认识不清,是当前煤矿事故频繁,特别是重大事故和环境灾害没有能从根本上得到控制、开采经济效益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煤矿重大事故预测和控制决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应当以控制事故发生的岩层运动条件和应力场应力大小分布条件为核心。 解决以岩层运动和应力场应力大小分布为核心的相关信息采集(包括理论计算和现场实测)问题。 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及其有效控制几乎都同时与岩层运动和应力场应力的大小和分布条件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与应力条件直接相关的事故,包括瓦斯事故、冲击地压、底板突水等,

3、其应力条件的实现都是一定采动条件下岩层运动和破坏的结果。,矿山压力观测的内容 工作面 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综采记录仪、在线监测系统 顶板下沉量顶板动态仪,测杆 活柱下缩量钢尺 超前支承压力钻孔应力计,单体支柱压力监测,巷道表面位移 巷道 侧向支承压力钻孔应力计,巷道表面位移 巷道变形规律顶板动态仪,巷道表面收敛仪 地面 地面岩移观测全站仪,静态GPS 地面深基点观测,矿山压力观测仪器的分类 按照观测内容分类 采煤工作面和巷道支柱压力观测仪器 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和巷道围岩表面位移 岩体内原岩应力和附加应力观测仪器 围岩深部位移观测仪器 矿山动力现象观测仪器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机械式 液压式 振弦式 电

4、阻应变式 声波法 光学及其他物理方法,矿压检测技术发展及主要监测仪器 压测试技术的发展是基于矿压理论的发展为前提。矿压测试技术的系统化发展是始于70年代,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以机械式测量仪表为主的简易仪表阶段 70 年代 80年代初 用于顶板运动规律的探索和研究,通过监测为理论分析提供依据,是矿压理论发展的需要。主要以机械简易仪表测量为主。包括:顶板下沉量检测、支柱的工作阻力检测等。 该阶段的仪表研究往往是为了解决或验证矿压理论某个问题而提出的。 该阶段仪表的特点: 以机械结构为主; 工艺比较粗糙; 测量准确度较低。 代表产品:机械动态仪、圆图记录仪、双记仪、液压枕等,机械

5、式支柱测力计 机械式矿压观测仪器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 ADJ型测力计是用来观测记录单体液压支柱承受的载荷的仪器。,机械式矿压观测仪器,测杆 测量顶底板相对移近量,围岩表面及支架两点间位移的常规仪器。,测枪 测量巷道围岩表面位移,亦可用于地面工程测量。 测量范围大,读数精确,使用方便。,顶板动态仪 主要用于测量采煤工作面和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和移近速度,测量时安设在顶底板测量基点间,依靠压力弹簧固定。,压力表,液压式矿压观测仪器,液压压力计,油压式钻孔应力计,圆图压力记录仪(圆图仪),2)第二阶段:以电子测量方法为标志 80年代 -90年代 随着矿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专家学者

6、提出更系统完整矿压监测思路。同时电子技术的发展也为这些想法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在这个阶段产生了典型的以数字测量为主要特征的矿压监测仪器。 主要特征:a. 开始应用传感器测量技术; b. 以CMOS数字电路的低功耗设计; c. 蓄电池仪表供电方式; d. 报警及数字显示。,代表产品: a. 钢弦式压力盒传感器及频率计 b. 应变式压力检测仪 c. 数字显示式动态仪 d. 顶板动态遥测仪(系统) f. 数字式顶板下沉报警仪等。,振弦式矿压观测仪器,钢弦压力盒,应变式压力检测仪,数显式顶板动态仪,矿用单体支柱数显检测仪,3)第三阶段:以微处理器应用为代表的智能化检测仪器/系统 90年代90年代后,微型

7、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芯片的小型化和低功耗技术应用,为煤矿安全仪表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高速数据运算和总线接口技术使矿压仪表的智能化和系统化成为可能。 主要特征: a. 具备数据存储和通讯功能; b. 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处理功能; c. 低功耗和仪器小型化; d. 标准的数字通讯接口(RS232、RS485、CAN等),代表产品:电脑动态仪、电脑多功能检测仪、岩体声发射检测仪。 数显式微型综采测压表、综采工作面压力计算机检测系统、煤矿顶板来压预报计算机监测系统、顶板离层监测、报警系统、综采压力记录仪、巷道断面检测仪、超声波围 岩松动圈测量仪等。,综采记录仪,单体支柱压力检测 记录仪,测力

8、锚杆记录仪,煤岩应力监测记录仪,锚杆锚索测力检测仪,顶板动态报警记录仪,钻孔应力计,围岩深部位移测定仪,4)第四阶段:基于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和以太网技术应用的矿压检测技术 90年代末 21世纪初 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一些复杂的算法模式以程序的形式嵌入到微型化的单元计算机中,使其具备了PC计算机的部分功能。工业以太网技术使具有嵌入TCP/IP协议的末端产品接入到计算机网络中,打破了矿压监测地域的界限,可以建立整个矿井的顶板监测网络,实现矿区局域网的信息共享。 主要特征:a. 多功能数据处理分析 b. 以太网接口 c. 海量存储技术 d. 智能一体化传感器 e. 信息共享。,具有代表性的技

9、术: a. KJ152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b. 岩体/煤体内部应力场电磁波辐射探测技术 c. 围岩破裂带微震探索技术,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微震传感器,矿山微震监测分析预报系统,地表数据 传送系统,微震监测分析预报,网络传送,微震传感器,地表数据 传送系统,微震传感器,地表数据 传送系统,大规模 应力场和破坏过程 数值计算,微震监测研究基地,虚拟现实技术,微震分析中心,高性能 计算基地,二、常用矿压测试方法及技术,1、工作面支护阻力检测 指单体、综采工作面支撑阻力检测,常用的监测方法是测量单体或综采支架的工作压力(单位:兆帕),然后换算其支撑阻力(千牛),具体换算方法是根据液压支柱的油缸面积

10、计算。 计算综采支架的总的支撑阻力需要根据支架的类型,将每根支撑立柱支撑力相加。 采用的技术: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或振弦式压力传感器。 原理:支柱内部的乳化液将压力传递到传感器上,传感器的输出的模拟信号经电路转换后被计算机采集。 典型仪器:综采测压表、综采压力记录仪、单体测压仪、单体压力记录仪等。,2、顶底板移近量检测 检测工作面或巷道的顶板下沉或底凸,表现在顶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移量的减小,常用的检测传感器有: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容栅式位移传感器、磁阻式位移传感器等,也有机械式测量方法。测量的分辨率为0.10.01mm。 一般仪器垂直于顶底板安装,在比较松软的地板安装时可以采用木钎或钢钎设置基准点。

11、典型仪器:动态仪、顶板下沉量报警仪。,水平工作面,倾斜工作面,动态仪,顶板,3、顶板离层检测 利用位移测量方法测量顶板深部的离层情况。在顶板打钻孔,在钻孔不同的深部设置2个基点(A、B),基点由钢丝绳牵引与传感器内的传感部件连接,当基点深度范围内发生离层时,基点牵引钢丝绳相对于传感器位置移动,通过A、B点的相对位移的变化确定顶板离层的大致范围和离层量,目前的离层传感器可以做到0.1mm的位移分辨。 典型仪器:离层指示仪、离层传感器。,A基点,B基点,巷道,传感器,离层线,4、锚杆、锚索应力检测 测量锚网巷道锚杆或锚索的承载力,该参数可以反映出锚杆、锚索对顶板的控制能力,初锚力反映锚网巷道的施工

12、质量。采用了轴向载荷力测量方法,常用的传感器有应变式载荷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等。,安装方法如图所示。该测量方法仅适用于端头锚固的金属锚杆和锚索。 典型仪器:锚杆应力传感器、锚杆测力计等。,巷道,传感器,5、巷道收敛检测 巷道收敛一般指两帮之间的相对位移,目前用于该参数的连续检测仪器很少,常用设基点测量测量位移的方法测量变形量,常用的仪器有测杆、测尺、激光测距仪等。 6、钻孔应力检测 用于煤体或岩体内部垂直应力检测。通过在煤层或岩层中打水平钻孔,将传感器安装到钻孔深部,煤层或岩层应力直接作用到传感器上,传感器输出信号通过二次仪表测量。 该测量方法测得是压强而不是力。,煤层/岩层,传感器,检测仪,7、巷道围岩应力检测(测力锚杆) 用于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强度检测。主要是巷道松动圈范围内的应力检测,常用的测量仪器是测力锚杆,测力锚杆是一种传感器,它在不同的长度上有多组传感器,测力锚杆采用全长锚固,不同位置的传感器组的输出信号反映了锚杆不同深度的承载力,从而确定应力的分布范围。,S6,检测仪,S1,8、顶底板比压检测 顶底板比压指顶板或底板的抗压强度,常用的测量方法是用顶、底板比压仪测量。基本原理是在单位面积的顶板或底板上,施加一个力,当力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不再增加时,该力换算成压强后即为顶底板比压。单位:兆帕 Mpa。 9、岩层、煤层移动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