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西龙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西龙胜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龙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1.史学界普遍认为,债务奴隶制的盛行不利于雅典在城邦林立的希腊生存。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制度a. 使雅典贫富分化日益加剧b. 使雅典公民群体迅速缩小c. 使雅典的社会矛盾日趋激化d. 使雅典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答案】b【解析】【详解】债务奴隶的增多意味着公民数量的减少,所以债务奴隶制不利于雅典的生存,b项正确;贫富分化加剧和社会矛盾激化只是表面现象,都是债务奴隶制盛行带来的结果,排除ac项;债务奴隶制不一定导致雅典经济发展水平降低,排除d项。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

2、举上台,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雅典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d.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答案】c【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下场往往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3.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下图)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名言的是a. 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债务b. 废除债务奴隶制保障人身自由

3、c. 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经济繁荣d. 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答案】d【解析】“避免极端”也就是梭伦在改革中坚持 的“中庸”原则。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贵族的势力虽有所削弱,但仍享有比平民更多的政治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其“中庸”原则,故选d;ab体现了平民的利益,不能体现出“中庸”,排除;发展工商业促进经济繁荣不存在贵族和平民的矛盾,也无所谓“中庸”,排除c。4. “至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这使秦国a. 促进了地主经济的发展b. 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c.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d. 发展了商品经济【答案】a【解析】【详解】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所以秦国的地主经济得

4、到发展,a项正确;井田制的废除并不是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排除b项;军功爵制的确立使秦国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排除c项;商鞅变法确立了重农抑商,而不是发展商品经济,排除d项。5.史记商君列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a.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c. 革除了陈风陋习d.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军功者”“宗室”可以判断出,a、d两项属于其意义,但不是最重要的积极意义。c项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秦国原来实行“世卿世禄制”,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b符合题意。故答

5、案选b。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均田制的性质是a.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 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d. 少数民族土地所有制【答案】a【解析】根据均田制所规定的内容分析,分给农民的土地分桑田和露田,其中主要是露田,而露田在受田人死后需归还国家,所以说是封建土地国有制,故选a。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7.魏书食货志中记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流通,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焉”。对这则材料表述最准确的是a. 北魏政府一直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b. 北方商业萎缩,北魏一度有所复苏c. 北方经济逐渐赶上南方d. 北魏开始流行货币地租【答案】b【解析】题中材料的大意是北魏建立后直到孝文帝太

6、和年间,北魏钱币和货物流通不畅,孝文帝下诏令全国使用货币交易。孝文帝的这一措施使北魏商业得以恢,所以本题选b。ac项题干没有体现;题干涉及的是商品经济,与地租无关,况且明清时期开始流行货币地租,排除d。点睛: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解题方法:先根据

7、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8.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值得肯定,主要是由于a. 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b. 顺应了时代潮流c. 加快了民族融合d. 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最主要的是要站在今天中华民族的高度上来思考这

8、一问题。找准从今天的历史角度来看的依据是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故选d。考点:中外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作用9.王安石变法中,注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是a. 农田水利法b. 方田均税法c. 市易法d. 青苗法【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的要求是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所以在农田水利法中有兴修水利工程的规定,故选a。方田均税法指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排除;市易法指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排除c;青苗法指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排除d。10.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

9、策论的考试,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a. 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 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 否定了科举制度d. 根除了“恩荫”选官制度【答案】b【解析】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等。分析各选项,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故选b。a项和材料明显无关;c项错误,王安石只是改变考试的内容,并未否定科举制度;d项错误,王安石关于科举选官制度遭到大官僚的反对而失败。1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

10、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b. 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c.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d. 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的大致意思是富有人家的田间小路纵横相连,这是在为国守财啊。遇有盗贼兴乱,边境告急的危难之时,这些集中起来的财物,都乐于为国输送缴纳,都是我国之财物。这体现了北宋政府纵容富人兼并土地的原因是为了镇压盗贼和平息边境,故答案选c。北宋对土地采取不抑兼并政策,排除a;“减轻农民负担”不是北宋的目的,排除b;d不符合题意。12.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

11、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b. 巩固了民族的宗教信仰c.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d.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答案】d【解析】【详解】“因信称义”是指信徒可以直接阅读圣经而不再借助教士和教会,从而有助于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d项正确;宗教改革主要是打击基督教会,并不是为了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排除a项;宗教改革和巩固民族宗教信仰无关,排除b项;宗教改革打击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而不是加强了,排除c项。13. “无需罗马教廷特权,(本地)教会对上帝的信条拥有定义的权力。国王为教会最高首脑,有责任促进基督教信仰的虔诚,有责任维持王国的和平与统一安宁。”该材料

12、出自a. 九十五条论纲b. 基督教原理c. 权利法案d. 至尊法案【答案】d【解析】1534年颁布至尊法案,宣布英王亨利八世不仅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宗教上的最高统治者,英国所有教会不再听罗马教皇的指挥,故选d。14.15世纪后期以来,古登堡(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圣经进行讨论和争论,阅读圣经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由上述材料推断a. 科学知识为神职人员垄断b. 宗教迷信在欧洲广泛流行c. 文艺复兴开阔了人们视野d. 印刷技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答案】d【解析】根据“古登堡(注:西方活字印刷术发明人)版圣经发行,学者们能得到可靠和标准的圣经进行讨

13、论和争论”可知,印刷技术的进步推动宗教改革,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a;b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主要说明印刷技术进步对宗教的影响,没有涉及文艺复兴,排除c。15.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农民出于苦难深渊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奥斯曼帝国的搜刮b. 马木鲁克的巧取豪夺c. 西方列强的掠夺d. 农业技术落后【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埃及,虽然名义上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但实际上马木路克是埃及真正的统治者,包税权基本都落到马木路克手里,控制了土地也控制了农民,因此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具体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可以排除。16. “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

14、的劳动果实。”基于这一思想,阿里改革的措施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发展机器生产c. 保护民族工业d. 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果实”可知阿里改革的措施是保护民族工业,c项正确;加强中央集权、发展机器生产和发展军事力量体现不出来“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的材料主旨,排除abd项。17.1903年,有国人周游欧洲,记下某国见闻:“虽工业不闻于世界,而已骏骏(迅疾)乎商业时代矣”;朝廷“欲使人迷信宗教而不复生行政改良之思想”,对“足开启民智”的小说“禁之甚严”。符合此特征的国家是a. 英国b. 法国c. 俄国d. 德国【答案】c【解

15、析】根据材料可知某国工业在世界上地位低,但已经是商业时代;是民众迷信宗教,去除改良思想;禁止传播自由、民主的小说,故可知该国是俄国,体现了俄国落后、愚昧,c项正确。1903年英国、法国、德国工业闻名世界,而且民主思想得到传播发展,排除abd。所以选c18. “18591879年,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两种生产设备的比例为3.21。”这些数据表明a. 19世纪中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b. 农奴制改革使得俄国手工纺织缺乏人员c. 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d.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机器生产得到推广【答案】d【解析】 “注册棉纺企业的机器织机数量增长

16、了46倍,而手工织机减少了23%”说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机器生产得到推广,故d正确;机器制造业的建立标志工业革命完成,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对材料解读错误;机器生产的棉纺织业是农奴制改革后的新兴行业,c表述错误。19.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a.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0年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

17、明治维新以学习西方发展自身为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宣传忠孝精神”可以排除b项;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废除了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宣传忠孝精神”“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考点:历代改革变法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20. 1868年日本改元“明治”推行新政,新政的首要举措是()a. 展开“修约运动”b. 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c. 实行“殖产兴业”政策d. 推行教育改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由所学知识可知,“展开修约运动”、“强化中央集权”、“实行殖产兴业”以及“推行教育改革”等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但是首要举措是

18、废藩置县、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排除a、c、d三项。【考点定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21. 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 康熙帝b. 乾隆帝c. 光绪帝d. 宣统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光绪帝亲政之时,正当洋务运动取得显著成效,是以“春秋方富”;“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指的是光绪帝和帝师翁同龢在甲午战争中主战而最终战败;“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指

19、的是重用维新派人士,变法图强。光绪帝符合材料所述,c项正确。abd不符合材料。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改革戊戌变法【备考指南】康熙帝(16541722);宣统帝(17111799年),宣统帝(1906-12)2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 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 戊

20、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 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 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可知,康有为、梁启超认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材料中有“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可知戊戌变法是借鉴了外国经验的,故b错误。材料中有“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可知,康有为是把希望寄托在朝廷的,而且这个说法和戊戌变法依靠皇帝的史实相违背,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发动群众,题干中没有提及康梁事实上的发动了民众,故d项错误。23.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

21、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 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d.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可知梁启超的“诗界革命”倡导的是民族的复兴与崛起,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的需要,d项正确;甲午战后梁启超并没有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排除a项;推动白话文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排除b项;改良思潮在甲午战争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24.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22、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a. 侧重提倡务实之风b. 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c. 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d. 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说明戊戌变法为了变革坚持“圣贤义理之学”为其根本,这就减少了变革的阻力,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戊戌变法是改良,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宗旨有根本不同,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民主革命戊戌变法定国是诏【名师点睛】本题以明定国是诏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戊戌变法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

23、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说明类”的选择题的解答技巧是把握“现象本质”的逻辑关系,关键是弄清逻辑关系。本题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圣贤义理之学”是根本,“博采西学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实质上说明维新派为了推行变法采用了妥协的手段。“说明”类的选择题在新课标高考中比例比较高,老师一定指导学生多做训练。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

24、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反映雅典政治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所说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采取这种政治体制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答案】(1)特点: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原因:雅典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贵族制的传统;自然和地理环境;工商业经济发达。(2)指的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原因:疆域辽阔;农耕经济发达(或小农经济的分散

25、性);公共事务需要。(言之有理,酌情赋分)(3)认识:政体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政体具有多样性;政体没有优劣之分; 政体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言之有理,酌情赋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由“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可以概括出直接民主;由“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可以概括出少数服从多数。第二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邦制度的影响、工商业经济及贵族制的传统几个角度来组织回答即可,反正一定要多角度解答形成上述政治特点的原因。(2)由材料中的“中国

26、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可以分析出“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指的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第二问由“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可以分析出中国专制的原因之一就是疆域辽阔;另外结合所学还可从小农经济形态和公共事物的需要两个角度组织回答。(3)由材料可知古代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政治,而古代中国则是实行君主专制,这两种政治制度都适应并促进两个国家地区的发展,此类问题的答案具有开放性,但一定要紧扣材料的主题,例如,政体具有多样性、政体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政体没有优劣之分、政体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等均是可以作为正

27、确答案的。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政治的特点及成因、对中西方选择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一现象的认识等26.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 以15、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为例,如果离开了“现代化”这个灵魂,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就像无机、无序、无理的碎片,我们紧扣紧扣“现代化”这个灵魂,在宏观整体层面梳理了应该关注的三个维度:内涵: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现代化辐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国际政治格局进程:孕育期(15-16世纪)降生期(17-19世纪早期)拓展期(19世纪中期前后)跃升期(19、20世纪之交)摘自历史教学中灵魂的追问

28、一文以材料中“现代化进程”为例,任选2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答案】孕育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民族国家和君主专制;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6世纪前后的西欧社会经历着一个蜕变期走出中世纪。降生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与工业社会的降临;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形成。拓展期:以法国、美国等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拓展;德国统一、俄国改革、日本维新等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以中国洋务运动为代表的部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现代化起步。跃升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

29、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部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现代化进入深化阶段。【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正确认知,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题兼顾考查学生历史素养相关内容“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从而本题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本题属于观点评析题,解答本题,要做到以下步骤:第一,要对材料所表述的史实(现代化进程)进行准确归纳、概括,任选2个时期;第二,对所选2个时期,结合相关历史事件给予论证说明,要凸显“现代化”立意,具体可能涉及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现代化;第三

30、,论证说明的过程,要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言之成文。评分标准:一等(129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说明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8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说明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说明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考点: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一分材料,一分结论”、“论从史出”; 史学理论与研究历史研究和认识的方法史观现(近)代化史观;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影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的确立与发展代议制民主政

31、治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三、选做题(二选一,全做以第一题计分,15分)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辽朝一代女杰萧太后萧绰(9531009)摄政后,积极实施汉化政策。任命在管理政务、戍边治军等方面颇有建树的耶律休哥总管南面军务,以便宜从事。她改变只有耶律氏、萧氏两族共议国事的贵族统治格局,大胆任用一批才智过人的汉官,像韩德让、张俭、马德臣、王建忠等,使他们积极为契丹社会的封建化改革献计出力。把原来属于努力身份的“头下户”,改变成具有农奴性质的“二税户”,采取征收地租的剥削形式。用移民、招募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多种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借以扩大耕地面积,恢复当地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农业经济。她还多次以诏令的形式告诫辽军打猎时不得妨害农业生产,更不许牲畜损害庄稼。摘编自张宏辽代萧绰封建化改革略探(1)根据材料、概括萧绰治国的具体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萧绰治国措施的意义。【答案】(1)措施:政治上,选贤任能,整顿吏治,重用汉人;经济上,轻徭薄赋,鼓励垦荒,保护农业生产。(2)意义:有利于政治清明,社会稳定,为辽朝的强势奠定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