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原电池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电池教学设计 ( 原稿 )(一)、 教学目的要求1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 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原电池的两极反应;(2)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并能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辨别一个装置是否构成原电池,并能探索性地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去设计简单的原电池。(3)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等探究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各项实验能力、综合能力。2、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原电池的概念,电极反应与名称,原电池的构成条件。(2)难点:原电

2、池的两极反应,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演示平台 (PowerPoint XP) ,实物投影仪;演示实验仪器一套: (100mL烧杯一个,带导线的 Cu片和 Zn 片各一,灵敏电流计一个),稀H2SO4(15)50mL;学生实验用具若干套(每 2 人一组):每套含 50mL烧杯 3 个,灵敏电流计一个,带导线的 Cu 片、Zn 片各 3 片, Fe 片 2 片,带导线的石墨棒一根,稀硫酸( 15)50mL,无水酒精 20mL。(四)、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复习有关电解质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质疑激趣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电池,从电池的工作原理入手质疑激趣。3、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原电

3、池的实验(演示实验 4-14 ),然后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 1实验 5实验 1:将 Cu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实验 2:将 Zn 片插入稀硫酸中,观察现象。实验 3:将 Cu片、 Zn 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但两者不接触,观察现象实验 4:将 Cu片、 Zn 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两者用导线连接,观察现象。实验 5:将 Cu片、 Zn 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两者用导线连接,中间连灵敏电流计,观察现象。4、理论探究从实验 1实验 5,学生可以从对比渐进的实验过程中得出一些原电池的感性认识, 教师再从实验 4 和实验 5 的 Cu片上气泡的生成引导学生分析电子的运动方向,得出原电池的概念,从电子的流向

4、和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得出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及原电池的正负极与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并用 PowerPoint 设置动画(或用 Flash )动态描述在原电池中电子的运动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运动方向。5、理论探究引导学生从实验探究中得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条件一:有活动性不同的电极材料;条件二:形成闭合回路;条件三:有电解质溶液。条件四: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并让学生检验可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正负极与理论分析是否相符。6、课堂小结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课堂小结:(1)原电池的概念及电极反应。(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五)、 板书计划所有板书使用 Microsoft Office XP

5、(PowerPoint ),其主要内容为: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名称正极:物质得到电子;负极:物质失去电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条件一:有活动性不同的电极材料;条件二:形成闭合回路;条件三:有电解质溶液。实质: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原电池教学设计 ( 改进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黄海军学习目标:1 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 掌握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3 学会设计原电池;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写出简单的电极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教学难点:原电池中盐桥的作用分析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实验探究与学生自主提问推进相结合教学用品:多媒体设备:多媒体电

6、脑及显示屏实验仪器:每组电流表,导线两根,原电池容器两个,铜电极,锌电极,碳电极,盐桥。 ( 共 15 组, 4 人一组 )化学药品: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 共 15 组)其它用品:小手电, MP3,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电池教学设计【引入】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工具,人造卫星,平时我们用的手电、手机、 MP3等都需要。能量间的转换是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那么电池是如何提供电能的呢 ?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奥秘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探究的课堂吧。【板书】第一节 原电池【合作探究 1】将锌粉加入 CuSO4溶液中,测量温度的变化,分析能量变化情况。生(现象):锌片溶解,表面产生了一层红色

7、的固体物质,溶液颜色变浅,温度升高。师、生:发生的反应为:Zn Cu2 = Zn 2 Cu在这个反应中, 锌失电子, 直接给了与它接触的铜离子。该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过渡】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反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呢?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合作探究 2】如果锌粉加入 CuSO4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试设计实验将反应释放的能量转化为电能。G问注ZnCu题意分析溶液中的阴CuSO4 溶液生:现象( 1)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2)锌片溶解,其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的固体物质;(3) CuSO4 溶液颜色变浅;(4)铜表面也出现一层红色的固体物质;(5)溶液温度略有升高。师、生:( 1)( 2)说

8、明 Zn 失去电子变成 Zn2+,故在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ZnZn2+ + 2e (氧化反应)(3)( 4)说明溶液中的Cu2+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变成Cu,故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 + 2e Cu(还原反应)(1)( 2)( 3)( 4)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5)说明少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板书】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师:( 2)(5)说明了锌片不纯有少量的Cu2+直接在 Zn 的表面得到电子被还原,故有少量的化学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出来。【提问】大家看看这个原电池,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2 、原电池的构成:( 1)

9、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惰性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条件下( 4)闭合电路【提问】大家都知道,电池由正负极,那么如何判断电池的正负极呢?【交流讨论】学生交流,讨论【师生总结并板书】 3、正负极的判断( 1)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失去电子的电极,电流的流入极较活泼的电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常见溶解的电极( 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得到电子的电极,电流的流出极较不活泼的电极阳离子移向负极常见由气泡冒出或由金属析出的电极学生:【课本实验 4-1 】双池原电池GZnCu1mol/LZnSO4 溶液1mol/LCuSO4 溶液学生 ( 现象

10、):锌片溶解,铜片表面有红色的固体物质析出,铜片质量增加。师、生分析:外电路:电子流向和得失电子的情况。内电路:离子移动的方向【板书】 4、原电池的电路( 1)外电路:电子流动的电路( + 、 极)( 2)内电路:离子移动的电路(阴、阳极)【比较】双池原电池比单池原电池的优点(由现象的比较到本质的比较):( 1)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将能量转化为电能。( 2)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便于分析电极过程。【小结】小结本节课的内容。【作业】 P73( 1 、2、3、4、5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实验情景为题材, 以生师互动的活动方式对原电池的原理进行了探讨,这个过程的设计主要以学生对实验描述的思考、 生问师答,生问生答的模式推进探讨原电池原理,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设计原电池的过程中, 学生自主设计并总结后完成实验, 分析评价实验, 并在观察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