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1》.doc_第1页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1》.doc_第2页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1》.doc_第3页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1》.doc_第4页
《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章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者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校科技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方式。研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巩固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策研究,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

2、意义。一、xxx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现状xxx立足本区实际,探索建立了“牵线搭桥、项目合作、共建平台、人才交流”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以产学研合作创新促科技进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政府牵线搭桥,建立合作关系。出台了xxx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并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大学行、专家教授企业行活动,带着企业赴高校院所洽谈、考察,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以各种方式促进产学研合作。先后组织企业参加“海洋科技合作洽谈会”、“高新技术

3、成果交易会”等科技交流合作活动20余次,邀请中科院、科1学院等院所专家教授80多人次考察指导,帮助40多家企业与2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签订各类技术合作合同和科技合作协议达30份。2、积极开展项目合作,构建合作基础。组织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征集企业技术难题100余项,向部分院校、科研院所推介宣传。同时及时将省、市发布的高校成果向企业发布,根据企业需求与高校进行洽谈,寻求在科技成果、科技项目上的合作。鼓励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承接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共同开展重大技术难题攻关,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奠定双方合作基础。在区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中,80-90都是企业

4、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项目,80以上的企业期望通过科技项目获得创新成果。3、共建合作平台,搭建科技创新机构。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帮助企业进行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科技资源特别是大型仪器试验装备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共享,降低技术创新的成本。先后组建了电气自动化、有机精细化工等行业研发中心及研发基地30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5家、市级重点实验室4家。4、加强人才交流,建立长效合作。出台了xxx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制定了人才引进优惠

5、政策,鼓励各级各类人才来岚创业。坚持走“柔性引进”的路子,吸引专家教授及其团队2开展联合研究、技术对接交流活动,借助合作院校及相关院士、科研专家的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先后聘请专家教授80多人,引进科技人员600余人,充实了科技人才队伍力量。5、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效明显。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优势产业和重点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全区先后有83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其中国家科技项目9个、省科技计划项目29个、市科技项目45个,争取各级科技无偿资金3000多万元,争取上级科技项目和无偿资金居全市第一。全区先后取得科技成果120余件,20项科技成果获

6、得市以上奖励。在机械制造、海洋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全区申请专利835件,专利授权量达到330件,发展民办科研机构5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5家。二、xxx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产、学、研是三个不同利益的主体,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合适的合作模式是激励各利益主体充分发挥潜力的前提条件。产学研的合作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可以根据合作的需要具体考虑。xxx在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形成了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1、产业技术联盟模式表现形式。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的联合

7、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实例。xx年以xxx企业为主体成立的“xxx产业技术创新战3略联盟”,与8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整合有关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加强集成创新,着力突破技术难题,加快研究成果转化。特征分析。产业技术联盟集项目、人才、基地和产业于一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开发中试产品商品”产学研合作系统。2、战略合作模式表现形式。高校通过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服务于企业的产业链。学校与企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从单项目到多项目展开多方位的全面产学研合作。实例。xxx公司与xxx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发了si-75等新产品,先后承担了国家国际合作项目、

8、山东省自主创新重大专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共同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借助联合研发新型高性能橡胶助剂,建设并投产了国内首条全连续生产装臵,替代老厂区传统间歇反应方式,实现dcs的全操作。特征分析。与单一技术、单一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同,该模式从学科关联和产业关联的角度,实现整体性、战略性、长期性的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3、项目合作模式表现形式。针对企业的某一项技术难题或技术需求,企业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约定的期限内攻关解决。实例。xx年,xxx集团与xxx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联合开发4“xxxxxxx

9、”项目。项目开发成功可填补国际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项目已列入xx年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目前样机已生产出,正在工厂试制阶段。特征分析。这是在产学研合作中比较常见的合作模式,是合作的基础形式,项目完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深层次合作。4、校办企业模式表现形式。高校依据自己的科研资源和科研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实例。xxxxx公司是xxxxx大学的校办企业,依托xxxxx大学优秀的学术、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建立了教科研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背景优势,结合行业特点,大力开展科研中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建设国内一流的生产、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炼化企业。特征分析。校办企

10、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特殊模式,是一种校内的产学研合作。5、技术转让模式表现形式。高校(或科研院所)将已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通过技术交易的形式(或专利许可)卖给企业,由企业完成中试、生产及市场开发。实例。xxxxx公司与xxxxx大学合作,建设索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购臵先进试验设备5台套,引进硕士1人,引进转化计算机软件模拟锻造、余热淬火智能处理、电力专用设备钻孔立柱车等先进技术3项,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5特征分析:以企业为中试基地,产学研相结合,转化为生产力。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产学研合作主体的变化:在技术开发前期,主体是“学研”方;当科研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技术交易之后,主体是“产”方

11、。6、技术服务模式表现形式。高校(或科研院所)针对企业或者社会生产的技术瓶颈,以及存在的一些低层次的技术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服务。实例。xx年7月,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科学院达成的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创办科技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开展教授专家企业行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我区多家企业接受过技术服务。特征分析。该模式以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主,科研含量相对较低,能解决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对于公益类技术服务,高校(或科研院所)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7、人才培养模式表现形式。由高校和企业或科研机构共同联合采用的,为了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能够较快面向市场、面向生

12、产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实例。xxx公司与xxx大学合作共建了多联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学生实践基地。xxx大学组织对技术人员进行培养提高,定期组织学生在该厂进行实习,实现了人才的双向交流培养,公司先后申请专利8项,已授权5项。特征分析。该模式通常采取定向委培招生、订单式培养、联合6办学、共建基地等合作形式。三、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瓶颈1、产学研合作中,企业主体作用不明显。部分企业缺乏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重视不够。大部分企业仅着眼在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与高校院所的合作停留在个别项目或短期合作上,缺乏从长远的观点考虑如何提高企业新技术的吸收及开发能力。另

13、外,各级引导鼓励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政策措施不多,还不能有效调动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2、产学研合作中,合作观念存在差异。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属于不同类型的组织,它们在任务和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在项目的选择上,学校的研究人员偏向于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利于评奖评职称的“课题”进行“研究”,但企业主要瞄准有市场需求的“项目”进行“开发”。这导致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市场需求难以推广,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洽谈会也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企业的科技需求又难以得到满足。在项目完成的标准上,科研机构认为样机做出来就算成功,而企业要求能够大批量生产才算成功(这在项目合作模式中体现得尤为明显)。3、产学

14、研合作中,利益分配不尽完善。企业的积极性很高,研究机构提供的技术也很好,但由于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对技术价值的看法不同,各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从而影响了合作的进程,有些甚至因此中止了合作。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各方对技术价值评价的标准不一样。企业认为高校或研究所对其成果定价偏高,报出的价格有时是企业方预期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研究单位则7认为企业“太精”,过于斤斤计较,舍不得投入。双方在协议签订过程中,前期研发投入一般不会太大,各方可能还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协议,许多企业因此认为利益分配不是问题。但随着看得见的利益越来越大时,常常会发生协议履行的困难,从而产生利益分配问题,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又一大

15、障碍。4、产学研合作中,融资渠道不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金不足,缺乏中试基地,企业缺乏科技与开发资金,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由于我区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部分企业自身积累并不富裕,能够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很少,用于产学研合作的资金相对来说就更少。近几年,国家、省科技项目门槛不断提高,对上资金争引难度不断加大。因此,拓宽产学研项目的资金来源是我区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5、产学研合作中,模式和利益分配方式较为单一。我区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采用的是项目合作,共建开发机构,约占所有企业的80;其他产学研合作方式,如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等所占比重仅在20%以下。风险共担、利益共

16、享、长期的稳定的战略合作较少。四、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对策建议1、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调节作用,大力改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以优越的合作条件吸引更多的高校院所参与我区的产学研合作,形成有利于高校院所和企业双向互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体制和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转变。强化科技管理部门职能,从队伍建设与财力支持上不断增强其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经8济发展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和高校院所直接合作,建设中试孵化基地、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力促企业在第一时间内转化应用最新科技成果。2、加强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

17、台和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和完善技术服务、技术评估、技术经纪及信息咨询等方面职能,有效地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要发挥信息网络优势,构建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合作信息网,定期征集企业技术难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人才供求信息,及时做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项目中介、咨询服务等工作。3、构建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既具有高风险性,又具有高收益性,高风险和高收益同时并存。要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收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

18、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收益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不仅要有获取利益的意识,同时也要有风险责任分担的意识。4、加大对产学研合作的投入。要加大区级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整合国家、省、市科技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科技投入。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风险投资体系,用于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开发具有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大的产品,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进行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上的投入,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9设。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支撑、企业和科研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为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

19、成果转化提供可靠保证。第二篇:产学研创新合作协议产学研创新合作协议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求实高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企业各自资源平台,建立战略性、紧密型的全面合作关系,形成人才、技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结成实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合作共赢。现就有关合作事项达成如下协议:一、整合资源、合作互助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高等院所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院所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方发挥各

20、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根据乙方的需求,可协助乙方做好编制企业的技术发展规划,并指导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领导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3、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4、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乙方进行质量攻关。5、协助乙

21、方做好企业原料添加剂检测、筛选实验,进行新品开发的辅助工作。6、推荐企业急需人才和其他技术资源。(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试验条件和科研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技术人员的实习、实践、实验活动提供方便。2、优先接纳甲方技术人员、实习人员进行实训和就业。3、为甲方的研究课题、知识结构调整等提出建设性意见。4、视乙方的具体情况和甲方的要求,推荐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科研力量。5、配合甲方人才培养及科研方向的市场调研,及时向甲方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6、为委托甲方进行的科研项目按时支付科研经费。三、合作期限

22、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有效期五年,到期双方无异议可顺延。合作过程中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四、其他1、合作期间双方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目协议。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4、本协议一式叁份,双方各保存一份,乙方律师顾问一份。甲方代表(签名):年月日:年月日乙方代表(签名)第三篇: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关于开展xx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由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产业界、

23、教育界、科技界、金融界及政府部门各界人士和单位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为贯彻中央有关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的指示精神,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促进会自xx年10月起,先后启动了三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基地”),共计批准31家基地、10家试点单位,对产学研创新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反响。根据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认定与指导办法,现拟启动xx年“示范基地”申报工作。xx年“示范基地”的重点对象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并具有较好基础、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区域、园区和企业。申报方式是由区域(园区、企业)提出申请,填写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申

24、报书(请下载相关附件),经相关上级管理单位推荐后,将申报书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促进会将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示范基地单位进行审核,审核结果经网上公示无异议后,将在今年第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上予以公布、授牌,并在相关媒体上发布。请各申报单位于7月15日之前将申报材料的电子版发至邮箱;同时将相关纸质材料一式五份,加盖公章后寄至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联系人:肖桂华手机话:010-6898807868987192传真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三街6号轻苑大厦10层邮编:100048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二一一年四月七日第四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25、(范本1)产学研合作协议甲方:xx有限公司乙方:xx大学根据“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和“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就甲乙双方开展长期全面产学研合作,达成如下协议:1、乙方向甲方开放相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优先向甲方转让科技成果,帮助甲方解决生产和技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根据甲方需要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四技”服务。2、根据甲方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具有前瞻性和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甲、乙双方组成联合课题组进行研究攻关,联合申报各级政府的有关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在保障甲方生产有序进行的前提下,甲方依据相关计划安排,为乙方师生提供专业参观、实习、见习和科研试验的条件。乙方创造条件开设与甲方经营生产实际需要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