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高教知识】_第1页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高教知识】_第2页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高教知识】_第3页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高教知识】_第4页
条形基础的平法识图【高教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一、条形基础定义及分类 定义: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 分类: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按受力特点分为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式条形基础,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2,墙,翼板,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梁板式条形基础-钢砼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和钢结构等 板式条形基础-钢砼剪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条形基础的集中标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原位标

2、注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各跨的尺寸和配筋(与集中标注项配筋不同时,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平法识图,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编号,基础梁编号组成部分:梁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有悬挑。(图集11G101-3 P21,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思考: JL01(2A)、JL04(3)、JL05(2B) 各代表什么含义,7,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截面尺寸

3、,基础梁截面用bh表示梁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当为加腋梁时,用bhYc1c2表示,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基础梁的配筋有三项内容:箍筋、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侧部钢筋,9,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1、箍筋 a)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仅需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肢数写在括号内);b)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或三种箍筋间距时, 先注写梁两端的第一种或第一、二种箍筋,并在前面加注箍筋根数;再依次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或第三种箍筋(跨中部的不需加注箍筋根数);不同箍筋配置用“/”相分

4、隔,10,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1、箍筋 a)当具体设计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1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1、箍筋 b)当具体设计采用二种箍筋间距时,1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1、箍筋 b)当具体设计采用三种箍筋间距时,1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1、箍筋 b)当具体设计采用二种肢数时,14,全面分析,试说出下列箍筋具体的分布情况,88100(4)/1020

5、0(2); 68100/ 510150/10200(2,1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a)底部带架立筋时: 先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B打头)的规格与根数。 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加设架立筋以固定箍筋,注写时,用加号“+”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连,架立筋注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1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a)底部带架立筋时,17,全面分析,第一节

6、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b)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的识读: 基础梁底部以字母“B”打头,顶部贯通纵筋以字母“T”打头,如:B:425;T420 B:425;T620 4/2 B:425+(214);T420,左边方框里的 标注分别代表 什么含义,1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一)集中标注配筋,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 d)侧部钢筋: 当梁腹板净高hw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纵向构造钢筋。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且对称布置。 拉筋主要是为提高钢筋骨架的整体性而起拉结作用。

7、一般不进行标注,按构造要求进行配置:8,间距是箍筋间距的两倍(11G101-3 P73,19,全面分析,课堂小测三,1、条形基础分为( )和( )两大类。 2、文字说明JL02(3A)、JL05(2B)表示的意思。 3、写出其平法标注: 1)两端各布置6根8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0间距250布置,为双肢箍。 2)两端向里,先布置4根10间距100的箍筋,为四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6根12间距150的箍筋,为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4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 4、文字说明 B:420;T620 4/2 所表示的意思,20,全面分析,1、条形基础分为(梁板式 )和( 板式

8、 )两大类。 2、文字说明JL02(3A)、JL05(2B)表示的意思。 基础梁02,3跨,一端有外伸. 基础梁05,2跨,两端有外伸。 3、写出其平法标注: 1)两端各布置6根8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0间距250布置,为双肢箍。 68200(4)/ 10250(2) 2)两端向里,先布置4根10间距100的箍筋,为四肢箍;再往里两侧各布置6根12间距150的箍筋,为双肢箍;中间剩余部位按14间距200的箍筋,为四肢箍。 410100(4)/ 612150(2)/14200(4) 4、文字说明 B:420;T:620 4/2 所表示的意思。 底部贯通纵筋为420;顶部贯通

9、纵筋为620 ,其中上排4根,下排2根,2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二)原位标注识图,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梁端非贯通筋和梁底贯通纵筋。 当梁端(支座)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一边标注,22,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认识,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是指标注该位置所有纵筋,包

10、括集中标注的底部贯通纵筋,如下图,2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2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2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1. 梁端部及柱下区域原位标注的纵筋识读,2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2. 附加箍筋或吊筋,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且交叉位置无柱时,应配置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直接在平面相应位置标注,1)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的平法 标注如右图,表示

11、每边各加4根,共 8根附加箍筋,27,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2. 附加箍筋或吊筋,2)附加吊筋,附加吊筋的平法 标注及效果图如 右图。在刚度较大 的条形基础主梁上,2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3. 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29,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3. 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30,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二、条形基础基础梁平法识图,5. 原位标注修正内容,31,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1. 集中标注,32,全面

12、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1. 集中标注编号,33,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1. 集中标注 截面尺寸,34,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1. 集中标注 配筋,35,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三、条形基础底板的平法识图,2. 原位标注,36,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37,全面分析,38,全面分析,第一节 条形基础平法识图,39,全面分析,40,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基础梁:1)纵筋底部贯通纵筋 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筋 顶部贯通纵筋 架立筋 侧部构造筋 2)箍筋 3)其他钢筋附

13、加吊筋 附加箍筋 加腋筋,41,一、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底板)钢筋种类,41,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基础底板:1)底部钢筋B受力筋、分布筋 2)双梁条形基础加顶部钢筋T 受力筋、分布筋,42,一、条形基础(基础梁、基础底板)钢筋种类,42,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1.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端部无外伸P57、65,43,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43,全面分析,结合课本P58P66、图集P73一起理解。 la/laE 需考虑弯锚和直锚,底部顶部贯通纵筋长度=梁净跨长L0+(钢筋连接增加长度)+ 2锚固长度 注意 hc+50-c与la/laE的大小。 (la/la

14、E查表计算得出) hc+50-cla 弯锚:=max(hc+50-c; 0.4lab)+15d hc+50-cla 直锚:=la /laE(查表计算得出,44,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等截面外伸P58、66,45,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45,全面分析,结合课本表4-2-4、4-2-16、图集P73一起理解,下部: 1.下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上排伸至尽端不弯折,上部: 1.上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 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内侧起伸入la,下部: 1.当ln+hcla时,需至端部弯折,且柱内边算起钢筋水平长度0.4lab,弯折15d,46,

15、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3.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变截面外伸P59、67,47,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47,全面分析,结合课本表4-2-5、4-2-17、图集P73一起理解,下部: 1.下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上排伸至尽端不弯折,上部: 1.上排伸至外伸尽端弯折12d;下排不伸入外伸部位,柱内侧起伸入la,梁底一平,下部: 1.当ln+hcla时,需至端部弯折,且柱内边算起钢筋水平长度0.4lab,弯折15d,48,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4.底部及顶部贯通纵筋钢筋构造梁宽度不同P60、68,49,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49,全面分析,注:左侧图右边

16、梁比左边宽,即宽出部分的钢筋锚入支座la/laE; 详见P61钢筋效果图。 la/laE分直锚和弯锚,直锚:=la ( hc-cla或laE ) 弯锚:=max(hc-c;0.4lab)+15d ( hc-cla或laE,50,全面分析,试分析JL01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上部和下部钢筋的长度。 已知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思考与练习,51,全面分析,52,全面分析,第二节 条形基础钢筋构造,2.端部及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钢筋构造 端部无外伸P61,53,二、条形基础基础梁钢筋构造,53,全面分析,结合课本P61表4-2-9、图集P73一起理解。 la/l

17、aE考虑弯锚和直锚,梁端部非贯通纵筋: 1.伸至端部弯折15d; 2.梁包柱侧腋尺寸为50mm; 3.从支座边向跨内的延伸长度为ln/3,ln取值规定:端支座,ln取本边跨的净跨值;中间支座,ln取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见101-3 P24 3.4.1,梁端非贯通纵筋长度=ln/3+锚固长度la(抗震时la改为laE) 弯锚时:la=max(hc-c+50,0.4lab)+15d 直锚时:la=la(la查表计算得出,54,全面分析,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 纵筋: 1.从支座边缘向跨内延伸ln/3; ln=max(lni,lni+1), ln为净跨长度,i=1,2,中间柱下区域非贯通纵筋长

18、度=2*ln/3+hc,55,全面分析,试分析JL06的钢筋布置情况,并计算: 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 已知:1)条形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砼强度等级为C35,环境类别二a类;2)左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为5400mm,右跨梁轴线到轴线距离6000mm,柱截面为400mm*400mm,思考与练习,56,全面分析,57,全面分析,答案,1)上部、下部贯通纵筋的长度 c=20mm lab=27d labE=28d laE=1.05*la=1.05*lab=708.75mm 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弯锚 锚固长度=max(Hc+50-c;0.4labE)+15d=1083.75mm 总长=2*1083.75+5400+6000-2*200 2)非贯通纵筋的长度 c=20mm lab=27d laE=1.05*la=1.05*lab=708.75mm Hc+50-c=430mm708.75mm 所以弯锚 左右端锚固长度=1083.75mm 总长=2*1083.75+左(5400-400)/3+右(6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