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_第1页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_第2页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_第3页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_第4页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摘要:盈余管理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损害,使得它成为目前企业会计准琦则颁布之前已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修订的同时,新增了一系列的会计规范。对于新会计准则是有效制约了我国上搬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还是鸡为其留有了更大的空间这一绱问题,理论界自其颁布以来列就一直争论不休,但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结论。现在,绝悃大多数上市公司已按时披露了其实施新会计准则第一年媛即2017年的财务报表,廖为对其进行分析提供了可能题。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我国阑部分上市公司2017年、泮2017年和2017年三扰年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利痄用截面修正的jones模凑

2、型,运用spss统计分析嵊工具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新蠖会计准则前后的盈余管理程懋度进行实证分析。一、研究假设、样本选择及揠数据来源新会计准百则是在对原有1项基本准则煺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修订杓的基础上,加上新发布的2癖0余项准则和准则的应用指探南所构成。与旧会计准则相籽比,新会计准则在许多方面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不再将二、盈余管理的计量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有三葳种:应计利润分离法、具体娄项目法和盈余分布检测法。昱国外最常用的盈余管理计量方法是应计利润分离法,即乔用回归模型将利润分离为非凵操纵应计利润和操纵性应计利润,并用操纵性应计利润靳来衡量盈余管理的大小和程槐度。分离应计利润常用的计臊量模型有五

3、种,它们分别是声:jones模型、修正的jones模型、行业模型握、截面jones模型、截崛面修正的jones模型。赦LOCALhOsT本文采拈用由jones模型衍生出来的截面修正的jones枥模型来计量上市公司的盈余伧管理。截面修正的jo妍nes模型是在jones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收入的戚操纵修正后得到,具体模型猎如下:ndai,tai,t-1=1(1/a共i,t-1)+2掰其中,ndai,tai,畲t-1是经过上期期末总资裴产调整后的公司i的非操纵撸性应计利润,revi,化t是公司i当期营业收入和上期营业收入的差额,r胡eci,t是公司i当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与上期期末傺应收账款余额的差额

4、,pp鹈ei,t是公司i当期固定谕资产价值,ai,t-1是筠公司i上期期末总资产,以崛上指标均可以直接取自样本郸公司的年度报表或通过简单葫的数学运算得到。1、穹2、3是不同行业、不同磨年份的特征参数,这些特征阪参数的估计值根据方程,并淄运用经过行业分组的不同年份数据进行回归取得:腐tai,tai,t-1=1(1ai,t-1)+氟2(revi,tai膏,t-1)+3(ppei,tai,t-1)+其中,1、2、3乃是1、2、3的ols估计值,tai,tai括,t-1是经过上期期末总孀资产调整后的公司i的当期总应计利润,为剩余项,代表公司i当期总应计利润中的可操纵应计利润部分,告其他变量含义和方程相

5、同。翕dai,tai,t-睹1=tai,tai,t-鳊1-ndai,tai,t耀-1式中,dai,t瘳ai,t-1表示公司i当渴期的操纵性应计利润,它可瑭以用来衡量公司i当期的盈余管理程度。在上述应计利鸪润模型中,总应计利润的计蕊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资产蹴负债表法,另一种是现金流浇量表法。本文对总应计利润郫的计算采用现金流量表法,兄计算公式如下:tai镁,t=npi,t-cfo蟋i,t式中,tai,t为公司i当期的总应计利呒润,npi,t为公司i当期的净利润,cfoi,t壕为公司i当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三、实漏证结果及分析描述宣性统计我们对样本公司登2017年度和2017年锍度分行业进行参

6、数估计时有长关变量的特征值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下从表1到表2酯反映了描述性统计的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2诏017年度在69家制造业公司中,总应计利润的均值为-,最大值为,最小值为剜-;2017年度制造业公盾司中对应数值分别为、和-裁。为了比较两个年度制造业弯公司总应计利润的大小,我们忽视总应计利润的方向而邱对其取绝对值。在对两年数析据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2稣017年度制造业公司总应计利润不论是最大值的绝对镆值还是最小值的绝对值水平钳都远远高于2017年度的嗔,但是其均值的绝对值却小杰于2017年度的水平揿。如表2所示,2017年度在33家综合类公司烬中,总应计利润的均值为-盱,最大值为,最小值

7、为-;髓2017年度综合类公司中溟,对应数值分别为、和-。亳对两年数据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2017年度综合类挚公司总应计利润不论是均值传的绝对值还是最大值的绝对凝值水平都远远高于2017年度的,但是其最小值的绝嬖对值却小于2017年度的水平。回归分析首酌先,对方程分行业分年度进棕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到麒表6。可以看出,由于模型的解释能力不是十分精款确以及样本量的关系,制造莅业类和综合类中的多数样本滑公司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都垭比较小,模型的拟合优度也醍不是很高。接下来,利饔用分行业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晓果与方程可分别计算出样本公司2017年度和201沂7年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陕为了分析新会计准则对

8、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究崾竟有无实质性影响,我们分揍别对制造业样本公司、综合作类样本公司以及全部样本公蜗司的两年操纵性应计利润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检殒验结果如表7、表8所示。可以看出,2017年度全部样本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20涟17年度全部样本公司的操卿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全同上文一样,我们对其绝对琉值进行比较,从表面上看,倜2017年度比2017年贞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均值辔略有下降,似乎盈余管理程簪度有所降低,但由于t值为葛,双尾p值为,所以统计结屣果并不显著,拒绝原假设,枧本文的假设一,即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有显炱著不同并不成立,

9、表明我国来的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看较缑之旧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洫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起到明贽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同样也毳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其扩大了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牮2017年度制造业类曼样本公司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馏均值为-,而2017年度好的为-,对两者的绝对值进赵行比较后,似乎2017年箍度制造业类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2017年亢度,但由于t值为-,双尾晟p值为,统计结果不显著,谘所以这个结论并不成立。因此,可以说新会计准则对制造业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并无显著影响;综合类镁样本公司2017年度操纵臌性应计利润的均值为,2017年度的均值为-,取绝偌对值后,2017年度的操纵性应计

10、利润大于2017年度的,而且由于t值为,p值亦小于的显著性水平,鲍表明这个结论在统计意义上是显著的,说明新会计准则楼的实施反而扩大了信息技术翎类和综合类上市公司的盈余溜管理空间,提高了其盈余管理的程度,由此可以验证本所文提出的第二个假设,即新彳会计准则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同莺。稳健性检验黍在估计各样本公司的操纵性杯应计利润时,应计利润的算闵法是:总应计利润=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呕时也考虑了另外一种算法,钯即总应计利润=营业利润-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并根舻据这一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回归,所得结论与本文结论基本一致。考虑到各佛行业样本公司的数量可能会茑对检验结果产生影

11、响,我们菇采用雷光勇等的做法,把全铱部样本公司作为一个总体进嘁行了回归,然后利用方程计铆算出了2017年度和2017年度的操纵性应计利润蓟,最后也对其进行了配对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并无殉明显差异。四、研究结论及局限性研啕究结论综合以上实证结颧果,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峁未能发现存在明显的证据支烙持本文的假设一。这一结果眺说明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并鳔没有像一些激进的学者所宣浒称的那样扩大了盈余管理的饵空间,但也没能有效地抑制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钸同时,本文亦提出了足够充嘉分的证据验证了假设二。我们认为,本文的经验证据有假助于进一步分析新会计准则安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癍行为,例如新的盈余管理手瑗段和过程,有助于监管机构佘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以及会计准则制定者评蜾估和完善会计准则。局赃限性我们的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局限性:本文是基于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出上市镜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能督最终反映在对上市公司审计萏意见类型上来选取样本的,诔因此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的噻典型性,但由于样本数量有喈限以及理论界对审计意见识狍别盈余管理的能力尚存在质疑,无疑会对研究结论产生麟一定的影响。在利用截面修鞘正的jones模型对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进行计迟量时,由于各行业的样本数量有限,必然会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及其有效性。我们的实证研究亦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