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5)_第1页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5)_第2页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5)_第3页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5)_第4页
2019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诊断性测试七年级语文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试题卷我喜欢在春风穿过的小径上,欣赏树梢尖尖的嫩芽 yn( )酿一片新绿;我喜欢夏日的黄昏独坐在阳台上,看绚丽的云霞造 fng( )远方;我喜欢看秋风里烂 mn( )的花朵随风摇曳;我喜 欢看冬日的暖阳,没有喧哗的光热,安 sh( )宁静。【答案】(1). 酝(2). 访(3). 漫(4). 适【解析】【详解】考查学生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注意此题中的“造访”的“访”的正确书写,“烂漫” 意为颜色鲜明而

2、美丽。不要写成“烂熳”。也可联系语境推断词语的正确书写。2.古诗文名句填空(1) 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 )(2) 夜发清溪向三峡,_。(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 子曰:“_,可以为师矣。”( 论语 )(5)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气象阔大的诗句是:“_, _ ”。(6) 花开花落自有情,古人以花入诗,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吟“_,_ ”;岑参在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叹“_,_ ”。【答案】(1). (1)山岛竦峙(2). (2)思君不见下渝州(3). (3)回乐烽前沙似

3、雪(4). (4)温故而知新(5). (5)潮平两岸阔,(6). 风正一帆悬(7). (6)杨花落尽子规啼,(8). 闻道龙标过五溪(9). 遥怜故园菊,(10). 应傍战场开【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竦”“烽”“悬”“傍”等字 词的书写。1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1) 俄而雪骤( )(2) 太丘舍去( )(3) 吾日三省吾身( )(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答案】(1). (1)不久、一会儿(2). (2)离开(3). (3)每天(4). (4)喜爱、爱好【解析】【详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中“好”是一词多义,这里指“爱好”,“日” 解释为“每天”,“去”应解释为“离开”,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4.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a. 太丘舍去 魂不守舍 b. 断肠人在天涯 浪迹天涯c. 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d. 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答案】b【解析】【详解】a.舍:放弃/住宅,比喻人的躯壳。b.天涯:都形容极远的地方

5、。c.顾:回头看/拜访。d.委:丢下、 舍弃/任,派,把事情交给人办。故选 b。5.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 )a. 我捅掉的那个马蜂窝,好像一只大莲蓬头。b. 他看上去好像生病了一样。c.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d.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答案】b【解析】【详解】“好像一只大莲蓬头”“理想是闹钟”“黄蝴蝶”acd 中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d 项是借喻。b 项没有使 用修辞。【点睛】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2(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

6、),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它在形式上,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成分。因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 隐现,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现代文阅读五猖会文/鲁迅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 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

7、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嘟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

8、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 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

9、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 生关系过。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3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

10、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 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 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7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8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 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9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

11、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 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10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11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 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 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

12、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417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 般,快步走在最前头。18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

13、的五猖会的热 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19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选自朝花夕拾)链接材料一: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变味的。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链接材料二:据许广平(鲁迅妻子)

14、与周海婴(鲁迅孩子)回忆,鲁迅基本上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教育方针。海婴喜欢拆玩具,便随他去,海婴要看商务印书馆的少年文库,许广平以为太深,要大些再看,鲁迅站在海婴 一边,“任凭选阅”。杨早(大家专栏)链接材料三:对于孩子的教育,一是理解:若不先行理解,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二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 却不该是命令者;三是解放: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6.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除了本文的父亲,我们还认识了许多人。有为人公正,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的_;有身材高大,眼球白多黑少,追求自由而终归无法实现理想的同乡_;有大字不识,却 为鲁迅买来了山海经的_。(填人名)。7. 一场

15、五猖会,让“我”的心情跌宕起伏。阅读文章,梳理“我”的心理变化。_ _ 扫兴 着急 _8. “文学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声音里,存在于轻重缓急的语气里。”(1)五猖会一文中,父亲一共说了三句话。根据你的阅读体会,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分别应该用什么5语气朗读?请选择最合适的选项。第一句:“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第三句:“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我选我选a.激动欢快 b.平静严肃 c.冷静沉着 d.赞许欣慰(2)在朗读父亲所说的“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句话的时候,重音应该落在“ ”一 词上,原因是 。9. “修辞常给我们想说的话提供有效的方式,比直接叙述的方式更好。”联系上

16、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文中的划线句。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10. 在朝花夕拾的读书分享会上,有两位同学对文中 14 段“迎神赛会”这一片段看法不同,请你根 据文章的内容,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甲:本文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五猖会,作者却用了大半篇幅去谈迎神赛会,我觉得没有必要,可以删去。 乙:“迎神赛会”这部分内容看似无用,其实在全文起着重要作用。因为_。11. 五猖会的背后是鲁迅对儿童教育的体验和看法,请你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联系生活,谈谈他的 儿童教育观是否有值得你父母学习的地方?【答案】6. (1). 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2). 范爱农(3).

17、阿长(长妈妈)7. (1). 兴奋、高兴(2). 忐忑、担心(3). 索然无味8. (1)b d(2)不准,“不准”一词突出了父亲严厉与专制的形象,应该重读。9.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比作“蟋蟀在深秋夜里的鸣叫声”,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我”当时急躁和无奈的心理。10. 五猖会,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渴望与欢乐,对他来讲如同重大的节日。作者用近一半的篇幅来谈迎神赛会,在于渲染赛会的盛大、热闹,突出赛会对“我”的吸引力,表现出“我”对五猖会的极度渴望和 期盼。为下文父亲让“我”背书造成童心与现实的冲突作铺垫,形成鲜明的反差。11. 示例:有。五猖会中,鲁迅记述儿时盼望观看五

18、猖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在对海婴的教育中,他主张“理解孩子”、“解放孩子的天性”、“顺其自然”的教育方针。鱼丸子事件中,鲁迅认为“孩子所说的话,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做到了与孩子平等对话,尊重、理解孩子。而我们的家长,强迫我们上补习班,不懂得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像极了本文中的“父亲”。所以家长们应该像鲁迅先生6学习,理解、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解析】【6 题详解】根据名著阅读朝花夕拾的积累填写即可。“为人公正,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的”是藤野先生;“身材高大,眼球白多黑少,追求自由

19、而终归无法实现理想的同乡”叫范爱农;“大字不识,却为鲁迅买来了山 海经”的是阿长。【7 题详解】阅读文章,筛选信息,梳理“我”的心理变化。文中第(6)段中“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我笑着跳着”可见我很高兴;第(9)段中“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可提取“忐忑”一词;“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可见我的扫兴、着急;最后“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感到兴致索然了。【8 题详解】由第一句中父亲的神态“慢慢地说”和后来要求我背书可以分析,父亲这时是平静而又严肃的;由第三句:

20、“不错”表示父亲对我的赞许,“父亲点着头”说明父亲见儿子背会了书,心理感到欣慰与满意。重音是指朗读或说话时,需要强调突出的词、短语,或者某个音节。五猖会记述的是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父亲对我要求严厉,而且专制,揭示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父亲所说的“给我读熟,背不出, 就不准去看会”这句话中“不准”要重读。【9 题详解】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 事物的 xx 特点。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

21、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将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比作“蟋蟀在深秋夜里的鸣叫声”,明显是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 地表现出“我”当时急躁又不能反抗、无可奈何的心理。【10 题详解】7考查段落情节作用及写作手法的分析。五猖会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渲染赛会的盛大、热闹场面,突出赛会对孩子的吸引力,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 孩子天性的扼杀。据此理解作答。【11 题详解】此题考查对

22、文章内容、材料的个性化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阐述。在答题时可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结合文中父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与材料中鲁迅的 “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 ”“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鲁迅基本上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教育方针。”“对于孩子的教育,一是理解二 是指导三是解放: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从父母应尊重、理解孩子的角度谈论即可。12.古诗文阅读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名词之美:“枯藤”、“老树”

23、“昏鸦”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风萧瑟的凄寒之感。色彩之妙:“夕阳”让人联想淡黄色的微光笼罩大地,晦暗的色彩更衬托出游子漂泊的孤独和哀愁。天净沙秋 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 名词之美:_2 色彩之妙:_8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秋思的阅读方法,自读 天净沙秋,完成赏析。【答案】(1). (1)“孤村”、“落日”、“残霞”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日萧瑟的寂寥之感。(2).(2)“青山绿水”让人联想到碧绿的“生机”铺满大地,和谐美好,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答“白草”、 “红叶”、“黄花”这几处色彩的词也可,联系色彩,烘托愉悦

24、心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抓住诗歌的重要词句、具体内容、思想情感、手法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品味分析。天净沙秋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后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

25、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这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仿照天 净沙秋思的赏析,据此拟写即可。【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9 也。【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 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13. 为句中加点字选择

26、最合适的义项。原文尝月下戏若令月中无物义项a.曾经 b.经历 c.品尝,辨别滋味a.好像 b.你 c.如果正确选项1 _2 _不然a.的样子 b.这样 c.然而,可是 _14. 选出与“人语之曰”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学而时习之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曲肱而枕之 d. 日月之行15. 翻译文中划线句。(1)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16. 言语,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甲文和乙文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请结合选文,说 说谢道韫和徐孺子的回答有何共同的“妙处”?【答案】13. (1). a(2). c(3). b14. d1

27、5. (1)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样子像什么?”(2)比如人的的眼睛中有瞳仁,如果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明亮。16. 作答时都运用修辞,形象生动。谢道韫运用比喻,将“雪”比作“柳絮”,既表现出雪的轻盈,又有美的意境,形、神、韵兼备;徐孺子面对别人的提问,不是直接回答,而是运用类比,从月亮联想到眼睛, 将月中物比作眼睛中的瞳仁,生动形象,从而使提问者明白。【解析】【13 题详解】考查解释文言词语。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10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尝月下戏”意思是“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所以“尝

28、”解释为“曾经”;“若令月中无物”意思是:如果月亮里什么也没有,由此“若” 应解释为“如果”;“然”是“这样”。【14 题详解】“人语之曰”中的“之”是代词,指徐孺子。a.代词,指前面学习的东西。b.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 业。c.代词,指代手臂。d.结构助词,的。d 项用法不同。【15 题详解】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本题注意:何 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16 题详解】结合言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谢道韫: 谢道韫的“

29、善言”体现在她用柳絮喻雪,使用比喻的修辞,既贴切又有意蕴,写出了雪的轻盈、美感和诗意,足见她的才气。 徐孺子:徐孺子的“善言”体现在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通过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类比来告诉提问者他的答案, 机敏有趣。据此理解作答。参考译文:徐家有个孩子,年方九岁,曾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月亮里什么也没有,他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呀?”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 明了。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面对温晴暖和的济南冬日,老舍想说:“谢谢你,济南!”面对强忍病痛,悉心照料自己的母亲,史铁生想说:“谢谢你,母亲!”面对耐心善良,给自

30、己带来光明和希望的莎莉文老师,海伦凯勒想说:“谢 谢你,恩师!”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多值得我们铭记和感谢的人、事、物请以“谢谢你,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500 字;(5)不得套写,抄袭;(6)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谢谢你,妈妈母爱像绵绵的细雨,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母爱像红红的太阳,在严冬中为我送来丝丝暖意;母爱像温暖的11火炉,融化我心中坚硬的寒冰。是的,在我成长的历程中,从学习到生活,从生活到娱乐,处处都烙下妈 妈的印记。记得那一次,我和妈妈到公园骑单车。一来到公园,我就迫不及待地跨上单车,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了。我兴奋的劲头还没过,就听见妈妈大喊:“小心”“啪-”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重重的摔在地上。因为转弯转得太急了,我就失去平衡而被摔倒。妈妈连忙跑过来,问:“怎么样了?有没有摔伤啊?”“没有”,我咬紧牙关回答。但看到脚上因擦破皮而流出血后,妈妈连忙弯下腰,吃力地背我回到停车场- 趴在妈妈温暖的背上,我顿时忘了脚疼,那时我真想说:“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