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初中期末考 试质量分析报告根据区教育局得工作安排,我区于 7 月 26 日29 日对全区初中七、 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业评价考评,经过紧张而有序得工作,本项评价工作已 基本完成。为认真总结经验,现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一、组织实施:1、 命题原则:(1) 能针对基础知识得落实状况进行定量考查,覆盖面广而实。(2) 特别注重考查学生课内知识得运用能力与适度应用知识能力得迁移, 考查面全而活。(3) 特别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加以引导、深化、考查目标细而 精。2、 试题整体特点:(1) 试卷题目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创新性、灵活性得特点。

2、(2) 题型较多,覆盖面极广,题量适中,难易程度 7:2:1 数据文本知 识对课题,信息知识,有机结合期中前后知识考查点比例为 3:7,避免了繁、 难、偏、旧得试题。(1) 倾向于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得考察。(2) 各科满分 100 分,七年级总分 700 分,八年级总分 800 分。七 年级由区教研室供题,八年级由市教研室供题。3、 考试组织:1 教育局加大力度,进行严格质量监控。2 考试组织城市各学校、乡镇各联校“推磨”监考,教育局人员下各 点巡视把关。3 阅卷分五片:河东南北片、河西南北片、城市中学片由教师集中阅 卷,各片“推磨”交流,统一登分由教研室进行成绩汇总。二、基本情况:参加本

3、次质量检测得学生一共有 19348 人,其中七年级 9570 人(城市 3472 人;乡镇 6098 人;八年级 9775 人(城市 4133 人,乡镇 5462 人) 。对 全区得 39 所初中学校从各单科均分及格率进行了统计,对总均分与总及格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两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农 村河东北片河东南片河西北片河西南片最高单位数分值 乔李 23、62% 县底二中 42、73% 晋阳 48、44%河底 32、70%最低分值2、30%17、54%8、41%11、16%(一) 七年级:1、 总均分七年 级:城市均分:426、6 分城市:高于均分得有:四中:458、13 分八中:442、7

4、3 分六中:430、21 分最高单位数分值最低分值河东北片:乔李初中 348、27 分 262、14 分河东南片:县底二中 369、09 分 321、67 分河西北片:晋阳学校 413、63 分 278、54 分河西南片:河底初中 382、05 分 303、16 分 总及格率:城市:平均及格率 55、46%。高于城市及格率得有:四中 66、64% 八中 60、39%;六中 60、09% 。 (二)八年级:1、 总均分城市:平均分为 512、49 分高于城市全区平均线:四中 553、26 分八中 545、37 分农村最高单位数分值最低分值河东北片: 河东南片: 河西北片: 河西南片:段店 418

5、、27 分 78、86 分 县底二中 511、73 分 389、54 分 杨家坡 446、28 分 341084 分 刘村三中 492、69 分 372、98 分2、 总及格率:城市平均及格率 63、07%城市:高于城市平均及格率得有:十二局 81、48%; 四中 73、69%农 村最高单位数分值最低分值河东北片: 河东南片:尧庙 30、69 % 13、41% 县底二中 67、32% 14、64%河西北片: 河西南片: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杨家坡 36、92 % 9、09% 刘村三中 57、41% 14、66%(二) 四项指标整体排队: 七年级八年级城市:四中、八中、六中四中、八中、六中河东

6、北片:乔李、段店河东南片:县底二中、县底一中 河西北片:晋阳、杨家坡 河西北片:河底、刘村三中段店、乔李 县底二中、尧庙 杨家坡、晋阳 刘村三中、金殿三中三、主要成绩:从本次测试成绩瞧,我区得基础教育已取得了一定得成绩,课改后我区 得基础教育大大前进了一步。取得得成绩就是显著得。1、 各校、大校给我区教育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四中、八中、六中。 2、 各学校重视了课改工作,坚定不移抓课改做得好,做得细。3、 狠抓了常规教学,持之以恒抓常规管理,四中教案检查,县底联校 工作有声有色。4、 农村部分学校成绩优于城市学校,如:县底二中、县底一中、晋阳、 杨家坡、河底、刘村二中。5、 研究教法,六中、四中

7、、县底、尧庙、五中得课题研究。八中,餐桌式小课堂、学讲稿教学实验。6、 关心学困生7、 强化落实8、 有效管理9、 师资培训1 青年教师培训(六中)2 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素质3 课标学习,理解4 教材内容落实10、农村山区学校成绩优异,县底二中、杨家坡、刘村三中、河底、晋 阳。四、主要问题:1、 整体情况不乐观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本次测试题目不就是很难,但整体成绩不够理想。 总均分在及格以上:七 年级(420 分)达及格得只有:四中、八中、六中(三所)八 年级(480 分)达及格以上得有:四中、八中、六中、钢中、五中、 县底二中、刘村三中(7 所) 总及格率达 50%以上得:七 年级:四中、

8、八中、六中(3 所)八 年级:四中、八中、六中、钢中、五中、十二局、冶建、县二中、刘 村三中(9 所)及格率低于 20%得学校,七年级 16 所;八年级 11 所。2、 学校之间差异较大 农村、城市差异大,发展不均衡七年级 第一名比较城市农村相差总均分:458、13 分 413、63 分 44、50 分 及格率:66、64% 48、44% 18、20%八年级第一名比较城市农村相差总均分:553、26 分 511、73 分 41、53 分 及格率:81、48% 67、32% 14、16% 城市之间差距七年级 第一名最后一名相差总均分 458、13 分 262、14 分 185、99 分 及格率:

9、 66、64% 0 66、64%八年级第一名最后一名相差总均分 553、26 分 230、50 分 322、76 分 及格率 81、48% 0 81 、48% 农村学校之间差距(区域比较)七年级:均分 第一名 最后一名相差河东北片 348、27 分 262、14 分 86、13 分 河东南片 396、09 分 321、67 分 74、42 分 河西北片 413、63 分 278、54 分 135、09 分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河西南片 382、05 分 303、16 分 78、89 分八年级及格率第一名最后一名相差河东北片 30、69% 13、41% 17、28%河东南片 67、32% 14

10、、46% 52、86%河西北片 36、92% 9、09% 27、83%河西南片 57、41% 14、66% 42、75%3、 重视中考考试科目,轻视中考非考试科目 数学、语文、外语成绩较好,课时多;其它课成绩差,课时少。 考试科目有专任教师,其它科目有兼代现象,农村尤为突出。 考试科目教师学历高,经验多,且专业,其它科目教师学历低,经验少,且不专业。4、 班容量过大5、 学生差异大,学困生关注不够,有得学生部分学科为个位数,不及 格学生大有人在。五、造成问题得原因:1、 违背教学规律1 办学条件落后,主要表现在:教学资源设备,仪器配备不足,绝大 多数学校没有供学生学习得课外资料、图片室、信息技

11、术缺乏,好多理科实 验不能开设,有条件得学校使用率很低,或者不使用。2 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民办转正、后取学历者过多,专业知识功 底薄弱,文化知识结构单一,很难适应课改要求,教师终身学习得意识不强。3 教学理念落后,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还没有真正得体现,学生得积 极性、主动性不能很好发挥,学生被动学习状况没有得到改变。4 薄弱学科课程不能按国家要求开设,农村绝大多数初中学校没有专 职历史、生物、地理教师,课程实施质量不高。2、 陈旧得观念,制约学校办学水平提高。1 把升学与育人分割。2 关注少数优秀生学习风气不浓。3、 规模轨制过大,就是教学质量得屏障。 规模轨制过大,造成管理不到位,教学落实

12、不到位,不利于营造学 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得环境,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得改变与师生得交流, 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规模轨制过大,教师负担加重,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水平提 高,同时引出得低学历、低学力得青年教师引入使教学成绩整体下滑。4、 教学管理功不能有效发挥。1 校长深入教学实际中,缺乏对教学实践得感悟性思考,事务型多, 研究型少,理论与实践脱离,不能对教学有效指导。2 教学常规管理,依停留在对结果得检查与考评上,没有树立全过程 教学观忽视对教学全过程得工作质量管理,没有过程就没有质量,细节决定 成败。3 对教师得教学工作没有系统、科学得评价办法,管理不能促进教师 自

13、我构建、反思与发展,对教师得评价随意性强,人为性强,内容单一,方 法简单,不能极大得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5、 教法落后,教学效率不高。1 教师对课堂缺乏深刻理解,不能驾驭教材,知识与技能目标不能实 现2 教师独霸课堂,讲得时间远远大于学得时间,不给学生思维得空间, 忽视学生得主体作用。3 教师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4 教师得教学目标,定位在我要讲哪些知识,学生应该记忆哪些知识, 只关注书不关注人,缺乏兴趣培养。5 教师对有效得课堂资源缺乏整合,还停留在“一根粉笔,一张嘴” 得时代课容量小效率不高6、 教研意识不强,教学研究流于形式。1 学科教研活动仅停留在教学进度与习题讲座上,缺乏对课

14、标得理解, 对学生关注不够,集体教研有时间无内容,有形式无结果。2 学科教研对学生作业,练习题考评价值与功能研究不深入,随意性 强,不能做到分层优化。3 教研课题选择“假、大、空”不能针对学校得实际问题与教师个人 问题。4 学校对“校本教研”机制得建立,实施缺乏深层次研究,学校缺乏 管理制度得支撑。7、评卷过程中,评卷标准得把握也造成失分得一个原因。总之,成败在课堂,在课改初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a , 成在教师,败在管理b , 成在求实,败在形式c , 成在用心败在粗心d , 成在结构优化,败在缺乏方法e , 成在整体推进,败在孤单深入。六、建议:1、 认真反思,深化教学管理,狠抓过程落实。2、 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 优化集体备课2 加强课题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提升,促教师自我 反思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