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 GMP-重大101108.ppt_第1页
药事管理 GMP-重大101108.ppt_第2页
药事管理 GMP-重大101108.ppt_第3页
药事管理 GMP-重大101108.ppt_第4页
药事管理 GMP-重大101108.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MP讲座Y061010,讲解人:杨善彬 执业药师(96004) 高级工程师(药厂工作13年) 教授 (0051984),为什么要 GMP?,看昨天:,亮菌甲素注射液,为什么要 GMP?,广东省卫生厅此前确定当地已有9名病患的死亡与“亮菌甲素”假药的使用有直接关系,其中5人在医院死亡、4人出院后死亡。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张冀湘介绍,齐二药购入的药用辅料“丙二醇”实际为“二甘醇”。 齐二药生产和质量管理混乱; 检验环节失控; 检验人员违反GMP有关规定,将“二甘醇”判为“丙二醇”投料生产; “二甘醇”在病人体内氧化成草酸,导致肾功能急性衰竭。 Give Money Please,

2、为什么要 GMP?,再看:,为什么要 GMP?,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孙鹏丽介绍,初步可以断定哈尔滨6岁女孩刘思辰是由于注入了批号为06062602的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而导致死亡的。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8月5日16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涉及安徽华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81例,涉及10个省份,其中有3例死亡病例报告。,为什么要 GMP?,还看: 美容凝胶 30万人陷维权之困,为什么要 GMP?,历史上的药物灾难: 1,消毒药导致“蓝色人”,1900 1940 年,欧美

3、各国发现有些病人被阳光照射到的皮肤呈蓝色 起因是这些病人使用了硝酸银等消毒药物,为什么要 GMP?,历史上的药物灾难: 2,金盐危害 上世纪 20 年代出现的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金盐”,给病人造成皮疹、肝肾功能损害及粒细胞缺乏等危害。 3,汞中毒 许多儿童患怪病,症状为盗汗、手足发红并剧痛、口腔发炎、脱酸及烦躁不安,少数儿童不明不白地死去,后经查实,是那些治疗皮肤病的汞类药在作怪,为什么要 GMP?,历史上的药物灾难: 4,二硝基酚造成白内障 二硝基酚是 30 年代使用的一种减肥药,欧美国家有上百万的肥胖妇女因服用此药减肥变成白内障患者。 5,孕激素导致阴阳人 50 年代,美国发现许多女孩子的

4、生殖器官发生男性改变,后来查实,这是母亲在孕期服用当时认为无害的孕激素保胎造成的后果。,为什么要 GMP?,历史上的药物灾难: 6,二碘二乙基锡中毒 1951 年,法国 270 名疥疮患者因服用二碘二乙基锡而出现头痛、呕吐、虚脱、失明等症状,其中 110 名死亡。 7,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 50 年代,美国推出降低胆固醇的新药三苯乙醇,千余人服用此药患了白内障。,为什么要 GMP?,历史上的药物灾难: 8,“反应停”导致怪胎 60 年代,德国发现许多孕妇生下没有手、脚的怪胎,后来发现这是由于孕妇服用了治疗妊娠反应的药物“反应停”而引起的。 9,乙烯雌酚引起阴道癌 。,反应停 事件,上世纪60年代

5、前后:原联邦德国格仑南苏制药厂生产了一种声称治疗妊娠反应的镇静药Thalidomide(又称反应停、沙利度胺、肽咪哌啶酮)。 欧、日至少28个国家用该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 “孕妇的理想选择”(当时的广告用语) 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用过“反应停” 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 受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海豹肢畸形”,反应停 事件原因,、 “反应停”未经过严格的临床前药理实验; 、生产该药的格仑南苏制药厂虽已收到有关反应 停毒性反应的100多例报告,但都被他们隐瞒下来; 、在17个国家里,反应停经过改头换面隐蔽下来,继续造成危害。,

6、GMP的诞生,1962年: 世界第一个GMP于1962年10月10日诞生在美国 (1963年生效) 1969年: WHO颁布GMP,标志着GMP的国际化 . 1971年,英国颁布GMP . 1972年,欧共体颁布GMP 。1975年: 验证(Validation)引入GMP 。1975年:日本颁布GMP(1980年实施),GMP在中国,1982年:由当时负责行业管理的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订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本) 1985年:经修改,由原国家医药管理局作为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推行本颁发 由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等编制了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1985年版),于当年12月颁发 1988年卫生部颁布药品

7、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 199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等颁布了修订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建立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并于1999年6月18日颁发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2004年6月30日起,未经过GMP认证的药厂不能生产药品。,何为GMP?,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中国大陆) 优良药品制造标准 (中国台湾),何为GMP?,GMP要求在机构、人员、厂房、设施设备、卫生、验证、文件、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与回收、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自检等方

8、面都必须制订系统的、规范化的规程,通过执行这一系列的规程,藉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 五防: “防止不同药物或其它成份之间发生混杂”; “防止由其它药物或其它物质带来的交叉污染”; “防止差错与计量传递和信息传递失真”; “防止遗漏任何生产和检验步骤的事故发生”; 防止任意操作及不执行标准与低限投料等违章违法事故发生。,何为GMP?,GMP系统,GMP的三大目标要素,、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防止对药品的污染和降低质量 、建立保证高质量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GMP 分类,GMP分类 (1)从GMP适用范围分类: 具有国际性质的GMP: 如WHO的GMP; 北欧七国自由贸易联盟制定的PIC-

9、GMP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GMP等。 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GMP: 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GMP; 美国FDA颁布GMP 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险部颁布GMP 日本厚生省制订的GMP等。 工业组织制订的GMP: 如美国制药工业联合会制订的,标准不低于美国政府制定的GMP; 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订的GMP实施指南,甚至还包括药厂或公司自己制订的。,GMP 分类,(2)从GMP制度的性质分类: 将GMP作为法典规定。如美国、日本、中国的GMP。 将GMP作为建议性的规定,有些GMP起到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指导作用,如联合国WHO的GMP。 实践证明,GMP是行之有效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对保证药

10、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几个观念,1,在所有影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的! 2,质量是设计、生产出来的, 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3,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GMP内容,1,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Man): .两个机构不能少:生产管理部 质量管理部 .生产部与质量部负责人: ,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 不得互相兼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 Man),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 : :药品管理法等法规 :

11、标准操作规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 :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 :行业经验交流与讲座,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 :药品管理法等法规 :标准操作规程(SOP) :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 :行业经验交流与讲座,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 Man),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 Man),生产人员卫生要求: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经检查后,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皮肤病者一律调离岗位,不得从事药品生产; 生产人员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换洗衣服,保持个人卫生; 每日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戴好清洁、完好、

12、符合不同生产区域工装要求的工衣、工鞋、工帽; 工作前要将手洗干净,生产人员不得佩戴首饰,不得涂抹化妆品; 离开工作场地时,必须脱掉工衣、工鞋、工帽。,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人, Man),.员工着装:,10万级以下,一般生产区,质监员,万级以上,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 制药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 制药用设备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316L) 制药设备所用不锈

13、钢的材质: 普通不锈钢,由铬、镍、钛组成(1Crl8Ni9Ti)含碳量稍高; 304L不锈钢,由铬、镍、钛组成(0Crl8Ni9Ti)含碳量次之; 316 L不锈钢,由铬、镍、钛、钼组成(00Crl8Ni9TiMo)含碳量较低。,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设备润滑的“五定”是: 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人 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 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设备使用维护工作的“四懂”: 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 设备使用维护工作“三会”: 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空气净化系统: 进入洁净区的空气,经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器过滤

14、,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洁净级别。由于高效过滤器可以滤除1m(微米)的尘埃粒子,对细菌的穿透率为10-6,所以通过高效过滤器的空气,可视为无菌。,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洁净区表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墙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积聚和便于清洁。,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洁净室(区)的管理需符合以下要求: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必须按要求进行更鞋、更衣、洗手、消毒手后,始可进入洁净室(区)内。对于洁净室

15、(区)内人员数量应严格控制。其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对经批准进入洁净室(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并登记备查;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合理; 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 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清洁卫生工具,卫生工具要存放于专设的洁具间内; 洁净室(区)在静态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数必须符合规定,应定期监控动态条件下的洁净状

16、况; 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可循环使用,并适当补入新风,对产尘量大的工序,回风应排出室外,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空气净化系统应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室内消毒与地漏清洁均应有记录; 生产工具、容器、设备、生产成品、中间产品,均定置存放,并有状态标记。 个人卫生严格按照生产人员卫生要求严格执行。,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洁净厂房,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洁净环境下的设备,高标准的生产设施(机,Machine)净化级别,一般净化参数 换气次数:100000级15次/h;10000级20次/h

17、;100030次/h。 压差:洁净区相邻房间5Pa;洁净区与外界10Pa 平均风速:100级0.30.5m/s; 温度 冬季16;夏季 26;波动2。湿度4565;GMP粉剂车间湿度在50左右。噪声65dB(A); 新风补充量是总送风量的1030; 照度300Lx,周全的物料控制(料,Materials),药品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口原料药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 药用质量标准:,药典标准; ,局颁(部颁)标准; ,其他符合药用标准 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 ,周全的物料控

18、制(料,Materials),.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 供应商质量审计:,质量保证体系 ,生产设施与质量管理 ,产能与供应保证 供应商相对固定,但不能唯一.,周全的物料控制(料,Materials),.物料流程 供应商审计-采购-验收-预入库-检验-正式入库-出库 仓储区可设取样室,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仓库里物料状态标志: a、待验,用黄色标志; b、合格,用绿色标志; c、不合格,用红色标志; 物料流转中须双人复核、签字,周全的物料控制(料,Materials),.物料储存 对温度、湿度

19、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的条件贮存。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他原料;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复验。物料储存期内均应规定定期复验制度。如有特殊情况则及时复验。易燃易爆毒性大、腐蚀性强的危险品,储于符合消防要求的专用的危险品库中,并有防火安全设施。 库房五防设施: 防鼠类鸟类等动物、防虫、防霉潮、防火、防盗,周全的物料控制(料,Materials),.包材管理: ,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的保管、领用的要求专人、专柜、专锁管理: 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

20、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或残损标签应有专人负责,计数销毁,由QA进行监督销毁。 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均应有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核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对于不合格印刷包材,必须就地销毁,否则,一旦流失,会造成严重后果 。,周全的物料控制(料,Materials),物料管理: “三不”原则:,不合格物料不准使用 ,不合格中间物料不准流入下工序 ,不合格产品不准出厂 不合格物料处理:专区隔离暂存 明显标示(红色) 限时销毁或退货 复核、记录 帐、卡、物一致 原则

21、 先进先出、近期先出原则 复核记录原则,周全的物料控制(料,Materials),仓库与物料,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总则: 方法属先进(验证) 合适的 执行有规范(SXP) 标准的 作业有记录(凭证) 可查的,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验证(Validation) 定义: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内容:(1). 空气净化系统验证 (2). 工艺用水系统验证 (3). 生产工艺及其变更验证 (4). 设备清洗验证 (5). 主要原辅材料变更验证 (6).无菌药品生产中灭菌设备验证 (7). 药液滤

22、过及灌封系统的验证 (8).其他认为需要的验证,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质量管理的历程: 逐一检验(事后管理) 抽样检验(事后管理,统计方法) 过程监控(全面质量管理,TQC) 验证的目的 :证明药品的生产过程是正确的,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可行的,并证明这一生产过程是准确和可靠的,且具有重现性,能保证最后得到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验证的一般程序: 建立验证小组 提出验证项目 制定验证方案 组织实施 审批验证结果和报告,文件保存,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验证方案 内容: 验证目的 验证项目和日期 方案批准人 厂房设施设备的安

23、装鉴定报告 每一工序的验证报告(目的、方法、工艺规 程、质量标准、取样方法和检验规程、仪器校正记录、试验原始数据、验证小结等) 产品验证报告(三批) 评价和建议 再验证的时间安排 验证证书,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验证专题 : 厂房验证 : 设计确认DQ (Design Qualification) 划区原则 、洁 污分流、人物分流 、有Exit door 、尽量减少污染的原则 、材料要求 安装确认IQ(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施工安装的文件齐全 、过滤器检漏 、安装后的边框扫描抽检合格报告 运行确认OQ(Operational Qualifica

24、tion)通风机的风量及转数的检测报告 、各室风量和平衡记录 、室内静压的调整记录 、过滤器的检漏记录 性能确认PQ(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换气次数 、风速、压差、洁净度级别、温度、RH、Lx、Db、新风量、菌浓(沉降菌)。选测项目:自净时间、气流流型、流线平行度。,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公用工程及介质验证 空调净化系统 工艺用水系统 原水水质报告 纯水的制备过程 注射用水的制造过程 贮存方法 (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输送系统,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设备验证(安装确认) .计量校验、

25、检验方法的验证(验证重点是无菌室、无菌设施、分析测试方法、取样方法、热源测试、无菌检验、检定菌、标准品、滴定液、实验动物以及仪器等,应进行有效的验证,并有书面记录 ) .工艺验证(确认工艺是有效的、可重现的 ) .清洁验证 (验证按清洁规程清洁,能够满足清洁的要求 ),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规程 管理规程 SMP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操作规程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SMP范例:无菌间规章制度文件编号:LABOPXJ007第1页,共1页版本:1

26、生效日期:2004-04-20 ,每一个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无菌观念,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在无菌室内必须戴帽子、口罩,进行无菌操作。,每天早上8:008:30用紫外线消毒或在凌晨4-6点用多功能机消毒2小时,每月检查一次紫外灯的无菌效果。,无菌室内各种废弃物品必须煮沸消毒。,实验完毕后,用含氯制剂1000mg/L消毒桌面、地面。 编写: 审核: 批准:批准日期:2004年4月20日,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SOP范例:超净工作台操作规程文件编号:LABOPXJ016第1页,共1页版本:1生效日期:2004-04-20 1. 目的: 规范净化工作台操作。2. 适用范围:本实验方法适用

27、于微生物检验中净化工作台操作。3. 检验人员职责:负责此仪器操作者4. 操作规程4.1 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50分钟开机,同时开启紫外杀菌灯,处理操作区内表面积累的微生物,30分钟后关闭杀菌灯(此时日光灯即开启),启动风机。4.2 对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需对工作台和周围环镜先用超静真空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再采用药物灭菌法或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4.3 操作区内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保持工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4.4 操作区内尽量避免作用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4.5 操作区的使用温度不可以超过60。 编写: 审核: 批准:批准日期:2004年4

28、月20日,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凭证 生产指令 取样指令 流水通知单 状态标示 批生产记录 批包装记录 批检验记录 产品检验报告等,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批生产记录的内容: 产品名称 生产批号 生产日期 有关操作与设备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 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 生产过程的监控记录 特殊问题记录,先进严谨的管理方法(法,Method),批包装记录的内容: 批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 印有批号的标签; 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 已包装产品的数量; 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

29、; 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 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卫生洁净的环境(环,Environment),外环境 药厂厂址不宜选择的环境: .闹市区 .铁路线旁 .公路主干道旁 .飞机场附近 .垃圾场附近 .其它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的地方,卫生洁净的环境(环,Environment),优美厂房,卫生洁净的环境(环,Environment),厂区环境的卫生要求: 厂区环境清洁整齐,无杂草和积水、无蚊蝇孳生地,空气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大气标准; 生产区、生活区、辅助区分开,人流物流适当分开; 厂区内无废物和垃圾,厂区外的垃圾站必须远离生产区,有隔离消毒措施,并及时清运,不对厂区环境造成污

30、染; 厂区内的卫生设施要清洁、通畅,无堵塞物及排泄物,由专人及时清扫、消毒; 厂区内车辆及其他物品须放在规定区域,不得在其他地方任意堆放.,卫生洁净的环境(环,Environment),一般生产区卫生要求: 门窗、玻璃、墙面、顶棚应清洁,无灰尘,地面应平整,无积水、杂物。建筑结构设施洁净完好,设备、管线排列整齐并包扎光洁,无跑、冒、滴、漏现象,有定期清洁、维修的记录; 生产用工具、容器、设备按规定放置,按规程清洁; 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分类定点码放,有防尘措施,有明显的状态标记; 楼道、走廊、电梯间不能存放物品,保持通畅、清洁; 生产场所无非生产用品,不在生产场所内吸烟、吃东西、睡觉、会客,

31、不晾晒工装。,卫生洁净的环境(环,Environment),生产人员卫生要求: 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经检查后,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皮肤病者一律调离岗位,不得从事药品生产; 生产人员应经常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甲、换洗衣服,保持个人卫生; 每日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戴好清洁、完好、符合不同生产区域工装要求的工衣、工鞋、工帽; 工作前要将手洗干净,生产人员不得佩戴首饰,不得涂抹化妆品; 离开工作场地时,必须脱掉工衣、工鞋、工帽。,卫生洁净的环境(环,Environment),4M1E,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1),*0301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

32、,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0302是否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是否能正确履行其职责。 *0402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负责人是否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细菌学、病毒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医学、药学等),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确保在其生产、质量管理中履行其职责。 *0501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0502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互相兼任。 *0

33、602企业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是否经过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培训。 *0606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0901厂房是否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进行合理布局。 *1206原料药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与生产环境有交叉影响时,其检验场所是否设置在该生产区域内。 *1209中药材的库房是否分别设置原料库与净料库,毒性药材、贵细药材是否分别设置专库或专柜。,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2),*1501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是否经过净化,洁净室(区)是否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 *1504非无菌药品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

34、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回风。 *1601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是否密封。 *1603非无菌药品空气洁净度等级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1604非创伤面外用药制剂及其特殊的中药制剂生产厂房门窗是否能密闭,必要时有良好的除湿、排风、除尘、降温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是否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1605用于直接入药的净药材和干膏的配料、粉碎、混合、过筛等厂房门窗是否能密闭,有良好的通风、除尘等设施,人员、物料进出及生产操作是否参照洁净室(区)管理。 *1801洁净室(区)的水池、地漏是否对药

35、品产生污染,100级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地漏。 *1902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是否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1903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置缓冲设施,洁净室(区)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 *2001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是否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分装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是否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是否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3),*2002生产-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是否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2101避孕药品生产厂房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是否分开,

36、是否装有独立的专用空气净化系统。生产性激素类避孕药品的空气净化系统的气体排放是否经净化处理。 *2102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是否避免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不可避免与其他药品交替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时,是否采用有效的防护、清洁措施和必要的验证。 *2201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加工或灌装是否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 *2202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

37、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贮存是否严格分开。,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4),*2203不同种类的活疫苗的处理及灌装是否彼此分开。 *2204强毒微生物操作区是否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是否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是否循环使用。 *2205芽胞菌制品操作区是否与相邻区域保持相对负压,是否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排出的空气是否循环使用,芽胞菌操作直至灭活过程完成之前是否使用专用设备。 *2206各类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涉及高危致病因子的操作,其空气净化系统等设施是否符合特殊要求。 *2207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特定活生物体阶段的设备是否专用,是否在隔离或封闭系统内进行。 *2208卡介苗生

38、产厂房和结核菌素生产厂房是否与其它制品生产厂房严格分开,卡介苗生产设备要专用。,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5),*2209炭疽杆菌、肉毒梭状芽胞杆菌和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制品是否在相应专用设施内生产。 *2211生物制品生产的厂房与设施是否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存在潜在污染。 *2212聚合酶链反应试剂(PCR)的生产和检定是否在各自独立的建筑物中进行,防止扩增时形成的气溶胶造成交叉污染。 *2213生产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检测试剂,在使用阳性样品时,是否有符合相应规定的防护措施和设施。 *2214生产用种子批和细胞库,是否在规定贮存条件下专库存放,是否只允许指定的人员进入。 *2215

39、以人血、人血浆或动物脏器、组织为原料生产的制品是否使用专用设备,是否与其它生物制品的生产严格分开。 *2216使用密闭系统生物发酵罐生产生物制品可以在同一区域同时生产(如单克隆抗体和重组DNA制品)。 *2217各种灭活疫苗(包括重组DNA产品)、类毒素及细胞提取物,在其灭活或消毒后可以与其他无菌制品交替使用同一灌装间和灌装、冻干设施。但在一种制品分装后,是否进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清洁消毒效果是否定期验证。,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6),*2218操作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是否在专门的区域内进行,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2219有菌(毒)操作区与无菌(毒)操作区是否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来自

40、病原体操作区的空气是否循环使用,来自危险度为二类以上病原体的空气是否通过除菌过滤器排放,滤器的性能是否定期检查。 *2220使用二类以上病原体强污染性材料进行制品生产时,对其排出污物是否有有效的消毒设施。 *2501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是否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2701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或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是否与生产要求一致,是否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7),*2801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室是否与药品生产区分开。 *3001实验动物房是否与其它

41、区域严格分开,实验动物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3002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室、质量检定动物室是否与制品生产区各自分开。 *3003生物制品所使用动物的饲养管理要求,是否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定。 *3102无菌药品生产用灭菌柜是否具有自动监测、记录装置,其能力是否与生产批量相适应。,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8),*3204无菌药品生产用过滤器材是否吸附药液组分和释放异物,是否禁止使用含有石棉的过滤器材。 *3208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是否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3401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是否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 *3402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是否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

42、和污染,储罐的通气口是否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是否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保温循环。 *3403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是否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是否避免死角、盲管,是否规定储罐和管道清洗、灭菌周期。 *3404生物制品生产用注射用水是否在制备后6小时内使用;制备后4小时内灭菌72小时内使用。,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9),*3501用于生产和检验的关键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是否有明显的合格标志,是否定期校验。 *3606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病原体的物品和设备是否与未用过的灭菌物品和设备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43、。 *3803原料、辅料是否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别存放,并按批取样检验。 *3901药品生产所用物料是否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902进口原料药、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否具有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或进口药品批件,是否符合药品进口手续,是否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10),*3903非无菌药品上直接印字所用油膜是否符合食用标准要求。 *390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是否经过批准。 *4004鲜用中药材的购进、管理、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4101物料是否从符合规定的供应商购进并相对

44、固定,供应商的资质证明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情况、购买合同等档案是否齐全。 *4103生物制品生产用物料是否向合法和有质量保证的供方采购,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与之签订较固定供需合同,以确保其物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4201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是否严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是否专区存放,是否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如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是否能确保不合格物料及不合格产品不放行。 *440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包括药材)的验收、贮存、保管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4402菌毒种的验收、贮存、保管、使用、销毁是否执行国家有关医学微生物菌种保管的规定。,GMP认证检查中的重

45、点项目(11),*4601药品标签、说明书是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 *4602标签、说明书是否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4603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是否按标签管理。 *4703标签是否计数发放,由领用人核对、签名。标签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是否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剩余标签是否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 *4904原料药生产更换品种时,是否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在统一设备连续生产统一品种时,如有影响产品质量的残留物,更换批次时,是否也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 *5002在含有霍乱、鼠疫苗、免疫缺陷病毒(HIV)、乙肝病毒等

46、高危病原体的生产操作结束后,对可疑的污染物品是否在原位消毒,并单独灭菌后,方可移出工作区。 *5302无菌操作区人员数量是否与生产空间相适应,其确定依据是否符合要求。,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12),*5701药品生产验证是否包括厂房、设施及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和产品验证。 *5702药品生产过程的验证内容是否包括空气净化系统、工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及其变更、设备清冼、主要原辅材料变更。 *5703无菌药品生产过程的验证内容是否包括灭菌设备、药液滤过及灌封(分装)系统。 *5801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是否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5802企业是否建立变更控制程序,影响质

47、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变更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时,是否进行再验证。 *5901是否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验证数据是否真实完整,验证工作完成后是否对验证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 *6201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是否包括:品名、剂型、处方和标准批量,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贮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6302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有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GMP认证检查中的重点项目(13),*6303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有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计划、原始数据和分析汇总报告。 *6304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有批检验记录。 *6505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是否明确,是否有责任人签名。 *6601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是否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是否按规定程序执行。 *6602生物制品是否严格按照中国生物制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