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Soil basic characteristics,2-4 土壤的结构性与孔隙性,2-2 土壤交换吸收性能,2-土壤酸碱反应,2-5 土壤的通气性,2-6 土壤热状况,2-3 土壤养分,2-1 土壤的酸碱反应,土壤酸碱性反应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反应,大多数在pH4.58.5之间。在地理分布上有“东南酸西北碱”的规律性。大致可以长江为界(北纬33),长江以南的土壤为酸性或强酸性,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我国土壤的酸碱性南北差异很大,一、土壤酸性(Soil acidity) 由土壤溶液中的H+和土壤胶体上吸附的酸离子(H+和Al3)引起的土壤反应,一)活性酸度(ac
2、tive acidity) 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所直接显示的酸度。 用pH值表示:pHlg H 是土壤酸碱性的强度指标,二)潜性酸度(potential acidity) 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Al3所引起的酸度,只有转移到土壤溶液中形成游离的H才显示出酸性。 用1kg 烘干土中氢离子(或正电荷)的厘摩尔数(cmol)表示:cmol(H+)/kg 或 cmol(+)/kg 是土壤酸性的容量(数量)指标 是土壤酸度的主体,1. 交换性酸度 (exchangeable acidity) 用过量的中性盐溶液(1mol/L KCl、NaCl等)浸提土壤时,土壤胶体表面上的H+、Al3大部分进入到土壤溶液,
3、再用标准碱液滴定测得的酸度,2. 水解性酸度 (Hydrolytic acidity) 用过量的弱酸强碱盐溶液(1mol/L NaOAc)浸提土壤时,从土壤中交换出来的H+、Al3进入土壤溶液所产生的酸度,实验测得的水解性酸度包括了潜性酸度和活性酸度的总和,可作为酸性土壤改良时计算石灰施用量的依据,三)活性酸和潜性酸的关系 活性酸和潜酸的总和,称为土壤总酸度。由于它通常是用滴定法测定的,故又称之为土壤的滴定酸度。它是土壤的酸度的容量指标。它与pH值在意义上是不同的,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起源,代表土壤酸度的强度; 潜在酸是土壤酸度的主体,代表土壤酸度的容量,土壤总酸度活性酸度潜在酸度,土壤酸碱性产
4、生的原因 (一)气候因素 热带地区气温高、降雨量大,造成土壤中盐基成分的淋失,使土壤逐渐酸化;干旱地区,降雨量远远低于蒸发量,盐基成分易积累,使土壤向碱化方向演化。我国“南酸北碱”。 (二)母岩、母质因素 母岩为酸性岩易发育为酸性土壤,基性岩则相反。 (三)生物因素 生物产生的CO2溶于水产生的H+易导致土壤酸化。植被不同,残体成分不同,影响土壤酸碱性。 (四)施肥和灌溉 长期施用酸性化肥如 (NH4)2SO4、 KCl等造成土壤酸化等,二、土壤碱性(Soil basicity/alkalinity ) 由土壤中的交换性Na以及Na的弱酸盐(NaCO3、NaHCO3)水解所产生的OH-引起的土
5、壤反应,表示方法: 1、pH值 2、总碱度 总碱度CO32- + HCO3- cmol(+)/L,3、碱化度(degree of alkalisation,碱化度 510轻度碱化土 碱化度1015中度碱化土 碱化度1520强碱化土 碱化度20碱土,四、土壤酸碱反应与生物环境,1.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pH在6.5左右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最大 N、K、S在中、碱性土壤中的有效性大 P在pH67时有效性最大,pH7时易产生磷酸钙沉淀,Ca、Mg在pH6.58.5时有效性最大 Fe、Mn、Cu、Zn在酸性条件下有效性大;Mo在pH6时有效性增大; B在pH6.07.0的中性土壤和pH8的强碱性土
6、壤中有效性大,在酸性土壤和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低,2.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细菌和放线菌适于中性微碱性环境,在pH5.5的强酸性土壤中活性降低 真菌对pH的适应范围很宽,3.影响土壤粘土矿物类型和结构性 酸性土中的H+和Na+使土壤颗粒易于分散,结构易破坏 酸性条件下易形成高岭石,碱性条件下易形成伊利石,4.作物的酸碱适应性,三、土壤缓冲性(Soil buffer power ) 土壤抗衡酸、碱物质,减缓土壤pH值变化的能力。 常用土壤缓冲容量表示,即缓冲一个pH单位所需要的酸或碱的数量。 实际上,土壤对营养元素、污染物质、氧化还原及外界环境变化等的减缓能力都属于广义土壤缓冲性的范围,一)土壤酸
7、碱缓冲作用的机制,影响因素,1.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阳离子 加入酸,加入碱,阳离子交换量越大,酸碱缓冲能力越强,盐基饱和度越大,对酸的缓冲能力越强; 盐基饱和度越小,对碱的缓冲能力越强,2.土壤溶液中的弱酸及其盐,碳酸及其盐类、硅酸及其盐类 弱酸缓冲碱,弱酸盐缓冲酸,H2CO3 + Ca(OH)2 = CaCO3 + 2H2O Na2CO3 + 2HCl = H2CO3 + NaCl,3.土壤中的两性物质 同时含有酸性基团(如羧基)与碱性基团(羟基、胺基,4.酸性土壤中铝体系 pH4的极酸性土壤中,Al3+对OH-起缓冲作用,2Al(H2O)63+2OH- Al2(OH)2(H2O)84+4H2
8、O,一个Al3+与六个H2O结合,加入OH-后,其中一、两个H2O解离出H+与OH-中和;两个水合Al共用两个OH-代替两个H2O的位置,pH5,Al3+与OH-结合为Al(OH)3沉淀,失去对碱的缓冲能力,二)土壤酸碱缓冲作用的意义,1.使土壤的pH不致因施肥、根系呼吸、有机质分解等引起剧烈变化,为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动创造一个稳定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2.土壤酸、碱性改良时应充分考虑到土壤的缓冲性,四、土壤酸碱性的改良,1、土壤酸性土改良 经常使用石灰。 达到中和活性酸、潜性酸、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 沿海地区使用含钙的贝壳灰。也可用紫色页岩粉、粉煤灰、草木灰等。 石灰施用量的计算: 生石灰需要
9、量(g/m2 )=阳离子代换量*(1盐基饱和度)*土壤重量*28*1/1000,2、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人工酸化 露地花卉可用硫磺粉(50g/平方米)或硫酸亚铁(150克/平方米),可降低0.51个pH单位。也可用矾肥水浇制。 3、碱性土壤 施用石膏,还可用磷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粉、酸性风化煤,2-2 土壤交换吸收性能,一、土壤胶体: 直径为1100 nm的土壤固体颗粒。 直径小于1000 nm(1m)的土壤颗粒都可以归属为土壤胶粒的范围,一)土壤胶体的种类,二)土壤胶体的构造,胶核是胶体的固相部分,由粘粒、腐殖质或两者的复合体等组成。 胶核表面因分子解离而产生一层离子并带有某种电荷决定电位离子
10、层(双电层内层)。通常所说的胶体带电既指该层电荷。 决定电位离子层吸附介质中与其电荷相反的离子,形成补偿离子层。按吸附力的大小分为非活性层和扩散层。 胶核、决定电位离子层和非活性补偿离子层常成为一个整体胶粒,三)土壤胶体的特性,由于表面的存在而产生的能量叫做表面能。 胶体的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也越大,吸附能力也越强,土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1. 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2.胶体一般带有电荷,1)永久电荷(内电荷)(permanent/inner charge) 同晶代换的结果,同晶代换:铝硅酸盐矿物中的配位中心离子(硅或铝),被与其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所取代,但其晶层结构未变的
11、现象。 永久电荷数量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2) 可变电荷(variable charge) 胶核表面分子(原子团)解离的结果 粘土矿物晶面上OH的解离 含水铁、铝氧化物的解离 含水氧化硅的解离 腐殖质上原子团的解离,电荷性质与数量受介质pH值的影响,1. 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2. 胶体一般带有电荷 3.土壤胶体有凝聚与分散的作用,一)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K+的吸附过程,K+的解吸过程,二、土壤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吸收和保持土壤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悬液中的悬浮颗粒、气体以及微生物的作用,1. 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1)可逆反应(Reversible reaction) 土壤胶体
12、表面吸附的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存在动态的平衡,反应迅速,2) 等价离子交换(Equal charge) 以相等电荷数量进行交换 如1 mol Ca2 交换2 mol NH4,3) 符合质量作用定律(Mass action law,2. 阳离子交换能力 一种阳离子将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另一种阳离子交换出来的能力,影响因素: (1)离子价 X3+X2+X,由大到小顺序: Fe3+ 、Al3+ H+Ca2+Mg2+NH4+K+Na,3)离子浓度 同一种离子,浓度越大、交换能力越大,2)离子半径、离子水化半径 同价离子,离子半径越大、水化半径越小,交换能力越大。(H+除外,3.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13、(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 一定pH条件下,每kg 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尔数,单位是 cmol/kg 或cmol(+)/kg。 CEC是土壤保肥性的重要指标,20cmol(+)/kg保肥性强 2010cmol(+)/kg保肥性中 10cmol(+)/kg保肥性差,3)土壤pH值 在一定范围内,土壤pH值越高,土壤胶体上H的解离越多,土壤所带的负电荷越多,CEC越大,2)胶体类型 有机胶体矿质胶体 2:1型粘土矿物1:1粘土矿物铁、铝氧化物,影响因素: (1)胶体数量 土壤胶体物质越多,CEC越大,4. 盐基饱和度 (Base saturatio
14、n percentage) 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K+、Na+、NH4+、Ca2+ 、Mg2+等)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盐基离子(Bases):K+、Na+、NH4+、Ca2+、Mg2+ 等阳离子,酸离子(Acidic ions):H+、Al3+离子,盐基饱和度与土壤酸碱性的关系: 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北方地区,土壤盐基饱和度大,土壤的pH值高; 多雨湿润的南方地区,土壤盐基饱和度小,土壤pH值低,盐基饱和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盐基饱和度80%肥沃; 盐基饱和度50%80%肥力中等; 盐基饱和度50%肥力较低,二)土壤阴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中带正电荷胶体吸附的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阴离子相互交换的
15、作用,类型: (1)易被土壤吸附的阴离子:磷酸根(H2PO4- HPO42- 、PO43-)、硅酸根(HSiO3-、SiO32-)、某些有机酸根(C2O42-); (2)很少或不被吸附的离子:Cl-、NO3- NO2-,易随水流失; (3)中间类型的阴离子:SO42-、CO32-、HCO3-、某些有机酸(CH3COO,影响因素: (1)离子价数:离子价越大,吸附力越强(OH-除外) OH-PO43-SO42-NO3-、Cl- (2)胶体组分:水化氧化铁、氧化铝胶体含量越高,土壤吸收阴离子的能力越强 (3)土壤pH值:pH值越低,土壤吸收阴离子的能力越强,三)土壤离子交换作用对土壤的影响,1.
16、影响土壤物理性状 Na使土壤颗粒分散,结构破坏 Ca使土壤颗粒凝聚,形成水稳性结构体,2. 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 养分离子从土壤胶体上被交换到土壤溶液中,易被作物吸收(有效性提高),但也易流失,提问,求两土壤的CEC、盐基饱和度、K的饱和度,并比较两土壤的保肥性和K的有效性,2-3 土壤养分状况,一、土壤养分的种类,二、土壤养分的形态与转化,土壤水分蒸发蒸腾量(蒸散量/腾发量,evapotranspiration):作物蒸腾和土面蒸发水量的总和,一、土壤水分的调节,一)农田水分动态平衡,二)土壤水分调节,控制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 通过合理耕翻、改良土壤质地结构、等高种植等措施,减少或消除地
17、表径流损失,增强水分的入渗。 2.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通过中耕除草、地面覆盖、施用保水剂等减少土面蒸发 3. 合理灌溉 控制灌溉时间与灌水量,采取科学的灌溉方法 4. 提高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5. 及时排除多余水,二、 土壤空气的调节,施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2. 合理灌排,控制地下水位 3. 合理中耕松土,增强通气性,三、 土壤温度的调节,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热性质 2. 合理灌排,以水调温 3. 合理覆盖,保温或降温,2-4 土壤孔隙性与结构性 2-4 soil porosity 、structure,一、土壤孔隙性,土壤孔性:土壤孔隙的数量、大小及其比例等性质,一)土壤孔隙度( soil
18、 porosity,1. 土粒密度(particle density ): 又称土壤密度(soil specific gravity),单位体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受土壤矿物组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一般取值为2.65,2. 土壤容重(soil bulk density): (1)概念:单位体积土体(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单位为g/cm3或t/m3。 旱地土壤在1.141.26g/cm3之间最适宜,2)影响因素: 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质地 土壤结构 土壤松紧度 人类活动,3.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的数量指标,即单位体积土壤中孔隙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
19、分数,土壤孔隙比: 土壤中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的比值,结构良好的耕层土壤的孔隙比应1,二)土壤孔隙类型,1.当量孔径:与一定的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它与土壤孔隙的形状及其均匀度无关,d:当量孔径,mm S:土壤水吸力,100Pa(mbar,2.土壤孔隙类型,无效孔隙(非活性孔隙)(inactive pore): d1.5105 Pa 几乎始终充满无效水,与土粒大小和分散度有关,毛管孔隙(capillary pore): 0.002mm S1.5104 Pa 可保持毛管水,也可通气,通气孔隙(aeration pore): d 0.02mm,S1.5104 Pa 经常被空气占据,重力水的通道,用质
20、量为100g、体积为100cm3的环刀取原状土,环刀与土壤的总质量为240g,105下烘干8h后称重为220g,求该土壤的容重,二、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土壤各粒级土粒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团聚成大小、形态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些团聚体称为土壤结构,或土壤结构体,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块状结构体(blocky): “坷垃”,近立方体,2. 核状结构体(subangular): “蒜瓣土”,棱角明显,表面常有褐色胶膜,多出现于缺乏有机质的心、底土,3. 柱状、棱柱状结构体(columnar):“立土”,纵轴大于水平轴,立柱状,边面不明显的称柱状,边面棱角明显的称棱柱状。常出现于底土层,团粒结
21、构(spheroidal):“米糁子”,近似球形,疏松多孔的小团聚体,直径0.2510 mm之间, 0.25 mm的称微团粒。形成于有机质丰富的耕层土壤中。 生产中最理想的是直径为2-3mm的水稳性团粒,片状结构体(platy): “卧土”,水平轴大于纵轴,扁平状,厚度1-5 mm。常出现与犁底层和雨后或灌溉地表结壳,二)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良好的团粒结构: 有一定的结构形态和大小 旱地13 mm的最佳;水田0.25 mm的微团粒,有多级孔隙,有一定的稳定性 水稳性、机械稳固性、生物稳定性,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协调土壤水、气矛盾 协调土壤有机养分消耗与积累的矛盾 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
22、土壤热量状况 改良土壤耕性,有利于根系伸展,促进团粒结构形成的措施,合理施肥 正确的土壤耕作 合理的轮作 调节土壤阳离子组成 合理灌排、晒垡、冻垡 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2-5 土壤的通气性,一)土壤通气性的含义,即土壤气体交换的性能,指土壤与近地表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土体内部的气体交换过程,一、土壤的通气性,二)土壤空气的运动,1. 土壤空气扩散(soil air diffusion,F:单位时间通单位面积的气体量 D:扩散系数 dcdx:气体浓度(分压)梯度,FD dcdx,气体浓度(分压)梯度是土壤气体扩散作用的主要动力,它使土壤气体各组分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O2进入土壤,
23、CO2排出土壤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2. 土壤空气整体交换,土壤空气在温度、气压、风、降雨或灌水等因素的作用下整体排出土壤,同时大气也整体进入,又称整体流动,交换速度较快。 推动力:总气压梯度,三)影响土壤通气性的因素,1. 土壤与大气间的温度和气压差,2.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3. 土壤通气孔隙的大小、数量、联通状况,4. 土壤与大气间的O2、CO2浓度差,四)土壤通气性的指标,1. 土壤呼吸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土壤表面扩散出的CO2与O2体积的比率 一般应接近1,大于1说明土壤通气性差,1. 土壤中氧的扩散率(ODR,单位时间(1min)内扩散通过每cm2土层的氧的g数,g/(cm2min,3. 土壤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单位压力下,通过单位体积土壤的空气总量(CO2O2),mL/(cm3s,4. 土壤通气孔隙度,土壤中通气孔隙的百分率,10-20为宜,5. 土壤氧化还原单位,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五、土壤的氧化还原性,由土壤溶液中氧化物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变化而产生的电位(V或mV,E0: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体系中氧化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技术鉴定报告:生态修复植被重建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应用分析
- 2024北京房山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 2023年节能减排方案5篇
- 2023年监理工程师之交通工程目标控制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3年版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内部模拟题库含答案核心考点
- 2023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汇报(九篇)
- 2023教学实施方案十三篇
- 2023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桉例分析
- 2023年考试大论坛全国一级建造师案例分析类型及基础知识及练习题
- 2023版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 2025年高级育婴员(三级)《理论知识》试卷真题(后附答案及解析)
- 预售奖励管理办法
- 2024年云南大学图书馆招聘真题
- 胖东来收银管理管理制度
- 结核病临床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2025版
- 2025版保姆家政服务合同范本家政服务规范详细版
- 《高危新生儿分类分级管理专家共识(2023)》解读 4
- 2025年初中英语教师进城考试试卷及答案
- 破伤风防治健康宣教大纲
- 建设部环卫劳动定额
- FZ/T 80003-2006纺织品与服装缝纫型式分类和术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