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1X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1.gif)
![(山东专版)201X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2.gif)
![(山东专版)201X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3.gif)
![(山东专版)201X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4.gif)
![(山东专版)201X年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二 碳和碳的氧化物(试卷部分)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3/2/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7661c020-3ef5-4f36-90e4-c6ba12a0343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碳和碳的氧化物,中考化学 (山东专用,A组20142018年山东中考题组 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2018山东威海,3,2分)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下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五年中考,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B. C.D. 答案B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故正确;金
2、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故正确;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故错误,2.(2017山东潍坊A,7,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病虫害 C.用氯化钠作融雪剂,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D.医疗上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答案B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室内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故A正确;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污染,故B错误;由于食盐水的凝固点比水低,故积雪中加入氯化钠后,雪容易融化,故C正确;医疗上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故D正确,3
3、.(2016山东临沂,16,2分)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答案A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三者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易错警示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知识拓展碳单质很早就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碳单质通常是无臭无味的固体。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的结构。 “碳”是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表明碳元素、碳单质和含碳化合物时用“碳”,如碳元
4、素、碳单质、二氧化碳等。 “炭”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单质,如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4.(2014山东临沂,7,2分)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A.铅笔B.纯蓝墨水笔 C.碳素墨水笔D.圆珠笔,答案C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用碳素笔书写的字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故选C,5.(2018山东潍坊A,22,8分)近五年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创新发展。 .大国重器航天、航空取得重大突破 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返回大气层。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进入了新时代。 (1)硅是天宫一号动力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构成材料。单质硅是由石英(SiO
5、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硅还是计算机芯片的基体材料,但其导热性不好,而金刚石在导热性方面远超过硅,于是它成了芯片基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从原子结构上分析,金刚石(C)和硅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因天然金刚石资源稀少,难以满足要求。人们就根据金刚石的组成和结构设法制造金刚石。现有两种制造金刚石的方法,一是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二是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CH4)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写字母序号,A.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B.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石墨与金
6、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 D.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不仅硅与碳具有相似化学性质,其氧化物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也有相似化学性质。试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我国人民就积累了许多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春秋末期齐国的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这种溶液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水除外)。(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贝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答案(8分).(1)SiO2+2C Si+2CO(2分) (2)最外
7、层电子数都为4(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分) B(1分)2NaOH+SiO2 Na2SiO3+H2O(2分) .KOH(2分,解析.(1)单质硅是由石英(SiO2)固体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2)从原子结构上分析,金刚石(C)和硅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单质,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和石墨等,故A正确;石墨合成金刚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结构不同,故C正确;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8、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故D正确。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SiO2 Na2SiO3+H2O。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因此“灰”和“蜃”混合加水所得这种溶液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一定含有KOH,考点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2018山东威海,1,2分)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答案A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2017年
9、国家建立的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选A,2.(2018山东潍坊A,15,2分)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A图一中的转化1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不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故 A错误;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故B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10、,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D正确,3.(2017山东东营,8,4分)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 )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答案D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黑色粉末减少;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故A正确。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丙处试管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故C正确。丁装置可以收集一氧化碳,故D不正确,4.(20
11、16山东临沂,10,2分)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答案A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光合作用,故A错误;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B正确;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而引起中毒,故C正确;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故
12、D正确,易错警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然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性质和用途不同,知识拓展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生物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5.(2015山东临沂,12,2分)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答案D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燃烧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D说法错误
13、,易错警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倾倒时会先沉到烧杯底部,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6.(2014山东威海,6,2分)氧循环和碳循环密不可分,其中属于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变化是 () A.海水吸收二氧化碳 B.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化石燃料的燃烧,答案C海水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故A错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B错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故C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7.(2018山东临沂,23,4分)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
14、列变化,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是:CaCO3+X+H2O Ca(HCO3)2。 (1)X的化学式是。 (2)已知碳酸氢钙Ca(HCO3)2易溶于水。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发现其变澄清,因为(用文字描述,答案(1)CO2(2)Ca(OH)2+ CO2 CaCO3+ H2O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 水的碳酸氢钙,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推知,X的化学式为CO2。 (2)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
15、CO2 CaCO3+ H2O;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水、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液变澄清,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推断出X的化学式,8.(2017山东德州,13,3分)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下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
16、程式:,答案(1)B (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压减小 (3)Na2CO3+2HCl 2NaCl+H2O+CO2,解析(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CO2+2NaOH Na2CO3+H2O,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 小,气球膨胀,当滴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Na2CO3+2HCl 2NaCl+H2O+CO2,瓶内气体增多, 压强变大,气球变瘪,故选B。(2)气球“先膨胀”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广口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3)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 2NaCl+H2O+ CO2,采分要点分析气球变化的原因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得分的关键,9.
17、(2016山东烟台,18,7分)2015年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是碳排放及全球气候变暖。 (1)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有以下两个过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自然界中的水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上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而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2)二氧化碳可被压缩成液态,封存在地质结构中。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能够压缩成液态的原因是。如果CO2被封存在含氢氧化钙的地下咸水层中,则可转化为固态碳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合成气”(H2
18、和CO的混合气体)。用“合成气”为原料生产甲醇(CH4O)时,按照“绿色化学”原则,应调节“合成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答案(7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反应条件不同6CO2+6H2O C6H12O6+6O2(2分) (2)分子间有间隔Ca(OH)2+CO2 CaCO3+H2O(2分) (3)21,解析(1)题述两个反应中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6O2。(2)二氧化碳能够被压缩成液 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CO2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
19、H)2 CaCO3+H2O。(3)甲醇的化学式CH4O可变形为(CO)1(H2)2,则应调节“合成 气”中H2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21,采分要点正确书写两个化学方程式是本题得分的关键,10.(2014山东青岛,24,7分)下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由煤焦化得到的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地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答案(1)石油天然气C+O2 CO2 (2
20、)CO2+H2O H2CO3 (3)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解析(1)题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2018山东聊城,21,10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验证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有关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 (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 (3
21、)若A与C连接,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用法收集该气体。 (4)若A与B连接,则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答案(1)分液漏斗(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CaCO3+2HCl CaCl2+H2O+CO2向上排空气 (4)红,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和名称可知,是分液漏斗。 (2)组装好装置A后,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A中制取的是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 (4)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2、,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方法总结本考点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2.(2017山东青岛,24,8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和,答案(1)酒精灯集
23、气瓶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BCaCO3+2HCl CaCl2+CO2+H2O (4)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解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可知是酒精灯,是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CO2+H2O。 (4)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需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3.(2016山东烟台,21,9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Y。 (2)CO2的制取
24、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克,答案(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分液漏斗集气瓶 (2)AD2HCl+CaC
25、O3 CaCl2+CO2+H2O(2分) (3)aC25,解析(1)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X是分液漏斗,Y是集气瓶。 (2)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气体发生装置应该选择装置A;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选择装置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 (3)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短管(a端)进入,水从长管(b端)排出;要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即将装置B改为装置C;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
26、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50 g15%=(50 g+x)10%,x=25 g,采分要点正确书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固体加热型或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易错警示要使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能够控制反应速率,需要把长颈漏斗换为分液漏斗或注射器;浓溶液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B组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 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1,2分)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 C.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
27、的锁头容易开启,答案BA项,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与化学性质无关;B项,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使书写的档案文件保存较长时间;C项,用活性炭作饮水机的净水剂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与化学性质无关;D项,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是因为铅笔芯粉末中所含的石墨具有润滑作用,与化学性质无关,2.(2017福建,7,3分)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有机物 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
28、的着火点,答案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A说法错误;金刚石燃烧放出热量,B说法正确;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具有可燃性,C说法正确;聚集日光可使金刚石燃烧,说明温度达到了金刚石的着火点,D说法正确,3.(2014广西南宁,14,2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答案A一氧化碳有毒,CO2没有毒;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木炭、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与氧
29、化铜反应;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二者物理性质不同,4.(2018北京,24,6分)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 12.5 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 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 CuSO4+Cu+H2O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为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 g,进行实验,实验2: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 (1)配平化学方程式:1C+CuO Cu+CO2 (2)实验1-2中,证明产生了CO2的
30、现象是。 (3)实验1的目的是。 (4)实验2的结论是,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答案(1)1C+2CuO 2Cu+1CO2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探究最佳的加热方式 (4)在加热方式相同时,木炭粉与CuO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5)质量比为113时,已有较多黑色固体 (6)稀硫酸,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配平化学方程式:C+2CuO 2Cu+CO2。 (2)CO2与Ca(OH)2反应生成 CaCO3沉淀和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实验1-2中产生了
31、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1-1和1-2中加热方式不同,所得物质的颜色、状态不同,因此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最佳的加热方式。 (4)分析实验2中的五组数据及对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可知,在加热方式相同时,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5)当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已经有较多黑色物质剩余,氧化铜的质量再增加会导致有更多黑色物质剩余,因此不需要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 (6)依据所给资料可知,Cu2O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 CuSO4+Cu+H2O,CuSO4溶液 呈蓝色。2-4实验中只得到红色固体,其成分可能是铜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铜与稀硫酸不反应,若向固体
32、中加入稀硫酸后,过滤,所得溶液呈蓝色,则说明固体中含有Cu2O;若溶液为无色,则说明红色固体中只有铜,知识拓展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为C+2CuO 2Cu+CO2,实验中有任一黑色反应物剩 余,都会混在生成的红色固体中,理论上木炭粉与氧化铜恰好反应的质量比为12160=340。但考虑到在实验中随温度升高会有部分木炭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故木炭粉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应大于340,考点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1.(2017湖北武汉,6,3分)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
33、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答案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说法错误;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都由+2价变为0价,B说法错误;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说法错误;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D说法正确,2.(2016宁夏,3,2分)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可以用来冶炼金属 B.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C.碳在氧气中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答案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故A项正确;一氧化碳有毒,二氧
34、化碳无毒,故B项正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C项错误;D项正确,评析本题主要考查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熟记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是关键,属于基础题,3.(2015广西南宁,7,2分)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物质,该物质是() A.焦油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答案C一氧化碳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故选C,4.(2018河南,24,3分)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
35、H2O。 (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 (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答案(1)Fe2O3+3CO 2Fe+3CO2(1分) (2)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1分) (3)因为A装置能吸收CO2,若没有A装置,则杂质中的CO2也能使Ca(OH)2溶液变浑浊,对检验气体生成物造成干扰。(1分,解析(1)B装置中发生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 3CO2;(2)尾气可以点燃或用气囊收集起来集中处理;(3)A装置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若没有A装置,则通入
36、玻璃管的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二氧化碳也会使Ca(OH)2溶液变浑浊,会对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思路点拨A装置是U形管,其中足量的碱石灰既可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吸收水。要验证B装置中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进入B装置的气体中一定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对后续验证产生干扰,5.(2014陕西,17,3分)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答案(1)
37、冶炼金属或炼铁或作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或C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生成了碳酸或H2O+CO2 H2CO3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O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碳在高温下具有还原性,可将CO2转化为CO;CO2和H2O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2014陕西,10,2分)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答案B稀硫酸和CaCO3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其附着在块状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原料应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故B错误,
38、2.(2018安徽,12,7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填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答案(7分)(1)长颈漏斗(1分) (2)A(1分) CaCO3+ 2HClCaCl2 + H2 O + CO2(2分)复分解反应(1分) (3)
39、b(1分) (4)二氧化碳倾倒过快,先使高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1分,解析(1)仪器X为长颈漏斗。(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O2,固体和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故选A作为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l CaCl2 + H2 O + CO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常温下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所以可以采用排饱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收集。(4)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二氧化碳倾倒过快,会使高的蜡烛火焰附近氧气浓度减少而先熄灭,解题关键能记住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室制取二氧
40、化碳的方法及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易错警示长颈漏斗的“颈”易错写为“劲”;选择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易错选B,用长颈漏斗制取气体时,要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故不能选B,3.(2017山西,28,7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 (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是。实验结束时,小雪发现试管内仍有石灰石剩余,她处理的办法是,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 (2)BCCaCO3+2HCl CaCl2+H2
41、O+CO2复分解反应将试管内的废液倒入废液缸,再 用水清洗石灰石后放入指定容器内,解析(1)由题图知为铁架台,为长颈漏斗。(2)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知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应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用的装置为B、C;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2015贵州遵义,12,4分)根据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写出标号为的仪器名称:; (2)制取气体前图C的操作是; (3)实验室用图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图B装置中,无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铁架台(2
4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CaCO3+2HCl CaCl2+H2O+CO2CO2中混有HCl气体(或装置漏气,未收集到CO2气体; 或澄清石灰水变质等,解析(2)图C所示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不漏气;(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澄清石灰水已经变质,或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盐酸浓度过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或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二氧化碳气体等,C组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1.(2018山东潍坊A,16,
43、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答案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A错误;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利用了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B错误;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C正确;碳素墨水中含有炭黑,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错误,2.(2017江西,5,2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答案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
44、性质差异很大,故选A,3.(2015湖北襄阳,12,1分)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生的气体都有毒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类型都是置换反应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答案B一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没有毒,故A不正确;一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都生成红色的固体铜,故B正确;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一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4.(2014甘肃兰州,18,2分)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
45、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 B.石墨烯的硬度小于金刚石 C.石墨烯属于化合物 D.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答案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为C,A正确;由题给信息知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坚硬的物质,故其硬度应大于金刚石,B错误;石墨烯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单质,C错误;石墨烯是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D错误,5.(2018山东临沂,24,3分)生活、生产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1)家庭餐桌上的餐具有竹木筷子、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由合金制造的是。 (2)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是利用来吸
46、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3)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若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配制时发生许多反应,其基本类型不可能有反应,答案(1)不锈钢勺子(2)活性炭(3)分解,解析(1)竹木筷子是由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塑料水杯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不锈钢勺子是由合金制造的。 (2)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3)若用铁制容器来配制波尔多液,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合反应;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属于复分解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其基本类型不可能有分解反应,1.
47、(2018陕西A,13,2分)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2C+O2 2COC+O2 CO22CO+O2 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考点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答案D碳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A正确。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且燃烧可放出大量的热,都可以作燃料,B正确。题给反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特点是“多变一”,都属于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C正确。C
48、O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会生成二氧化碳,D错误,2.(2017山东泰安,6,2分)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反应可用来制取氮肥 D.反应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答案D反应是光合作用,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反应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故B正确;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反应可用来制取氮肥,故C正确;反应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除NaHCO3外,还有NH4Cl等,故D错误,3.(2017北京,1,1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
49、议的是() 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自带水杯出行 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的倡议,故选B,4.(2016陕西,11,2分)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 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答案C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C错误,5.(2015江苏苏州,17,2分)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50、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答案D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A说法正确;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B说法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C说法正确;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微溶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实验室不能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说法错误,6.(2014广西南宁,19,2分)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
51、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呈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一瓶气体中,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答案B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A错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可用来灭火,既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这一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这一化学性质,B正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使之变红,C错误;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D错误,7.(2018山
52、东泰安,21,4分)“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的运动引起的,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
53、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 、 200 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O2含量高的气体吸收池分解池,答案(1)水分子(1分) (2)AC(1分) (3)(1分) (4)3H2+CO2 CH3OH+H2O(1分,解析(1)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状态改变完成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 (2)每个人都通过
54、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参与碳、氧循环,故A正确;碳、氧循环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B错误;通过碳、氧循环可以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C正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故D错误。 (3)从题图中看出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主要是溶于海水和光合作用,故选。 (4)合成塔内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H2+CO2 CH3OH+H2O,8.(2017山西,23,3分)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逸出,她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气压减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55、或溶解性)减小 H2CO3 H2O+CO2,解析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瓶盖,气压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解题关键掌握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解题的关键,知识总结气体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9.(2016山东威海,13,6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下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 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图 (1)结合上图,下列关于碳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
56、,A.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B.碳循环过程只涉及化学变化 C.碳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D.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图碳循环中的下列变化 动物体内的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消耗二氧化碳的一种方式。 (3)从化学的视角看物质 目前,人们对二氧化碳的评论褒贬不一。若以“二氧化碳的利与弊”作为论题,你的观点是 ,请列举有力的证据论证你的观点。 要求:论据简洁、论证充分。同一论据举出一个事例即可。字数在100字以内,答案(6分)(1)(1分)AD (2)(2分,每空1分)C6H12O6+6O2 6CO2+6H2
57、O 6CO2+6H2O C6H12O6+6O2或CO2+H2O H2CO3 (3)(共3分,若答出观点一或观点二且论证充分的给3分。若答出观点三,虽然论证充分,但不给分。若观点正确,但论据不充分或不相符,酌情扣分) 观点一:二氧化碳利大于弊 (1分) 观点二:二氧化碳有利有弊 (1分) 观点三:二氧化碳弊大于利 (0分) 论据:利A.二氧化碳能促进光合作用(或做气体肥料),生成氧气和有机物。 B.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尿素、纯碱、制碳酸饮料等。 C.二氧化碳可以制成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造舞台烟雾等。 D.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制作灭火器等。(1分) 论据:弊A.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
58、应,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升高。 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可能引发窒息等。(1分,解析(1)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碳循环过程也涉及物理变化,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中,故B错误;碳循环过程中,有单质氧气生成,氧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燃烧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D正确。 (2)动物体内的葡萄糖(C6Hl2O6)被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6O2 6CO2+6H2O。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光合作用吸
59、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 C6H12O6 +6O2,10.(2016山东青岛,23,6分)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碳酸钠甲烷一氧化碳碳酸,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下同),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 (2)木炭可以做燃料,它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的排放量。请写出一例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答案(1) (2)C+O2 CO2 (3)CO2节约用电、少开私家车等合理即可 说明: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答案合理即得分,解析(1)甲烷属于有机物,
60、汽水中含有的酸是碳酸;(2)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3)“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骑自行 车上学,及时关灯,尽量少开空调等均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2018山东临沂,25,3分)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核酸检测试剂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油漆油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Unit 5 Poems Using Language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房屋出租合同协议范本6篇
- 办公楼装修改造项目概述
- 未来五年中式餐饮行业预测与发展战略
- 时尚女装店装修合同样本
- 2025-2030年中国缎纹摩丝桃皮绒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液化气汽车加气站项目投资合同
- 2025年金刚石膜热沉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实施报告《大学英语2c》
- 2024三农新政策解读
- HGE系列电梯安装调试手册(ELS05系统SW00004269,A.4 )
- 九宫格数独题目(打印版)
- 内燃机基本知识
- 抹灰工程施工合同-
- 2019.2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 Ⅲ类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