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练习题1. 关于物体的运动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重力大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B. 只有很小的物体在空中下落才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任何物体在下落时都为自由落体运动D. 忽略空气阻力且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B. 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C. 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D. 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3.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 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 甲比乙先着地 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 甲、乙同时着地 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4. 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 1s 内,位移的增量为 A. 1m B.5m C.10mD. 不能确定5. 物体由某一高度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 2m所用的时间是 0.15s,则物体开始下落的2高度约为( g=10m/s2 )A. 10mB.12mC.14mD.15m6. 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7. 图1所示的各v 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8. 长为5m
3、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 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B. (73-1) C. (73 + 1) sD.血+ 1) s9. 甲、乙两物体分别从 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 的是A. 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 1/2B. 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 2倍C. 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 甲、乙两物体在最后 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10为了得到塔身的高度 (超过5层楼高)娄据,某人在塔顶使一颗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情况下, 度( )可以通过下面哪几组物理量的测定,求出塔身的高A .最初1s内的位移B.石子落地
4、的速度C .最后1s内的下落高度DF落经历的总时间11. 一个小球自高45m的塔顶自由落下, 直到落地,小球在每一秒内通过的距离(单位为若取g=10m/s2,则从它开始下落的那一瞬间起m为()A . 6、 12、 15B. 5、 15、 25C. 10、15、20D . 9、 15、 2112.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 1 : 3 : 5:B. 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 1 : 3 : 5C.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 : 3 : 5D. 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 9.8m13、甲、乙两位同学做测
5、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下端做准备。当看到甲同学放手后,乙同学立即捏住直尺, 发现直尺下降了20.2 米,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 (取 g=10m/s2)(A 、 0.4sB、 0.3sC、 0.2sD 、 0.1s14、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沙龙头的水一滴一滴的滴在其正下方的 盘子里, 调整水龙头, 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龙头恰离开水龙头, 测出 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
6、离至少 34m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 34m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2h/t 2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 2(n-1) 2h/t 215、 关于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加速度 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 g=9.8m/s 2B. 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 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高纬度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低纬度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变化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 变速直线运动B. 加
7、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D. 加速度方向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7. 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 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虽然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还是增大的B. 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虽然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还是减小的C. 不管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关系怎样,物体的速度都是增大的D. 因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其加速度是均匀变化的18.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从v减小到v/2的时间内位移为 S,则它的速度从v/2减小到V/4时间内的位移是()A.SB.S/2C.S/4D.S/819.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
8、间关系是:s=2t+4t 2,可知( )A.物体初速度是2m/sB.物体的初速度是 4m/sC.物体的加速度是 4m/s2D.物体的加速度是 8m/s20. 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0时的速度是1m/s,车尾经过0点时的速是7m/s,则这列更车中点经过0点时的速度为():A.5m/sB. 4m/s C.3.5m/sD 8m/s。21. 一辆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行驶的汽车,刹车过程中以4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在 5s内的位移是A 10m B18m C50mD70m22. 一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突然发现有一乘 客未上车
9、,急忙制动,车又做匀减速运动,结果汽车从开始启动到停下共用时间10s,前进了 15m则在此过程中,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为()A.6m/sB. 1.5m/sC.3m/sD 8m/s 。23. 有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是24米和64米,每一时间间隔为4秒,求质点运动的加速度()A.5m/sB. 4m/sC.2.5m/sD 10m/s 。24.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过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贝Uan应为()25.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米/秒.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某时刻
10、速度的大小为 4米/秒,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A 1 : 1; B、1 : 2; C、1: 3;D、4: 1.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26.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 们的位移s( m随时间t ( 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为10t冷代 自行车为g仇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27.
11、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的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 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JLL/2C.L/4D.3L/4从开始计时起,第 2m第ns内的位移是n m,由此可知28.物体在直线上作加速运动,1s内的位移是1m第2s内的位移是A.物体肯定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初速度为0C.物体的加速度是1m/s2D.物体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 3m/s29. 物体先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 a1,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以a2作匀减 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 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 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分别为 s1, t 1和S2, t2。 下列式子成立的是30. 汽车甲沿着平直的
12、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某处时,该处恰有汽车乙正开始做初速为0的加速运动去追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 可求出乙车从起动到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的任何一个31.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 D. 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32. 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设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是V2,经过全程
13、一半位置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V1 V2 V3B.V1 V2=V3C.V 1=V2 V2=V333. 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 A B两点,经A点时速度是Va,经B点时速度是V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是 七丄B. 通过AB段时在中间时刻的速度是牛鱼C. 通过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叮D. 通过AB段的中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AB段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34. 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A.加速度最大的物体B.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末速度最大的物体D.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35、 已知一物体第1s内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速直线运
14、动,第2s内加速度的方向变为向左,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s加速度的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始终不变。那么,1min 后物体的位置是下列三种情况中的()A. 原位置 B. 原位置左侧 C. 原位置右侧36、 由于扳道工的失误,有两列相同的列车都以72km/h 的速度在同一条铁路线上相向而行。已知列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0.4m/s2 ,为了避免发生车祸,这两名驾驶员至少要在两列车相距多远处同时刹车?( )A.500m B.1000mC.800m D.400m37、 A 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为10m/s,B车在后,其速度为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500
15、m时司机才发现前方有 A车。这时B车立 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问:A车若仍按原速度前进,则()A.两车会相撞,在B车运动了 810米处相撞B.不会相撞C.两车会相撞,在AB两车经过31秒时相撞D.无法确定38、 某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汽车离站已有1000m.此时有一摩托车正从汽车站出发追赶该汽车。已知摩托车的最大速度可达30m/s,若要求在2min内赶上汽车,则摩托车的中速度至少应为()2 2 2 2A.0.47m/s 2B.2.25 m/s 2 C.0.13 m/s 2 D.0.25 m/s 238.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 线上()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阳师范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波斯语报刊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中医眼科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ERP供应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海安市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PROE三维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版美团会员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经营场地租赁协议书范例
- 二零二五版投资理财协议
- 二零二五版投资人入股协议书
- 创意绘画《“浪漫的化身”薰衣草》课件
- PCB的DFM评审报告模板
- 石群邱关源电路课件(第8至16单元)白底
- 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
- 地坪涂料与自流平地坪(第二版)
- 幼儿园警察职业介绍课件
- 学校直饮水卫生管理制度
- 2022年泰州兴化市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GB/T 7389-1987船用起货绞车
- GB/T 2423.18-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FZ/T 01008-2008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