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最新整理)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4/dc548447-1f9e-4e02-91a5-2bc350bd8906/dc548447-1f9e-4e02-91a5-2bc350bd89061.gif)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最新整理)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4/dc548447-1f9e-4e02-91a5-2bc350bd8906/dc548447-1f9e-4e02-91a5-2bc350bd89062.gif)
![《方剂学》236条必背考点(最新整理)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1-2/24/dc548447-1f9e-4e02-91a5-2bc350bd8906/dc548447-1f9e-4e02-91a5-2bc350bd8906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方剂学236 条必背考点1. 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细辛、半夏、干姜。2. 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3. 麻黄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4. 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5. 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6. 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7. 败毒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8. 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黄、细辛。9. 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10. 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11
2、. 黄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12. 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13. 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14. 大黄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15. 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16. 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17. 黄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18. 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19. 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黄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20. 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黄附子汤。21. 黑逍遥散组成中
3、含有:柴胡、白芍、地黄、甘草。22. 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23. 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24. 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毒散。25. 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26. 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27. 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28. 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29. 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调达。30. 银翘散中使用荆芥、豆豉的主要意义是:解表透邪。31. 清骨散的功用:泻火
4、养阴,退热除蒸。32. 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33. 患者胸胁不舒,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小腹坠胀,月经错后,临经腹痛,脉弦而虚。治宜选用:逍遥散。 34患者带下,色黄而稠,小便浑浊,阴肿阴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选用:龙胆泻肝汤。35. 白头翁汤最适用于:热毒血痢。36. 六一散最适用于:暑湿泄泻。37. 芍药汤最适用于:湿热痢疾。38. 辛凉透表方是:银翘散。39. 辛寒清气方是:白虎汤。40. 清热凉血方是:犀角地黄汤。41. 苦寒直折方是:黄连解毒汤。42. 凉营解毒方是:清营汤。43. 白虎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壮热烦渴。44. 小柴胡汤主治病证
5、中的主症是:往来寒热。45. 青蒿鳖甲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夜热早凉。46. 泻白散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皮肤蒸热。47. 清营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身热夜甚。48. 小建中汤可用于:中焦虚寒的虚劳发热证。49. 吴茱萸汤可用于:肝寒犯胃证。50. 症见胁脘灼痛,呕苦吐酸,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选用:左金丸。51. 症见胃脘冷痛,吞酸嘈杂,呕吐涎沫,舌质淡嫩,苔薄白滑,脉沉迟。宜选用:吴茱萸汤。52. 中焦虚寒,痰浊内阻证。选用理中汤,宜加:半夏、陈皮。53. 脾胃虚寒,脾虚不摄的多涎证。选用理中汤,宜加:乌药、益智仁。54. 中焦虚寒,兼外感风寒证。选用理中汤,宜加:桂枝、生姜。55. 脾阳不
6、足,胃寒气逆证。选用理中汤,宜加:丁香、蔻仁。56. 六一散适用于:外感暑湿的身热泄泻证。57. 葛根芩连汤适用于:阳明协热下利证。58. 理中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满,吐利证。59.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中虚寒热互结的痞、呕、利证。60. 白术芍药散适用于:脾虚肝强的腹痛泄泻证。61. 大柴胡汤和四逆散两方中含有的相同药味是:枳实、芍药。62.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中含有的相同药味是:半夏、黄芩。63. 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均含有:人参、大枣、甘草。64. 四逆散和大柴胡汤均含有:枳实、芍药、柴胡。65. 逍遥散和龙胆泻肝汤均含有:当归、白芍、柴胡。66. 普济消毒饮和凉膈散均含有:黄芩、
7、黄连、连翘。67. 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均含有:柴胡、黄芩、半夏。68.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散肝舒脾。69. 防风通圣散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疏风散邪。70. 九味羌活汤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祛风散寒除湿。71. 败毒散中配伍柴胡的主要意义是:疏风散邪。72. 清胃散中配伍升麻的意义涉及到:升阳散火。73. 当归补血汤中的君药是:黄芪。74. 理中汤中的君药是:干姜。75. 四君子汤中的君药是:人参。76. 四逆汤中的君药是:附子。77. 补中益气汤中的君药是:黄芪。78. 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79. 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补血汤。80. 治疗气阴两虚
8、的代表方剂是:生脉散。81. 在补中益气汤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小剂量。82. 在痛泻要方的加减运用中:柴胡不宜使用。83. 在大补阴丸方的加减运用中:柴胡应禁用。84. 在小柴胡汤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大剂量。85. 在逍遥散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中等剂量。86. 麦味地黄丸具有的功用是:滋养肺肾。87. 青蒿鳖甲汤具有的功用是:滋阴透邪。88. 大补阴丸具有的功用是:滋阴降火。89. 杞菊地黄丸具有的功用是:滋养肝肾。90. 玉女煎具有的功用是:清胃滋肾。91. 甘麦大枣汤的功用:和中缓急,养心安神。92. 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清热泻火,镇心安神。93. 酸枣仁汤的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94.
9、 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95. 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96. 心肾不足,阴虚火旺的怔忡失眠证,治疗宜选用:天王补心丹。97. 心火亢旺,阴血不足的悸烦不寐证,治疗宜选用:朱砂安神丸。98.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的健忘失眠证,治疗宜选用:归脾汤。99. 肝血不足的虚烦不得眠证,治疗宜选用:酸枣仁汤。100. 脏阴不足,心肝脾失调的脏躁证,治疗宜选用:甘麦大枣汤。101. 感触秽恶之气,突然昏倒,胸腹满痛而冷,痰壅气闭者。治疗宜选用:苏合香丸。102.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口渴唇焦,舌红绛,脉弦数者。治疗宜选用:安宫牛黄 丸 。 103高热昏谵,舌謇肢厥,舌质红
10、绛,苔黄,脉数有力者。治疗宜选用:安宫牛黄丸。104. 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者。治疗宜选用:至宝丹。105. 神昏不语,口张目合,手撒遗尿,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治疗宜选用:独参汤。106. 四神丸的功用:温肾暖脾,涩肠止泻。107. 当归六黄汤的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108. 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涩肠固脱,益气养血。109. 牡蛎散的功用:益气固表,育阴除烦。110. 阴血不足,火旺气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证。宜选:当归六黄汤。111. 热伤气阴,阴液外泄所致的汗多证。宜选:生脉散。112. 心阳不潜,营阴不守所致的盗汗证。宜选:牡蛎散。113. 脾肺气弱,表虚不固
11、所致的自汗证。宜选:玉屏风散。114. 肝肾阴虚,虚火外蒸所致的盗汗证。宜选:大补阴丸。115. 固冲汤和金锁固精丸两方中均含有:龙骨、牡蛎。116. 逍遥散和真人养脏汤两方中均含有:白术、白芍。117. 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两方中均含有:黄芪、白术。118. 真人养脏汤和四神丸两方中均含有:肉豆蔻。119. 麻杏石甘汤的病机是:表邪化热,肺热壅盛。120. 都气丸的病机是:肾阴不足,肾不纳气。121. 小青龙汤的病机是:外感风寒,内停寒饮。122. 定喘汤的病机是:内蕴痰热,复感风寒。123. 金匮肾气丸的病机是:肾阳不足,痰饮外溢。124. 治疗胃虚,痰阻气逆的痞呕证。宜选用:旋覆代赭汤。
12、125. 治疗痰气互结的梅核气,宜选用:半夏厚朴汤。126. 治疗胃虚有热,胃气上逆的呕吐证。宜选用:橘皮竹茹汤。127. 治疗寒滞肝脉的疝痛证。宜选用:天台乌药散。128. 治疗脾胃寒湿,气机阻滞的腹满脘胀证,宜选用:厚朴温中汤。129. 半夏厚朴汤和苏子降气汤两方中均含有:半夏、厚朴、苏叶。130. 厚朴温中汤和异功散两方中均含有:陈皮、茯苓、甘草。131. 小青龙汤和定喘汤两方中均含有:麻黄、半夏、甘草。132. 生姜泻心汤和厚朴温中汤两方中均含有:干姜、生姜、甘草。133. 旋覆代赭汤和橘皮竹茹汤两方中均含有:人参、甘草、大枣。134. 归脾汤的功用:健脾养心,益气摄血。135. 固冲
13、汤的功用:补脾固冲,益气摄血。136. 温经汤的功用:温经散瘀,养血止血。137. 黄土汤的功用:健脾温阳,养血止血。138. 归脾汤主治:脾气虚衰,脾不统血的崩漏。139. 固冲汤主治:脾虚不统,冲任不固的崩漏。140. 温经汤主治:冲任虚损,血虚有寒的崩漏。141. 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的意义是:健脾益气,使气能生血。142. 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的意义是: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143. 玉屏风散中重用黄芪的意义是:健脾补肺,固表止汗。144. 小蓟饮子组成中含有:导赤散。145. 血府逐瘀汤组成中含有:桃红四物汤。146. 桃核承气汤组成中含有:调胃承气汤。147. 主治跌仆损伤,瘀留胁
14、下,胁痛难忍的方剂是:复元活血汤。148. 主治产后受寒,恶露不行,腹痛的方剂是:生化汤。149. 主治瘀热互结的下焦蓄血,少腹拘急,烦渴谵语的方剂是:桃核承气汤。 150主治胸中瘀血,胸胁剌痛,舌暗脉涩的方剂是:血府逐瘀汤。 151主治外伤骨折筋断,出血瘀肿的方剂是:七厘散。152. 天麻钩藤饮的功用:平肝熄风。153. 镇肝熄风汤的功用:平肝潜阳。154. 大定风珠的功用:滋阴熄风。155. 羚角钩藤汤的功用:凉肝熄风。156. 地黄饮子的功用:补肾熄风。157. 主治血虚生风证的方剂是:阿胶鸡子黄汤。158. 主治肝热动风证的方剂是:羚角钩藤汤。159. 主治阴虚风动证的方剂是:大定风珠
15、。160. 主治阳亢化风证的方剂是:镇肝熄风汤。161. 大秦艽汤的功效是:疏风散邪,养血活血。162. 小活络丹的功效是:祛风化痰,活血通络。163. 牵正散的功效是:祛风化痰,通络止痉。164. 消风散汤的功效是:疏风养血,清热除湿。165. 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疏风止痛。166. 杏苏散的功效是:轻宣凉燥,宣肺化痰。167. 麻黄汤的功效是:解表散寒,宣肺平喘。168. 桑杏汤的功效是:清宣温燥,止咳化痰。169. 桑菊饮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宣肺止咳。170. 清燥救肺汤的功效是:清宣燥热,益气润肺。171. 百合固金汤的功效是:养阴润肺,化痰止咳。172. 麦门冬汤的功效是:滋养肺胃,
16、降逆和中。173. 主治肺肾阴虚,虚火疫毒结滞咽喉的白喉方剂是:养阴清肺汤。174. 主治肺胃阴虚燥热的肺痿方剂是:麦门冬汤。175. 主治气阴两虚的消渴方剂是:玉液汤。176. 主治痰气互结的梅核气方剂是:半夏厚朴汤。177. 主治温燥重伤肺脏气阴的方剂是:清燥救肺汤。178. 五皮饮的功用是:行气利水。179. 猪苓汤的功用是:滋阴利水。180. 真武汤的功用是:温阳利水。181. 防已黄芪汤的功用是:益气利水。182. 六一散的功用是:清热利水。183. 实脾散的功用是:温阳化湿。184. 五苓散的功用是:利水渗湿。185. 平胃散的功用是:燥湿和胃。186. 三仁汤的功用是:清热祛湿。
17、187. 朱氏萆薢分清饮的功用是:祛湿化浊。188. 小蓟饮子的功用是:凉血止血,利水通淋。189. 五苓散的功用是:健脾祛湿,化气行水。190. 猪苓汤的功用是:清热育阴利水。191. 导赤散的功用是:益肾滋阴,清心利水。192. 八正散的功用是:清热泻火,利湿通淋。193. 主治下焦寒湿膏淋白浊的代表方剂是:萆薢分清饮。194. 主治阳虚水停之水肿的代表方剂是:真武汤。195. 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的代表方剂是:二妙散。196. 主治风寒湿日久不愈之痹证的代表方剂是:独活寄生汤。197. 主治湿热淋证的代表方剂是:八正散。198. 平胃散的组成药味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199. 四君子
18、汤的组成药味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200. 二陈汤的组成药味是:半夏、茯苓、陈皮、甘草。201. 理中汤的组成药味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202. 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作用的方剂是:小陷胸汤。203. 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作用的方剂是:温胆汤。204. 具有健脾化痰,平肝熄风作用的方剂是:半夏白术天麻汤。205. 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作用的方剂是:二陈汤。206. 祛痰剂的通用基础方是:二陈汤。207. 主治实热老痰之烦惊昏狂的代表方是:滚痰丸。208. 主治风痰上扰之头痛眩晕的代表方是:半夏白术天麻汤。209. 主治痰气互结之梅核气的代表方是:半夏厚朴汤。210. 主治中阳不
19、足,饮停心下之胁满眩悸的代表方是:苓桂术甘汤。211. 具有消痞除满,健脾和胃作用的方剂是:枳实消痞丸。212. 具有消导化积,清热祛湿作用的方剂是:枳实导滞丸。213.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作用的方剂是:健脾丸。214. 枳实消痞丸主治证的病机为: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气滞湿聚。215. 枳实导滞丸主治证的病机为:食积内停,蕴生湿热,积阻肠胃。216. 保和丸主治证的病机为:饮食过度,损伤脾胃,食积内停。217. 健脾丸主治证的病机为:脾胃虚弱,食少难消,积滞内停。218. 枳术丸主治证的病机为:脾胃虚弱,食停气滞,脘腹痞满。219. 寒热虚实夹杂之蛔厥证的治疗,宜选方剂是:乌梅丸。220.
20、 脾虚停食证的治疗,宜选方剂:健脾丸。221. 虫积腹痛证的治疗,宜选方剂是:肥儿丸。222. 小活络丹的功效是:温经化痰,散瘀通络。223. 补阳还五汤的功效是:补气活血通络。224. 阳和汤的功效是:温阳补血,散寒通滞。225.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功效是:益气温经,和营通痹。226. 当归四逆汤的功效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227. 主治瘀热互结之肠痈的代表方是:大黄牡丹汤。228. 主治外科阴疽肿毒的代表方是:阳和汤。229. 主治痰热瘀结之肺痈的代表方是:千金苇茎汤。230. 主治风热疫毒壅聚中上二焦之大头瘟的代表方是:普济消毒饮。231. 主治外科热毒痈疡的代表方是:仙方活命饮。232. 主治热病中热陷心包或痰热壅闭心窍的高热神昏的代表方是:安宫牛黄丸。 233主治跌打损伤出血及瘀肿筋伤的伤科代表方是:七厘散。 234主治瘀血日久所致的经脉营卫气血滞涩的干血劳的代表方是:大黄 虫丸。 235主治风寒湿痰瘀滞经络引起的筋脉关节拘挛等痹证的代表方是:小活络丹。 236主治热毒痰瘀壅结经脉的癌毒痈肿的代表方是:犀黄丸。“”“”at the end, xia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零件的绿色再制造技术
- 电商平台用户体验优化与提升策略研究
- 医疗设备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平台中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 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接种反应监测考核试卷
- 电力需求的智能监控与报警系统
- 一种适合城市生活的自行车城市自行车考核试卷
- 电商销售模式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
- 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教育
- 操作系统安装与优化考核试卷
-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教学能力大赛-教学实施报告《大学英语2c》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VDA6.3 2023过程审核教材
-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教案 3管晏列传
-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
- 烹饪实训室安全隐患分析报告
- 《金属加工的基础》课件
- 运输行业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文明驾驶保平安
- 体验式沙盘-收获季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